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解毒活血法治疗小儿难治性肾病的疗效。方法系统总结分析30例小儿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临床证候资料,通过治疗前后证候积分情况,归纳本病证候出现频率,验证解毒活血法治疗本病的有效率。结果小儿难治性肾病证候出现频率依次为:小便多沫、凹陷性水肿、下肢水肿、易感、舌质或舌边尖红、舌苔黄厚等,"热、毒、瘀"互结是本病的重要病机变化,疗效评定总有效率为93.33%。结论解毒活血法治疗小儿难治性肾病疗效显著。

  • 标签: 儿童 肾病综合征 解毒活血法 病例分析
  • 简介:在"两段式"实践教学过程中实施临床路径(CP)教学法,将临床路径理念引入"两段式"实践教学工作中,以临床路径表单为依据对见习生组织教学。结果提示,CP教学法有益于建立标准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教学流程;有益于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及综合能力的形成;有益于规范临床医师的带教行为,提高见习生对带教效果的满意度。

  • 标签: “两段式”实践教学 临床路径教学 见习带教
  • 简介:目的观察健脾益气法治疗小儿频复发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72例频复发肾病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健脾益气法治疗,比较2组的复发次数、尿β2-微球蛋白(β2-MG)、免疫球蛋白(IgA,IgG)、血浆胆固醇及血浆皮质醇、复发后尿蛋白转阴时间及完全缓解时间。结果治疗组1年复发次数、尿β2-MG、血浆胆固醇均低于对照组(P〈0.05);免疫球蛋白和血浆皮质醇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后治疗组尿蛋白转阴时间短于对照组,完全缓解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气法参与小儿频复发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其机制可能与改善免疫功能、提高肾上腺皮质功能、改善高脂血症等多种途径密切相关。

  • 标签: 健脾益气法 频复发肾病综合征 小儿
  • 简介:目的观察三关节融合+跟腱延长+跖筋膜切断的手术方法治疗马达加斯加共和国(以下简称马国)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60足)患儿采用三关节融合+跟腱延长+跖筋膜切断的手术方法治疗,术后长腿管形石膏固定足踝部于矫正位、膝关节屈曲30°,抬高患足,密切观察患肢血液循环,12~14d拆线,6周后拔除克氏针,更换短腿管形石膏固定,逐渐练习关节活动,带管形石膏下地功能锻炼。术后进行疗效评价,术前及末次随访分别测量足跖屈角度、背屈角度及侧位X线片距跟角度。结果术后40例患儿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月至2年,平均16月,畸形矫正满意,未见复发,足负重行走功能良好。其中优34足,良15足,可11足,优良率达81.7%;术后末次随访时跖屈角度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术后末次随访时背屈角度及侧位距跟角度术前比较,差异具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结论施行三关节融合+跟腱延长+跖筋膜切断术方法治疗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只要手术操作过程准确得当,术后矫形处置得当,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在马国这种一次性手术是治疗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三关节融合 小儿 马蹄内翻足 矫形术
  • 简介:总结了王素梅教授治疗小儿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经验。认为急性ITP病机为素体脾肾亏虚,加之感受外邪,引起疾病的发生。以虚为本、外邪为标,临床施治应先驱除外邪,再补脾肾。外邪未祛,妄用补法,邪易留恋于体内,反而加重病情。临床上应辨证论治,依据病症特点,有是证用是药。

  • 标签: 王素梅 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临床经验
  •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有效治疗方案,指导临床对普通型手足口病治疗过程中的药物选择,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3—10月手足口病确诊病例182份,对其用药情况(抗病毒药物、抗菌药物和中药注射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手足口病治疗主要以中药注射剂为主,其次为抗菌药物和利巴韦林注射液,临床多采用联合治疗方式。抗菌药物主要以第一代头孢菌素为主,占38.46%;中药注射剂主要以热毒宁为主,占50.00%。结论在手足口病治疗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强对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以确保儿童安全用药。

  • 标签: 手足口病 抗菌药物 中药注射剂
  • 简介:目的比较儿科煮散剂饮片汤剂对小儿肺炎喘嗽的临床疗效和经济成本分析,探讨中药煮散剂的成本优势。方法对2010年10月至2013年3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病房收治的300例肺炎喘嗽患儿按风寒闭肺、风热闭肺、痰热闭肺3种证型随机分配到煮散剂组和饮片组,比较3种证型各自方剂不同剂型口服给药对患儿临床症状、体征的影响,观察煮散剂饮片的疗效差异,探讨煮散剂口服给药的安全性。同时,对煮散剂饮片进行临床经济成本对比评价。结果煮散剂组在小儿肺炎喘嗽3种证型中的临床疗效饮片汤剂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但煮散剂组在中药经济成本上明显少于饮片组。结论通过对小儿肺炎喘嗽3种证型的临床观察及对比,煮散剂在有效性、安全性方面饮片剂型无明显差异,但在经济成本土明显优于饮片汤剂型。

  • 标签: 肺炎喘嗽 煮散剂 饮片汤剂 临床疗效 经济成本
  • 简介:目的比较喜炎平病毒唑对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退热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38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2组,每组190例。对照组给予病毒唑治疗,治疗组给予喜炎平治疗,对比2组患儿退热时间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24h内退热率、72h内退热率、平均退热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喜炎平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可有效降低患儿体温,临床上可减少病毒唑的使用。

  • 标签: 喜炎平 病毒唑 上呼吸道感染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对比喜炎平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随机分为喜炎平组和痰热清组各60例,2组患儿分别在静脉滴注上述药物的同时,均给予静脉滴注阿奇霉素,5d为1个疗程。观察并比较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平均退热时间、平均咽痛消失时间、平均止咳时间、扁桃体肿大和白细胞复常的情况。结果喜炎平和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91.67%(P〉0.05);痰热清组的平均止咳时间短于喜炎平组(P〈0.05),2组平均退热时间、咽痛消失时间以及治疗后白细胞复常率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或痰热清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均有显著的临床疗效,痰热清注射液在缓解患儿咳嗽症状方面更有优势。

  • 标签: 喜炎平注射液 痰热清注射液 阿奇霉素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