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作者: 邓国荣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广元市朝天区人民医院邓国荣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家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很多人会每年定期体检,及时诊断身体疾病。在做体检时或是疾病检查时可能会涉及到胸部检查。胸部检查多采用CT扫描的方式,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低剂量胸部CT扫描已经被广泛用于身体检查项目中。低剂量胸部CT扫描是现代医学研究的精华,以一种具有先进技术的检查方式,有时候身体不舒服时,采用低剂量胸部CT扫描的方式可以及时排除疾病,且对辐射也比较少。那么,低剂量胸部CT扫描是什么?我们一起来探讨和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针对目前正畸患者在口内扫描提出的困扰和不适。分析口内扫描在正畸中的优势,根据现目前225例口扫患者进行了不适感的访问及收集,包括张口时间过长、嘴角牵拉的疼痛、探头的异物感、烦操、探头温度的不适、喷雾涂布器的使用等,提出了正畸患者进行口扫时的护理服务对策,以期望提高临床诊疗效率及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正畸患者 口内扫描 不适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乌司他对重症肺炎患者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我院62例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选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乌司他,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本次研究中所取得总有效率数值93.55%高于对照组在本次研究中所取得数值77.42%,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对重症肺炎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乌司他丁 重症肺炎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乌司他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我院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奇数偶数分配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选用奥曲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选用乌司他,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所取得总有效率数值93.33%高于对照组数值76.67%,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乌司他丁 急性胰腺炎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优化培哚普利叔胺片粉末直压工艺处方。方法:通过星点设计 -响应面法试验筛选处方配比,并通过与原研产品对比溶出曲线评价处方。结果:优化处方配比后的培哚普利叔胺片体外溶出行为与原研产品保持一致。结论:通过微晶纤维素含量、硬脂酸镁含量以及硬度建立的多元线性模型对于本品的处方优化具有良好的预测性。

  • 标签: 培哚普利叔丁胺片 响应面法 处方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低剂量 CT扫描在外伤性肋骨骨折检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胸部外伤需要进行 CT检查的 40例患者为为研究对象,按照检查方法的不同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患者采用固定管电流 200mA的扫描方法,乙组患者所采用的扫描方案为固定噪声指数为 12.5的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对比分析两种扫描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就影像质量而言甲组所产生的噪音要明显低于乙组,但是下肺、中肺以及肺尖影像学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所采用的扫描方案均满足诊断需求,影像学诊断合格率为 100%。就辐射剂量而言,甲组容积 CT剂量指数及剂量长度乘积明显高于乙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固定噪声指数为 12.5的低剂量 CT扫描在外伤性肋骨骨折检查中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满足临床诊断需求,且辐射剂量相对较小,值得在临床诊断中推广使用。

  • 标签: 低剂量 CT扫描 外伤性肋骨骨折检查 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
  • 简介:目的分析和研究乌司他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84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单双号将其分为参照组(42例)和研究组(42例),其中参照组患者采用奥曲肽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乌司他联合奥曲肽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19%,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由此可见,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要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乌司他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加快恢复,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重症胰腺炎 乌司他丁 奥曲肽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三醇注射液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8年4月治疗的产妇180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90)和观察组(n=90)。对照组给予剖宫产术后除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卡前列素氨三醇注射液,注射治疗后对产妇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产妇手术中出血量、手术后出血量、产后72小时常规凝血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产妇手术中出血量、手术后出血量、产后72小时常规凝血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卡前列素氨三醇注射液用于剖宫产术中,可以减少手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 手术后出血量 常规凝血指标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沙胺醇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应用于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扩张患者 7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每组患者 35例,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实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基础上采用沙胺醇联合氨溴索雾化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对支气管扩张患者在实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沙胺醇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沙丁胺醇 氨溴索 支气管扩张 吸入治疗
  • 简介:目的总结并归纳硫酸沙胺醇气雾剂吸入与茶碱控释片急诊治疗老年哮喘的效果。方法本文挑选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45例老年哮喘患者,将其纳入此次研究。按照计算机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2例和观察组23例。对照组采用硫酸沙胺醇气雾剂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茶碱控释片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呼吸评分以及护理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SGRQ评分比较,组间数据经统计软件检验展示出P>0.05的结局,两组无分析意义,可比;治疗后,结合茶碱控释片口服治疗的观察组在呼吸评分以及护理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均远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经统计软件检验展示出P<0.05的结局,两组存在分析意义。结论在老年哮喘患者的治疗中,在硫酸沙胺醇气雾剂吸入的基础上结合茶碱控释片口服治疗的效果显著提升,且治疗安全性较高。

  • 标签: 硫酸沙丁胺醇 气雾剂 茶碱控释片 老年 哮喘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在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的诊断中采用 C 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取 2016 年 8 月 ~2018 年 6 月我院收治的 60 例输血且出现了非溶血性不良反应的病患,其中出现非溶血性发热病患 30 例设为 A 组,出现非溶血性过敏病患 30 例设为 B 组,另外选取无不良反应病患 30 例设为对照组,对两组病患的 C 反应蛋白进行检测并对比。 结果 三组病患输血前的 C 反应蛋白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 ); A 、 B 组输血前后的 C 反应蛋白水平比较有明显差异( P<0.05 ); A 、 B 组输血后的 C 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当输血病患出现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时,病患的 C 反应蛋白水平增高,提示,其可较好诊断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

  • 标签: 非溶血性 C 反应蛋白 输血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研究诊断糖尿病采用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检验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于我院进行糖尿病诊断的患者55例,同时选择55例体检健康人群,分为糖尿病组和正常组,使用血清C肽和糖化血红蛋白检验,分析检验结果。结果糖尿病组血清C肽水平低于正常组,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高,数据差距均有可比性(P<0.05)。结论血清C肽和糖化血红蛋白检验可以有效区别糖尿病患者和正常人群的相关指标,且不容易受到相关因素影响,可以对糖尿病进行更全面的诊断,对开展治疗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血清C肽 糖化血红蛋白检验 糖尿病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头颈动脉CT血管成像扫描模式与启动方式优化组合对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来我院行头颈动脉CTA检查的10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设计扫描方案时将行常规剂量扫描的设为对照组(50例),将行低剂量扫描的设为研究组(50例),对比并分析两组图像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研究组采用头颈动脉CT血管成像扫描模式与启动方式优化组合,对照组采用头颈动脉CT血管成像扫描模式。结果研究组DLP、CTDIvol及ED值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于CTA可在确保对图像质量无影响同时有效减少辐射剂量,有效降低对患者辐射危害。

  • 标签: 头颈动脉CT血管成像扫描模式 启动方式 图像质量 辐射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 COPD合并二型呼衰患者护理工作中开展舒适护理的方法以及护理效果,为临床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 2014年 12月到 2015年 12月所收治的 COPD合并二型呼衰患者资料 100例,将 100例患者依照其入院顺序分为两组,每组分别 50例,研究组患者接受舒适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统计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干预之前以及护理干预之后的血气分析情况以及并发症出现几率,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之后的血气指标得到显著改善,其中研究组患者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COPD合并二型呼衰患者通过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效果明显,同时配合舒适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使治疗有效率得到提高,应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舒适护理 无创呼吸机 COPD 二型呼衰
  • 简介:目的探讨沙胺醇与布地奈德氧驱动雾化联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2月我院72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奇数偶数分配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选用布地奈德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选用沙胺醇与布地奈德氧驱动雾化联合治疗,比价两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所取得用力肺活量、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肺活量数值高于治疗前数值,观察组所取得数值高于对照组数值,观察组所取得气喘缓解时间、咳嗽缓解时间、肺啰音缓解时间数值低于对照组数值,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沙胺醇与布地奈德氧驱动雾化联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沙丁胺醇 布地奈德 小儿支气管哮喘 应用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 针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评价临床应用环磷腺苷联合维生素 C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到我院小儿科进行诊断治疗的 48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平均分为给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 n=24)和给与环磷腺苷联合维生素 C治疗的研究组( n=24),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并给与评价。结果 研究组在治疗后的总治疗有效率为 91.7%,比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治疗有效率 70.8%明显高( 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心肌酶含量和心电图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 对于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应用环磷腺苷联合维生素 C治疗,可促使患儿尽快恢复。

  • 标签: 环磷腺苷 维生素 C 病毒性心肌炎
  • 简介:目的观察头孢西钠联合康妇炎胶囊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期间我院接收的40例盆腔炎患者,采取电脑随机选取法,将40例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西钠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头孢西钠联合康妇炎胶囊治疗,将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后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及炎性因子各项指标均得到良好改善,且治疗总有效率较高,组间数据差异较为明显(P<0.05)。结论对盆腔炎患者采用头孢西钠联合康妇炎胶囊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尽早改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头孢西丁钠 康妇炎胶囊 盆腔炎 炎性因子 影响效果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观察分析 乌司他联合 BIPAP呼吸机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 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 我院 2018 年 3 月 - 2019 年 9 月 收治的 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 48 例 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 观察 组, 每组 24 例。两组均采取常规治疗,对照组 采用 BIPAP呼吸机治疗 ,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 乌司他。比较两组 治疗前 后肺功能 及 动脉血气 指标 水平 变化 。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 FEV1 、 FEV1/FVC 、 PaO 2 以及 PaCO 2 均明显的好转;观察组治疗后 FEV1 、 FEV1/FVC 、 PaO 2 以及 PaCO 2 改善较对照组更加明显( P<0.05 )。 结论 乌司他联合 BIPAP呼吸机可以显著改善 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 的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具有推广的价值 。

  • 标签: 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 乌司他丁 BIPAP呼吸机 动脉血气 肺功能
  • 简介:目的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合并感染的应用疗效。方法对体检中心54例标本(2018年1月到2018年12月间)实施研究,将其作为对照组,同时对医院就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合并感染患者54例(2018年1月到2018年12月间)实施研究,将其作为观察组,两组均进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对比两组在检验后的各项指标情况。结果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hs-CRP指标与正常体检人员无显著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感染患者hs-CRP指标显著高于未感染患者,感染控制后患者hs-CRP指标显著低于感染未得到控制阶段,(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合并感染的检查中使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具有高水平表达的特征,可以及时对疾病进行判断与治疗,并且作为一种感染指征,与白细胞计数、分类以及红细胞沉降率进行对比,更加的灵活便捷,医学检查中可以快速获取各项信息,适用范围较广。

  • 标签: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合并感染 应用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