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6 个结果
  • 简介:SATB2与SATB1同属于SATB家族,与SATB1高度同源性,SATB2作为与核基质附着区(MAR)结合的转录因子,可以同时激活多个基因的转录,而且SATB2是几个基因调控网络(GRN)的高级调控者,在多个发育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SATB2参与骨骼系统的发育,SATB2表达异常会导致骨骼发育畸形。

  • 标签: SATB2 骨骼系统发育 神经系统发育 肿瘤
  • 简介:马钱子碱是中药马钱子的主要活性物质,具有抗炎镇痛的作用。为了开发马钱子碱囊泡凝胶制剂,我们首次建立可靠快速的液相质谱联用检测方法,用于测定大鼠血浆及组织中马钱子碱的含量,并对口服及局部给药的药物动力学及组织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口服给药后血浆中马钱子碱的含量明显高于局部给药,但局部给药显示出一定的缓释效果,并且发现在膝骨关节中有相当数量的马钱子碱。本研究结果为该制剂的后续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

  • 标签: 马钱子碱囊泡凝胶 药物动力学 组织分布 LC-MS/MS
  • 简介:目的通过探讨Zn2+、Cd2+是否对其存在拮抗作用,为肾结石的预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用四种不同浓度比例的Zn2+、Cd2+喂养6-10周龄的小鼠,A,B,C,D四组分别以ZnSO4•7H2O(30mg/kg),CdCl2(0.84mg/kg)浓度比例为64、46、82、28进行腹腔注射,E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造模后检测各组小鼠24h尿量,各组小鼠左肾常规染色观察。结果实验组可见结晶成堆分布相互连接,且肾小管管腔有不同程度的扩张及上皮细胞的肿胀、变性和坏死。其中C组同对照组相比损伤较轻。检测四组小鼠尿液中BUN、UCr、UA、IP、Ca、Msds,部分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2+一定程度上促进肾结石的形成;Zn2+、Cd2+浓度比为82时,两者间存在的拮抗作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结石的形成。

  • 标签: Zn2+ Cd2+ 肾结石
  • 简介:目的建立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DKPF)温敏水凝胶的含量测定方法,考察其稳定性和组织相容性。方法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DKPF温敏水凝胶中DKPF含量,并考察方法的专属性、线性关系、定量限、精密度、回收率;应用建立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恒温振荡法测定DKPF温敏水凝胶的释放度,检测高湿、光照、低温条件下的DKPF温敏水凝胶稳定性。随机选取80只昆明小鼠,分别SC0.2mLDKPF温敏水凝胶、空白水凝胶、DKPF生理盐水溶液(DKPF浓度同DKPF温敏水凝胶),于给药后1、3、6、9、12d,每组各取5只脱颈处死,剖开注射部位皮肤观察水凝胶状态,并取皮下组织样本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评价DKPF温敏水凝胶组织相容性。结果DKPF在260nm处有最大紫外吸收,DKPF质量浓度在1.70-25.56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方法学的日间、日内精密度,加样回收率均良好;DKPF温敏水凝胶主要以扩散为主,释放度符合规定,且工艺重现性好;水凝胶在低温、湿度75%条件下稳定性良好,不耐光照,需避光保存。SC给予小鼠水凝胶后,各组小鼠均成活,且水凝胶在皮下逐渐减小直至消失;病理切片结果提示,温敏水凝胶引起轻微炎症反应,随着时间延长逐渐消失,组织相容性良好。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方法准确率高,重复性好,可应用于DKPF温敏水凝胶中DKPF含量测定;DKPF温敏水凝胶符合生物材料的安全标准。

  • 标签: 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温敏水凝胶 紫外分光光度法 释放度 稳定性 组织相容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凝胶直接抗球蛋白试验的特点和将其用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实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此文纳入研究的资料是2017年7月至2018年10月本医院诊治的300例疑似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均采取凝胶直接抗球蛋白试验、试管法予以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凝胶直接抗球蛋白试验的阳性检出总计率显著高于试管法的阳性检出总计率,P

  • 标签: 凝胶直接抗球蛋白试验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实验诊断
  • 简介: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肿瘤治疗进入了分子靶向治疗时代,高效、选择性地杀伤肿瘤细胞,能减少对正常组织损伤,不良反应小。我们回顾性分析148例HER2蛋白(2+)乳腺癌的HER2基因扩增情况及临床病理特征,并探讨与HR、P53、KI67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为更好的实施乳腺癌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筛选山西省肿瘤医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手术切除标本中经病理确诊及术前未行放化疗、免疫组织化学(IHC)法检测HER2蛋白(2+)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标本148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7.5岁(范围28~83岁),同时收集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P53、KI67的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果及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情况。

  • 标签: 基因扩增 乳腺癌 KI67 HER2蛋白 P53 相关性
  • 简介:目的:了解PEGα-2a与PEGα-2b用于闽南沿海地区患者的安全性,为该地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两种药物ADR发生率;ADR发生性别、年龄比例;ADR类型;ADR严重程度。结果:ADR发生率,PEGα-2a高于PEGα-2b;其中男性PEGα-2a高于PEGα-2b,女性PEGα-2a低于PEGα-2b。PEGα-2aADR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有增高的趋势。PEGα-2bADR发生年龄呈现两头低,中间高的特点。出现骨髓抑制、流感样症状、甲状腺功能异常、自身抗体异常,PEGα-2a发生率高于PEGα-2b;其他不良反应,PEGα-2a发生率低于PEGα-2b。1级ADR构成比,PEGα-2b高于PEGα-2a;2级、3级ADR构成比,PEGα-2b低于PEGα-2a。结论:PEGα-2b用于闽南沿海地区人群安全性高于PEGα-2a。

  • 标签: PEGα-2a PEGα-2b 不良反应
  • 简介:病例1:1例27岁女性患者,既往无过敏史,因垂体TSH瘤皮下注射奥曲肽注射液0.1mg后出现注射部位瘙痒、红疹、伴有硬结,由于治疗需要,再次使用奥曲肽后再次出现上述不良反应,后使用氯雷他定片(10mg,qd)抗过敏治疗,患者再次用药后未再出现皮疹、硬结等不适。病例2:1例10岁3个月女性患者,既往有护肤品及静脉输液(具体不详)过敏史,因垂体TSH瘤皮下注射奥曲肽注射液0.1mg后出现注射部位红晕、硬结,伴明显疼痛、瘙痒,由于治疗需要,再次使用奥曲肽后再次出现上述不适,后给予西替利嗪片(10mg,qd)抗过敏治疗,患者未再出现不适症状。

  • 标签: 奥曲肽 注射部位反应 瘙痒 皮疹 硬结 药品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呈年轻化趋势骤增,在西医单纯降血糖而副作用极大的现实面前,中医药以其调态、打靶的整体治疗手段,规避了“刻强轴弱、态强靶弱”的治疗短板。笔者从近年来中医药对2型糖尿病病因病机及诊断治疗等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进行分析和展望。

  • 标签: 2型糖尿病,调态打靶,研究概况
  • 简介:为深入进行临床药学专业硕士学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针对北京大学药学院临床药学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进行91人次的调研访谈,广泛收集反馈意见,并初步探索Pharm.D.培养的模式,为中国临床药学专业型博士的培养奠定基础。针对北京大学药学院培养的91名临床药师及学生进行了关于专业学位硕士及Pharm.D.培养模式的调研访谈,其中包括67名在读的硕士研究生和24名已工作的临床药师。调研访谈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培养模式的问题及相应的建议与意见,结果主要分为4个方面的内容:课程设置、临床实践、考核评估及带教师资。被调查者针对以上4个方面的内容提出了有效的反馈意见,利于临床药学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以及符合中国国情的Pharm.D.培养的初步探索。

  • 标签: 临床药学 培养模式 PHARM D教育 问卷调查
  • 简介:目的:评价维生素D补充剂与儿童哮喘的相关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theCochranelibrary、ClinicalTrial.gov、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7年8月。纳入评价维生素D补充剂与儿童哮喘的相关性研究,应用RevMan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项随机对照试验(RCT)符合定性研究条件,最终纳入5项RCT,包括271例儿童患者进行meta分析。共5个研究对哮喘症状进行了评估,分别显示试验组患儿的症状较轻。但由于各研究中使用的量表不同,本研究未对该结局进行meta分析。2项研究对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进行了报道,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无显著性差异(OR=-0.54,95%CI:-5.28-4.19,P=0.83)。2项研究对哮喘急性发作次数进行了报道,结果显示试验组哮喘急性发作次数低于对照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RR=0.63,95%CI:0.24-1.70,P=0.36)。一项研究对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exhalednitricoxide,FeNO)、引起FEV1下降20%时的激发药物剂累计浓度(PC(20)-FEV1)、免疫球蛋白E(IgE)、嗜酸性粒细胞、白介素(IL)和干扰素(INFγ)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试验组的PC(20)-FEV1显著优于对照组(P=0.02);IgE、IL-17和INFγ低于对照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另一项研究对学龄儿童由于哮喘导致休学的天数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试验组因哮喘致休学的天数显著低于对照组(1dvs5d,P=0.04)。结论:现有研究结局指标不统一、偏倚较大,尚无法明确维生素D补充剂是否能使哮喘患儿获益。大规模、设计规范、结局指标判断标准统一、安全性评价全面的临床试验有待施行,从而进一步探索维生素D补充剂与儿童哮喘之间的相关性。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维生素D 儿童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不孕症LH、FSH、E2、PRL、T、P水平。方法研究对象为不孕症患者例数100例作为观察组、再选取100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收取时间在2018年3月1日到2018年9月1日,对两组受检者进行T、P、LH、FSH、E2以及PRL水平检测,对比两组受检者性激素水平。结果观察组不孕症患者T、P、LH、FSH、E2以及PRL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不孕症患者进行T、P、LH、FSH、E2以及PRL水平检测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各项指标和不孕症之间具有相关性,能作为诊断不孕症的辅助指标。

  • 标签: 不孕症 LH FSH 水平
  • 简介:糖尿病是一类高发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具体可分为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两类,临床中以2型糖尿病最为常见1。2型糖尿病的危害极大,可引起诸多并发症,会严重威胁患者身心健康,影响其生活质量,需尽早进行治疗2,瑞格列奈是一种具有氨基结构的非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能快速促进胰岛素分泌,又称“餐时血糖调节剂”。瑞格列奈是一种氨甲酰苯甲酸衍生物,结构与传统的磺脲类降糖药物完全不同,瑞格列奈能够改善胰岛素一相分泌,有明确的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餐后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效果,能够有效地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进餐后的血糖波动,同时明显降低了严重低血糖的发生率,克服了磺脲类药物的上述缺陷。现将近年的有关研究做一综述。

  • 标签: 瑞格列奈 糖尿病 治疗
  • 简介:2型糖尿病已成为世界范围的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疾病,医学界进行了广泛深入地研究。近年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主要是胰岛素抗性和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而后者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中心环节。造成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的病理机制,主要是脂毒性和糖毒性。

  • 标签: 2型糖尿病 肥胖 &beta 细胞 功能障碍
  • 简介: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中动态血糖监测的应用效果。方法62例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患者,参照患者入院时间以及个人意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八点法对指尖血糖进行检测,观察组患者接受动态血糖监测法+常规八点法对指尖血糖进行检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检查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低血糖11例,低血糖检出率为35.48%;对照组患者低血糖3例,低血糖检出率为9.6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048,P=0.0151<0.05)。两组患者24h平均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曲线下面积、血糖值标准差、日内血糖平均绝对差以及日内血糖平均漂移幅度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强化治疗的过程中,以动态血糖监测法检测患者的血糖波动情况,可以提高患者的低血糖检出率,优化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普及使用。

  • 标签: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泵 强化治疗 动态血糖监测法 应用效果
  • 简介: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增高趋势,已成为威胁人们健康和生命的非传染性疾病。埃格列净(Ertugliflozin,Steglatro^■)是钠一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由美国辉瑞公司和德国默克公司合作研发,于2018年3月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改善2型糖尿病成年患者的血糖控制,可单药治疗或与其他降血糖药物联合使用。对埃格列净的基本信息、药理学、用药注意事项和临床试验等进行介绍。

  • 标签: 2型糖尿病 埃格列净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
  • 简介:目的观察Lx2-32c对宫颈癌细胞Hela生长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的Lx2-32c处理宫颈癌细胞Hela24、48和72h后,采用MTT法检测各浓度对细胞生存率的影响,计算细胞增殖活力,同时以AnnexinV-FITC/PI双染法测定不同浓度的Lx2-32c诱导Hela细胞发生凋亡的情况,并检测Bcl-2与cleaved-caspase-3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的Lx2-32c能够有效的抑制Hela的生长增殖,随着时间延长,其抑制作用更加明显,呈时间依赖性与浓度依赖性,并能够有效的诱导Hela细胞发生凋亡。Westernblot结果显示,Lx2-32c能够有效降低Hela细胞中Bcl-2表达,同时上调cleaved-caspase-3的表达。结论Lx2-32c可能通过线粒体通路诱导宫颈癌细胞Hela发生凋亡和抑制生长增殖。

  • 标签: 宫颈癌细胞HELA Lx2-32c 凋亡 生长增殖
  • 简介:糖尿病属于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患病率逐年上升,且2型糖尿病发病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个案管理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更好地提高血糖控制效果,改善糖尿病相关代谢指标,减少和延缓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降低医疗费用。本文就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测量工具、影响因素及患者护理干预现状进行综述。

  • 标签: 糖尿病 2型 自我管理行为 综述
  • 简介:目的:观察前列地尔对绝经后2型糖尿病妇女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01-01至2016-12-31住院治疗的50例绝经后2型糖尿病女性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前列地尔组,各25例。所有病人均口服碳酸钙600mg,qd和骨化三醇0.25μg,qd,前列地尔组病人再给予前列地尔20μg,iv,qd,共14d。比较用药前和用药3个月后两组病人的骨代谢指标。结果:对照组病人用药前后骨钙素无显著差异(P〉0.05);而前列地尔组病人用药3个月后的骨生成指标骨钙素较用药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前列地尔促进绝经后2型糖尿病妇女骨钙素升高,促进骨形成。

  • 标签: 前列地尔 骨质疏松 绝经后 骨钙素 糖尿病 2型
  • 简介:目的:评价更昔洛韦眼用凝胶与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联用对小儿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小儿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儿92例资料(118只眼),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的临床症状复常时间及复发率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视力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后角膜愈合、眼痛复常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视力水平测得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视力水平测得值高于对照组(P〈0.05),其复发率为0.00%(0/0)低于对照组为13.04%(P〈0.05)。结论:更昔洛韦眼用凝胶与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联用于治疗小儿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较为确切,有效促进了其角膜愈合和视力的恢复。

  • 标签: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小儿 更昔洛韦眼用凝胶 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