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HIV感染早期的发病因素、临床特点和防治措施。方法:对16例HIV感染患者的早期诊断进行临床分析。结果:HIV感染的早期表现有一定特异性,但涉及因素多而复杂,造成临床误诊率较高。结论:早期诊断对HIV感染预防及治疗均是关键。

  • 标签: HIV CD4/CD8 早期诊断
  • 简介:我院从1992~1996年用V-Y型皮瓣修复指端缺损52例,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2例,男39例,女13例,年龄17~52岁,平均36.5岁。拇指12例,食指17例,中指13例,环指10例。2手术方法指根神经阻滞麻醉,橡皮带止血,指端清创、拔甲,尽量不咬除末节指骨,以保证伤指末节足够长

  • 标签: 指端缺损 皮瓣修复 手术方法 神经阻滞麻醉 橡皮带 末节
  • 简介:终止11~16周妊娠方法很多,目前临床上效果较好者为经阴道注入羊膜腔外利凡诺(称利凡诺组),然后再行钳刮术。我院从1996年1月开始口服息隐(简称息隐组),效果明显好于利凡诺引产,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对象选择:随机选择妊娠11~16周,要求终止妊娠而无禁忌证者(息隐组带环不列入其内)共117例,分为利凡诺组(50例),息隐组(67例)。

  • 标签: 息隐 利凡诺 扩张宫口 钳刮术 术中出血量 手术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衰合并肺栓塞的易患因素,正确的诊断方法及治疗,以及心衰患者预防肺栓塞措施。方法对16例心衰合并肺栓塞患者易患因素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进行临床分析。结果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心衰合并肺栓塞的最主要危险因素,4例高危及中危合并右室功能不全的肺栓塞患者采取尿激酶、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其余12例肺栓塞中危及低危患者采取抗凝治疗均取得较好的效果。结论心衰合并肺栓塞发病率与易患因素密切相关,应尽快常规完成ECG、UCG、血气分析、D–二聚体、肺动脉CTA检查,一经确诊,立即给予尿激酶溶栓、抗凝治疗,可提高肺栓塞患者的生存率。心衰患者发生血栓栓塞性并发症和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增高,可积极采取物理措施或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进行预防。

  • 标签: 心力衰竭 肺栓塞 诊断 溶栓 对策
  • 简介:p16基因(CDKN2、MTS1、INK41)定位于人染色体9p21—22,由3个外显子(分别为126bp、307bp、11bp)和2个内含子组成,编码产物为由14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质,分子量16kD,即p16蛋白,含有四个独特的锚蛋白(ankyrin)重复序列,该结构与其抑制活性有关。p16蛋白通过抑制细胞周期索依赖性激酶(cyclin—dependentkinases,CDKs)中的

  • 标签: 鼻咽癌 P16基因 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 免疫组化 检测 基因治疗
  • 简介:目的评价膦甲酸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方法观察采用膦甲酸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结果经膦甲酸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复制指标HBeAg、HBV—DNA近期阴转率分别为40.00%、31.25%。血清中HBV-DNA复制滴度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结论膦甲酸钠是一种较有前途的抗乙肝病毒药物。

  • 标签: 膦甲酸钠 慢性乙型肝炎 近期疗效 抗病毒药物 病毒复制
  • 简介:摘 要:目的:针对肺结节患者采用 16层螺旋 CT的临床诊断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收集 2016年 5月— 2017年 5月期间的 60例肺结节患者有关资料,对患者肺部采用 16层螺旋 CT影像检查方法进行平扫,先用 CT平扫患者胸部,再将碘海醇对比剂经肘部静脉注入患者体内进行增强扫描,对肺结节患者的以上两种影像检查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良恶性结节患者在平扫状态下存在的差异不具有统计意义( P>0.05),增强扫描后,恶性结节患者在增强后 30秒、 60秒、 90秒的强化值比良性结节患者的强化值明显高一些,患者有关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存在统计意义( P<0.05)。结论:肺结节患者采用 16层螺旋 CT影像诊断检查方法可使肺结节提高诊断准确率,对于准确诊断良恶性肺结节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CT影像 肺结节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16层螺旋CT应用于肺结节诊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6年2月50例肺结节患者对其治疗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根据患者采取16层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资料将相关数据分为两组进行统计学检验分析对比。结果检查资料显示所有患者中恶性结节患者有33例,其中患有鳞癌的6例,小细胞肺癌有3例,腺癌患者24例;17例患者资料显示为良性病变者,其中有8例患有结合瘤,9例患有错构瘤。对于肺结节程度的诊断,CT平扫对于结节的良恶性诊断并无较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而增强扫描可明显获得结节良恶性信息,良恶性具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恶性结节CT加强图像显示结节密度增强后分布混杂且强化不均匀,具有异常点条状强化,而良性结节增强后具有多样模式,不存在明显规律。

  • 标签: 肺结节 16层螺旋CT 诊断。
  • 简介:内镜下高频电治疗胃肠息肉是首选治疗方法。我院近8年来,应用高频电治疗胃肠息肉532例,共685个,大部分获得成功,但有16例发生出血,经内镜下治疗大多止血成功,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内镜 胃息肉 肠息肉 出血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在小儿肺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26例小儿肺结核患儿,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常规组,各63例。常规组采用常规DR手段实施诊断,实验组采用16排螺旋CT进行诊断,对两组患儿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儿的诊断检出率92%明显高于常规组患儿的检出率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6排螺旋CT在小儿肺结核的诊断过程中能够显著增加小儿的诊断检出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16排螺旋CT 小儿肺结核 诊断检出率
  • 简介: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感染药学专业组、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西溪医院、江苏大学附属镇江三院和《抗感染药学》编辑部共同承办的“第十六届全国感染药学学术会议”,2016年11月3—5日在江苏镇江市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感染药学与药学监护”。来自全国各地19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开幕式由镇江市第三人民医院邹圣强副院长主持,感染药学专业组组长茹仁萍致开幕辞,

  • 标签: 药学专业委员会 抗感染 会议 学术 中国药学会 中医药大学
  • 简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是一种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和顽固性低氧血症为主要特征的急性呼吸衰竭。我院白去年ICU成立以来。1年内共收治ARDS16例。均给予机械通气治疗。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机械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