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黄雄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5-15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5期
  • 机构:四川省南充市身心医院*南充市第六人民医院黄雄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和生活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表换,人们认知水平也不断提升,在这种情况影响下,人们对自身的健康的重视程度显著提升。肺炎支原体肺炎是由于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的肺炎,近年来,由于环境,生活方式以及饮食习惯的改变,该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该病在我国5岁以上儿童为主要的好发群体。小编通过收集资料证实,有85%以上的患者以及患儿父母并不是十分了解此病的相关事情,下面小编就带领患者以及患儿的父母们一同看一看,如何采用有效的方式击退该疾病以及如何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方法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2018年10月~2019年12月我院就诊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168例,针对患儿分别用快速血清检测及被动凝集法两种方式进行检测,针对两种检验方法最终的诊断效果进行探讨。结果 快速血清检测的阳性检出率为7.50%,被动凝集法的阳性检出率则为52.83%,两者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肺炎支原体 临床检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明晰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有效治疗方式。方法:选取我科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200例,以阿奇霉素联合雾化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儿的肺功能指标、血清指标、咳嗽症状。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儿的肺功能指标明显上升,血清指标明显下降,咳嗽症状明显改善,且治疗前后相关数据对比有差异性(P<0.05)。结论:阿奇霉素抗感染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效果较好,不仅可改善患儿肺功能,且能减轻症状,控制感染,有较好治疗价值。

  • 标签: 肺炎支原体感染 儿科 阿奇霉素 布地奈德雾化 肺功能 血清
  • 简介: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诱发小儿哮喘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MP感染诱发小儿哮喘患儿6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收治的非肺炎支原体感染哮喘患儿6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发热、肺部感染、喘息、肺部哮鸣音、支气管肺炎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3.33%(p<0.05)。结论与普通哮喘相比,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临床表现极为严重,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联合支气管扩张剂和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具有确切疗效

  • 标签: 小儿哮喘 肺炎支原体 感染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分析肺炎小儿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表现及诊疗体会。方法:收集我院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6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65例,经治疗后,痊愈46例,显效17例,好转2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96.9%。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表现较为复杂,要全面分析惠儿病情,确诊依据采用肺炎支原体血清学抗体检测阳性,治疗上采用大环内酯类,以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

  • 标签: 小儿肺炎支原体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特点,提高对MP的临床认识及治疗水平。方法:对2007年6月~2009年5月收治的128例MP肺炎住院病儿的临床资料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MP婴幼儿病例49例(38.28%);≥3岁患儿79例(61.72%)。婴幼儿肺部湿哆音者27例(55.10%);≥3岁患儿肺部湿啰音者15例(18.99%),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婴幼儿肺外并发症16例(32.65%);≥3岁患儿肺外并发症者39例(49.37%);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肺炎可出现多系统受累。婴幼儿病例肺部体征明显,而≥3岁患儿则更易发生肺外并发症。所有病例用红霉素、阿奇霉素治疗效果好。

  • 标签: 肺炎支原体 肺炎 小儿 感染
  • 简介:1病历摘要患者男,39岁,因被人发现昏迷1h于2009年2月2日入院。急诊查头部CT:未见明显异常,胸部X线片提示双下肺感染

  • 标签: 肺炎 支原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文成县支原体肺炎患者肺炎支原体分子基因型以及支原体肺炎的治疗策略。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文成县132例支原体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测定肺炎支原体的基因型,同时将13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联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退热时间、咳嗽明显减轻时间、肺部阴影吸收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132例支原体肺炎患者中,P1-Ⅰ型97.73%明显高于P1-Ⅰ型占2.27%(x2=236.3742,P<0.05);观察组患者退热时间、咳嗽明显减轻时间、肺部阴影吸收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6.527~7.501,P<0.05);有效率93.94%明显高于对照组(74.24%)(x2=9.570,P<0.05)。结论文成县支原体肺炎患者肺炎支原体基因型以P1-Ⅰ型为主,激素联合抗感染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

  • 标签: 支原体肺炎 肺炎支原体 基因型 治疗策略
  • 简介:肺炎原体(CP)和肺炎支原体(MP)是引起儿童呼吸系统感染的常见病原体[1],占小儿肺炎的10%20%,全年均可能发生,高峰期可达30%。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当身体抵抗力下降时,病毒或细菌大量繁殖、生长,此时容易发生感染[2]。还可引起全身器官的病变,多因反复感染后通过免疫机制致病,且感染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肺炎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能自行繁殖的最小原核生物,1/3

  • 标签: 肺炎衣原体 呼吸道感染 儿童免疫 小儿肺炎 常见病原体 呼吸系统感染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探讨讨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 2019年 4月至 2020年 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104例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统计分析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 104例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 100.00%)、发热( 92.31%)、喘息( 78.85%)、湿罗音( 59.62%)、痰液( 27.88%)、腹泻( 13.46%);实验室检测结果患儿的 MP-IgM的检测结果均为阳性,血常规检查白细胞结果, 50例 (48.08%)白细胞在正常范围, 42例 (40.38%)白细胞轻度增高 ,10(9.62%)例白细胞明显增高, C反应蛋白结果, 48例 (46.15%)在正常范围, 43例 (41.35%)轻度升高 ,15例 (14.42%)明显升高;影像学检查 67例为( 64.42%)间质浸润型, 37例( 35.58%)为肺段或大叶型, 63例( 60.58%)发生单肺病变(其中 43例为右下肺病变), 41例( 39.42%)发生双肺病变。结论: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有多种临床表现,在影像学检测中亦可观察到,但症状均不具典型性, MP-IgM的检测结果可作为诊断依据,但此易受病程影响,故诊断时需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分析,防止误诊、漏诊。

  • 标签: 婴幼儿 肺炎支原体肺炎 临床特征 实验室检测 影像学检查
  • 简介:肺炎支原体(MP)是儿童社区获得性感染比较常见的病原微生物之一,其除了最容易引起呼吸系统感染外,还可以累及人体各系统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是儿童MP感染常见的肺外表现之一,MP感染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约占MP感染患儿的0.1%[1]。因为其无特征性临床改变,辅助检查也缺乏特异性检测手段,或者特异性检测阳性率较低(脑脊液中很少能够检测到MP),MP脑炎至今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致使与其他脑炎不容易鉴别,容易引起误诊。如果治疗不及时患者容易留有长期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包括癫痫、智力障碍、肢体运动障碍等。MP脑炎的发病机制并不十分清楚,因此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最大限度地避免误诊与漏诊的发生,尽早进行针对性治疗,对于改善疾病预后缩短病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择我院住院39例MP脑炎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临床特征,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肺炎支原体脑炎 临床分析 儿童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特异性检测 社区获得性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内容摘要:目的:探入式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症状,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从我院在2015年6月到2017年12月这段时间内接诊的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中随机抽取出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366例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住院患儿病原中肺炎支原体感染状况,为临床经验性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366例住院的CAP患儿按年龄分4组,0~1岁组128例;2—3岁组108例;4~6岁组55例;7~14岁组75例。抽取4组患儿急性期血清标本进行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检测,对不同年龄及不同季节的肺炎支原体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366例CAP患儿肺炎支原体检测阳性87例(23.8%),其中7~14岁组阳性率最高,为58.7%(44/75);其次为4~6岁组,为40.0%(22/55);2~3岁组感染率为13.0%(14/108),0~1岁组感染率为5.5%(7/128),各年龄组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季节肺炎支原体感染率不同,自4~6月份开始肺炎支原体感染阳性率明显增加,且逐渐增高,以10~12月份最高。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年龄分布上以学龄期儿童多见,季节特点为秋冬季节高发。

  • 标签: 肺炎 儿童 支原体感染
  • 简介:目的对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治情况及预后进行分析。方法选取64例于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间收治的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将其随机分组,分别实施阿奇霉素+孟鲁司特钠治疗和单纯阿奇霉素治疗,依次设定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患者,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评估各自方案对控制病情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6.88%,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采用阿奇霉素+孟鲁司特钠方案,可加快患儿临床症状的改善速度,且总体效果显著,有益于预后,因此,值得为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推广。

  • 标签: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儿童 治疗 症状
  • 简介:目的探析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对策。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32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予以分组研究,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与红霉素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是93.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3%,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退热、止咳、音消失时间均要少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施行阿奇霉素与红霉素联合治疗,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法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肺炎支原体肺炎 临床特点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护理临床路径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护理效果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遴选2021年3月⁓2023年7月在本院就诊80例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分别分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患儿实施护理临床路径,研究结束后对比两组患儿的症状恢复时间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试验组患儿的气促消失、咳嗽缓解、体温恢复、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在家属护理满意度(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护理临床路径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应用可有效提升家属护理满意度,缩短症状恢复时间,提高护理效果。

  • 标签: 护理临床路径 肺炎支原体肺炎 护理效果 家属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个性化护理干预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 不良事件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