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美国和加拿大罗氏制药公司告诫医务人员:利福平(rifampicin,抗结核病药)和利托那/沙奎那(ritonavir/saguinavir,用于HIV治疗)联合应用会导致肝炎和转氨酶明显升高。目前,利福平已禁止与沙奎那合用,因为二者有药动学相互作用。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28天随机研究,共有28名健康受试者接受利福平600mg,1次/d,利托那/沙奎那100mg/1000mg,2次/d。11人(39.3%)出现明显的肝细胞毒性,部分病人转氨酶水平升高,大于正常值上限20倍,其中1人因转氨酶升高而住院。停药后,

  • 标签: 沙奎那韦 利托那韦 利福平 肝炎 saguinavir 转氨酶升高
  • 简介:患儿女,8岁。因鼻塞、流涕、咽痛2d,于2005年8月10日入院。患儿2d前受凉后出现鼻塞,流清水样涕,感咽痛,尤以吞咽时显著。病程中无发热、咳嗽、头昏、头痛,亦无胸闷、气促及腹痛、腹泻。入院查体:T37.1℃,咽充血,咽峡束见疱疹及脓性分泌物,扁桃腺无肿大。心、肺、腹末见异常。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既往无其他特殊病史和药物过敏史,入院后在青霉素皮肤试验阴性后给予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青霉素钠320万U静脉滴注,

  • 标签: 利巴韦林 咳嗽 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上呼吸道感染 入院查体 青霉素钠
  • 简介:患者男,34岁。因纳差,乏力伴尿量减少2d,于2006年8月21日入院。4d前因生殖器疱疹在当地诊所予以阿昔洛0.75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次日下午出现双侧腰部疼痛、查尿蛋白㈩,疑为药物所致遂停止使用阿昔洛。继而出现恶心、呕吐,尿量约为400m1。第4天来我院就诊,入院时查体:T36.7℃,P80次/min,R20次/min,BP130/100mmHg。双肾区有叩击痛,双下肢无水肿。患者平素体健,否认肾炎、高血压、糖尿病史。Cr424μmol/L,BUN11.54mmol/L,尿酸(UA)445μmol/L,COzCP22mmol/L;尿沉渣:RBC1.2×10^5个/ml,均一型,WBC4-5个/HP。血、大便常规、电解质正常;B超检查:双肾大小正常,皮质回声增强。结合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诊断:药源性急性肾功能衰竭。嘱患者卧床休息,予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限制蛋白质饮食,

  • 标签: 急性肾功能衰竭 阿昔洛韦 静脉滴注 5%葡萄糖注射液 电解质平衡 尿量减少
  • 简介:不少检验人员反映皖Q/WS-1-90标准鉴别创可贴止血膏呈负反应,因而发了不合格报告,现结合本人工作经验,谈一些个人体会:

  • 标签: 止血膏布 创可贴 鉴别 体会 负反应 人工
  • 简介:替萘芬(butenafine)是新型的丙烯胺类抗真菌药,替萘芬具有广谱抗真菌作用,主要用于治疗股癣、手足癣等皮肤感染,是近年研制较好的一种抗真菌药。我们合成了替萘芬并研制成乳膏剂。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替萘芬乳膏的含量测定方法,测得三批样品的标示量均在(90—110)%之间,本法简便、专属性强,重视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标准。用1%替萘芬霜治疗浅部真菌感染取得良好疗效,未观察到全身及局部不良反应。1%替萘芬霜用药简便,疗效良好,安全性好,价格较低,值得推广。

  • 标签: 布替萘芬乳膏 高效液相色谱法 质量标准 临床应用 抗真菌药 含量测定
  • 简介:带状疱疹中医称为缠腰火丹,最典型的临床特征之一是神经痛,且全身用药疗效欠佳。为了探讨带状疱疹局部用药的疗效,1997年以来,我们采用利巴林注射液及外敷紫草油治疗带状疱疹患者56例,并设常规治疗方法对照组28例对照观察。结果表明,前者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紫草油外敷 药物治疗 带状疱疹 利巴韦林注射液 局部用药
  • 简介:目的:研究泛昔洛(famciclovir,FCV)缓释微丸在家犬体内的药动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6条家犬随机交叉灌服FCV缓释微丸和FCV普通片375mg后,应用HPLC法测定血药浓度并对其进行药动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结果:FCV缓释微丸和普通片的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4.80±0.84)h和(1.80±0.27)h,峰浓度(tmax)分别为(2.62±1.14)μg/mL和(4.50±0.63)μg/mL,AUC→∞分别为(25.59±7.58)mg·h·L^-1和(26.77±5.53)mg·h·L^-1,平均驻留时间(MRT)分别为(9.85±2.47)h和(4.96±0.78)h,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5.09±16.64)%。结论:FCV缓释微丸具有明显的缓释特征。

  • 标签: 泛昔洛韦 迟效制剂 药代动力学 生物利用度 色谱法 高压液相
  • 简介:患者男。19岁,因“恶心,呕吐、少尿、腰部胀痛2d”来院检查。入院前6d因咀嚼和吞咽时疼痛、发热、腮部肿胀疼痛。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流行性腮腺炎”,遂静脉滴注阿昔洛1g和头孢曲松1g,1次/d,用药后的前3d未感明显不适,第4次用药后出现剧烈呕吐,胸闷,腰部胀痛,继而少尿,无发热,既往身体健康。

  • 标签: 头孢曲松 阿昔洛韦 急性肾功能损害 流行性腮腺炎 肿胀疼痛 剧烈呕吐
  • 简介:目的:考察阿昔洛原位胶化滴眼液滴入眼睛后在眼房水中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并与市售阿昔洛滴眼液进行比较。方法:两种制剂滴眼后,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时间点的兔眼房水中阿昔洛的浓度。结果:原位胶化滴眼液和市售滴眼液滴眼后,除0.25h时间点外,其余各时间点阿昔洛原位胶化滴眼液治疗组的房水药物浓度较市售阿昔洛滴眼液治疗组明显增高(P<0.05)。原位胶化滴眼液的生物利用度是滴眼液的2.67倍。用胶化滴眼液后6.5h,房水中仍可测出阿昔洛的浓度,而用滴眼液后5.5h,房水中已测不出阿昔洛的浓度。结论:阿昔洛原位胶化滴眼液能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增强疗效,并减少给药频率。

  • 标签: 阿昔洛韦 药物动力学 高效液相色谱法 滴眼液
  • 简介:对利巴林的致癌、致畸和致突变作用进行了文献分析及评价,为合理安全用药提供了依据。

  • 标签: 利巴韦林 致畸 致突变 致癌
  • 简介:目的探讨新型靶向制剂阿昔洛药质体的家兔体内行为特点和靶向效果。方法制各得对新型给药系统阿昔洛药质体,检测了药质体的粒度分布和表面电位,家兔静脉给药后进行药物动力学和体内分布研究。结果阿昔洛药质体为纳米分散混悬液,粒子携带负电荷,静脉给药后迅速从血液循环中清除,主要分布于肝肺脾。结论阿昔洛药质体具有明显的网状内皮系统靶向作用。

  • 标签: 靶向制剂 阿昔洛韦 药质体 家兔 网状内皮系统 抗病毒药
  • 简介:目的观察比卡因伍用地塞米松与单用布比卡因对硬膜外阻滞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下肢显微外科手术病120例,随机双盲分成4组,I组为对照组,Ⅱ-Ⅳ组为观察组,每组30例。均用0.75%比卡因1.4mg·kg^-1,Ⅱ-Ⅳ组分别伍用地塞米松0.075、0.15、0.3mg·kg^-1行硬膜外阻滞,对比观察麻醉和镇痛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观察组起效时间快,阻滞完善和镇痛时间长(P<0.01)。结论比卡因伍用地塞米松用于硬膜外阻滞,其效果优于单用布比卡因。

  • 标签: 布比卡因 地塞米松 麻醉 硬膜外阻滞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