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究阿替普治疗急性脑梗死采用不同护理的效果。方法:在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随机选取40例(均为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作为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根据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的治疗药物均为阿替普,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接受综合护理。分别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估。另外,还需评价两组患者疗效。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ADL评分提升程度大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00%)优于对照组患者(65.00%),以上数据均经过统计分析,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给予急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治疗的基础上,添加综合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是个优良的护理方案。

  • 标签: 阿替普酶 急性脑梗死 护理
  • 简介:目的分析焦炉工外周血中DNA甲基化转移1(DNMT1)、组蛋白去乙酰化1(HDAC1)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焦炉工人肺癌筛查的生物标志物。方法以152名男性焦炉工人为接触组,以141名男性水处理工为对照组。采集2组人员晨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内暴露指标1-羟基芘(1-OH-Py)的水平。同时采集晨起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DNMT1、HDAC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DNMT1、HDAC1蛋白的表达与焦炉工人工龄、工种、吸烟、饮酒等的关系。结果接触组尿1-OH-Py水平[(0.043±0.011)μg/mmolCr]和血清中DNMT1[(28.4±7.2)μg/L]、HDAC1蛋白[(382±64)μg/L]的表达高于对照组[(0.017±0.004)μg/mmolCr、(17.6±3.0)μg/L、(246±25)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接触组中不同工种间DNMT1、HDAC1蛋白表达水平也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焦炉作业工龄的增加,接触组DNMT1、HDAC1蛋白表达水平都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血清中DNMT1、HDAC1蛋白可作为焦炉工人肺癌早期筛查的生物标志物。

  • 标签: DNA甲基化 肺肿瘤 组蛋白去乙酰基酶1
  • 简介:1例48岁男性患者因“体检发现血小板减少2个月”入院,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脾肾静脉分流术,先后给予抗感染、抑酸、护肝、止血等治疗,术后第1天使用尖吻蝮蛇血凝过程中突发寒战、呼吸困难、高热。医生排除疾病因素,临床药师结合患者药品使用情况考虑为尖吻腹蛇血凝所致严重过敏反应,转入重症医学科监护治疗,停用可疑药物,其他药物继续使用,给予对症处理,患者体温、氧饱和度逐渐恢复正常,次日转回外科继续原治疗,未再使用尖吻腹蛇血凝,上述不适症状也未再出现。

  • 标签: 尖吻腹蛇血凝酶 药品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 高热 呼吸困难
  • 简介:目的利用海洋芽孢杆菌SCSIO06063来源的蛋白对扇贝蛋白进行解制备抗氧化肽。方法采用超滤和反复色谱分离纯化扇贝水解物。获得的肽类结构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析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MS)鉴定,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评价肽类的抗氧化活性。结果分离纯化后获得3个肽类组分A、C和E,依次被鉴定为His-Ala-Ile-Ile-Met-Met-Val(A)、Leu-Asn-Pro-Lys-LeuIle-Met-Val(C)和Met-Ile-Leu-Ile-Leu-Phe-Arg(E),经NCBInr数据库中Blast检索,未发现A组分的同源序列,提示其为一个新的肽类结构。A、C和E3个组分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在浓度为1.0mg·mL-1时,它们的清除率分别为51.6%、55.4%和53.4%。结论海洋芽孢杆菌SCSIO06063来源的蛋白可用于扇贝蛋白解制备抗氧化肽。

  • 标签: 海洋芽孢杆菌 扇贝蛋白 酶解 肽类 自由基清除
  • 简介:目的:探讨凝血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残胃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2例残胃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单药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凝血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5.61%和92.68%,复发率分别为17.07%和2.44%,组间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32%和12.20%,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残胃出血采用凝血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凝血酶 奥美拉唑 残胃出血 疗效
  • 简介:α-葡萄糖苷抑制剂是一类以延缓肠道糖类吸收而达到治疗糖尿病的口服降糖药物,对糖尿病及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有很好的效果。近年来,从天然资源中寻找新的α-葡萄糖苷抑制剂已成为防治糖尿病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近5年来植物来源的天然α-葡萄糖苷抑制剂,为进一步寻找新的、有效的α-葡萄糖苷抑制剂类药物提供依据。

  • 标签: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天然产物 糖尿病
  • 简介:目的:建立注射用糜蛋白中组胺类物质检查方法。方法:采用组胺检查法对注射用糜蛋白中组胺类物质进行限度检查方法学研究,并与现行猫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加标回收率86%~117%;豚鼠法方法特异性(真阴性率)100%,灵敏度(真阳性率)70%,猫法方法特异性100%,灵敏度68%;四个实验室室内重复性分别为82%、75%、83%、81%;实验室间重复性为92.9%~96.4%.结论:该法准确度与猫法相当、重复性好,可作为降压物质检查法的替代方法。

  • 标签: 注射用糜蛋白酶 组胺类物质检查 豚鼠 离体回肠
  • 简介:目前对于中危肺栓塞是否需溶栓治疗尚未达成共识,但近些年有小样本的临床研究表明,对血液动力学稳定但存在右心室功能障碍的中高危肺栓塞患者采取溶栓治疗也可获得良好效果,这引起了临床医生的关注。本研究探讨了溶栓治疗在中危肺栓塞患者中的可行性,并比较了尿激酶与阿替普的疗效,报告如下。

  • 标签: 溶栓治疗 疗效分析 阿替普酶 肺栓塞 尿激酶 患者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特发性膜性肾病肾组织磷脂A2受体的检测意义。方法120例肾病患者,将60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将60例继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肾组织磷脂A2受体阳性率、肾组织磷脂A2受体阳性伴免疫球蛋白G(IgG)4中度以上阳性率。结果对照组肾组织磷脂A2受体阳性率为23.33%,肾组织磷脂A2受体阳性伴IgG4中度以上阳性率为0,观察组肾组织磷脂A2受体阳性率为86.67%,肾组织磷脂A2受体阳性伴IgG4中度以上阳性率为80.67%;观察组肾组织磷脂A2受体阳性率及肾组织磷脂A2受体阳性伴IgG4中度以上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探析肾组织磷脂A2受体的检测意义对特发性膜性肾病诊治意义重大,肾组织磷脂A2受体阳性伴IgG4中度以上阳性可以作为鉴别特发性膜性肾病的重要指标。

  • 标签: 磷脂酶A2受体 临床意义 特发性膜性肾病
  • 简介:贝曲沙班是凝血Ⅹa因子的直接抑制剂(FⅩa),用于预防成年患者因中度至重度限制运动或其他危险因素而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的新型口服抗凝药。本文就贝曲沙班的药理作用、药动学、临床评价和安全性等进行综述。

  • 标签: 贝曲沙班 Ⅹa因子 静脉血栓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凝血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6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8例)和实验组(38例)。观察组使用奥曲肽进行治疗,实验组在观察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凝血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临床各项指标情况。结果实验组的临床疗效和各项指标均优于观察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奥曲肽 凝血酶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通心络胶囊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心肌及心电图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接收并予以治疗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87例,按入院时间不同分为探究组(n=45)与对比组(n=42),所有患者均予以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及硝酸酯类药物治疗,探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通心络胶囊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心肌(CK、LDH、CK-MB)及心电图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两组比较显示探究组各指标均显著低于对比组(P<0.05);且探究组心电图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将通心络胶囊应用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治疗中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心肌异常水平,因此值得应用于临床中。关键词通心络胶囊;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肌;心电图不稳定性心绞痛属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类疾病之一,易发展为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故而临床对该疾病需予以全面、安全的干预治疗。相关研究表明1,通心络胶囊具备化瘀通络、益气活血等作用,在心血管类疾病治疗中效果显著。本研究主要探讨分析通心络胶囊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心肌及心电图的影响,现将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接收并予以治疗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87例,按入院时间不同分为探究组(n=45)与对比组(n=42),探究组男21例,女24例,年龄45-81岁,平均年龄(63.47±18.60)岁;对比组男26例,女16例,年龄43-80岁,平均年龄(63.50±18.52)岁;将两组患者年龄等一般资料纳入统计学中分析显示无显著差异(P>0.05),可作临床比较。1.2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及硝酸酯类药物治疗,若出现心绞痛可口服硝酸异山梨酯(生产厂家山东时代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270);探究组再此基础上予以通心络胶囊(生产厂家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9980015)治疗,口服方式0.78g/次,服用频率3次/d。两组患者均接受治疗14d,观察疗效。1.3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治疗后心肌及心电图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心肌主要指标CK(磷酸肌酸激酶)、LDH(乳酸脱氢)、CK-MB(磷酸肌酸激酶同工),运用LD-P法测定LDH,应用免疫抑制法与耦联法测定CK-MB及CK;应用美国康泰公司生产的TLC4000同步12导联动态进行心电图检查。1.4统计学方法将数据纳入SPSS21.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比较,以率(%)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s)表示,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心肌指标情况探究组(n=45),CK(150.27±64.57)U/L、LDH(551.61±140.72)U/L、CK-MB(21.01±8.02)U/L;对比组(n=42),CK(182.78±72.33)U/L、LDH(629.41±147.67)U/L、CK-MB(25.15±8.22)U/L;(t=2.215,P=0.030;t=2.516,P=0.013;t=2.377,P=0.020)经组间比较显示探究组心肌各指标显著低于对比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2.2两组患者心电图疗效情况探究组(n=45),显效20例、有效23例、无效2例,总有效43例,占总比95.56%;对比组(n=42),显效11例、有效19例、无效12例,总有效30例,占总比71.43%;(x2=9.366,P=0.002)经组间比较显示探究组心电图疗效显著优于对比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3讨论不稳定性心绞痛主要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导致其不稳定的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具备稳定性。且粥样硬化斑块突发性破裂而形成的血栓是该疾病主要发病机制,会基于患者原有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导致病情加重。同时,胆固醇升高、斑块脆性增加、血压上升及炎症反应等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具有密切关联。不稳定性心绞痛在中医中属于“胸痛”、“胸痹”范畴,可追溯到《黄帝内经》记载。依照传统中医理论而言,该疾病属于标实本虚等症状,患此疾病者可能血气及心血不足,同时伴有痰浊、血瘀等疾病,且其病机为气滞脉络淤阻。通心络胶囊属于中药制剂,具备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等功效,其中含有人参、水蛭、蜈蚣、全蝎、冰片、降香等药材。人参可补血、补气,可促进气血运行,保障其通畅无阻;而水蛭、蜈蚣、全蝎等可解痉、通络、化瘀;冰片、降香具备通窍功效,在各类药物共同作用下,可标本兼治,促进患者机体康复2。本研究中探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通心络胶囊相较于对比组单纯应用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及硝酸酯类药物治疗更具优势,且最终数据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将通心络胶囊应用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临床治疗中效果显著,其可有效降低患者心肌各项指标,保障心电图治疗疗效,因此可在临床中予以广泛推广、运用。参考文献1.苗灵娟,程广书.冠心舒通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电图、心肌的影响J.亚太传统医药,2017,13(16)152-154.2.程杰.通心络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疗效及内皮功能的影响J.医药前沿,2017,7(2)95-96.

  • 标签:
  • 简介:目的评估培门冬(Peg-asp)与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治疗儿童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与安全性,为临床合理应用这两种制剂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间湖南省儿童医院就诊的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lymphoblasticleukemia,ALL)患儿,分别采用包含L-asp(L-asp组)及Peg-asp联合化疗方案(Peg-asp组)进行诱导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最终纳入研究的ALL患儿共427例,其中L-asp组233例、Peg-asp组194例。2组患儿第15天及第33天完全缓解率(M1)及部分缓解率(M2)等骨髓状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asp组的过敏反应、谷丙转氨酶升高、纤维蛋白原降低、活化部分凝血活时间延长、抗凝血Ⅲ降低的发生率高于Peg-as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不良反应的指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sp与Peg-asp治疗儿童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相当,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类似,但Peg-asp的过敏反应、肝功能损害、凝血异常等发生率较L-asp更低。

  • 标签: 左旋门冬酰胺酶 培门冬酶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9(MMP-9)和内皮祖细胞(EPCs)在心脏移植术患者中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接受心脏移植手术的120例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在本院体检中心按年龄、性别匹配抽取12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MMP-9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EPCs,对比分析两组MMP-9和EPCs差异及相关性。结果:病例组心脏移植术后血浆MMP-9和EPCs较移植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心脏移植前后MMP-9和EPCs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移植术发生并发症病例组血浆MMP-9和EPCs分别为(128.46±7.32)mg/L、(166.84±14.82)个,明显高于正常病例组的(94.25±7.14)mg/L、(134.68±13.68)个(P﹤0.05);心脏移植术死亡病例组血浆MMP-9和EPCs分别为(137.36±8.13)mg/L、(168.24±14.62)个,明显高于正常病例组的(92.85±7.06)mg/L、(98.41±13.24)个(P﹤0.05);心脏移植术患者血浆MMP-9表达与EPCs表达呈正相关(r=0.686,P=0.000)。结论:血浆MMP-9和EPCs水平与心脏移植术后心脏移植物血管病变早期病理变化有密切关系,通过监测血浆MMP-9和EPCs动态变化可能有助于尽早发现心脏移植术后心脏移植物血管病变倾向的高危患者,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标签: 心脏移植术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内皮祖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瑞替普(rPA)溶栓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MI)患者脑钠肽(BNP)水平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112例ST段抬高型AMI患者随机分为瑞替普溶栓组(A组)和尿激酶(UK)溶栓组(B组),每组各56例。A组患者予以rPA溶栓治疗,B组患者予以UK溶栓治疗。比较2组患者溶栓2h再通率和溶栓1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观察治疗前后血浆BN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溶栓后30min,1h,2h,A组患者再通率均高于B组(P〈0.05);治疗后第1d,3d,7d,2组患者血浆BN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A组低于B组(P〈0.05);溶栓治疗1个月内,A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rPA溶栓治疗能使AMI患者血管快速开通,有效降低患者血浆BNP水平,保护心脏,同时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

  • 标签: 心肌梗死 瑞替普酶 静脉溶栓 脑钠肽 心血管事件
  • 简介: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MTHFR)C677T与A1298C基因多态性在卡培他滨治疗中晚期结直肠癌(CRC)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为临床诊治CRC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经病理诊断确诊的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50例,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仪进行MTHFRC677T与A1298C基因多态性检测,观察不同基因型之间安全性及有效性的差异。结果MTHFRC677T的CC、C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6%、40%、14%,TT基因型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有效率高于CC与CT基因型,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THFRA1298C的AA、AC、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0%、34%、6%,CC基因型腹泻发生率高于AA与AC基因型,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THFRA1298C中各基因型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THFRC677T与MTHFRA1298C基因多态性在卡培他滨治疗CRC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但MTHFRA1298C与药物治疗有效率无关。

  • 标签: MTHFR C677T MTHFR A1298C 结直肠癌 卡培他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