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我82岁,经检查有动脉硬化,右椎颈动脉和双下肢动脉斑块形成。总胆固醇5.70毫摩尔/升,高密度脂蛋白1.37毫摩尔/升,低密度脂蛋白2.91毫摩尔/升,甘油三酯2.83毫摩尔/升。曾处方西洛他唑,因出现心绞痛副作用而停药。之后一直服用非诺贝和血脂康。

  • 标签: 长期服用 非诺贝特 血脂康 下肢动脉斑块形成 高密度脂蛋白 康可
  • 简介:1例64岁和1例46岁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服用来氟米后出现双手麻木、痛觉过敏、足下垂等症状,排除其他因素引起的神经病变后,及时停药,上述症状好转;并对来氟米致周围神经病变进行文献复习,总结其发生特点、诊断、危险因素等,-旦明确是由于药物导致的外周神经病变后,应立即停药,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

  • 标签: 来氟米特 周围神经病变 药品不良反应
  • 简介:1例28岁女性患者,主诉左膝关节肿痛3年,腰背痛及左髋关节疼痛2年.左膝关节肿痛起病,腰背痛伴有晨僵及夜间痛,双足跟疼痛,无虹膜炎及强直性脊柱炎(AS)家族史.化验HLA-B27阳性,ESR36mm·h-1,CRP3.48mg·dL-1,骶髂关节CT示双侧骶髂关节虫蚀样改变,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给予洛索洛芬钠及柳氮磺吡啶治疗后,患者左髋关节疼痛好转,但腰背痛症状改善不明显,加用沙利胺(50mg,qn),2周后给药剂量调至100mg,qn.服用4个月后,腰背痛症状明显减轻,晨僵及夜间痛消失,但逐渐出现月经量减少至停经,停用沙利胺2个月后症状好转.

  • 标签: 沙利度胺 月经不调 药品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孟鲁司防治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20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分为实验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采用孟鲁司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同时间段微量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变化。结果:实验组有效率为9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OO%(X2=4.15,P〈0.05)。实验组儿童皮疹消失时间、腹痛和关节疼痛缓解时间以及总病程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实验组尿微量白蛋白、尿8。微球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孟鲁司预防过敏性紫癜肾损害方法简单,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孟鲁司特 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肾炎
  • 简介:目的研究甲磺酸桂哌齐特在人尿中的主要代谢产物。方法选择健康受试者12名,连续5d单剂量静脉滴注甲磺酸桂哌齐250mg,分段收集0~24h尿样,经蛋白沉淀纯化后,直接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对尿样进行测定。结果在尿样中鉴定出5个主要代谢物,分别为3-O-去甲基-桂哌齐-葡萄糖醛酸化物(M1)、3-O-去甲基-桂哌齐-磺酸化物(M2)、桂哌齐-吡咯烷衍生物(M3)、桂哌齐-吡咯烷羧基化物(M4)和3-O-去甲基-桂哌齐(M5)。结论该方法灵敏、选择性高,为深入研究甲磺酸桂哌齐特在人体内的代谢规律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甲磺酸桂哌齐特 代谢产物
  • 简介:目的观察酮替芬联合孟鲁司钠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3例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患者随机分为A、B、C组,每组各31例,A组单用酮替芬口服治疗,B组单用盂鲁司钠口服治疗,C组患者采用酮替芬联合孟鲁司钠口服治疗,疗程均为14d,比较三组患者咳嗽症状得分,评定治疗效果。结果C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55%,显著优于A组(67.74%)和B组(64.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咳嗽症状评分均比治疗前下降(P〈0.05),C组尤为显著,与A、B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酮替芬联合孟鲁司钠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能够明显缓解咳嗽症状,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酮替芬 孟鲁司特钠 上呼吸道感染 咳嗽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对住院患者满意的影响。方法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试点病房发放110份住院患者满意调查问卷作为观察组,在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非试点病房发放110份住院患者满意调查问卷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对护士工作的满意调查结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患者对护士工作的满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试点病房住院患者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大幅度提高,实施效果较好,可进一步完善并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满意度 住院患者 护士
  • 简介:目的:观察复方桐叶烧伤油对Ⅱ烧烫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3年12月间诊治的Ⅰ烧烫伤患者13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患者予复方虎杖烧伤油患处处理,治疗组患者予复方桐叶烧伤油患处处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Ⅱ烧烫伤的愈显率96.92%显著高于对照组58.46%,治疗组患者热毒证疗效的愈显率92.30%显著高于对照组75.38%(P〈0.05);治疗组患者抗炎疗效的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患者为95.38%(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症状发生。结论:复方桐叶烧伤油可有效治疗Ⅱ烧烫伤患者,在缓解患者创面渗液、肿胀和疼痛等方面具有显著疗效,无不良反应症状发生。

  • 标签: 复方桐叶烧伤油 烧烫伤 疗效
  • 简介:目的研究非诺贝(FNB)-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包合物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及生物利用度。方法大鼠分别灌胃给予FNB原药及其HP-β-CD包合物,采用HPLC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并采用3P97药动学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FNB及其HP-β-CD包合物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符合开放一室房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tmax分别为(6.67±3.50)h和(3.17±2.62)h,Cmax分别为(6.31±3.04)μg.mL^-1和(39.82±16.25)μg.mL^-1,AUC0~t分别为(81.36±51.00)μg.h.mL^-1和(462.74±196.68)μg.h.mL^-1,AUC0~∞分别为(90.34±51.72)μg.h.mL^-1和(483.90±260.92)μg.h.mL^-1,2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FNB包合物的相对原药生物利用度为535.6%。结论FNB与HP-β-CD形成包合物后,其在大鼠体内的吸收速度明显加快,生物利用度显著提高。

  • 标签: 非诺贝特 羟丙基-Β-环糊精 包合物 药动学 生物利用度
  • 简介:目的对不同厂家的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进行体外释放考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标准(进口药品注册标准JX20010451)及相关参考文献,采用溶出转篮法的装置进行体外释放实验,以pH6.8磷酸盐缓冲液1000mL为释放介质,转速为100r·min^-1,温度为(37±0.5)℃,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分别对不同厂家的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进行体外释放试验,计算累积释放百分率,绘制释放曲线;计算f2相似因子。结果两种进口制剂的相似因子f2为93.54。不同国产制剂与进口制剂的相似因子f2依次为:47.80、48.10、49.67、66.27、47.65、70.53、67.05;各国产制剂与BIOVAIL制剂的相似因子f2依次为:49.21、49.49、51.25、67.00、49.05、68.22、67.21。结论不同国产制剂与进口制剂的体外释药行为存在明显差异。

  • 标签: 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 释放度 相似因子f2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观察颅外段椎动脉峰值血流参数离散对颈椎病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观察比较44例颈椎病共88条椎动脉和33例健康人共66条椎动脉之间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收缩期与舒张末期流速比(S/D),峰值流速离散(PVD).应用受试者工作径(ROC)曲线选取临界值.结果两组间PSV、S/D、PVD差异显著(P<0.01).以PVD7.85为诊断值,敏感性为83.7%,特异性72.9%.若以PVD值为10.2为诊断值,则敏感性为55.8%,特异性为100%.以S/D值2.5为诊断值,敏感性为83.7%,特异性62.5%.结论应用ROC曲线确定的PVD值与S/D值将有助于颈椎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标签: 超声描记术 椎动脉 受试者工作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