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调查肿瘤内科护士的临床沟通能力,分析其中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将对2017年至2018年五月在我院工作的护理人员的信息进行初步的统计,选择其中的3名护理人员作为此次试验研究的研究对象,采用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护理人员的临床沟通能力现状,并分析影响护理人员护理人员的临床沟通能力的相关因素。结果在对护士进行调查后发现,肿瘤内科护士临床沟通能力总得分为(65.24±6.98)分,其中护士与护士这之间沟通能力评分较高为(22.03±6.5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临床沟通能力影响因素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有职务、学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关的管理人员应该重视对护理人员沟通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效率与效果。

  • 标签: 肿瘤内科 护士临床沟通能力 现状 影响因素
  • 简介: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提供主要包括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主要是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和服务。2009年4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下简称新医改)确立把“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改革的重要目标,提出要以公益性为导向,通过深化医疗卫生领域的各项改革,加快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制度,以不断缩小不同地区间医疗与健康服务的差距,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 标签: 基层医疗 卫生服务能力 管理措施 优化措施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个案护理对儿科新进护士独立上岗能力提高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 2014年儿科 20名新进护士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岗前培训;选择 2015年 24名儿科新进护士作为实验组,采用以个案护理为内容进行岗前培训,比较分析两组护士的独立上岗能力。 结果 以个案护理为内容进行岗前培训组的新进护士其理论和操作成绩及护理患儿的整体能力均比传统教学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 应用以个案护理为内容进行独立上岗前培训,有利于提高儿科新进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儿科业务知识水平和相关技能,此方法确实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个案护理 儿科新进护士 独立上岗能力 岗前培训 .
  • 简介:摘要:目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共情能力进行分析,并探讨其相关诱因。方法:随机从社区中选出 60例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再从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随机选出 60例作为研究组,对两组人员进行人际反应的测试,利用人际反应测量表。同时对研究组患者进行共情能力相关因素的测量,利用社交孤独调查表、 Texas社交能力调查表、 Rosenberger自尊情绪调查表、精神病患者社会能力调查表以及阴性症状评估表等。结果:在经过对回收问卷相关数据的调查显示,在人际反应的测试中,对照组总分要明显高于研究组,并且总分散度要低于研究组。在调查中发现,患者学历及阴性症状与其共情能力有着一定的关系。人际反应测试结果和 Texas社交能力调查表、 Rosenberger自尊情绪调查表的测试结果呈现正向相关。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情感缺陷,其共情能力较差,自尊水平不足,同时缺乏自信心,对社会活动有较高的回避性,情感孤独,这些都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典型心态。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1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划分为各组58例的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优质护理。结果对照组自我管理评分各项指标与观察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实行优质护理能明显增强自我护理能力

  • 标签: 优质护理 老年高血压 自我护理能力
  • 简介:骨科护理风险防控效果直接影响骨科患者的预后。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骨科护理中的常见风险意外跌倒风险、骨科护士风险、骨科患者及家属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运用护理风险评估单、构建护理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围术期护理风险评估、情景式教学等措施,提升骨科护士的护理风险评估能力;最后阐述骨科护士的专业化发展趋势,以期为骨科护士的培养提供理论参考。

  • 标签: 骨科护士 护理风险评估能力 专业化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家庭延续性护理对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以 60例老年痴呆患者为观察对象,研究从 2017年 3月 ~2019年 6月期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进行平分,其中命名为对照组的 30例患者实施常规家庭随访护理,命名为观察组的 30例患者实施家庭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认知能力评分结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认知能力评分组间对比无差异( p> 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认知能力均得以提升,且观察组提升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针对老年痴呆患者,实施家庭延续性护理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认知能力,促进疾病良好预后。

  • 标签: 家庭延续性护理 老年痴呆 日常生活能力 认知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微为置管患者行以 PICC标准护理服务,为患者自护能力、以及护理质量产生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 4月 -2016年 3月期间收治的 39例置管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分为常规护理组 (19例患者 )和标准护理组( 20例患者),常规护理组行基础性护理服务,标准护理组行 PICC标准护理服务,观察两组的护理质量,患者并发症情况以及患者的自护能力。 结果:标准护理组的护理质量优于常规护理组、并发症情况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的自护能力高于常规护理组,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将PICC标准护理服务应用在置管患者的护理服务中,其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应用且推广。

  • 标签: PICC标准护理 置管患者 自我护理能力 护理质量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护士共情能力培训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我院工作护士32名及240例精神科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均分分配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未对护士实施护士共情能力培训,观察组对护士实施护士共情能力培训,对比两组实施情况。结果实施后,两组所取得共情能力评分高于实施前数值,观察组所取得数值高于对照组数值,观察组所取得风险事件发生率数值0.83%低于对照组数值4.17%,所取得满意度数值98.33%高于对照组数值88.33%,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护士共情能力培训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护士共情能力培训 精神科 安全管理 作用
  • 简介:目的了解个体化健康教育提升艾滋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4至2018.6的80例艾滋病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普通护理,个体化宣教组进行了个体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满意人数;艾滋病疾病认知水平、对治疗知识的认知水平;护理前后自我护理能力;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个体化宣教组满意人数、自我护理能力、艾滋病疾病认知水平、对治疗知识的认知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对照组有优势,P<0.05。结论艾滋病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可获得良好效果。

  • 标签: 个体化健康教育 艾滋病患者 自我护理能力 效果
  • 简介:目的分析急诊科护士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及其影响因素,为急诊科护士的全面培训提供指导。方法对杭州市13所医院急诊科186名护士进行调查。采用批判性思维量表对护理人员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进行调查和了解。结果这些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平均得分为(293.62士2.52)分,其中有76.25%的得分在280分以上。在调查中发现影响急诊科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水平的因素主要包括护士的工作年限、阅读习惯、教学查房及科室急救案例讨论这几个方面。结论急诊科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整体水平较高,但也有部分护士水平较差,需要鼓励护士积极参加科室学术活动,从多个方面制定管理措施提高评判性思维能力

  • 标签: 危重症专科 护理人员 评判性思维 现状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中风护理单元对中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将 66例在 2018年 3月至 2019年 2月时间段内我院接收的中风患者作为研究样本,以随机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均纳入 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中风护理单元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 Barthe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的自责、幻想、逃避等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的求助、合理化、解决问题等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中风护理单元实施能够显著提高中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应对方式。

  • 标签: [ ]中风护理单元 中风 日常生活能力 应对方式
  • 简介:本研究目的是为了对全省药品生产企业质量控制的整体水平进行考评,及时发现药品检验检测工作中有关仪器可靠性、操作规范性、记录完整性、数据准确性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促进生产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提高检测水平,并为监管部门日常监督检查提供参考依据~([1-3])。1材料和方法1.1参加的实验室:全省药品生产企业及药品检验机构共有73家单位报名参加,64家为药品生产企业,9家为药品检验机构。1.2检测样品的处理:待测样品为硝苯地平原料,在药品GMP生产车间混合均匀后进行了分装。

  • 标签: 药品生产企业 药品检验机构 检测样品 硝苯地平 能力比对 山西省
  • 简介:目的评价延续护理对直肠癌造口患者心理状态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42例直肠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1人,对照组在出院时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延续护理,记录两组病患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评分和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并对干预后的评分进行对比。结果两组病患干预后的评分比干预前的评分好,且观察组明显优过对照组(p值<0.05)。结论延续护理可提升自我护理能力,以积极改善直肠癌造口患者的心理状态,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延续护理 直肠癌造口 心理状态 自我护理能力
  • 简介: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阿尔茨海默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生活能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19年4月在我科就诊的阿尔茨海默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为40例。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认知功能障碍及生活能力。结果在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表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表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较明显(P<0.05)。结论优质护理对提高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生活能力有显著的临床作用,可以有效的帮助患者培养独立的自理能力,减轻家庭以及社会的负担,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症 优质护理 认知功能障碍
  • 简介:目的探究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治疗中认知行为干预的应用效果以及对患者不良情绪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进行治疗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其中实施常规康复训练的65例患者为对照组,加强认知行为干预的65例患者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SF-36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SF-36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临床治疗中加强认知行为干预能够有效提升康复质量,缓解患者的焦虑以及抑郁等不良情绪,提升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

  • 标签: 脑卒中 吞咽障碍 认知行为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激励式护理对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03月至2018年11月的82例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各41例。结果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激励式护理应用于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中有利于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及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激励式护理 直肠癌 永久性结肠造口 自我护理能力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分析安全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呼吸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7月—2019年1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86例,由入院时间先后分组,对照组43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43例实施安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呼吸功能和生活能力。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SaO2、PaO2、Baethel指数等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全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呼吸功能及生活能力存在积极的影响,能明显改善患者呼吸功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能力

  • 标签: 安全护理干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呼吸功能 生活能力
  • 简介: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精神状态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我院于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期间收治的48例老年痴呆症患者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2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接受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水平。结果接受护理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痴呆症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并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老年痴呆症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