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8 个结果
  • 简介:干细胞移植(CordBloodStemCellTransplantation,CBSCT)与骨髓移植(BoneMarrowTransplantation,BMT)、外周血移植(PeripheralBloodStemCellTransplantation,PBSCT)一样,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中的一个类型。从1988年法国人Gluckman应用治疗第一例Fanconi贫血的5岁儿童成功后,全世界已经完成了超过6000例干细胞移植(包括儿童和成人)。目前CBSCT技术治疗的疾病已达80余种。

  • 标签: 脐血干细胞移植 FANCONI贫血 细胞移植技术 Cell 脐血治疗 外周血移植
  • 简介:目的探讨去氧肾上腺素和麻黄碱对剖宫产患者新生儿pH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医院择期行剖宫产术的单胎足月产妇60例,随机分成去氧肾上腺素组、麻黄碱组,各30例,均采用0.5%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8—10mg腰硬联合麻醉。当收缩压在基础值80%及以下时,去氧肾上腺素组静脉注射盐酸去氧肾上腺素注射液50—100μg/次,麻黄碱组静脉注射盐酸麻黄碱注射液5~10mg/次。胎儿娩出即刻取脐带动静脉测pH。结果所有患者用药后血压恢复正常,两组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去氧肾上腺素组脐带动静脉pH高于麻黄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氧肾上腺素为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时对母婴影响较小的升压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去氧肾上腺素 麻黄碱 血压 脐血pH
  • 作者: 龙迁艳伍汉钦李嘉慧刘香唐友志曾令红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2期
  • 机构:长沙医学院龙迁艳伍汉钦李嘉慧刘香唐友志曾令红脐带是由羊膜包裹的体蒂和卵黄囊逐渐形成,正常脐带包含两条脐动脉和一条脐静脉[1]。它是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器官。脐动脉由胚胎期尿囊动脉演变而成[2]目前对于SUA的发生机制尚未达到统一的标准,多数学者认为是由一条尿囊动脉闭锁或发育不良所致。单脐动脉在单胎活产婴儿发生率为0.46%,多胎妊娠中为0.8%,SUA合并畸形系与胎儿的染色体异常有关,染色体畸形的新生儿中为6.1-11.3%。据文献报告13-三体和18-三体较易受累,最常见为18-三体综合征[3],而21-三体和性染色体异常很少出现单脐动脉。在伴有单脐动脉的多数非整倍体胎儿,超声可发现其他结构异常,此时应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探究在妊娠合并糖尿病致胎儿窘迫预后中进行新生儿血气分析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的病例资料,依据新生儿是否发生胎儿窘迫分为窘迫组(Apgar评分≤7分,52例)和正常组(Apgar评分≥8分,60例),采用血气分析仪新生儿进行动脉血气检测,比较两组新生儿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结果:窘迫组新生儿动脉pH>7.5的占60.00%,正常组pH>7.5的为18.3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 标签: 脐血血气分析 妊娠合并糖尿病致胎儿窘迫预后中 Apgar评分
  • 简介:边缘化的贴以其安全性、意想不到的疗效而深受一些人的喜爱,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 标签: 贴剂 安全性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中孕期动脉血流频谱检查法在单动脉胎儿畸形的诊断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在本院 2019年 2月到 2020年 2月期间,随机选取 130例在本院进行产检的产妇,胎儿均为单动脉胎儿,其中根据产检结果将上述胎儿分为对比组和观察组,对比组为健康胎儿,观察组为畸形胎儿,对比两组胎儿动脉血流频谱表现中 PI、 S/D、 RI值。结果:观察组胎儿动脉血流频谱表现中 PI、 S/D、 RI值均要高于对比组( p<0.05)。结论:通过采用中孕期动脉血流频谱检查法能够提高胎儿畸形的检测率,提高优生优育效率。

  • 标签: 中孕期 脐动脉血流频谱 畸形胎儿
  • 简介:新生儿炎是指残端被细菌侵入、繁殖所引起的急性炎症,是常见的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之一,严重时引起败血症,甚至死亡。在我院产科出生的新生儿每日常规作部护理,并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及母婴同室管理制度,无1例新生儿炎发生。

  • 标签: 新生儿脐炎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 预防 细菌侵入 急性炎症 脐部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新生儿断端是一个开放性创面,若护理不当,可导致局部乃至全身感染。新生儿炎可导致新生儿源性腹膜炎、新生儿肺炎、新生儿败血症。在新生儿败血症中,部感染占66%~87%;一旦发生严重感染将危及生命,为避免新生儿部感染,降低新生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我们在部感染的原因、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报道如下。

  • 标签: 新生儿脐部感染 护理不当 感染原因 新生儿败血症 脐源性腹膜炎 新生儿脐炎
  • 简介:目的探讨绕颈二周者阴道试产的新生儿结局及监护。方法将58例绕颈二周病例分别与相同例数绕颈一周(对照组1)及无绕颈(对照组2)作对比分析。结果绕颈二周组新生儿窒息率为37.9%,阴道助产率为41.3%,剖宫产率为43.1%,而对照组1各为25.8%,27.6%,24.1%,对照组2各为8.62%,17.2%,10.3%,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绕颈二周易致羊水粪染、新生儿低评分、新生儿窒息率增高。同时其阴道助产率及剖宫产率也增高。故应加强监护,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以减少新生儿窒息率的发生,提高产科质量。

  • 标签: 脐绕颈 阴道试产 对照组 新生儿窒息率 阴道助产 剖宫产率
  • 简介:目的通过孕中期常规检查,尽早发现胎儿单动脉,对B超诊断单动脉综合征胎儿进一步行产前诊断,观察畸形情况,预测其预后。方法超声提示单动脉胎儿行磁共振(MRI)、染色体检查,引产胎儿进行尸体解剖,活胎远期随访。结果本院2006年6月至2007年11月产前超声检查7938例,发现单动脉的胎儿72例,发生率0.9%;单动脉综合征合并其他畸形的发生率达66.7%;其中合并1种畸形占22.5%,合并2种畸形占30%,≥3种畸形占47.5%。种类包括染色体异常,心脏、颅脑、肾脏、输尿管、膈肌、腹壁、四肢、肛门、脊柱畸形以及表型的其他异常。经超声提示单动脉后行MRI共有31例,23例与超声结果相符,8例与超声结果有差异。血染色体检查诊断出胎儿染色体异常4例。结论超声检查易及早诊断单动脉综合征,该综合征具有胎儿高风险的畸形率,需MRI进一步产前诊断。对产前诊断提示单动脉综合征合并1种及其以上畸形者建议胎儿染色体检查,经超声、MRI未发现其他异常合并者可出生后婴儿行染色体检查。但通过超声、MRI、血染色体检查诊断未发现胎儿合并有其他异常者胎儿其出生后仍有异常可能。

  • 标签: 单脐动脉 磁共振 染色体 预后
  • 简介:目的观察剖宫产术硬膜外阻滞时对胎儿血流的影响。方法采用多普勒超声仪,探头频率3.5MHz。麻醉前测静脉(UV)动脉(UA)直径。记录UA收缩期峰值速度(Vmax)、舒张期最低速度(Vmin)、平均速度(Vmean)。算出Vmax及Vmin之比(S/D)、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脉冲多普勒取样线与动脉长轴夹角θ≤20度。产妇硬膜外阻滞待麻醉平面达T3~9后(约10min)再监测上述各项参数。结果麻醉后UV及UA血流量明显高于麻醉前(P<0.05)。S/D、PI及RI麻醉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后可增加血流而不增加血管阻力,对胎儿供是有利的。

  • 标签: 多普勒超声 剖宫产术 硬膜外阻滞 脐血流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在尿管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超声检查诊断的尿管相关疾病患者23例。患者均为婴幼儿,平均年龄为1岁。结果:10例为单纯尿管周围组织感染;10例为尿管瘘伴感染;3例为尿管囊肿,经手术病理或抗炎治疗后复查。超声诊断符合率达100%。结论:超声诊断尿管疾病具有可靠、无创的优点,是婴幼儿尿管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 标签: 脐尿管 超声诊断 婴幼儿
  • 简介:Q:我和先生结婚3年了。最近,我们把生孩子提上了日程。有一天,和同事聊天时,不经意提到,我是O型,先生是AB型。同事就说,那你们生孩子要小心了。小心生出溶血儿!我问她为什么,她也解释不清,就听说是“AB型”和“O型”会溶血。这是一定的吗?

  • 标签: AB型血 O型血 小孩 生孩子 小心 溶血
  • 简介:目的总结自制中药外用治疗婴幼儿腹泻的经验。方法对诊断明确的腹泻婴幼儿采用自制中药(五倍子10g、花椒10g、公丁香2g)外用敷治疗。结果治疗36例,显效29例,占80.6%;有效6例,占16.7%;无效2例,占5.6%。结论中药外敷治疗婴幼儿腹泻疗效明显,无需服药,注射,且价格低廉,操作简便。

  • 标签: 腹泻 敷脐 婴幼儿
  • 简介:目的探讨对比血常规检验静脉和末梢的差异。方法筛选2017年2月12日~2019月1月12日来我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人员76例,将其平均分为静脉组38例检验者和末梢组38例检验者,静脉组采集检验者的静脉进行血常规检验,末梢组采集检验者的末梢进行血常规检验,对比静脉组和末梢组的检验结果。结果静脉组的RBC、PLT、WBC、HGB和HCT以及MCHC与末梢组进行对比,P<0.05,具备统计学的意义。结论血常规检验末梢和静脉其结果具有差异性,静脉检测的数据更加准确,并且稳定性也非常好,可作为血常规采样的主要样本。

  • 标签: 末梢血 静脉血 血常规 检验
  • 简介: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血流测定与胎心监护对诊断胎儿窘迫的意义。同时观察血流测定异常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围产儿的结局。方法比较分析住院分娩孕妇170例,联合应用胎心监护无负荷试验(NST)及血流测定。对50名血流测定异常患者进行宫内治疗1~2个疗程,比较围产儿结局。结果NST无反应型加血流异常组诊断胎儿窘迫准确性比单纯NST无反应型组高:对血流测定异常组进行宫内治疗,有效组明显改善围产儿结局。结论血流测定与胎心监护无负荷试验联合应用可提高胎儿窘迫的诊断率,同时临床上积极宫内治疗血流异常患者可明显改善围产儿结局。

  • 标签: 脐动脉 血流速度 无负荷试验 胎儿窘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