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药品质量目前是制药企业最为重视的一项,因为近几年由于药品质量问题造成的事故屡见不鲜,所以为了社会的安定与人民的安全,药品质量管理刻不容缓。在现阶段,我国的药品监管制度还不是很完善,药品生产过程中的依然有混淆差错的风险。本文就药品生产企业如何进行药品质量监管进行简要说明。

  • 标签: 药品质量 药品生产 风险管理
  • 简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生活质量就有了新的要求,对于养生保健方面有了更多的关注。尤其是在对药品的需求上,不再是简单的生病吃药,而是更多的去需求其养生的方面,这就使得其在具体的生产加工的过程中就需要高度严格的把控,做好绿色生产。而GMP的提出,能够让药品生产得到相应的肯定,利用这个管理理念可以对药品制造的整个环节有一个详细明确的记录,能够有效的解决相关生产中出现的不合理的现象,进一步的保证其中质量。通过整个系统的设计,可以进一步的提高其管理的效率。

  • 标签: GMP 药品 管理
  • 简介: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很多先进的技术被应用到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无论在什么时候,人类的健康都是放在首位的,药品的质量关乎着国民的生命安全。近些年来,制药企业的管理者对这方面加大了重视度,引进了一些先进的技术用于管理和监控药品的质量,将实验室信息系统应用到药品生产质量中来。

  • 标签: 实验室管理系统 药品生产质量 研究与应用
  • 简介:有些患者看见说明书上列出的不良反应很多,心里不踏实,认为这药有那么多不良反应,谁还敢吃?有些患者在自行买药,选择哪种牌子哪个厂家的药时,会根据药盒上列出的不良反应的多少和严重程度来判断哪个更安全。其实药品说明书上罗列的不良反应项目多,不一定说明这种药品不安全。反之,药品说明书上列举的不良反应越少,也不一定说明这种药品就越安全。

  • 标签: 药品说明书 不良反应 服用 安全 患者
  • 简介:全面医改后,药品预算管理问题成为了众多医院管理者的难题,为满足临床治疗的需求,同时解决医院临床用药成本控制问题,北京积水潭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从总药品成本控制、临床用药精细化管理2方面进行管理。在医院药品总成本控制上,我院实施预算管理、药品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制度。对全院用药情况进行统计、测算,重点管理药品排名前列的药物,针对不同科室实际用药需求设置不同药品费用额度,并对药品使用进行排序和监测,分析药物是否合理使用,并重点关注辅助用药、特殊级抗菌药物、排名异常、增长变化异常的药物,从而有效控制药占比。对于临床用药管理,采取治疗用药优先原则,辅助用药严管措施,并对治疗用药、辅助用药、新药遴选等方面的管理进行优化。通过对药品预算管理的不断探索,我院形成了一整套科学完整的预算管理体系,在严控药品总成本预算的情况下,保证临床治疗,优化管理,有效解决了药品零差价后医院用药成本控制问题。

  • 标签: 药品预算 药品成本 药占比
  • 简介:《中国药品标准》杂志是经国家科学技术部批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由国家药典委员会主办的在药品标准领域进行交流和报道的学术性期刊。是药典与药品标准交流与互动的学术平台、研讨与思辩的工作论坛。本刊设立的栏目有:标准论坛、论著、综述、标准管理与法规、方法学研究、辅料与包装、标准与临床、国外药品标准动态等。

  • 标签: 《中国药品标准》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国家药典委员会 学术性期刊 投稿 科学技术部
  • 简介:本文章基于目前世界药物研究发展的大趋势之下我国的发展现状,从药品的研发过程中入手经过细致分析发现一些潜在问题,分析是否将项目质量管理办法应用于药物研发的过程当中,综合全面的分析这种方法的利弊所在,针对相关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最终获得药物质量方面的提升,惠及大众。

  • 标签: 项目管理 药品研发 相关问题
  • 简介:目的:探讨抗结核药致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ADR)发生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统计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河南省胸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应用抗结核药出现的ADR113例,对发生ADR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的基本情况、抗结核药应用情况、ADR发生时间、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及临床表现、ADR类型。结果:113例ADR中,男性患者75例,女性患者38例;〉20~30岁患者最多,共28例(占24.78%);静脉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共92例(占81.42%);左氧氟沙星(胶囊、注射剂)引发的ADR病例数最多,共40例(占35.40%);ADR多发生于用药后2h至1d,共31例(占27.43%);ADR主要累及皮肤及其附件,共48例次(占总例次数130例次的36.92%);严重的ADR5例,新的、一般的ADR2例,一般的ADR106例。结论:抗结核药引发的ADR较多,临床应重视其ADR并及时发现和治疗,使抗结核药发挥更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抗结核药 药品不良反应 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的作用,为提高监测的有效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我院临床药师干预前、干预后上报的ADR报告,按报告人、报告时间、ADR累及系统/器官、ADR转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药师干预后,ADR全年上报数量由87例增加到161例,医生上报比例由干预前的17.2%增加到77.0%(P<0.001),上报时间由干预前集中在ADR发生7d后(64.4%)缩短为集中在ADR发生3d以内(57.8%)。干预前、后常见的ADR累及系统/器官均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分别为49.5%和37.1%)。临床药师干预后未出现ADR转归不详的报告。结论:临床药师干预可以促使ADR的上报更及时、规范,减少漏报,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临床药师 干预 监测
  • 简介:目的:分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harmacyintravenousadmixtureservice,PIVAS)药品破损原因,并制定减少破损的相应对策。方法:记录青岛大学附属医院PIVAS2016年每季度药品破损情况,分析容易造成破损的各个环节和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结果和结论:药品破损与运输操作、领药计划不规范,人员培训不到位,及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多种因素有关。采取各种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药品破损率。通过相应的整改,药品破损率从2016年第一季度的1‰下降至第四季度的0.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药品破损 干预对策 药品管理
  • 简介:本文以药品零售行业的发展为研究视角,从我国药品零售行业发展现状出发,结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影响,分析我国药品零售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期待为推进我国药品零售行业的健康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 标签: 药品 零售行业 发展趋势
  • 简介:为进一步改善我国药品安全管理现状,保证群众的用药安全以及健康管理,不断提升药品的安全监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尽管我国的药品管理系统已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随着高新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追溯系统也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了药品的安全监管方面,本文章针对目前电子追溯系统中的相关问题做出相关阐述与分析,旨在提高我国药品安全监管水平,再进一步提高大众健康水平。

  • 标签: 电子管理 药品安全 监管水平
  • 简介:分析“两票制”对药品流通行业的影响及药品批发企业执行“两票制”过程中的问题与困难,为企业顺利应对政策要求、长期健康发展提供参考。调研江苏省药品批发企业“两票制”执行情况,针对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分析对应的解决办法。“两票制”对于药品批发企业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企业要进一步发展壮大,必须积极应对政策调整所带来的问题和困难,提高自身管理水平,调整经营思路。要使“两票制”政策落实到位,充分发挥效力,促进行业长期健康发展,并从立法、市场、监管等多个层面共同发力。

  • 标签: 药品批发企业 两票制 执行情况
  • 简介:目的:介绍临床药师参与肾内科药品不良反应(ADRs)疑难病例处置的体会。方法:对临床药师工作中遇到的部分典型病例进行分析及总结。结果:临床药师对3例难判断的ADRs的处置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并且获得较好的效果。结论:药师参与临床ADRs的处置,有助于提高ADRs处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降低药源性疾病和ADRs的危害。

  • 标签: 药学服务 临床药师 药物副反应报告系统 疑难病例
  • 简介:近日,中美两国元首就中美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并达成重要共识。其中禁售芬太尼列为谈判条件之首,引起我国公众的关注。芬太尼属于阿片类止痛剂,在我国作为麻醉药品管制,临床上广泛应用于镇痛及麻醉相关领域。为什么芬太尼在美国会受到如此关注?阿片类药物在美国滥用的现状如何?美国出现的阿片类药物滥用危机对我们有什么警示作用?

  • 标签: 阿片类药物 药物滥用 美国 药品监管 引发 麻醉药品
  • 简介: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临床急救药品管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50例急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急救药物管理,观察组给予PDCA循环急救药物管理,对两组管理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药物使用有效率、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药物报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DCA循环在临床急救药品管理中的运用效果良好,能够提升急救药物管理的规范性,提高患者使用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PDCA循环 临床急救药品管理 运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的主要误差因素进行分析,以期有效控制,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方法根据工作经验及资料文献,分析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中的误差因素,提出控制措施。结果人员、设备、培养基等因素会造成误差,应予以控制。结论明确影响因素,有效规避,可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微生物限度 误差 控制措施
  • 简介:目的:了解我市儿童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促进儿童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市2015–2017年度601例儿童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01例ADR报告中,男女比例为1.54∶1,平均年龄(4.90±2.99)岁,4~7岁患儿ADR发生率最高(40.77%);静脉滴注给药ADR发生率最高(84.19%);给药剂型以注射剂(63.06%)和粉针剂(24.62%)为主;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位居首位(75.21%),其次为中药制剂(13.31%);累及系统/器官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81.25%);一般ADR占98.84%,新的严重ADR占1.16%;报告单位主要为医疗机构(93.18%)。结论:应加强儿童ADR监测并完善儿童安全用药监管机制,以预防或减少ADR的发生率,确保儿童用药安全有效。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儿童 合理用药 药品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