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4 个结果
  • 简介:1例82岁女性患者因右上腹痛自服安乃近0.5g,约30min后出现全身肌肉酸痛,伴乏力、尿量减少,尿呈红葡萄酒色.次日实验室检查示血清CK4672U/L,CK-MB107U/L,Scr232μmol/L,ALT297U/L,AST432U/L,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2.1μg/L,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10779ng/L.予适当补液、保肝等对症治疗,2d后患者肌痛症状明显减轻,尿量尿色恢复正常,CK578U/L,CK-MB16U/L,Scr87μmol/L,ALT99U/L,AST59U/L,cTnⅠ0.157μg/L,NT-proBNP1975ng/L.

  • 标签: 安乃近 横纹肌溶解
  • 简介:碘海醇是一种含有3个碘分子的非离子型水溶性造影剂[1],是目前影像学诊断中最常用的造影剂之一,主要用于血管造影、CT增强扫描、尿路造影、介入治疗等。为了解碘海醇所致过敏性休克的特点,收集公开发表的个案报道,并进行分析讨论,以期对碘海醇的安全性用药引起关注。1资料与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

  • 标签: 过敏性休克 文献分析 造影剂 影像学诊断 增强扫描 速发型过敏反应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3岁,因单位体检时发现碳13-尿素呼气试验强阳性,伴反复胃部疼痛、反酸、嗳气,于2016年7月9日来本院门诊行胃镜检查示胃底、胃窦黏膜充血水肿、欠光滑,诊断为浅表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阳性。医嘱予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esomeprazole,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603127)20mgbid,胶体果胶铋胶囊200mgbid,阿莫西林胶囊1000mgbid,克拉霉素缓释片500mgbid,口服,作为该患者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四联方案。

  • 标签: 埃索美拉唑 水肿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不良反应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本院乳腺内科应用曲妥珠单抗所致不良反应38例,又检索到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资讯网和PubMed筛选出的曲妥珠单抗相关不良反应的文献10篇(39例),合并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的一般情况、合并化疗方案、不良反应出现时间及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进行分析。结果:我院38例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在给药后0~90min者21例(55%),1~2d者9例(24%),3~7d者8例(21%);最常见不良反应为输液反应,严重不良反应为2例,表现为严重输液反应(过敏反应),永久终止曲妥珠单抗的治疗。在数据库检索到的39例中,不良反应发生在给药后0~90min者30例(77%),大于7d者4例(10%),未报道发生时间5例(13%);最常见不良反应为输液反应,严重不良反应为9例,包括非感染性肺炎和心脏毒性,未影响治疗。结论:曲妥珠单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输液反应,多在第一次输注时发生;用药前先给予苯海拉明、地塞米松预防,可降低其发生率;加强监测,预防心脏毒性,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 标签: 曲妥珠单抗 不良反应 分析
  • 简介:甲硝唑(metronidazole)又名灭滴灵,是一种硝咪唑类抗厌氧菌药物,通过抑制细菌合成脱氧核糖核酸(DNA)来阻止其繁殖和生长,导致其死亡,广泛应用于治疗厌氧菌所致的感染性疾病和原虫引起的阴道滴虫病、阿米巴病、口腔疾病等[1]。与此同时,其不良反应的报道也越来越多。为提高患者和医务人员对其不良反应的甄别能力及掌握一定的处理办法,现将1例甲硝唑严重呕吐并发中度低钠血症病例及处置过程报道如下。

  • 标签: 低钠血症 甲硝唑片 抗厌氧菌药物 阿米巴病 阴道滴虫 硝咪唑类
  • 简介:患者,女,40岁,农民。以"间断双下肢浮肿3年余,乏力、纳差6天"于2016年3月28日入院。现病史:患者3年前出现双下肢浮肿,无胸闷、气憋,无咳嗽、咳痰,无乏力、纳差,遂至红十字医院以"慢性肾炎"收入院,具体诊治不详。患者6天前出现乏力、纳差,余无特殊不适。我院门诊化验生化:尿蛋白+,潜血+;尿素21.70mmol/L,肌酐358.00μmol/L,钾5.5mmol/L,尿酸577μmol/L,

  • 标签: ANCA 血管炎 丙基硫氧嘧啶 红十字医院 现病史 慢性肾炎
  • 简介:1例45岁男性结肠癌患者术后化疗服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片500mg、1次/d.用药第19天,患者出现下腹间歇性疼痛、恶心、呕吐、纳差、乏力、轻度心悸、胸闷;第33天,心悸、胸闷加重并出现气喘、发热;第37天出现心律绝对不齐、心音强弱不等症状,CRP88mg/L,血钙1.98mmol/L,血钾3.3mmol/L,CK27.5U/L,α-羟丁酸脱氢酶231U/L,心肌肌钙蛋白Ⅰ〈0.02μg/L,B型钠尿肽56ng/L.诊断为快速型房颤,考虑与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有关.停用该药,给予吸氧、平喘、利尿、强心、转复心律等治疗,并持续进行心电、血氧饱和度监测.停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片第5天,患者胸痛缓解,未再出现心悸、胸闷、气喘,体温36.8℃,心电监护示窦性心律,心率85~100次/min,心律齐.停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片第6天,患者无不适感觉,血钾3.8mmol/L,血钙2.11mmol/L.

  • 标签: 心房颤动 阿帕替尼
  • 简介:患者,女,62岁,因"反复头昏5年,加重伴胸闷、乏力3d"。于2014年8月19日9∶00入院。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于2014年8月22日9∶00,给患者给予"天麻素注射液(悦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312070532)0.6g+氯化钠注射液(四川科伦药业有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G114060306)100ml"静脉滴注后,2014年8月25日早晨9:00查房时患者诉全身冒汗,双手掌大鱼际皮肤发红、疼痛不适,右手掌局部皮肤少量小水泡,无畏寒、发热、咳嗽、心慌、吐泻等,查体:T36.5℃,P72次/min,R20次/min,BP138/90mmHg;一般情况尚可,咽部无充血,颈静脉充盈,胸廓对称,双肺叩呈清音,双肺呼吸音粗,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哕音;心界向左扩大,心率72次/min,心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部平坦,质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扪及,双下肢无浮肿。

  • 标签: 天麻素注射液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抗菌药物所致药物热的特点,以正确地认识药物,避免药物热引起的严重后果。方法:选择呼吸科2011~2014年发生的药物热20例,总结病例特点,对药物种类及实验室检查等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患者在停药后48h内体温均恢复正常。药物热发生中位时间为用药后第6天,平均值为6.9天,下午和夜间体温升高明显,最高温度在37.8~40.3℃之间,20例均出现相对缓脉,部分病例出现了转氨酶和血沉值升高。结论:临床医生应关注抗菌药引起药物热,尽早判断药物热,减少抗菌药的不合理使用。

  • 标签: 药物热 非感染性发热 抗菌药
  • 简介:例13岁女性患儿因甲状腺功能亢进服用甲巯咪唑10mg、3次/d,10d后调整剂量为15mg、1次/d.用药第18天,患儿大腿及背部出现大片高出皮肤表面的红色皮疹伴瘙痒,给予对症治疗,4d后皮疹消退.用药第22天,患儿出现多处关节疼痛,呈游走性,阵发性加剧,伴全身多处风团样皮疹.第29天停用甲巯咪唑.停药后6d多关节痛加重,实验室检查示ESR69mm/1h,IL-626.2ng/L,CRP41.2mg/L,类风湿因子〈9.69U/ml,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阳性,抗核抗体(ANA)1∶640阳性(均质颗粒),考虑为甲巯咪唑所致皮疹和关节炎综合征.给予氯雷他定分散片10mg口服、1次/d,布洛芬混悬液20ml口服、3次/d.对症治疗13d,患儿关节疼痛明显减轻,ESR降至28mm/1h,CRP12.8mg/L,停用氯雷他定和布洛芬.停药后5d皮患儿皮疹完全消退;1周后关节疼痛完全缓解;40d复查,ESR5mm/1h,ANCA阴性.

  • 标签: 甲巯咪唑 关节炎综合征
  • 简介:目的:探讨头孢曲松尿路结晶及肾功能损害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头孢曲松在治疗患儿急性支气管炎的过程中诱发尿路结晶和肾功能损害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发生机制,对患者用药安全进行药学监护。结果:本文1例男性患儿使用头孢曲松后,次日清晨排尿发现纸尿裤表面、阴囊及尿道口出现白色可见泥沙样结晶。实验室检查结果提示患儿尿素氮升高、血肌酐升高。考虑是头孢曲松与体内游离钙离子结合所致尿路结晶及肾功能损害,停药对症处理后,症状好转。结论:头孢曲松临床应用广泛,医师和药师不仅要关注疗效更需警惕不良反应,避免药害事件的发生,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头孢曲松 尿路结晶 肾功能损害 不良反应
  • 简介:1例41岁的女性患者,因肺部感染给予莫西沙星注射液0.4g,qd,ivgtt。用药第6天后患者出现双下肢水肿,急查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给予呋塞米片利尿去水肿,所有治疗药物继续使用2d。患者的手部、脸面部、腹部、四肢均出现水肿,指压出现洼陷,患者诉因水肿平卧出现喘息困难。生化检查示:β2-MG4.92mg·L^-1,ALT191IU·L^-1,AST128IU·L^-1,LDH452IU·L^-1,HBDH391IU·L^-1。停用莫西沙星注射液,其他抗感染药物继续使用,给予利尿,解毒保肝治疗。停药治疗4d后,患者肝肾损害指标明显下降、水肿好转,停药治疗15d后,患者肝肾功能监测指标恢复正常,面部、四肢水肿消退,双手指尖部位仍旧麻木肿胀,经神经内科1个月的治疗后好转出院。

  • 标签: 莫西沙星 药品不良反应 肝肾功能异常 水肿
  • 简介:1病例介绍患者,男,1岁2月,因"发热伴皮疹1d"于2015年7月7日入院。入院诊断为重症手足口病,病毒性脑膜炎伴支气管肺炎,医嘱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0.11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mL中静脉滴注抗病毒治疗,qd;拉氧头孢钠(商品名:噻吗灵,海南海灵化学制药有限公司,规格:0.25g,批号:1505292)0.5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mL抗感染治疗,q12h。

  • 标签: 注射用拉氧头孢钠 不良反应 渗出性多形红斑 合理用药
  • 简介:1例出生19d女性新生儿因临床败血症给予美罗培南26mg静脉滴注,1次/8h.用药前患儿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为1.0×109/L.用药第3天,患儿NEUT为1.0×10^9/L;第4天,为加强抗感染治疗将美罗培南剂量加至52mg,1次/8h;第8天,患儿NEUT为0.9×109/L;第16天,患儿NEUT降至0.3×10^9/L.第20天,患儿感染被控制,停用美罗培南.停药后3d复查,患儿NEUT为3.3×10^9/L.

  • 标签: 中性粒细胞减少 婴儿 新生 美罗培南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女,58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痛37h于2015年4月24日就诊于本院急诊科。患者37h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腹痛不适,急诊查下腹部CT示急性阑尾炎,当日收住入院。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肝炎、结核、伤寒病史,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

  • 标签: 盐酸莫西沙星片 过敏性休克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了解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ADR)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医学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1990—2016年公开发表的关于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ADR的文献159篇,分析引起ADR的药品、患者性别及年龄、原发病、ADR发生时间、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及临床表现、临床转归等。结果:纳入文献159篇,共430例患者,涉及5种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以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为主,其次为美罗培南;男性254例,女性158例,不详18例,〉60岁者多发;患者原发病主要涉及呼吸系统,其次为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ADR主要发生于患者用药后48~〈120h(156例,占36.28%),其次为24~〈48h(133例,占30.93%);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排序居前3位的分别为神经系统(214例,占49.77%)、消化系统(88例,占20.47%)以及皮肤及其附件(63例,占14.65%);死亡患者5例(占1.16%),余患者症状好转或消失。结论:临床应重视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用药监护,治疗过程中严格监测,以减少ADR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 不良反应 文献分析
  • 简介:病例:患者,女,73岁。因“反复右下腹疼痛一年余”入院普外科,诊断为:回盲部占位。既往史:高血压5年余,长期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qd,入院血压120/70mmHg;糖尿病5年余,长期口服格列齐特缓释片60mgqd+阿卡波糖片50mgtid,入院随机血糖7.7mmol·L^-1。患者全腹软,右下腹轻压痛,可触及一4cm×5cm大小包块,质硬,可推动。

  • 标签: 阿卡波糖片 格列齐特 随机血糖 普外 血小板增多 阿司匹林肠溶片
  • 简介:病例:患者,男,42岁。因“疑人害己、行为紊乱一月,总病程9年”于2016年11月8日第4次住院。入院诊断: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先后尝试氯丙嗪、利培酮、奥氮平、丙戊酸钠等多种药物治疗,效果均欠理想。此次入院前一直服用氯氮平及奋乃静治疗,最大日剂量各为450、26mg。精神检查:存在明显思维属性障碍,表现为关系、被害妄想、被控制感、思维被洞悉感、思维插入,未引出明显幻觉,且存在思维内容怪异。

  • 标签: 氨磺必利 QTc间期延长1 联合用药 思维插入 被害妄想 被控制感
  • 简介:目的:总结静脉滴注头孢曲松钠导致溶血性贫血的病例的发生和转归,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1995―2016年国内外科技期刊数据库,收集头孢曲松免疫性溶血的案例报道,提取患者信息及用药后出现溶血的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共检索到头孢曲松免疫性溶血病例报告69例。其中44例患者年龄在10岁以下;溶血发生时间从给药后5min至15d不等;12例存在2次给药情况;31例患有基础疾病,其中12例为血液系统疾病;共11例死亡,其中患有血液系统疾病或者免疫缺陷的患者、并发急性肾衰竭的患者死亡率较高。结论:头孢曲松引起溶血的病例报道中10岁以下儿童病例的比例较大。临床在静脉给予头孢曲松治疗时,应对患有血液系统疾病或者免疫缺陷的患者密切关注,延长观察期,出现溶血相关症状时及时诊断。

  • 标签: 头孢曲松 溶血性贫血 不良反应
  • 简介:1病例资料患者,女,67岁,于2016年3月24日因腰腿痛在我院门诊就诊治疗,给予丹鹿通督片(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50085,规格为每片0.6g,批号为151112)口服,1次4片,1天3次,服用24d后,患者出现皮肤黄染、睑结膜黄染,小便色黄。体格检查示:体温(T)36.8℃,血压120/80mmHg(1mmHg=0.133kPa),神志清,精神不振,呼吸平稳,无紫绀,

  • 标签: 药物性肝损害 皮肤黄染 睑结膜 药准 体格检查 直接胆红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