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羧甲基壳聚糖对钛颗粒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分光光度计和紫外分光光度计分别检测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来观察心功能的变化、HE染色观察心脏组织病理改变。结果钛颗粒使血清中LDH及CK-MB活性明显升高(P<0.01),而羧甲基壳聚糖能够明显降低LDH、CK-MB的活性。心肌HE染色结果显示,钛颗粒会使心肌细胞胞质淡染,有空泡细胞和坏死灶的形成,而羧甲基壳聚糖能够明显减轻钛颗粒导致的心肌毒性反应。结论羧甲基壳聚糖对钛颗粒心脏的毒性作用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 标签: 羧甲基壳聚糖 钛颗粒 心脏毒性
  • 简介:摘 要: 目的 探讨原花青素 (PC)对氨基脲 (SEM)小鼠免疫损伤的修复效果。方法 50只 SPF级成年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成 5组:溶剂对照组、 SEM染毒组、 SEM染毒 +低、中、高剂量 PC保护组。溶剂对照组小鼠灌胃等体积的蒸馏水;上午 SEM染毒组和低、中、高剂量 PC保护组小鼠均灌胃同剂量( 56.25 mg/kg.bw) SEM溶液;下午低、中、高剂量 PC保护组小鼠分别按 25、 50、 100mg/kg.bw剂量灌胃 PC溶液,每天 1次,实验时间均为连续 8周。末次染毒 24h后,麻醉取血后处死小鼠,分离小鼠胸腺、脾脏计算其脏器系数,测定各组小鼠的吞噬率、吞噬指数、 PFC、 SI和 NK细胞活性的变化。结果 与 SEM染毒组比较,中、高剂量 PC保护组小鼠胸腺、脾脏脏器系数均有升高( P<0.05);经不同剂量 PC分别保护后小鼠的吞噬率、吞噬指数、 PFC、 SI和 NK细胞活性均较 SEM染毒组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随 PC剂量的增加呈剂量 -效应关系,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原花青素对氨基脲染毒小鼠免疫功能损伤均有不同程度的修复效果,其中以高剂量原花青素其免疫损伤的修复效果更明显。

  • 标签: 原花青素 氨基脲 小鼠 免疫损伤
  • 简介:【摘要】 目的 : 分析聚焦超声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对截肢后肢痛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选择 我院 收 治的截肢后存在肢痛的患者 40 例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 2015 年 4 月至 2017 年 3 月,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 20 例实施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 20 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聚焦超声治疗,观察两组截肢后肢痛患者的临床疗效 。 结果: 两组截肢后肢痛患者治疗后对比的疼痛缓解时间、 VAS 疼痛评分、显效率及焦虑发生率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 P < 0.05 ),统计学有意义 。 结论: 针对截肢后肢痛患者实施聚焦超声联合常规康复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 标签: 聚焦超声 常规康复治疗 截肢后幻肢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全程护理对于鼻咽癌放射治疗放射性皮炎的作用。方法收取我院98例鼻咽癌放射治疗放射性皮炎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10月直至2016年11月,并将鼻咽癌放射治疗放射性皮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9例患者实施优质全程护理)。结果观察组鼻咽癌放射治疗放射性皮炎患者护理后的放射性皮炎改善时间(6.25±1.02)d、住院时间(10.11±2.01)d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对鼻咽癌放射治疗放射性皮炎患者实施优质全程护理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 标签: 优质全程护理 鼻咽癌放射 放射性皮炎 作用
  • 简介:摘要: 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建立 BALB/C 小鼠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器官损害模型,研究 sIL-2R在肺炎支原体感染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作用,从而进一步阐述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引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机制。方法:将 8 周龄的 BALB/C 小鼠 80 只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 48 只,对照组 32 只。在 0 、 1 、 2 三天,实验组经鼻接种肺炎支原体菌液三次;对照组经鼻滴入等量肺炎支原体培养基。分别在第 4 、 8 、 12 、 16 、 20 、 24 、 28 、 32 天处死。摘眼球取血,分别行血小板计数、用 ELISA 检测 sIL-2R 。取肺组织作匀浆培养作病原学检测。结果:接种动物全部存活无死亡,实验组动物肺部病理切片均显示不同程度的肺炎支原体肺炎病理损害表现,对照组肺组织病理切片无明显病理损害表现。试验组的细胞因子 sIL-2R 明显比对照组升高,试验组血小板的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成功建立BALB / c小鼠肺炎支原体感染模型;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导致肺外器官损害, sIL-2R 在肺炎支原体感染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且 sIL-2R 水平的高低直接反应了病情的轻重。

  • 标签: 肺炎支原体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可溶性白介素 2受体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制砖机所致眼球穿孔伤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至2014年我院收治的15例制砖机所致的眼球穿孔伤的病史资料,对其性别、年龄、受伤环境、致伤原因、外伤性质、相应治疗、并发症的发生及视力改善等进行分析,并到制砖厂实地调查。结果15例中男8例,女7例。年龄16~45岁。其中35岁以下者占70%。职业均为农民工。受伤环境均为制砖厂,均为制砖机上断裂钢丝崩伤,受伤眼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感染性眼内炎。15例中保守治疗1例,清创缝合加激光光凝3例,清创缝合加冷凝3例,玻璃体切除术4例,白内障手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3例,转上级医院1例。入院时73.33%视力0.1以下,出院时86.67%视力0.1以上,46.67%视力达1.0。结论制砖机器所致眼球穿孔伤有其自身的发病特点,且均并发有感染性眼内炎,需引起足够重视并制定预防措施。

  • 标签: 眼球穿孔伤 制砖机 特点 视力 眼内炎 感染性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前牙移位进行临床研究。方法 将 28例牙周病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对其使用口腔正畸技术治疗,对比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在研究对象治疗 1年后,通过复查观察其牙周变化情况。结果 通过对研究对象治疗,其各项指标都有了明显改善,符合统计学意义,成功实现了矫正目的。结论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前牙移位效果明显,并且治疗安全可靠。

  • 标签: 口腔正畸治疗 矫正 牙周病致前牙移位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眼外伤前房积血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我科于 2013年 1月~ 2016年 12月收治 眼外伤前房积血患者53例, 临床采用药物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组53例患者中保守治疗 44例,手术治疗 9例。 所有前房积血完全吸收,吸收平均时间7天。 结论:眼外伤前房积血要及早治疗,选择合理的治疗措施,使患者的视力得以较好恢复。

  • 标签: 眼外伤 前房积血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鞭炮所致儿童眼外伤的相关因素及有效护理及急救措施。方法 对 66倒 (80眼 )眼外伤儿童,配合医生进行临床急救,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有针对性的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结果 经及时有效的救治和护理后, 66例眼外伤患儿,出院时,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最大限度恢复及保存了视功能。结论 鞭炮伤所致儿童眼外伤严重而复杂,正确及时的救治对挽救伤眼极为重要,以保存眼球的完整性,恢复视功能,但加强宣传预防及增强儿童自我保护意识仍应放在首位。

  • 标签: 儿童 眼外伤 鞭炮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前牙移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56例牙周病前牙移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口腔正畸治疗,详细记录治疗过程及相关临床指标变化情况,与治疗前患者的实际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前牙移位的56例患者治疗过程顺利,移位牙齿得到良好复位,牙齿排列整齐,咬合关系得到了显著的改善,牙齿松动程度得到了显著的降低,牙周膜间隙恢复正常,牙齿美观。结论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前牙移位临床效果显著,能够对患者的牙周不良状况进行显著改善,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口腔正畸 牙周病 前牙移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前牙移位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2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牙周病前牙移位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口腔正畸治疗,分析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及治疗后1年,本组患者的牙周出血量显著低于治疗前,牙周袋深度、前牙覆盖距离、前牙覆颌深度均明显下降,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1);治疗前后患者的牙槽骨高度无明显变化,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前牙移位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牙齿咬合功能、减少牙周出血量,恢复口腔美观,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牙周病 前牙移位 口腔正畸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CT诊断结肠癌肠梗阻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5年 5月 -2016年 10月接收的结肠癌肠梗阻患者 64例,患者均经手术病理确诊,术前分别应用 X线与 CT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 X线检查及 CT扫描诊断准确率及肠梗阻致病因检出率。结果:结肠癌肠梗阻患者 CT检出准确率 93.75%明显高于 X线检出准确率 73.44%,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 X线肠梗阻致病因检出率显著低于 CT检出率差异显著( P< 0.05)。结论: CT诊断结肠癌肠梗阻的效果较好,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结肠癌致肠梗阻 诊断 X线 螺旋 CT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早期护理干预预防PICC静脉炎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及探讨。方法选择2016年1月--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PICC置管的9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个组别,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8例。对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实验组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不同护理模式下的静脉炎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静脉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对比参照组更高,经统计P<0.05。结论为PICC置管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静脉炎具有理想效果,还可提高患者满意度,该护理模式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PICC置管 静脉炎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土豆片治疗静脉输液外渗肿胀的疗效方法将土豆切成2~4mm薄片,外敷于患处,再用保鲜膜覆盖固定,1~2h更换1次或土豆片变色后立即更换,直至肿胀消退结果土豆片可使局部肿胀消失,缓解炎症结论土豆外敷无任何不良反应,而且经济实用,简便易行,安全有效,无任何痛苦,可在家庭及临床广泛利用。

  • 标签: 土豆片 外渗肿胀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例胸外伤心脏破裂患者的重症监护。方法对1例胸外伤心脏破裂患者的重症监护进行回顾和讨论。结果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康复出院。结论紧急开胸修补心脏伤口是胸部外伤心脏破裂患者唯一有效的救治方法,而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 心脏破裂 胸外伤 重症监护
  • 简介:摘要: 目的 : 探讨 大黄对敌敌畏中毒心肌损害的临床疗效 。 方法 : 选择 2016 年 6 月 -2017 年 6 月 在我院接受 治疗 的 敌敌畏中毒心肌损害患者 60 例,所有患者采取大黄液进行治疗,观察 60 例 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包括肌酸激酶( CK )、乳酸脱氢酶( LDH )、 α- 羟丁酸脱氢酶( HBDH )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进行心电图监测。 结果: 在本研究中,治疗后 60 例患者各项指标参数明显优于治疗前( P < 0.05 )。在治疗期间, 3 例患者经救治无效死亡,死亡率为 5% 。 结论: 对敌敌畏中毒导致心肌损害的患者, 在各项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大黄治疗有着良好的效果, 可将其广泛地推广至临床治疗中。

  • 标签: 大黄 敌敌畏中毒 心肌损害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