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雷贝拉唑治疗反性食管炎(RE)疗效与优越性。方法取90例RE患者,随机分作甲、乙2组,甲组行雷贝拉唑治疗,乙组行奥美拉唑治疗,对比疗效及优越性。结果甲组治疗有效率及临床康复指标均明显高于乙组(P<0.05);且甲组不良反应率及复发率均明显低于乙组(P<0.05)。结论雷贝拉唑可有效控制RE患者病症,降低复发率,且用药不良反应更少,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优越性。

  • 标签: 反流性食管炎 奥美拉唑 雷贝拉唑
  • 简介: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拔罐法对胃食管反性咳嗽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照组予以西药治疗,实验组予以半夏泻心汤治疗;联合予以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拔罐法治疗。结果联合组明显优于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优于对照组,有差异(P<0.05)。结论在胃食管反性咳嗽治疗中,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拔罐法效果极佳,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关键词半夏泻心汤加减;拔罐法;胃食管;反性咳嗽在临床医学中,胃食管反病(GERD)是极为常见的,它不仅仅是胃和食管疾病,它在消化道外的临床表现也是极为明显的。有数据研究指出,在胃食管反病(GERD)中发生胃胃食管反性咳嗽(GERC)的概率相对较高,约有半数GERC患者在临床上的表现主要表现为单独性慢性咳嗽,同时GERC还无典型的GERD反样症状,因此GERC在临床治疗中的难度系数与其他的慢性咳嗽相比更高1。选取本院收治的96例胃食管反性咳嗽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拔罐法在该病中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所述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中所有患者的纳入时间均控制在2017年2月~2018年2月,且按《胃食管反性咳嗽治疗指南》中的相关规定对就诊患者进行筛选。在整群随机化原则的指导下将96例GERC患者分成三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男21例,女11例,年龄20~75岁,平均(57.4±5.0)岁;实验组男22例,女10例,年龄21~74岁,平均年龄(57.0±4.5)岁;联合组男19例,女13例,年龄219~76岁,平均年龄(58.0±4.8)岁;三组患者年龄、性别、病型等常规资料有对比价值(P>0.05)。1.2方法1.2.1对照组予以奥美拉唑与多潘立酮治疗。奥美拉唑以口服为主,20mg/次,2次/d;多潘立酮也以口服为主,10mg/次,3次/d。1.2.2实验组予以半夏泻心汤拔罐法治疗。半夏泻心汤组成半夏9g,黄芩、干姜、人参、炙甘草各6g,大枣4g,黄连3g;煎服,1剂/d,早晚各一次。拔罐法穴位包括定喘、肺俞、胃俞、大肠俞等;利用大号玻璃罐对患者背部进行闪罐,至皮肤发红,然后于上述选定的穴位上进行拔罐操作,3~5罐/次,15min/罐。1.2.3联合组予以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拔罐法治疗。联合组的拔罐法与实验组相同,半夏泻心汤剂量也相同。半夏泻心汤加减在对照组中若出现呕吐明显者加左金丸;对出现呃逆、泛酸明显者加乌贼骨6g;对食欲不振者加鸡内金、谷芽、麦芽各4g;对脾气虚者加黄芪、党参各4g;对咳嗽严重者加浙贝母、苦杏仁各6g;对咳嗽日久和肺气耗散者加五味子6g;对气喘者加葶苈子、麻黄各4g。煎服,1剂/d,早晚各一次。1.3观察指标临床疗效。1.4统计学方法所有临床数据均以SPSS21.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x2检验,表示方式以(%)为主,P<0.05表示有统计学价值。2结果对照组总有效20例,占比为62.50%;实验组总有效25例,占比为78.13%;联合组总有效31例,占比为96.88%;联合组与对照组组对比,有差异(x2=36.515,P=0.000,P<0.05);联合组与实验组对比,有差异(x2=16.077,P=0.000,P<0.05),实验组优于对照组,有差异(x2=5.852,P=0.016,P<0.05)。3讨论通常情况下,咳嗽主要位于肺部。但在《素问·咳论》中则有这样的记载“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虽然咳嗽的主要部位在肺,但它与心、肝、脾、胃、肾等脏腑功能较大关系2。据最新研究数据指出,当心、肝、脾、胃、肾等脏腑功能是失调时,极易导致咳嗽。胃食管反性咳嗽(GERC)作为常见的慢性咳嗽,它的常见表现以干咳为主,同时可能伴有少量白色黏痰,大部分GERC患者均发生在饮食时或饮食后,严重时甚至伴有烧心、反酸以及嗳气等症3,因此应引起重视和注意。在本研究中,三组患者在予以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后,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其中联合组与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临床疗效均更具优势,且实验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想来这与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拔罐法良好的临床疗效是息息相关的。半夏泻心汤最早出现在医圣张仲景的名著《伤寒论》中,该方的主要疗效为辛开苦降、寒温并用与攻补兼施;方中辛温之物包括半夏、干姜,二者皆有发散脾气之效;苦寒之物为黄芩、黄连,二者皆有邪热消痞之效;而人参、大枣、甘草则有和脾胃、补中气之功,如此诸药合用,其效果是极为明显的4。外加拔罐法能有效的起到温通经络、散寒驱邪、回阳救逆之效,通过对诸穴进行拔罐法治疗,又能有效的调理脾胃气机,缓解肺气宣发和起到肃降之功能,继而确保患者的快速康复5。综上所述,在GERC临床治疗中,予以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拔罐法治疗效果极佳,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参考文献1肖锷,罗珍华.半夏泻心汤加减配合拔罐法治疗胃食管反性咳嗽40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14(22)64-64.2王北辰.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食管反性咳嗽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24(7)156-158.3黄少君,范良,王宝爱,等.半夏泻心汤加减配合拔罐治疗胃食管反性咳嗽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2)305-307.4张微.兰索拉唑联合半夏泻心汤治疗胃食管反病临床观察J.医药,2015,53(17)191-191.5章慧宏,吴元祥.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病的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2014,24(38)344-344.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黛力新联合奥美拉唑对慢性胃炎伴有反性食管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胃炎且伴有反性食管炎的患者共计90例,根据患者的就诊时间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使用黛力新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黛力新 奥美拉唑 慢性胃炎 反流性食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