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和评估纤维支气管对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并肺不张的疗效.方法选取确诊为支原体肺炎并肺不张的患儿共4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的对症治疗方案,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纤维支气管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观察1周后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5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早应用纤维支气管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是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并肺不张的一种理想方法.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 支原体肺炎 难治性 肺泡灌洗术 肺不张
  • 简介:目的:探讨系统健康教育在儿童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方法10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儿治疗采用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方案治疗。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干预。结果观察组患儿规范用药、正确吸入气雾剂、记录哮喘日记以及定期复诊例数及临床疗效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系统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儿自我护理能力,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哮喘发作,维持长期稳定,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健康教育 支气管哮喘 儿童
  • 简介:目的:观察支气管扩张患者使用自拟清肺化痰汤进行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支气管扩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以常规西药进行干预,观察组以自拟清肺化痰汤进行干预,共持续治疗2周。对患者临床疗效及动脉血气情况进行综合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40例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0%(P〈0.05);动脉血PCO2显著低于对照组,动脉血PO2显著高于对照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超敏C反应蛋白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清肺化痰汤对支气管扩张具有确切疗效,可改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值得作为本病的基础干预方案。

  • 标签: 自拟清肺化痰汤 支气管扩张 动脉血气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重症感染伴药物中毒患者治疗方案中的作用与药学监护的切入点。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重症感染伴地高辛中毒患者的治疗,对地高辛及万古霉素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根据血药浓度调整给药剂量,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临床药师的建议被医生采纳,及时调整了地高辛的剂量,纠正了药物中毒。结论临床药师可从自身学科的特点出发,找到临床监护的切入点,协助医生制定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 标签: 临床药师 地高辛中毒 药学监护
  • 简介:目的探讨中西药结合小儿支气管炎的疗效。方瘘将急性支气管炎婴幼儿4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0例,对照组给予抗生素及祛痰、解痉等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住院天数。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83%高于对照组的91.83%,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炎取得较好疗效。

  • 标签: 支气管炎 小儿 中西医结合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1例支气管扩张并感染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协助医师,根据支气管扩张症诊疗相关指南及病原学结果为患者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关注患者在用药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提供合理的药学服务和健康教育计划。结果:依据患者的药敏结果和肾功能情况,将给药方案调整为阿米卡星0.3g、静脉滴注、q12h+环丙沙星0.4g、静脉滴注、q12h,临床医师采纳了药师的建议,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患者病情稳定出院。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实践,有利于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水平。

  • 标签: 临床药师 药学监护 支气管扩张 感染
  • 简介: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辅助腰联合麻醉在经皮肾碎石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择期经皮肾碎石术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40例。A组为右美托咪定辅助腰联合麻醉组,B组为单纯腰联合麻醉组。观察记录两组手术中麻醉前(T0)、麻醉平面固定后(T1)、体位变为俯卧位后10min(T2)、俯卧位后40min(T3)、手术结束时(T4)的HR、MAP、RR、SpO2。结果A组T2、T3、T4时点与T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R值在T2~T4段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AP、RR、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术中躁动、寒颤发生率和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辅助腰联合麻醉应用于经皮肾碎石术具有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镇静镇痛效果更完善,能有效预防麻醉后肌颤及术后恶心呕吐,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

  • 标签: 盐酸右美托咪定 腰硬联合麻醉 经皮肾镜
  • 简介:目的观察氧诱导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dysplasia,BPD)鼠模型肺微血管发育和CD34表达情况.方法采用持续高浓度氧暴露建立致新生小鼠BPD模型,将48只2日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BPD组和空气组,每组24只,BPD组养殖箱内氧气浓度维持70%±5%,于生后第3、7、14、21天两组分别处死6只取肺组织,观察肺组织结构变化和辐射状肺泡计数(radialalveolarcounts,RAC),用免疫组化检测CD34表达水平,imageproplus6.0软件计算微血管密度(MVD)及平均光密度(averageopticaldensity,AOD).结果与空气组比较,BPD组肺组织CD34表达量减少,MVD明显减少,肺泡数量简化.BPD组生后第7、14、21天RAC低于空气组,生后第14、21天MVD和平均AOD均低于空气组(P〈0.05).结论持续高浓度氧吸入可导致新生鼠肺微血管发育异常,MVD减少,血管内皮细胞CD34表达水平降低,可能是BPD发生的重要机制.

  • 标签: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微血管 抗原 CD34 小鼠
  • 简介:目的观察气管插管、喉麻气管表面麻醉后气管插管及喉罩通气三种情况下拨除气管导管/喉罩对血流动力学及呛咳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腹腔胆囊切除手术75例,随机分为3组。Ⅰ组:静脉诱导后气管插管;Ⅱ组:静脉诱导喉麻气管表面麻醉后气管插管;Ⅲ组:静脉诱导后置入喉罩通气。结果拨除气管导管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呛咳的发生率,Ⅰ组明显增高于/快于Ⅱ组、Ⅲ组(P〈0.05);Ⅱ明显增高于/快于Ⅲ组(P〈0.05)。结论喉麻气管表面麻醉后,气管插管及喉罩通气均能有效预防拨除气管导管/喉罩时血流动力学波动及呛咳反应,且喉罩通气预防拨反应效果更好。

  • 标签: 气管插管 气管表面麻醉 喉罩 血流动力学 拨管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两种头孢菌素类药物在儿童支气管肺炎中的成本效果。方法所选10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均为本院2010年9月~2013年9月期间收治患儿,上述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给予头孢曲松治疗,对照组给予头孢他啶治疗。均连续治疗7d。评定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总有效率近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成本效果为455/0.94=484.0;对照组成本效果为770/0.96=802.0。观察组成本效果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治疗后,每取得一个治疗单位,其成本低于对照组。结论头孢曲松和头孢他啶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均获得较好临床治疗效果,但头孢曲松的治疗成本低于头孢他啶,值得借鉴。

  • 标签: 支气管肺炎 儿童 头孢曲松 头孢他啶
  • 简介:目的:对腰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2月至2013年6月在本院拟行剖宫产手术的健康孕产妇114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7例给予腰联合麻醉,对照组57例给予单纯硬膜外麻醉,并对两组孕产妇实施不同麻醉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比较。结果两组在实施不同麻醉方法后,SpO2、BP、HR、ECG等指标的变化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比较中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麻醉起效时间、手术开始时间、麻醉效果总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手术中应用腰联合麻醉,具有起效快、阻滞效果完善等优势,值得在临床用应用优先考虑。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剖宫产 术后 应用
  • 简介:大量事实证明,气管插管患者在术中和术后气道反应是一个明显的问题。拔时呛咳,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究其原因主要是气管导管对气道的刺激引起的。近年来一些方法用于减少气道反应,如环甲膜穿刺、使用喉麻、利多卡因凝胶等,但各有利弊。本研究通过临床试验证实,使用声门上下给药型气管导管,可以明显减轻患者拔时的反应,甚至可以带呼吸。

  • 标签: 气管导管 给药 声门 气道反应 应用 利多卡因凝胶
  • 简介:利用免疫组化技术对乳腺癌从基因水平上加以分型,不仅能够判断肿瘤的预后,还能够预测肿瘤对治疗的反应,为肿瘤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本文以腔型乳腺癌为研究方向,从六个方面论述了腔型乳腺癌的认识过程;腔型乳腺癌的形态特征;腔型乳腺癌的免疫表型;腔型乳腺癌的基因表达;腔型乳腺癌的分子遗传学;腔型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为腔型乳腺癌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综述。

  • 标签: 乳腺癌 管腔型 免疫组化 HER-2
  • 简介:目的:了解发生非计划性拔的高危因素,为预防非计划性拔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4年46例非计划性拔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危险因素。结果非计划性拔类型主要包括胃肠管(30.43%)、各类引流管(30.43%)、气管插管(13.04%)。发生相关因素主要在普通病房(82.61%)、ICU(17.39),护士(80.43%)、护师及主管护师(19.57%),晚夜班(78.26%)、白班(21.74%),年龄≥60岁(69.57%)、年龄<60(30.43%),意识不清(63.04%)、意识清醒(36.96%)。发生拔原因的前3位依次为患者依从性不好(23.91%)、护理人员的评估不足(28.26%)、管道固定不牢(26.09%)。结论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对患者的肢体进行有效的约束,加强导管的固定,正确的评估拔的风险等可以降低非计划性拔的发生。

  • 标签: 非计划性拔管 护理 风险管理
  • 简介:大肠癌是国内外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是第4位的常见恶性肿瘤,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大肠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对于早期大肠癌(以下简称早癌)可采取内下微创治疗,不仅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也明显降低患者诊疗费用,减轻了经济负担。

  • 标签: 早期大肠癌 内镜 山西省 诊治 术后患者 恶性肿瘤
  • 简介:尿道会师牵引术是早期治疗骨盆骨折伴后尿道断裂的重要方法之一。2005-2013年,我院共行尿道会师牵引术32例,就导尿在术中的应用及术后的管理进行简要分析,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2例,均为男性,年龄16--65岁,平均年龄41岁。致伤原因为车祸伤23例,重物砸伤6例,坠落伤3例。多发性骨盆骨折27例,单发性骨盆骨折5例。

  • 标签: 尿道会师术 导尿管 尿道狭窄 尿失禁
  • 简介: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腹腔胃癌手术围手术期处理的方法及高龄患者行腹腔胃癌手术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该院普外科2009年6月至2014年4月间收治的280例高龄(≥70岁)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63例行腹腔手术(腹腔组),117例行开腹手术(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术中、术后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临床病理分期、病理类型、肿瘤部位、手术方式和术前合并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开腹组比较,腹腔组手术时间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腔组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拔胃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开腹组降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是保证高龄患者腹腔胃癌手术成功的关键。重视术前合并症的处理,术中贯彻微创观念和使用微创外科技术,采取个体化手术方式,积极防治术后并发症,腹腔胃癌手术在高龄患者中的应用是安全可行的,且相对于传统开腹手术优势明显。

  • 标签: 高龄患者 腹腔镜 胃癌根治术 围手术期
  • 简介:目的比较腹腔与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宫外孕患者随机分为腹腔组与开腹手术组各25例,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腹腔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开腹手术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治疗宫外孕较开腹手术疗效好,创伤小、恢复快、出血量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腹腔镜 开腹手术 宫外孕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应用临床教育路径的意识对高龄结肠检查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和健康指导,探索其在高龄患者结肠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住院的高龄结肠检查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分别实施常规健康宣教和临床教育路径护理干预及健康指导。结果在实施临床教育路径指导后,观察组患者的结肠检查相关知识掌握较好、结肠检查前肠道准备质量及患者满意度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结肠检查患者实施临床教育路径有利于提高患者结肠检查的成功率,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满意度。

  • 标签: 高龄 结肠镜检查 临床教育路径
  • 简介:目的:探讨低压重力灌注(100cm水柱)+导管引流在逆行输尿管碎石中的可行性、适用性和安全性。方法输尿管上镜至结石下方后放置F4导管,头端越过结石到达肾盂并保留。退后从导管旁再次上镜,低压重力持续灌注冲洗下进行气压弹道碎石。结果本组共58例:输尿管上段结石4例,中段17例,下段35例,输尿管石街2例,除1例输尿管口过细无法上镜而留置双J管外,其余均成功从导管旁再次上镜并达到结石下方,灌注压为100cm水柱时即可保持碎石过程中清晰视野,1例发生结石漂移至肾盏后成功碎石,碎石成功率为99.1%。术中无输尿管穿孔、粘膜撕脱发生,术后仅有轻微血尿发生,无腰痛、发热。结论低压灌注+导管引流可安全有效的应用于输尿管气压弹道碎石术。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镜 低压灌注 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