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秋过后的一天下午,林先生走进药店。值班的药师小玲主动走上前来打招呼:“先生您好.需要些什么药?”“哦,我想买治胃痛的药。”林先生边说边走到柜台前四处寻找。

  • 标签: 合理用药 剂量 药物 用药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环孢素联合小剂量激素在治疗膜性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在2019年期间到我院接受诊疗的100例膜性肾病患者,以作为此次分析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所有病例均接受小剂量环孢素治疗(n=50),试验组所有病例均接受小剂量环孢素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n=50),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差异。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血清白蛋白、24h尿蛋白量比较差异显著,试验组表现效果更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临床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疗效情况,试验组治疗显效、有效人数均更多,总有效率显著更高(P<0.05);满意度对比,试验组更高(P<0.05)。结论:小剂量环孢素联合小剂量激素在膜性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进一步保障治疗质量,降低尿蛋白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环孢素 激素 膜性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肺部低剂量CT扫描对图像质量、辐射剂量产生的影响。方法:以2022年09月-2023年09月为研究起止时间,选取此时我院接收的肺部CT扫描检查患者70例进行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35例/组。对比组:行常规剂量CT扫描检查,观察组:行低剂量CT扫描检查。比较各组的影像学图像质量、图像满意率、有效辐射剂量。结果:在检查后,观察组的影像学图像质量、图像满意率与对比组对比差异性不显著(P>0.05);观察组的有效辐射剂量低于对比组(P<0.05)。结论:在进行肺部CT扫描检查时,常规剂量与低剂量扫描检查均具有良好的影像学图像质量,但后者的辐射剂量更少,安全性更佳,建议使用。

  • 标签: 肺部低剂量CT扫描检查 影像学图像质量 辐射剂量 图像满意率
  • 简介:目的:探讨咳嗽变异型哮喘(CVA)治疗新疗法。方法:对68例CVA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5例:给予二丙酸倍氯米松(BDP)300μg/日吸入,加服茶碱缓释片(舒弗美)100mg,早晚各1次,息斯敏10mg,晚睡前服。对照组33例:给予息斯敏10mg,晚睡前服,并用青霉素钠等抗生素。疗程两组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显效25例(71.4%),有效10例(28.6%),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显效0例,有效10例(30.3%),无效23例(69.7%),总有效率30.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01)。结论:小剂量激素吸入联合小剂量茶碱、息斯敏治疗CVA疗效满意,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茶碱 息斯敏 CVA 咳嗽变异型哮喘 治疗
  • 简介:患者,女,17岁,体重49kg。因“右腿红肿疼痛”于1999年1月25日入院。经确诊,为“右胫骨上端骨肉瘤”。既往无药物不良反应史。室验室检查:白细胞4.2×10~9/L,红细胞4.17×10~(12)/L,血小板159×10~9/L.,ALT9U/L,AST22U/L,肝肾功能正常,遂决定执行化疗方案。经水化碱化后,于1999年2月1日给予患者静滴甲氨蝶呤12g,滴注时间4h,并于滴注完毕后6h给予患者肌肉注射甲酸四氢叶酸钙15mp进行解救,每6hi次,共12次。二月6日,患者唇及口腔有少许溃

  • 标签: 甲氨蝶呤 化学治疗 用药剂量 骨肉瘤 药物不良反应 死亡
  • 作者: 徐建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徐建CT检查,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现代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是通过X线束对人身体部位进行扫描监测,由探测仪器透过人身体层面,接收X线束,转化成可见光,再由光电转化成电信号,电信号经过模拟/数字转换器,被转化成数字,输入计算机处理成图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低剂量CT扫描再诊断直径<2.0cm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直径<2.0cm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通过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通过常规CT扫描以及低剂量的CT扫描,比较两种扫描方法的图像质量主管评分、图像噪声、辐射剂量剂量长度的乘积、有效管球剂量、CT溶剂剂量指数),对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CT征象差异进行分析。结果:60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中共85枚肺结节,其中良性结节共20枚,恶性结节共65枚。两种扫描方法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以及图像噪声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低剂量CT扫描,获得的剂量长度乘积、有效管球剂量、CT溶剂剂量指数低于常规CT扫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CT扫描后的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和常规CT扫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CT扫描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混合磨玻璃结节、毛刺征、分叶征、空泡支气管征、胸膜牵拉征、胸膜凹陷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良性结节的纯膜玻璃结节、血管集束征的扫描比例,低于恶性结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径<2.0cm孤立性肺结节患者通过低剂量CT扫描,能够获得更高的图像质量,降低辐射剂量,临床征象明显,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 标签: 低剂量CT扫描 孤立性肺结节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小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结合小剂量氨茶碱治疗轻中度哮喘的疗效。方法 选择 2013年 6月至 2014年 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共 7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吸入二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 200 ,每天 3次;观察组吸入二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 100 加氨茶碱 0.05-0.1g,每天 3次。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73.68%,高于对照组的 60.52%;其不良反应率为 13.2%;较对照组的 39.5%有明显下降,组间对比差异显著( P< 0.05)。结论 小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结合小剂量氨茶碱治疗轻中度哮喘的疗效较好,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 ]糖皮质激素 氨茶碱 轻中度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剂量和大剂量胰岛素在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随机平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进行大剂量胰岛素和小剂量胰岛素治疗,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血糖降低到正常水平所需时间、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糖水平和血、尿尿酮体恢复正常时间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和大剂量胰岛素在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中均有明显效果,但小剂量胰岛素对患者的血糖控制更为明显,可以有效使低血糖发生概率减少。

  • 标签: 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 小儿 胰岛素 大剂量 小剂量
  • 作者: 邓国荣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广元市朝天区人民医院邓国荣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家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很多人会每年定期体检,及时诊断身体疾病。在做体检时或是疾病检查时可能会涉及到胸部检查。胸部检查多采用CT扫描的方式,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低剂量胸部CT扫描已经被广泛用于身体检查项目中。低剂量胸部CT扫描是现代医学研究的精华,以一种具有先进技术的检查方式,有时候身体不舒服时,采用低剂量胸部CT扫描的方式可以及时排除疾病,且对辐射也比较少。那么,低剂量胸部CT扫描是什么?我们一起来探讨和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医和药是祖国医学的两大组成部分,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但当前中医临床“药越开越多,量越开越大”的情况十分严重,大剂量用药不仅难以提高疗效和浪费药材,并且加重病人的经济负担,甚至导致病人药物中毒。当药物确定之后,剂量就成为决定药物疗效的关键,这就要求医者因人、因病、因药而宜,对药物用量慎重斟酌,方可取得最佳疗效。

  • 标签: 中剂量 临床应用 中药 药物中毒 药物疗效 大剂量用药
  • 简介:患者男,79岁。因前列腺增生症并结石不定期口服诺氟沙星胶囊400mg,2次/d,且剂量不断加大,6年后剂量增加到1200mg,3次/d,患者面部开始出现色素沉着,不断加重,停药则变淡。

  • 标签: 诺氟沙星胶囊 超剂量 面部色素沉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病例女性,67岁。于1994年12月9日24点自服度冷丁注射液15支(1.5克),次日9点被家人发现患者床头桌上有度冷丁空安瓿15支,患者嗜睡,中午12点处于昏迷状态,呼之不应,于13点15分送入我科。既往患颈椎关节病。查体:体温36.6℃,脉搏86/min,呼吸8/min.血压18.6/10.5KPA。深昏迷,双侧瞳孔1mm,对光反射消失,两肺可闻痰鸣音,心率86/min,律齐,腹平软,肝脾未触及,双下肢腱反射活跃,双侧巴彬斯基征阳性。血气分析:PH7.294、PCO26.74Kpa、PO29.8Kpa、HCO3-23.8mmol/l、SBE1.8mmol/l,ABE2.5mmol/l,结果为:呼吸性酸中毒,失代偿。血常规:白血球13.6×109/L,中性90%,淋巴10%。血生化:钾5.65mmol/L,

  • 标签: 度冷丁 纳洛酮治疗 大剂量 血气分析 中枢神经系统 盐酸纳洛酮
  • 简介:别嘌醇(allopurinol)是治疗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常用药物.本院1例痛风患者因超剂量服用该药后引起严重的剥脱性皮炎,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治疗 别嘌醇 超剂量 剥脱性皮炎
  • 简介:患者男,45岁.因心悸胸闷发作10h,于2002年3月1日来我院就诊.既往有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瓣及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频发多源性室早,曾有用利多卡因出现头晕,耳鸣,四肢麻木等反应史,平素口服普罗帕酮(心律平)150mg,q8h.

  • 标签: 大剂量 普罗帕酮 静注 血尿 药物不良反应 心律平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进行了探讨。方法:选取到我院进行治疗的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不同的给药剂量进行随机分组,共90例患者。分成两个组别,一组为患者使用20mg辛伐他汀治疗设为常规组,另一组为患者使用40mg辛伐他汀治疗设为研究组,每组各45例患者,之后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统计评估,并探讨不同治疗方式下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针对研究期间的相关数据实施对比评估,可以掌握到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分析可知,研究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组间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为脑梗死患者提供治疗工作时,应采用辛伐他汀进行治疗,且不同剂量的辛伐他汀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大剂量的辛伐他汀在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上具有积极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不同剂量 辛伐他汀 脑梗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与常规制剂相比,低剂量药物在开发过程中面临重多的挑战,如产品均匀度、制备过程中的吸附、稳定性、分析方法检测灵敏度低等。本文结合全球最低剂量产品开发过程中遇到的混合均匀度、吸附问题,探讨相关的解决措施,并探讨辅料选择的相关注意事项。

  • 标签: 低剂量 均匀度 吸附 辅料
  • 简介:目的分析分次剂量与单次全剂量复方聚乙二醇行肠道准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46例行肠镜检查的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73例。两组均在相同的时间进行肠内镜检查,对照组在检查当天单次口服2000ml复方聚乙二醇,实验组则于检查前天下午及检查当天早上分别服用1000ml。观察两组肠道准备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给药后,对照组肠道准备质量评估量表(BBPS)评分为(6.98±1.27)分,低于实验组的(7.79±1.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肠内镜检查检出阳性17例(23.29%),低于实验组的28例(3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复方聚乙二醇分次剂量给药可有效增强肠道准备效果及检查效果,且安全性高。

  • 标签: 肠道准备 复方聚乙二醇 给药方式 临床效果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