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调查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harmacyintravenousadmixtureservice,PIVAS)工作过程中存在的职业危害,提出降低职业危害的措施。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记录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PIVAS所有药学人员2016年上半年职业危害的种类和次数,针对结果提出改进建议并采取防护措施,再记录2016年下半年职业危害的种类和次数,并与上半年数据进行比较。结果:2016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发生职业危害次数分别为190次和71次,下半年出现的职业危害次数明显少于上半年。结论:加强医疗安全知识教育和培训,提高药学人员对职业危害的认识。建立规范化的操作管理制度及流程,是降低PIVAS职业危害发生的重要措施。

  • 标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药师 职业危害
  • 简介:目的:分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harmacyintravenousadmixtureservice,PIVAS)药品破损原因,并制定减少破损的相应对策。方法:记录青岛大学附属医院PIVAS2016年每季度药品破损情况,分析容易造成破损的各个环节和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结果和结论:药品破损与运输操作、领药计划不规范,人员培训不到位,及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多种因素有关。采取各种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药品破损率。通过相应的整改,药品破损率从2016年第一季度的1‰下降至第四季度的0.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药品破损 干预对策 药品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中心护理服务中应用细节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于我院健康中心进行体检的200名受检者,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基础护理,观察组实施细节管理护理,观察两组受检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6%,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健康体检中心护理服务中应用细节管理能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降低突发事件发生率。

  • 标签: 健康体检中心 护理服务 细节管理 基础护理
  • 简介:方法静脉中心成立由经验丰富的审方药师组成的处理小组,协同医生、护士共同处理,综合分析,讨论总结,持续改进。结果5例药患纠纷得到有效解决,并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近两年未再出现药患纠纷。结论审方药师参与处理药患纠纷时利用自身专业知识消除患者疑虑,化解矛盾,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并执行,杜绝药患纠纷的发生,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保障。

  • 标签: 药师 药患纠纷 应对策略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糖尿病足疼痛患者中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足疼痛患者共104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对患者进行分组,分别设为观察组(n=52例)和对照组(n=52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护理前观察组VAS疼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数据不具有比对价值(P>0.05);护理后观察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中,加入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患者疼痛的感觉,效果明显,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糖尿病足 护理方法
  • 简介:目的观察消毒供应中心使用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消毒供应中心消毒器械120包作为观察组(循证护理管理后),并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消毒供应中心消毒器械包120包作为对照组(循证护理管理前)。比较两组患者灭菌、清洗、包装质量及科室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满意度为98.00%,对照组为93.33%,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灭菌质量、清洗质量、包装质量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使用循证护理,可提升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及满意度,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极高。

  • 标签: 循证护理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 灭菌质量
  • 简介:目的: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审方系统的事前干预功能。方法:根据PIVAS2015-2017年不合理医嘱,在HIS系统基础上建立药品各类属性数据库,嵌入自定义审方规则表达式,构建了PIVAS用药审方规则。对PIVAS医嘱进行了审核,实现了审方系统的事前干预。结果:运用自定义审方规则完善了PIVAS审方系统,使PIVAS的不合理医嘱发生率大幅降低。对不合理的全胃肠外营养(TPN)医嘱和细胞毒医嘱的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结论:审方系统的事前干预减少了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发生,提高了药师审方效率,进一步提高了病人的用药安全性。

  • 标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处方审核 不合理医嘱 医嘱事前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对产褥期产妇产后抑郁的预防效果。方法随机抽选2018年1月-2018年6月至我院自然分娩的产妇202例,按分娩时间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n=102)与对比组(n=100),分别予以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干预措施与基础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护理后抑郁量表评分(SDS)、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评分(EPDS)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组间比较显示研究组SDS及EPD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比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应用于产褥期产妇产后护理中,可有效对产后抑郁进行预防,提高生活质量,故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家庭产科护理 产褥期 产后抑郁 EPDS
  • 简介:目的研究多中心银杏内酯注射液治疗重症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经济性、安全性,评价药物经济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了2013年8月—2013年12月各中心重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119例,以银杏内酯注射液加常规治疗的患者为治疗组,共78例;对照组41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可使用其他活血化瘀类药物。在出院后3、6、12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电话随访,获取药效指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ADL)评分、生活自理患者比例、痊愈率、复发率、全因死亡率;经济学指标:成本效果比(CER);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评估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案的远期获益差异。结果出院后3、6、12个月,治疗组ADL评分、痊愈率和自理率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出院后6个月,治疗组复发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出院后12个月,治疗组复发率和死亡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出院后3、6、12个月,治疗组的CER均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结论远期评估发现,经银杏内酯注射液治疗患者较未接受其治疗患者临床效果更佳,CER更优,证明了银杏内酯注射液治疗重症脑卒中的有效性及经济性。

  • 标签: 银杏内酯 安全性 药物经济学 重症缺血性脑卒中 经济性 成本效果比(C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