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保留突、上和间韧带的全椎板切除术在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0例双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经过常规治疗后无效,且不存在其他系统的严重疾病以及手术禁忌证,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卧床4d以及进行基础背肌功能锻炼后,采取保留突、上和间韧带的全椎板切除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腰椎全椎板切除减压术。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的平均住院时间[对照组(11.23±2.56)d,观察组(7.02±2.30)d]和恢复工作的平均时间[对照组(360.36±6.99)d,观察组(55.36±3.3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06,264.250,P〈0.001),观察组术后疗效优良的人数显著多于对照组术后优良的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15,P=0.025);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SF-36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589,7.408,P〈0.05),比较两组患者各术前、术后SF-36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51,0.500,P=0.180,0.618);比较两组患者腰部慢性疼痛、神经根黏连和复发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36,0.720,3.554,P=0.098,0.396,0.059),对照组患者发生腰椎不稳的例数(10例)显著多于观察组(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54,P=0.013)。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对照组(1200.11±18.61)mL,观察组(800.22±20.32)mL]和手术时间[对照组(3.4±0.21)h,观察组(2.0±0.1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355,38.829,P〈0.001)。结论保留突、上和间韧带的全椎板切除术在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中具有明显优势,腰椎的稳定性较传统的手术方法高,且具有恢复快、损伤小、并发症少、疗效好的优点。

  • 标签: 腰椎管狭窄症 全椎板切除 棘突 棘上和棘间韧带
  • 简介:淋证作为一个易反复发作,病情迁延之肾系疾病,各个医家常常治疗采用清下焦之热,然疗效较差,吾师根据自己多年临床经验,认为君寄心,相寄肾,故在治疗上也应从君、相入手,在临床中疗效显著,文中附病案1例以佐证。

  • 标签: 君火 相火 淋证 冷伟
  • 简介:夏天是容易上火的季节。莫名其妙地,您就会发现,额上多了几粒小痘痘。或者口腔溃疡又犯了,或者眼睛似乎蒙上了一层云翳,或者身体内的快要把您烤焦了,头也因烦热而发痛。怎么办?您不分青红皂白,一瓶凉茶喝下去。没解决问题,继续喝,三天不行五天,五天不行十天。哎呀,喝得不对,得胃溃疡了。

  • 标签: 泻火 口腔溃疡 胃溃疡 五天
  • 简介:根据中医"天人相应"的理论,小满之时,由于日长夜短,气温渐高,所以人体新陈代谢也变得旺盛,消耗更大,很容易产生疲劳感,引发便秘、口腔溃疡、咽痛等症状。因此,必须在重视饮食起居及劳逸结合的同时,保持良好愉悦的心情,才能达到防病保健的目的。中药杀毒,邪不可干小满之后,炎炎暑热慢慢"探头",而潮湿闷热的天气无疑成为细菌、病菌繁殖的"温床"。控制病菌入侵的关键是预防,

  • 标签: 清心泻火 病菌繁殖 人体新陈代谢 潮湿闷热 天人相应 防病保健
  • 简介:摘要:眩晕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在现代快节奏的社会生活环境中,该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目前现代医学对于眩晕的治疗主要以对症为主 ,而中医的辨证论治可以弥补现代医学治疗上的不足。本文通过梳理《伤寒论》中有关眩晕的条文,归纳总结眩晕的辨证要点及治疗方法,为中医治疗眩晕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眩晕 《伤寒论》 小柴胡汤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 简介:针古称之为燔针、熔针、白针、烧针。针疗法就是将特制的针具烧红,直接刺入人体一定的穴位或部位,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一种疗法,属于针炙学的范畴。

  • 标签: 中医肿瘤学 火针 癌细胞 穴位
  • 简介:明代医家赵献可善有“痰者,病名也。原非人身之所有,非小注为痰,则水沸为痰,但当分有,无之异耳”,“说明祖国医学理论认为痰是体内水液运行。输布障碍所形成的病理性产物,而痰之所以形成,则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水冷”,二是“水沸”。在辩证方面指出,当辩明“有”“无”的区别。这对指导临床对痰饮病的辩证论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慢性肺心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

  • 标签: 中医 辩痰 慢性肺心病 辩证论治
  • 简介:在大家的印象里,日本男人为了维护自己'一家之主'的尊严,往往在家里什么都不做,仿佛挣钱养家是他们唯一的职责。如今时代不同了,很多日本男人的角色也发生着变化,他们不再安于被妻子照顾,而是主动走进了厨房和婴儿房。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照顾孩子,日本各级地方政府纷纷开办奶爸学校,传授育儿知识。

  • 标签: 护士长 横滨市
  • 简介:目的探讨伴中央颞区波小儿良性癫痫(BECT)变异型临床特征。方法20例伴中央颞区波良性癫痫变异型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收集整理其临床资料[包括视频脑电图(VEEG)结果、影像学、治疗及预后情况]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负性肌阵挛4例、不典型失神8例、认识功能下降8例以及口咽部运动障碍6例。其中,BECT变异型分型为:Ⅰ型7例,Ⅱ型4例,混合型9例。20例患儿头颅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均提示未见异常。20例患儿VEEG监测结果均显示睡眠期中央颞区局限性慢波大量发放。其中,16例患儿非快速眼动睡眠期(NREM)慢波放电指数55%~80%,4例患儿NREM慢波放电指数>80%。20例患儿均给予口服抗癫痫药物或联合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后,13例患儿发作控制,7例患儿发作减少。复查VEEG显示所有患儿睡眠期慢波指数(SWI)均有下降或消失。结论Rolandic区放电最常见于BECT,临床医师应加强对BECT变异型的脑电图(EEG)变化及其规律的观察,有助于其早期诊断。

  • 标签: 伴中央颞区棘波小儿良性癫痫变异型 脑电图特点 临床特征
  • 简介:"清明时节雨纷纷",4月是清明、谷雨节气,雨水充沛。随着气温不断回升,细菌病毒活跃度增加,这个时候人们易发感冒、咳嗽、支气管炎等上呼吸道感染,也易感麻疹、猩红热等传染病。春季肝木旺盛脾衰弱,如何调养?

  • 标签: 清明时节 健脾祛湿 上呼吸道感染 细菌病毒 支气管炎 传染病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对网球肘患者实施针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35例网球肘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17例对照组:常规针灸治疗,18例实验组:针治疗。收集分析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的肘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更高,疼痛程度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网球肘患者肘关节功能,改善症状,促进恢复,提高生活质量,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网球肘 火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发有胫骨髁间撕脱骨折的患儿在关节镜治疗期间,围术期护理的实施价值。方法:以2019年1月—2020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罹患有胫骨髁间撕脱骨折患儿50例,以回顾性分析形式,分析围术期护理实施内容,就护理后结果展开分析。结果:50例患儿经6个月—60个月的随访后,结果显示良好,且在随访阶段和预后未发生关节内化脓性感染、创伤性关节炎、骨折移位。经拉赫曼、前抽屉以及轴移等三种试验均为阴性,经Lysholm分值评定,术后(92.48±2.51)分高于术前(68.42±1.52)分,比较有差异性(P

  • 标签: 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 关节镜 围术期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中药材生产,是中医药事业的基础,是药农药商和药企的根本,也是三农重要课题之一。

  • 标签: 中药材生产 中医药事业
  • 简介:【摘要】目的:经组间对比方式,探究中重度痤疮治疗中运用清热消痤汤联合毫针针刺的实际成效。方法:选定本人2022年10月至2023年3月在湖南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进修期间内,接受中重度痤疮诊疗的100例患者作为调查成员,依照随机方法,以每组50名组员的形式,将外敷药膏治疗的称作对照组、清热消痤汤联合毫针针刺的称作实验组,最后针对两组患者采用差异化治疗方法下,其皮损消退时间与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皮损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改善情况更好的明显为实验组(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为96%:74%,明显实验组更高(P<0.05)。结论:治疗中重度痤疮中采取清热消痤汤、毫针针刺联合方法,可加快病灶的消除速度,提高皮肤美观性,且降低复发率,疗效确切,能够推广使用。

  • 标签: 清热消痤汤 毫火针针刺 重度痤疮
  • 简介:目的探讨气相色谱法测定清片中薄荷脑含量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聚乙二醇毛细血管柱,程序升温,FID检测器,进样口220℃,检测器250℃,萘为内标,按内标法计算含量。结果薄荷脑浓度在0.0121—0.6045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99.6%,RSD为1.72%。薄荷脑平均含量为0.36mg/片。结论该方法测定薄荷脑的含量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清片中薄荷脑含量测定方法。

  • 标签: 气相色谱法 清火片 薄荷脑
  • 简介:目的建立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清片中薄荷脑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SUPELCOWAX^TM-10毛细管柱(30m×0.53mm,1.0μm),FID检测器,柱温110℃,以萘为内标,按内标法计算薄荷脑的含量。结果薄荷脑在19.62~196.25μg(r=0.9993)范围内有较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5%,RSD=1.2%(n=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以有效控制该药品的质量。

  • 标签: 气相色谱法 清火片 薄荷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在浆细胞性乳腺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乳腺科收治诊断为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人,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单独加用如意黄金散外敷治疗;观察组则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火针治疗。记录两组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白细胞,肿块大小等能客观的反应病情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相比对照组乳房肿块减程度更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浆细胞性乳腺炎 C反应蛋白 白细胞 肿块
  • 简介:目的:探讨黑膏药药料的最佳提取工艺及不同去"毒"方法生产的膏药对人体不同部位皮肤的刺激性.方法:设计了一种文献未曾报道的药料提取工艺,即将药料煎煮1次,浓缩成浸膏,药渣烘干后再进行炸熬提取,最后将水煮浸膏与膏药基质混匀(工艺Ⅲ).结果:用工艺Ⅲ生产的膏药疗效最好,用水浸法去"毒"生产工艺生产的4个品种对皮肤无刺激性,用喷水法去"毒"生产的4个品种中有两个对皮肤有刺激性.结论:既煎煮又油炸的药料提取工艺能保证药料中水溶性及脂溶性有效成分的充分溶出,值得推广.

  • 标签: 黑膏药 提取 火毒 工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自拟芪白汤辅以毫针在白癜风患者中的实践意义。方法:2020年1月-2021年2月白癜风患者经过我院筛选70例,35例/组,对照组(自拟芪白汤)、观察组(自拟芪白汤+毫针)。结果:观察组脉象细滑评分降低(t=14.520 p=0.001),舌淡红(t=41.733 p=0.001)、白斑泛发评分也降低(t=10.092 p=0.001)。结论:自拟芪白汤辅以毫针在白癜风患者中的实践,可改善中医症候,值得推荐。 【关键词】自拟芪白汤;毫针;白癜风 白癜风属临床上常见疾病,患者在外界以及内在因素刺激下免疫功能紊乱以及氧化应激反应[1]。白癜风属于临床上常见的后天色素性皮肤病,局限性、泛发性皮肤黏膜色素完全脱失是其基本特征,会对正常生活造成一定程度影响[2]。针对白癜风治疗除了常规的激素治疗以及光化学治疗等,还可实施中医治疗。本文章主要探究自拟芪白汤辅以毫针在白癜风患者中的实践,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 收治70例患者经过分组后实施不同方式治疗,其中对照组资料:男女例数23例、12例,最大年龄以及最小年龄分别是23岁、69岁;平均(40.23±5.11)岁;观察组资料:男女例数分别是24例、11例;最大年龄70岁,最小年龄22岁,平均(39.62±6.11)岁,两组资料有均衡性(p>0.05)。纳入标准:将四周内已经过白癜风治疗患者排除;16-55岁;排除标准:意识障碍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自拟芪白汤 常规治疗内容:自拟芪白汤基础配方:包括女贞子、功劳叶、桑枝、炙甘草、赤芍、白芷、补骨脂、紫草、红花、墨旱莲、当归、蒺藜、川芎。医生依据不同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确定用药剂量。将煎制成汤汁制成7剂,1剂/d。水煮400ml,口服。 观察组:自拟芪白汤辅以毫针 自拟芪白汤治疗内容与对照组基本一致。在应用自拟芪白汤治疗过程中还需用到毫针。卧位/坐位,将皮肤损伤位置暴露,消毒,并用到毫针0.35mm×25mm(0.3×10mm)。左手持酒精灯、右手持毫针,将烧针尖烧到发红点刺,直到患者的皮肤存在潮红。烧1次一般需点刺1次,在毫针治疗期间应保证针间距离均匀,即0.2cm-0.3cm。1次/周,1疗程通常是4周。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时间均是12周。 1.3 观察指标 中医症候评分 脉象细滑、白斑泛发、舌淡红等中医症候评估是以《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白癜风症状量化表为基础。症候分为轻度、中度以及重度。评分(3分)越高,中医症候越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软件将对照组、观察组对比数据进行研究以及总结,涉及到的资料类型包括计量资料以及计数资料,检验分别用到【( ±s),t】、【 ,%】。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中医症候评分 治疗后脉象细滑、白斑泛发、舌淡红等症候评分差异明显(p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