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喜炎平注射液用于治疗小儿患者手足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小儿手足病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肠道病毒转阴率、皮疹消失时间和体温复常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皮疹消失时间、体温复常时间、肠道病毒转阴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55%高于对照组为82.26%(P〈0.05)。结论:采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患者手足病的临床疗效较佳,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

  • 标签: 喜炎平 小儿手足口病 临床疗效
  • 简介:中医养生文化主张“药不在贵,对症则灵;食不在补,适口为珍”。清代名医叶天士将其上升为“胃喜为补”理论。“胃喜为补”是指在不同的生理病理状态下,顺应脾胃的喜好,适合自己的口味,以此为原则选择食物则对身体有补益作用。“胃喜为补”属人体自我调节“补”是补充其不足。对人体来说,最有补益作用的东西,应该是人那一刻最需要的东西。

  • 标签: 胃喜 中医养生 补益作用 清代名医 生理病理 文化主张
  • 简介:骨质疏松症是由多种病因诱发的骨密度、骨质量下降,骨组织结构遭到破坏,骨脆性增加进而极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损伤疾病。老年人、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者为高危人群,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骨质疏松症发病率也随之上升[1]。临床中骨质疏松性椎压缩性骨折(OVCF)最为常见,给生活带来严重影响,降低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仍倾向于保守治疗,但近年来由于微创手术止痛及术后恢复快速的特点,经皮穿刺椎成形术(PVP)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 标签: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保守治疗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症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本实验的课题主要探讨了舒适护理在椎骨折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先根据随机数字法对本院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的60例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进行分组。3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干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远高于对照组的80.00%,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96%,远低于对照组的25.26%,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椎骨折患者的护理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舒适护理 椎体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终板骨软骨炎简称椎终板炎,是一种发生于软骨的无菌性炎症,多由于椎间盘变性引起。临床表现腰部疼痛,局部积液,可引起椎间盘炎症、黄韧带增厚、周围组织炎等。是造成临床局部疼痛的原因之一,临床极易误诊、漏诊。本文收集30例,分别发生于颈椎、胸椎及腰椎,

  • 标签: 椎体终板 成像效果 磁共振 终板骨软骨炎 CT 临床表现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椎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osteoporoticvertebralcompressionfracture,OVCF)术后邻近椎再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OVCF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均行PVP术治疗。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再骨折分为再骨折组104例和未再骨折组196例。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PVP术后邻近椎再骨折的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椎体高度恢复、Cobb角、骨水泥渗漏为OVCF患者PVP术后邻近椎再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骨密度为保护因素(P<0.05,P<0.01)。结论OVCF患者行PVP术后发生邻近椎再骨折与年龄、椎体高度恢复、Cobb角、骨水泥渗漏有关,临床应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 标签: 脊柱骨折 骨质疏松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评价应用PDCA循环管理规范婴幼儿腹腔镜下内环高位结扎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效果。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2月0~3岁婴幼儿腹腔镜下内环高位结扎术出院病历为非干预组(200例);2015年1月~2016年8月0~3岁婴幼儿腹腔镜下内环高位结扎术出院病历为干预组(291例),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进行干预。对两组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给予评价。结果非干预组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为67例,预防用药比例为33.50%(67/200);干预组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为7例,预防用药比例为2.41%(7/2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给药时机的合理率、24h停药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PDCA循环管理,婴幼儿腹腔镜下内环高位结扎术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比例明显降低,不仅促进该类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同时对遏制细菌耐药、节省医疗费用和降低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PDCA 循环 婴幼儿 腹腔镜 内环口高位结扎术 围手术期预防用药
  • 简介:目的探讨安舒通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2013年9月至2016年2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倍他乐克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螺内酯(安舒通)治疗,两组都治疗观察1个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LVEF值为(46.25±6.94)%,对照组为(41.98±7.11)%,都高于治疗前的(32.94±7.13)%和(32.10±6.28)%,且治疗后观察组的LVEF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心源性死亡、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分别发生0例、1例与2例,发生率为6.5%;而对照组分别发生3例、3例与4例,发生率为21.7%,观察组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舒通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有利于左心室逆重构,减少远期预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促进心功能的改善。

  • 标签: 安体舒通 扩张型心肌病 心力衰竭 左心室逆重构 倍他乐克
  • 简介:目的探讨内固定结合椎成形术对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自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就诊的9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内固定结合椎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伤椎前高压缩比、椎管侵占率和Cobb角等临床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固定结合椎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符合生物力学特征,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效提高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内固定 椎体成形术 脊椎骨折
  • 简介:目的探究热毒宁注射液联合脾氨肽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病的疗效及对机体心肌酶、免疫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6年9月期间开封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84例小儿手足病患儿,按照入院就诊顺序将184例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2例,另选择20名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体检儿童为健康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热毒宁注射液联合脾氨肽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心肌酶、炎症因子、免疫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3.48%(86/92),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0.43%(74/92),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hs-cTnT、CK-MB、CK、TNF-α、IL-6、CRP、CD3~+、CD4~+、CD8~+、IgA、IgM、IgG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上述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显著改善,然而与健康组比较,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热毒宁联合脾氨肽可有效控制手足病患儿全身炎症反应,修复心肌损伤,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热毒宁 脾氨肽 小儿手足口病 机体免疫 心肌酶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NT-proBNP)水平在小儿肺炎合并呼吸困难类型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河北省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收治的396例小儿肺炎中确诊为心源性呼吸困难40例,非心源性呼吸困难39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40例作为对照组。对3组均进行血清NT-proBNP检测,观察3组血清NT-proBNP水平,分析心源性呼吸困难患儿血NT-proBNP水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间的相关性。结果小儿肺炎合并心源性呼吸困难组血清NT-proBNP水平高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源性呼吸困难组患儿血清NT-pro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0.697,P〈0.05)。结论NT-proBNP可作为鉴别小儿心源性呼吸困难和肺源性呼吸困难的客观指标,其方法简单、迅速。

  • 标签: 肺炎 N末端脑钠肽前体 呼吸困难 小儿
  • 简介:目的:分析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周围感染细菌分布特点、耐药情况及药物治疗,为治疗假周围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统计60例发生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细菌培养阳性患者,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假周围感染各30例,其中G^+菌51例,G^-菌6例,真菌3例,葡萄球菌属为主要检出菌,共45例,对青霉素耐药率较高。患者根据药敏选择用药,疗效确定。结论:G^+球菌为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假周围感染的主要致病菌,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所占比例最高,正确选用抗菌药物,同时做好患者用药教育,保证治疗疗程,可有效提高治疗疗效。

  • 标签: 假体周围感染 细菌 耐药 药物治疗
  • 简介:目的:评价头孢呋辛钠与疏风解毒胶囊对急性化脓性扁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化脓性扁桃炎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呋辛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疏风解毒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体温复常时间、咽痛消失时间,以及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体温复常时间、咽痛消失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头孢呋辛钠与疏风解毒胶囊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炎患者,症状与体温复常时间快。

  • 标签: 头孢呋辛钠 疏风解毒胶囊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82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观察组实施PKP治疗,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及椎前缘高度。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植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椎前缘高度为(93.1±6.9)%,高于对照组的(87.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P可减少骨质疏松性胸腰骨折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植骨量,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促进伤椎恢复。

  • 标签: 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 椎弓根螺钉固定
  • 简介:目的测定中/低硼硅玻璃管制注射剂瓶在5种不同提取条件下可提取物成分,评估其迁移量对药品安全性的风险。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质谱(ICP-MS)法分析测定萃取液中24种元素含量。结果建立24种元素标准曲线,确定检出限及定量限,完成5种提取溶液中元素测定并评价其安全性。结论用于天津天士力之骄药业有限公司冻干产品包装的中/低硼硅玻璃管制注射剂瓶,Li、V、Cr、Fe、Co、Ni、Cu、Zn、As、Cd、Sb、Ba、Hg、Pb14种元素每天的迁移摄入量均低于人每日允许暴露量(PDE),迁移量不会给药品带来风险,因而不影响注射剂质量。

  • 标签: 中/低硼硅玻璃管制注射剂瓶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质谱 金属元素 注射剂安全性
  • 简介:目的建立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ICP-OES)测定右旋糖酐铁中铅、镉、砷、汞、钴、钒、硒、钼8种重金属元素的分析方法.方法通过检测波长考察,仪器参数优化,校正光谱干扰,验证电离干扰并考察抑制方法,测定8种重金属元素的量.结果抑制电离干扰,待测元素回收率提高5%~10%,方法准确度良好,加样回收率在95.7%~101.1%,方法精密度良好(RSD<3.6%,n=6).各待测元素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检出限为0.15~8.09ng/mL,定量限为0.46~24.26ng/mL.结论方法准确度高、灵敏度高、迅速可靠,可用于右旋糖酐铁中8种重金属元素的测定.

  • 标签: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 电离干扰 右旋糖酐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