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同时测定比犬血浆中的氯维地平及其主要代谢产物去乙基非洛地平(H152/81)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氯维地平脂肪乳注射液在比犬的生物等效性研究中。方法:本实验采用尼莫地平作为内标,血浆样品采用蛋白沉淀处理,分析柱为SynergiPolar-RPC18色谱柱(80,4μm,50mm×2.0mm),流动相为0.1%甲酸乙腈和10mmol/L醋酸铵水溶液,采用梯度洗脱,使用电喷雾电离源(ESI),采用MRM扫描方式进行分析。结果:氯维地平在1~200ng/mL、去乙基非洛地平在5~1000n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5)。待测物的日内、日间精密度和准确度均符合生物样品分析的相关要求。血浆样品经历3次冷冻-解冻循环和-80℃放置27d都是稳定的。结论:本方法适合用于氯维地平脂肪乳注射液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 标签: 氯维地平 去乙基非洛地平 LC-MS/MS 生物等效性
  • 简介:目的:建立澄清度检查之仪器。方法:参照《欧洲药典》溶液澄清度和浊度级别中的仪器,采用三台国内外生产的浊度计进行方法学研究,对线性、稳定性和重复性进行考察,同时对有色溶液的澄清度检查是否适用于仪器也进行考察。结果:散射光式浊度仪适用于对无色溶液进行浊度测定,线性、稳定性和重复性均符合要求;现有浊度计无法消除有色溶液中的颜色对浊度值测定的干扰。结论:现有散射光式浊度计适用于无色溶液的浊度值测定,对目视无法有效判断的样品提供了补充检测方法。

  • 标签: 澄清度检查法 仪器法 散射光式浊度计
  • 简介:血小板反应多样性(VPR)是指不同个体对抗血小板药物的治疗反应存在的差异。氯吡雷为临床常用抗血小板药物,其作用机制是不可逆地阻断血小板ADPP2Y12受体,抑制ADP与血小板受体的结合,并可抑制ADP介导的糖蛋白Ⅱb/Ⅲa复合物活化,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氯吡雷VPR的机制尚不清楚,可能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外部因素主要包括患者种族、年龄、体重指数、依从性、肥胖、胰岛素抵抗、疾病状态及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等;内部因素主要与氯吡雷在体内的吸收和代谢及血小板受体的基因多态性有关。氯吡雷VPR的检测方法主要以血管扩张剂刺激磷蛋白和ADP为靶点。总结氯吡雷治疗的循证医学证据,建立血小板功能检测的金标准,对实施氯吡雷个体化治疗及评估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氯吡格雷 血小板功能试验 血小板反应多样性
  • 简介:研究背景及临床问题心肌梗死是全球性的疾病问题,且陈旧性心梗患者是发生缺血性事件的高危人群。替瑞洛是一种P2Y12受体拮抗剂,可用于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目前,欧洲和美国的临床实践指南推荐在心梗发生后一年内使用P2Y12受体拮抗剂。然而,在心梗发生超过1年后,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是否仍然安全有效尚属未知。

  • 标签: 陈旧性心梗 受体拮抗剂 复合终点 高危人群 临床实践指南 安慰剂
  • 简介:目的:研究氯吡雷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的94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尿激酶治疗,观察组则在使用尿激酶治疗的基础上联用氯吡雷。观察并对比2组患者疗效和治疗过程中、治疗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疗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过程中、治疗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尿激酶联用氯吡雷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更好,能有效减少治疗期间和治疗后不良事件的发生,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使用。

  • 标签: 氯吡格雷 尿激酶 联用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安全性
  • 简介:我们每个人无论年龄、性别、职业有何不同,最终都是食品的消费者,食品安全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健康和幸福。所以,在法律和政府监管保障之外,还需要大家共同参与食品安全社会监督与消费维权。那么问题来了,新《食品安全》正式实施后,我们可以怎么做呢?民事赔偿优先——把您应得的赔偿落到实处当食品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违反《食品安全》规定,生产经营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造成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要先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让您优先得到赔偿,再负担行政罚款、刑事罚金等。

  • 标签: 食品安全 安全法 民事赔偿责任 政府监管 社会监督 食品生产
  • 简介:目的:采用响应面优化高压均质技术,设计提取茯苓多糖工艺.方法:以茯苓多糖收率为指标,选取茯苓粉碎粒度、高压均质压力、均质次数、料液比进行单因素考察,进行B-B实验设计,优化得到茯苓多糖提取工艺.结果与结论:优化提取工艺为:粒度120目,料液比1:9,压力值94MPa,均质次数2次,多糖收率与预测值接近,且比传统水提醇沉工艺高出8.909%,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 标签: 高压均质技术 响应面法 茯苓多糖 提取工艺
  • 简介:目的:观察采用氯吡雷、依达拉奉两种药物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AIS)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8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方式均分为对照组(氯吡雷治疗)和观察组(氯吡雷治疗+依达拉奉治疗),两组均包含49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1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DS评分均显著下降,前后对比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2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84%(45/49),对照组为75.51%(37/49),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AIS患者中,与单纯应用氯吡雷治疗相比,联合应用依达拉奉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依达拉奉 氯吡格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奥扎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38例,奥扎雷钠组40例,和联和治疗组42例,依达拉奉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奥扎雷钠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扎雷注射液,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奥扎雷钠和依达拉奉2/d疗程均为14天。观察三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脑血管平均血流速度的改变。结果联合治疗组对进展性脑梗死的总有效率为85.7%,依达拉奉组总有效率57.8%,奥扎雷钠组65%。联合治疗组与其余两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联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脑血流量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而其余两组则不明显。结论奥扎雷钠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能起到协同作用,可有效改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脑部血液循环,减轻梗死后脑组织的缺血坏死风险。有可能最大程度降低病残率,改善患者的预后,依达拉奉联合奥扎雷钠组,效果好,安全性高,是治疗进展性脑梗死较为理想的药物。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在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药物临床应用中,成品输液分层率降低的管理方法。方法利用自制的“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药物成品输液临床应用情况调查表”,分别调查我院2015年3~5月PDCA实施前、2015年9~11月PDCA实施后,由PIVAS(静配中心)调配的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药物成品输液在临床应用中的分层情况;通过鱼骨图分析该药成品输液分层率高的原因,进行确立主题,拟订计划、设立目标;并针对要因分析探讨对策的拟定与实施;最后对效果进行评价及措施巩固等一系列PDCA循环活动。结果经过PDCA循环管理干预后,取得的有形成果我院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药物成品输液分层率明显降低,由实施前的19.1%降低到0.62%;形成了PIVAS内该药调配时及时将等待配置的治疗量药物冰箱保存,配置时严格掌握溶媒剂量和专用振荡器一定时间内振摇溶解;临床使用时医生和护士严格执行正确的药物浓度、5%GS输注前后冲管及选择普通输液器输注等规范调配和使用的标准化流程和制度。无形成果PDCA小组成员在积极性、解决问题能力、自信心等方面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结论PDCA管理模式的应用,对降低我院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药物成品输液分层率是可行的,充分发挥了医、药、护人员的团队协作精神,促进了医院全面质量管理的持续性改进。

  • 标签: 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 静配中心 安全调配 PDCA循环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探讨氯吡雷药物基因检测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中应用的意义及前景。方法:选取我院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病人64例,行氯吡雷药物基因检测,通过对CYP2C19~*2、CYP2C19~*3、CYP2C19~*17和ABCB1-3435C四个基因位点的检测,分析其CYP2C19酶的代谢类型和ABCB1基因的表达类型。其中45例病人于住院期间行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并行氯吡雷药物基因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制定双抗用药方案;19例随访病人系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治疗术后来院复查脑血管造影期间予行氯吡雷药物基因检测,采用常规剂量双抗用药。结果:45例住院患者中20例患者基因型异常,常规剂量双抗用药血栓形成风险增加,均根据检测结果更改用药方案,4例患者出现有血栓类并发症表现;19例随访患者中共检测出3例基因型异常患者,其中2例患者曾出现有血栓栓塞并发症表现,通过积极溶栓治疗后症状消失,余患者在住院期间及随访中均未出现任何疑似血栓类并发症表现。结论:CYP2C19基因和ABCB1基因均有较高的人群变异率,基因变异发生氯吡雷低反应性,影响支架术后双抗效果;氯吡雷药物基因检测可作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一项常规检查,提供个体化的用药建议,对支架术后的双抗治疗具有指导意义。基因检测为导向的个体化治疗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 标签: 动脉瘤 支架 氯吡格雷 基因检测 双抗
  • 简介:目的:综合分析沙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2015年4月-2016年3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56例。对照组应用二甲双胍+吡列酮治疗方法,观察组应用沙列汀+二甲双胍治疗方法。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HbA1c、2hFBG、FBG、BMI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治疗4个月后,观察组HbA1c、2hFBG、FBG、BM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21%(55/5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93%(47/56),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7/5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8/56),观察组与对照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

  • 标签: 2型糖尿病患者 沙格列汀 二甲双胍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72例2型糖尿病患者,运用双色球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n=36)及对照组(n=36),对照组患者采用诺和灵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列美脲加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1.67%,高于对照组72.22%;观察组FBG、2hPG、HbAlc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有利于控制血糖,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2型糖尿病 格列美脲 甘精胰岛素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低分子肝素和辛伐他汀联合氯吡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100例医院收诊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照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氯吡雷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心肌缺血情况等方面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4.0%和72.0%,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心肌缺血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心肌缺血情况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心肌缺血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辛伐他汀联合氯吡雷在不稳定型心绞痛中的临床疗效优于低分子肝素联合辛伐他汀的临床疗效,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生活质量。

  • 标签: 不稳定型心绞痛 低分子肝素 辛伐他汀 氯吡格雷
  • 简介:目的确定莪术油霜剂最佳基质配比。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和高效液相色谱,以外观和莪术油的含量为检测指标,确定霜剂基质的最佳配比。结果复方莪术油霜剂的最佳基质配方为:单硬脂酸甘油酯32g,甘油70mL,白凡士林18g,蒸馏水500mL。结论此配比基质得到的霜剂稳定,有效成分含量高。

  • 标签: 正交设计 莪术油霜剂 基质
  • 简介:目的观察松拳手背静脉穿刺在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将医院核医学科接受^99锝^TC亚甲基二膦酸注射液(云克)静脉注射治疗的清醒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观察组手背静脉采用松拳法进针,对照组采用握拳法进针。观察2种静脉穿刺是否一次性成功、漏针情况,并采用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评估患者对疼痛的反应。结果经观察,观察组手背静脉穿刺成功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7.5%(P〈0.05),漏针率为6.3%低于对照组的12.5%(P〈0.05),穿刺时患者所感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松拳手背静脉穿刺穿刺成功率高,漏针率低,疼痛感轻,是一种可推广于临床的静脉穿刺好方法。

  • 标签: 松拳法 握拳法 手背静脉穿刺
  • 简介: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奥扎雷钠对老年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病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奥扎雷钠160mg,每天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20mL,每天1次。2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血压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NDS评分为(24.01±7.61)分,BI评分为(38.14±6.42)分,对照组NDS评分为(24.08±7.93)分,BI评分为(38.45±8.02)分,两组治疗前NDS及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NDS评分为(13.81±3.91)分,BI评分为(59.11±7.12)分,对照组NDS评分为(15.50±4.32)分,BI评分为(50.92±6.48)分,两组治疗后NDS及BI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NDS及BI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患者平均收缩压(SBP)为(165.0±6.8)mmHg,平均舒张压(DBP)为(101.0±5.9)mmHg,对照组患者SBP(167.0±7.6)mmHg,DBP(102.0±6.6)mmHg;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BP(138.0±7.6)mmHg,DBP(78.0±6.7)mmHg,对照组患者SBP(135.0±8.1)mmHg,DBP(80.0±7.2)mmHg,各组治疗前后SBP和DB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奥扎雷钠联合丹红注射液对老年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奥扎雷钠,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奥扎格雷钠 丹红注射液 老年脑梗死 高血压
  • 简介:目的观察分析不同排牙的全口义齿咀嚼效能的异同。方法52例无牙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行上颌排牙,观察组行综合排牙,比较两组患者的咀嚼效能。结果观察组患者咀嚼效率、咀嚼次数、对全口义齿的稳固和咀嚼满意度以及语音清晰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无牙颌患者采用综合排牙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咀嚼功能,提高语音清晰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全口义齿 排牙法 咀嚼功能 咀嚼效率
  • 简介:目的分析甘精胰岛素(来得时)联合瑞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7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应用随机数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患者应用诺和灵30R治疗;治疗组患者别联合应用甘精胰岛素(来得时)与瑞列奈治疗。对比两组的血糖控制情况、低血糖时间发生率等结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结果同样显著(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来得时)联合瑞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并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对于促进老年患者健康的意义重大。

  • 标签: 甘精胰岛素 来得时 瑞格列奈 2型糖尿病 老年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