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综述药用辅料羟丙纤维(HPC)在左氧氟沙星片中作为粘合剂的应用。方法:通过进行不同工艺处方摸索,汇总分析。结果:羟丙纤维在左氧氟沙星片要进行粘合剂,不能作为内加物料进行制软材。结论:通过改变羟丙纤维的加入方式,改变制剂工艺,就能提高左氧氟沙星片的产品质量。

  • 标签: 羟丙纤维素SSL 湿法制粒 硬度 脆碎度 溶出曲线
  • 简介:摘要:自然界中产生的纤维属于葡糖多聚生物大分子,是自然界植物细胞壁的最主要、重要的成分,植物体内的纤维常与木质素等其它物质形成复杂的结构且交联致密难以被完全降解。目前对于纤维降解主要通过筛选出高酶活的纤维降解菌来降解天然纤维,利用生物手段对纤维利用加以拓展。本实验课题通过用CMC-Na(羧甲基纤维钠)-刚果红固体鉴别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固体扩大培养基、CMC-Na液体富集培养基以及CMC-Na发酵培养基进行鉴别筛选出一株酶活较高的纤维降解菌,通过DNS法测定其CMCase活力为13.11U以及通过核糖体测序鉴定为Penicillium oxalicum (草酸青霉)。

  • 标签: 纤维素 纤维素降解菌 核糖体测序 DNS法测CMCase活力 草酸青霉
  • 简介:摘要:自然界中产生的纤维属于葡糖多聚生物大分子,是自然界植物细胞壁的最主要、重要的成分,植物体内的纤维常与木质素等其它物质形成复杂的结构且交联致密难以被完全降解。目前对于纤维降解主要通过筛选出高酶活的纤维降解菌来降解天然纤维,利用生物手段对纤维利用加以拓展。本实验课题通过用CMC-Na(羧甲基纤维钠)-刚果红固体鉴别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固体扩大培养基、CMC-Na液体富集培养基以及CMC-Na发酵培养基进行鉴别筛选出一株酶活较高的纤维降解菌,通过DNS法测定其CMCase活力为13.11U以及通过核糖体测序鉴定为Penicillium oxalicum (草酸青霉)。

  • 标签: 纤维素 纤维素降解菌 核糖体测序 DNS法测CMCase活力 草酸青霉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羟丙甲纤维空心胶囊的工艺研究。方法  模拟溶胶、成型、切割、套合、品检、印字,对羟丙甲纤维制备工艺进行研究。结果传统明胶空心胶囊的制备工艺包括溶胶、成型、切割、套合、品检、印字,其中切割、套合及以后工序同样适用于羟丙甲纤维空心胶囊的生产工艺。结论  本研究的各种条件、实验方法、参数简单、可靠,可以确定为羟丙甲纤维空心胶囊的工艺。

  • 标签: 羟丙甲纤维素 空心胶囊 工艺研究
  • 简介:目的:应用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法测定免疫球蛋白的纯度.方法:采用pH=8.6,离子强度0.06的缓冲系统,电泳时间80分钟以上.结果:电泳谱显示γ球蛋白与其它球蛋白完全分离,光密度计扫描显示主峰中不混有杂峰.结论:该方法用于测定蛋白纯度,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该类制品的质量控制.

  • 标签: 免疫球蛋白 纯度测定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法 实验条件
  • 简介:目的制备布洛芬乙基纤维微球.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布洛芬乙基纤维微球,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制备工艺;并对所得微球的外形、粒度分布、包封率及释放度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该法所制微球呈球形,外观圆整流动性好,粒度分布为80~120μm,包封率可达88%.结论该成球方法重现性好,简单易行,体外释药试验表明所得布洛芬微球有明显的缓释作用.

  • 标签: 乳化-溶剂扩散法 微球 乙基纤维素
  • 简介:摘要 建立羟丙甲纤维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参考《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中的凝胶法进行本次检测方法验证和结果判定[1]。分别使用湛江安度斯生物有限公司和福州新北生化工业有限公司两个厂家的鲎试剂进行本次研究。根据使用该辅料的混悬注射剂细菌内毒素限度和临床应用要求,确定羟丙甲纤维的细菌内毒素限度为1.5EU·mg-1。其最小有效稀释浓度为0.17mg·mL-1,可用灵敏度为0.25EU·mL-1的鲎试剂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测。

  • 标签: 羟丙甲纤维素 细菌内毒素 鲎试剂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羟丙甲纤维和明胶空心胶囊的功能性指标。方法  通过测定脆碎性、锁合力、机械强度、透气性、崩解性等五项功能性指标,将羟丙甲纤维与明胶空心胶囊进行对比。结果 羟丙甲纤维均优越于明胶成分的空心胶囊。结论  五项指标考察中羟丙甲纤维空心胶囊均相对明胶材质优越,文中建立的功能性研究参数可以作为评价羟丙甲纤维空心胶囊优越性的方法。

  • 标签: 羟丙甲纤维素 空心胶囊 明胶
  • 简介:摘要:羟丙纤维 EXF作为粘合剂,其用量的变化可能影响到制剂的脆碎度、崩解时限和溶出曲线。筛选羟丙纤维EXF不同用量时关注这三项关键质量属性的变化,同时考察了对中间产品和制剂其他属性的影响。

  • 标签: 羟丙纤维素EXF 粉体性质 脆碎度 崩解时限 溶出曲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羟丙甲纤维在药物制剂方面的应用情况。方法:使用文献查阅法,结合羟丙甲纤维属性和特征进行分析,总结羟丙甲纤维在空心胶囊生产方面的应用情况;采用不同的工艺方式,对比分析羟丙甲纤维空心胶囊对制剂溶出的影响。结果:样品1在pH=6.8介质中溶出度、样品2在pH=1.2介质中溶出度不合格,样品3在三种介质中的溶出度均符合检测标准结论:羟丙甲纤维在药物制剂研制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研究羟丙甲纤维空心胶囊生产工艺发现,在不同工艺生产条件下,胶囊剂的溶出率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为后续研究工作深入开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羟丙甲纤维素 药物制剂 溶出率 空心胶囊
  • 简介:目的:对羧甲基纤维钠标准的项目设置和限度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参考ChP2015、EP9.0、USP41、JP17和国家标准中羧甲基纤维钠品种项下的标准,重点对取代度和钠含量等项目进行解析,对样品进行测定。结果与结论:取代度是羧甲基纤维钠的关键功能性指标之一,与钠含量等指标有一定关系,对其性能、分型及应用有较大影响。建议药典标准增订取代度检查项,完善羧甲基纤维钠的标准。

  • 标签: 羧甲基纤维素钠 取代度 钠含量 标准
  • 简介:当HPMC骨架与水接触时,可以观察到水渗透进入HPMC骨架的过程。HPMC取代度类型对水渗透作用的影响集中表现在最初较短的一段时间内,这段时间是指HPMC形成水凝胶的时间。水凝胶形成后,水渗透进入凝胶的速率是恒定的。HPMC对水渗透作用的影响取决于其分子量。当HPMC骨架中加入药物后,水渗透进入骨架的能力会变弱。当水渗透进入HPMC骨架时,骨架可发生明显的膨胀,其轴向膨胀比径向膨胀大得多,骨架的膨胀主要由HPMC产生,骨架中HPMC含量越高,其膨胀程度越大。水渗透、骨架膨胀与药物释放之间存在线性相关性。

  • 标签: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药物释放 水渗透 骨架膨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建立一种用手性固定相HPLC法拆分盐酸西替利嗪对映体的方法。方法:选用CHIRALCELOD-H色谱柱(250mm×4.6mm,5μm),考察了流动相组成比例、酸性添加剂比例及流速对盐酸西替利嗪对映体拆分效果的影响。结果:确定了下列拆分条件:以正己烷∶乙醇∶三氟乙酸(80∶20∶0.05,V/V/V)为流动相,流速为0.8ml/min,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30nm,盐酸西替利嗪对映体能够得到良好的拆分,右旋体和左旋体的保留时间分别为9.6min和12.0min,分离度为1.64。结论:该法操作简单,可用于盐酸西替利嗪对映体的分离和质量控制。

  • 标签: 盐酸西替利嗪 手性拆分 对映体 手性固定相 纤维素衍生物 色谱法
  • 简介:目的研究染料木和槲皮对体外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方法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分别用结晶紫染色法和3H-脯氨酸参入法.原胶原mRNA水平用RT-PCR法测定.结果染料木(25~70μmo1@L-1)和槲皮(6.25~50μmo1@L-1)浓度依赖抑制PDGF促HSC-T6细胞增殖和TGFβ1刺激的胶原合成及I型原胶原mRNA的表达.结论染料木和槲皮抑制PDGF和TGFβ1对星状细胞的作用可能对肝纤维化有保护作用.

  • 标签: 染料木素 槲皮素 体外 胶原合成 抗肝纤维化作用 PDGF
  • 简介:背景及目标:尽管脂联可能在肝硬化的发病机理中起着一定作用.但目前有关其在不同肝纤维化阶段病人中的数据尚缺乏.我们研究了脂联在两组慢性乙肝患者中的作用。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测定血清脂联水平。

  • 标签: 血清脂联素 慢性乙肝患者 肝纤维化 进展期 酶联免疫吸附法 减轻
  • 简介:纤维胃镜问世已30余年。迄今为止,常规插镜步骤让病人作吞咽动作,术者顺势将镜插入食管,增加了病人的痛苦,有时出现术者的进镜与患者的吞咽不协调时,造成插镜困难。自1989年11月至1993

  • 标签: 纤维胃镜 协调时 吞咽动作 喉咽部 镜体 操作方法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21.5-2022.5内就诊的150例口腔修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可塑纤维桩)和实验组(75例,预成纤维桩),收集分析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更低,咬合力评分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可以有效减少口腔修复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咬合力评分,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口腔修复 预成纤维桩 可塑纤维桩
  • 简介:目的:研究18β-甘草酸(18β-GL)和γ-干扰(IFN-γ)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方法:以二甲基亚硝胺(DMN)腹腔注射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染毒开始及染毒后5wk分别用18β-GL和IFN-γ预防和治疗肝纤维化,与正常组及染毒组比较,观察各组病理及肝纤维化程度。结果:18β-GL治疗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与IFN-γ组相近,而且明显小于染毒组,其中羟脯氨酸(HyP)、血清透明质酸(HA)水平较染毒组明显降低。结论:18β-GL有IFN-γ相近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 标签: 18Β-甘草酸 Γ-干扰素 大鼠 肝纤维化
  • 简介:目的:观察二氢杨梅对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吡喹酮组,吡喹酮+二氢杨梅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每只小鼠经腹部皮肤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诱导肝纤维化模型,药物治疗组于感染8周后灌胃给予相应的药物。实验结束后,取小鼠血,测血清中ALT、AST;取小鼠肝脏称重,计算肝脏指数;观察小鼠肝脏形态;另取固定部位肝组织作病理组织学检查,测定肝脏Ⅰ和Ⅲ型胶原表达。结果:吡喹酮联合二氢杨梅治疗较单纯吡喹酮治疗可降低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肝脏指数及血清ALT、AST(P〈0.05),改善肝组织形态结构,降低肝脏Ⅰ和Ⅲ型胶原表达(P〈0.01)及肝纤维化病理评分(P〈0.05)。结论:二氢杨梅对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有明显治疗作用。

  • 标签: 二氢杨梅素 血吸虫病 肝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