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4 个结果
  • 简介:我国医疗资源的配制无论数量还是质量,在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农村呈现出明显分层,呈"倒三角型"[1]。医疗联合(医联体)的组建正是为了解决我国医疗资源配制失衡的问题[2]。医疗联合成员医院员工不仅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直接提供方,也是医联体构建和运行不可或缺的重要利益相关主体[3],了解其在医联体构建运行过程中的利益诉求,分析不同类型、不同基本情况的员工对医联体利益诉求的差异,并重视员工利益诉求的个性化,有利于充

  • 标签: 医院员工 基层医疗卫生 利益相关主体 差异分析 大城市 工作待遇
  • 简介:摘要目的对缬沙坦联合比索洛尔、螺内酯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取10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缬沙坦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实验组接受缬沙坦联合比索洛尔、螺内酯治疗,对比2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经缬沙坦联合比索洛尔、螺内酯治疗的总有效率(90.00%)明显优于对照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仅接受缬沙坦联合比索洛尔治疗的总有效率(78.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经相关治疗之后,其心脏彩超各项指标情况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P<0.05),实验组患者心脏彩超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比索洛尔、螺内酯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效果较好,可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心力衰竭 老年患者 缬沙坦 比索洛尔 螺内酯
  • 简介:中西药联用在临床非常普遍,联用时往往会产生药物相互作用,影响治疗结局,联用不当还可能增加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根据相关文献,分别从药物相互作用机制的体内外研究、临床病例研究和不良反应监测等方面对中西药联用研究现状进行阐述和分析,旨在为临床合理选择中西药联用和开展中西药联用药物警戒提供参考。

  • 标签: 中西药联用 药物相互作用 药品不良反应 临床研究 药物警戒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措施与药物联合治疗痤疮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痤疮患者84例,将其平均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心理干预措施。结果:干预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62%,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痤疮患者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适于临床应用。

  • 标签: 心理干预 面部护理 药物 痤疮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红光联合胶原面膜治疗面部皮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入组分为三组,红光组,药物组,联合组同样疗程下观察治疗面部皮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红光组只用红光照射;药物组只用面膜贴敷;联合组红光照射后再用面膜。三组均在治疗7天后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红光组痊愈4例(11.11%),显效18例(50.0%),好转12例(33.33%);药物组痊愈10例(28.755),显效15例(42.86%),好转9例(25.71%);联合组痊愈26例(65%),显效12例(30%),好转2例(5%)。红光组1例患者皮肤变黑,不影响疗效。结论联合组有效率显著高于红光组和面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 标签: 面部皮炎 红光 面膜
  • 简介:目的:探讨0.5%布比卡因7.5mg蛛网膜下腔注射及2%利多卡因3mL硬膜外注射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pregnancy-inducedhypertension,PIH)产妇剖宫产手术对母体的安全性。方法:60例行择期剖宫产产妇,按血压情况分为2组:正常血压组(N组)及妊高征组(P组),年龄18~45岁。于L2~3间隙穿刺,蛛网膜下腔0.5%布比卡因1.5mL(脑脊液或生理盐水稀释),硬膜外腔置管后注入2%利多卡因3mL。主要观察指标为平均动脉压(meanarterialpressure,MAP)、麻醉平面、麻醉后自觉症状(恶心、呕吐)、切皮反应、术中牵拉反应、升压药使用情况等指标。结果:麻醉后5min、10min、15min,2组MAP下降程度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麻醉后MAP与基础MAP比较均降低(P<0.05),但后3个时点组内两两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N组发生低血压的比例与P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麻醉后5min,P组平面高于N组(P<0.05),但10min和15min时2组平面无差异。2组麻醉后恶心、呕吐、胸闷、气紧等表现和麻黄碱使用、切皮时的疼痛反应、术中对腹直肌鞘、腹膜牵拉反应比例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0.5%布比卡因1.5mL蛛网膜下腔注射联合2%利多卡因3mL硬膜外注射用于PIH产妇剖宫产手术,可提供稳定的血流动力学,安全实用。

  • 标签: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 布比卡因 剖宫产术 腰硬联合麻醉
  • 简介:为了观察血栓通联合针刺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影响,本研究将307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针刺组、血栓通组和联合组,采用对应的方式进行临床治疗。结果表明,治疗后针刺联合血栓通组患者血小板凝集率、实验室阿司匹林抵抗率、临床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率、NIHSS评分和MRS评分均低于其余三组(p<0.05或0.01)。本研究中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该研究提示,血栓通联合针刺治疗脑梗塞可明显降低血小板凝集率,降低实验室和临床阿司匹林抵抗率的发生,改善神经缺损功能和预后,是对脑梗塞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理想方案。

  • 标签: 血栓通 醒脑开窍针法 脑梗塞 阿司匹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联合抗凝治疗在心源性脑梗塞中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62例心源性脑梗塞患者,按照随机平行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通过联合抗凝疗法治疗,对照组采取单独抗凝治疗,观察两组患者2个月后临床疗效、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0.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分别为(21.1±4.6)d、(37.1±7.5)d,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4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2.58%,P<0.05。结论心源性脑梗塞实施联合抗凝治疗,临床疗效较佳且可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控制并发症情况,值得临床深入推广。

  • 标签: 联合抗凝治疗 心源性脑梗塞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评价用头皮针自制套管联合预置缝线23G灌注、用于硅油取出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改良自制套管行硅油取出术的临床效果。经结膜预置缝线后,在缝线之间做23G微套管系统灌注,上方做穿刺口。将头皮针末端链接注射器后,剪除留有末端5~8mm制成取油套管,套管头端扩大至刚好包住23G套管。利用手动抽取玻璃体腔硅油,术后缝合巩膜穿刺口,并拉紧预置缝线后拔出23G微套管。结果97例眼均顺利完成了硅油取出术,硅油取出完全。术后的最佳矫正视力(logMAR视力)较术前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d、3个月的眼内压值分别较术前降低(P〈0.05);手术时间:单纯行硅油取出术18~40(21.7±7.1)min;合并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35~72(45.3±15.9)min;合并二期人工晶体睫状沟植入术29~52(35.9±11.7)min。结论利用预置缝线及头皮针自制套管行硅油取出术具有安全、经济、快捷等优点。

  • 标签: 眼内异物 硅油取出术 自制套管 23 G微创 预置缝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塞通软胶囊联合西药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为血塞通软胶囊联合西药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1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04例脑梗死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血塞通软胶囊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和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Barthel指数情况,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和神经功能缺损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和神经功能缺损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30%,对照组为81.4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塞通软胶囊联合西药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了焦虑等不良情绪的产生和神经功能的损伤,提高了治愈率,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血塞通软胶囊 西药 脑梗死 临床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辛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伴高脂血症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行回顾性调查法,以我院98例高血压伴高脂血症患者为对象实施研究方案。随机法分组,均分至对照、试验两组,对照组患者服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试验组患者服用辛伐他汀联合缬沙坦,对比记录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①治疗后,两组血压与血脂水平均有所改善,但试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试验组血压控制结局总有效率为95.9%(47/49),对照组为77.6%(38/49),优势明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伴高脂血症患者而言,辛伐他汀联合缬沙坦能明显降低患者的体内血压与血脂水平,有效控制疾病进一步发展,改善预后情况,值得临床应用借鉴。

  • 标签: 高血压 高脂血症 辛伐他汀 缬沙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阿加曲班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其起发病不同时间段使用阿加曲班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选取我院急诊科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起发病在4.5~48小时(超过溶栓治疗时间窗)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阿加曲班组,并将阿加曲班组患者根据起发病时间段分为A组(4.5~24小时,n=35)和B组(24~48小时,n=15)。对照组实行口服阿司匹林等常规用药,阿加曲班组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阿加曲班抗凝,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均有较好效果,MESSS评分在治疗第7天和第14天均低于治疗前(P<0.01);阿加曲班组治疗第7天及第14天mR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44,0.000);对照组mRS评分的减低程度未达到统计学差异(P>0.05);2.阿加曲班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86%vs48%,P<0.01)。3.在阿加曲班组中,A、B两组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4.两组患者均未出现重大出血等重大不良事件。结论阿加曲班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部分起发病在4.5~48小时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有较好的短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 标签: 阿加曲班 急性脑梗死 MESSS评分 mRS评分
  • 简介:目的:探讨阿莫西林联合甲硝唑在压疮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9期间就诊于南昌市新建区人民医院60例压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阿莫西林联合甲硝唑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采取阿莫西林联合甲硝唑能提高患者总有效率,可在压疮护理中推广运用。

  • 标签: 阿莫西林 甲硝唑 压疮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剖宫产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方式所产生的临床影响。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100名剖宫产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对剖宫产产妇进行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对产妇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包括心理状态评分和配合度),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施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的剖宫产患者心理状态评分、配合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P<0.05),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的剖宫产患者,心理状态较常规护理的患者较好,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有较高的配合度,且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患者护理满意度提高,可应用于临床。

  • 标签: 常规护理 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消化性溃疡针灸联合中药治疗的临床效果,对其治疗作用进行分析。方法抽取2013年12月--2015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1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60例观察组和60例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中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96.7%显著高于对照组85.0%,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HP根除率和复发率,观察组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采用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降浊解毒降低复发率,可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针灸 中药治疗 临床疗效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红蓝光交替照射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寻常痤疮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0月来我院进行就诊并且已经确诊为痤疮的患者9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45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使用红蓝光交替照射患处,观察组患者则使用创福康胶原贴敷料外用在患者的患处,每次1个小时左右,中间要时时保持敷料的湿润度,故在快干燥时注意将原液倒入。对照组患者则在将冷模粉在患处进行外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皮损变化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55.6%(P<0.05),观察组痊愈、显效、好转的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中有20例患者在用药区域有红斑、干燥瘙痒等症状,暂停用药后使用生理盐水对患者进行湿敷处理后,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对治疗方案的继续治疗无显著影响。结论红蓝光交替照射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寻常痤疮的效果明显,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运用。

  • 标签: 红蓝光交替照射 胶原贴敷料 寻常痤疮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基础治疗联合牙周维护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治疗的8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40例,单纯采取基础治疗,观察组40例,采取基础治疗联合牙周维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基线、治疗6周的菌斑指数(PLI)、出血指数(BI)、牙周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改善情况,综合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作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基线时PLI、BI、PD、CAL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两组患者PLI、BI、PD、CAL水平均较基线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PLI、BI、PD、CAL水平低于对照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0%,大于对照组的77.50%,经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础治疗联合牙周维护可协同提高对慢性牙周炎的疗效,改善牙周临床指标,确保疗效的长期稳定,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慢性牙周炎 基础治疗 牙周维护 疗效
  • 简介:温针灸是指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又称针柄灸。本法具有温通经脉、行气活血的作用,适用于寒盛湿重,经络壅滞之证,如关节痹痛、肌肤不仁等。而刺络放血疗法是指用三棱针在怒张的浅表静脉血管刺出血的一种方法,又叫放血疗法,对一切以痛为主的病症有特效。现采用温针灸联合刺络放血疗法治疗膝关节疼痛,效果显著,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86例膝关节疼痛患者,男14

  • 标签: 温针灸 刺络放血疗法 关节疼痛 浅表静脉 针柄 行气活血
  • 简介:目的:分析在接受甲状腺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麻醉中,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江西省泰和县人民医院接受甲状腺切除手术治疗的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均分为参照组和干预组,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麻醉,干预组患者则接受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进行麻醉维持,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的血流动力学情况、患者的苏醒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插管时、手术中、拔管时及拔管后5min的血流动力学情况优于参照组患者,苏醒情况明显好于参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也明显少于参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数据接受组间对比后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接受甲状腺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麻醉而言,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甲状腺 切除手术 瑞芬太尼 异丙酚 联合 麻醉效果
  • 简介:目的分析丹红注射液联合长春西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12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56例)与研究组(68例)。对照组予以单纯丹红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长春西汀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介素-6(IL-6)降幅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长春西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丹红注射液 长春西汀 急性脑梗死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