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9 个结果
  • 简介:引起新生啼炎的病因较多,常与生理解剖、免疫机制等因素相关,以早产儿和窒息发病率较高。患儿往往具有体质较差,反应迟钝,病情变化较快的特点,如护理不当可产生诸多合并症,甚至危及生命,护理的重点应做好以下几点。

  • 标签: 新生儿肺炎 护理 呼吸频率 体温变化 体位更换 输液观察
  • 简介:为探讨新生疾病与病死率关系,现将我院1993~1996年收浩1704例住院新生疾病构成比与病死率关系回顾分析如下。

  • 标签: 新生儿 住院 疾病构成比 病死率
  • 简介:抚触是按摩和触摸,是医者的双手以特定的技巧即用推、按、摩等手法通过对新生皮肤感官的温和刺激,以调整大脑皮层功能、改善新陈代谢、促进新生健康发育。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新型育儿方法。我科自2002年11月——2003年11月对176例新生进行临床应用,效果很好,深受患儿家长的欢迎,现将应用情况总结如下:

  • 标签: 新生儿 抚触 注意事项 手法 按摩
  • 简介:新生窒息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据报道97.3%的新生窒息病例产前有高危因素,且其复苏效果与复苏的迟早及复苏方法密切相关,说明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发生窒息的可能性大,而及时有效地对高危新生进行复苏尤为重要。故近几年来,围产医学界大力提倡产儿医师合作和新生新法复苏,以降低新生窒息病死率。我院自1996年10月以后的2年时间内,对820例高危新生按ABCDE复苏原

  • 标签: 高危新生儿 新法复苏 新生儿窒息 高危因素 围产儿死亡率 APGAR评分
  • 简介:目的为减少新生窒息的发生率,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和减少新生伤残率。方法对1997年1~7月在我院出生的宫内窘迫新生120例、新生窒息97例进行分析。结果有宫内窘迫史的胎儿娩出时窒息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宫内窘迫的胎儿(P<0.01)。结论宫内窘迫是造成新生窒息的主要原因之一。

  • 标签: 新生儿 宫内窘迫 窒息
  • 简介:母婴同室有利于母子间建立感情,提高母亲护理婴儿及哺乳能力。同时母婴病房的新生受到母亲及医护人员的双重监护,能够及时更换尿布及清洗婴儿臀部,因此减少了臀红、尿布性皮炎的发生。现将我科对403例母婴同室新生的观察护理报告如下:

  • 标签: 母婴同室 婴儿 新生儿体重 观察护理 尿布性皮炎 观察及护理
  • 简介:目的研究和探讨高原地区低氧环境下,新生室息复苏与护理问题,为积极有效预防和治疗高原或平原地区新生颅内出血提出有关防治措施。方法通过总结和分析我院(海拔3658米)自1997年以来实施复苏的21例新生室息病例,就复苏与护理方面内容进行了临床的研究和探讨;分析高原低氧环境与新生室息间的关系和窒息复苏中的难题,并探讨性提出有关应对办法和措施。结果21例均经复苏抢救;死亡3例(其中体重小于400g1例,合并先心病1例,颅内出血重度窒息各1例)。复苏成功率86%结论(1)高原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及低氧环境造成胎儿早产、窒息居多,而且使高原新生窒息缺氧较重,不易纠正;加之窒息危险因素和并发症的增多,形成窒息复苏有一定难度;(2)高原条件下新生窒息的复苏与护理显然不同于一般成人和平原地区的新生简单。成功的复苏与护理应该及早纠正缺氧,抓好保暖、清理呼吸道、充分通气、适时心脏按压及气管插管术,包括复苏后护理等关键环节。

  • 标签: 高原 新生儿窒息 复苏 护理 低氧环境
  • 简介:我科根据蓝油烃油膏对烫灼伤能促进组织再生,加速创面愈合,对皮肤有消炎作用的原理,试用于治疗新生尿布皮炎105例,见效快、病程短,无不良反应。方法及疗效:(1)去掉导致尿布性皮炎的不良因素。(2)局部用温水清洁创面凉干,将油膏涂敷患处,

  • 标签: 新生儿尿布皮炎 蓝油 烃油 尿布性皮炎 墨市 组织再生
  • 简介:目的:观察母婴同室对新生健康发育的影响,方法:观察组285例,采用母婴同室,新生一出生后就和母亲皮肤相接触,24小时在一起,按需哺乳,对照组250例,实行母婴分室,定时喂奶,结果:母婴同室新生发病率明显低于母婴分室,结论:实行母婴同室有利于降低新生常见病发病率,有利于促进新生健康发育。

  • 标签: 母婴同室 新生儿 常见病 健康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