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弧形屋面结构的施工需要高度的专业知识和严谨的操作,是棚户区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合理安排施工计划、采用适当的施工方法、严谨的质量检查和

  • 标签: 棚户区建设 弧形斜屋面结构 施工技术
  • 简介:目的讨论自体组织(腹外肌腱膜)代替补片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临床应用范围标准.方法回顾总结1997~2004年间采用腹外肌腱膜代补片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207例,将其分三个年龄段按手术时间﹑复发率﹑住院时间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74例获随访,随访率达84%,年龄段16岁随访时间7个月~4年,1例复发.结论自体组织(腹外肌腱膜)代替补片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符合疝修补个体化无张力原则,临床应用年龄段跨度大,适合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及基层乡镇医院广泛开展.

  • 标签: 腹股沟斜疝 疝无张力修补术 腹外斜肌腱膜
  • 简介:患者女,49岁,因“左腹股沟包块1年”于2003年9月22日来院就医患者1年前发现左腹股沟有一包块,局部无红肿热痛,平卧休息后包块无缩小或消散。近3月患者自觉左腹沟包块增大,且感坠胀不适,无疼痛、发热。外科检查:左腹股沟皮下环处可扪及大小约3cm×3cm之半球状包块,质硬,表面光滑,边界清楚,不活动,压之坠胀,无明显疼痛,包块无明显缩小。入院诊断:左腹股沟疝。

  • 标签: 左腹股沟斜疝 合并症 子宫内膜异位 诊断 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分析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84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行传统疝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组行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及阴囊水肿、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尿潴留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具有疼痛小、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低等优点,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无张力疝修补术 老年 腹股沟斜疝 疗效
  • 简介:1998年——2005年3月我院外科收治小儿腹股沟46例,术前经检查确诊后,选腹股沟区横行小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其方法简单,疗效可靠,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小儿斜疝小切口结扎术 病例报告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疼痛护理模式对儿童腹股沟疝术后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腹股沟疝术后儿童为研究对象,抛硬币方法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开展疼痛护理模式,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儿童在疼痛评分及睡眠质量方面的差异。结果:经不同护理模式后,观察组PSQI评分(13.7)优于对照组(17.9),P

  • 标签: 疼痛护理 腹股沟斜疝 睡眠质量 疼痛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我院收录腹腔镜腹股沟疝患儿采取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样本均为院内2020年5月-2021年5月期间收录的腹股沟疝患儿,利用计算机进行分组,实验组以手术室综合护理进行分析,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对护理效果汇总。结果:对照组、实验组患儿术前禁食时间对比无差异,P>0.05;实验组、对照组患儿麻醉诱导时间、术后禁食时间以前者较好,手术用时较短的为前者,P<0.05。结论:对我院收录腹腔镜腹股沟疝患儿采取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较高,进一步缩短了患儿的住院时间,改善了患儿的不良情绪,利于提升手术的配合度。

  • 标签: 手术室综合护理 腹腔镜 腹股沟斜疝 患儿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 总结小儿腹股沟疝经外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护理配合效果。 方法 : 选择我院于 2017.10-2018.10 , 1 年内收治的 48 例 小儿腹股沟疝经外疝囊高位结扎的 患儿,将所有患儿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 24 例,使用常规方法护理)和观察组( 24 例,实施综合护理)。对两组患儿在护理完成后的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 结果 :综合护理干预下的观察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较低。 结论 :在 小儿腹股沟疝经外疝囊高位结扎术中采用综合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小儿 腹股沟斜疝 外疝囊高位结扎 护理配合
  • 简介:目的:探讨贲门癌切除后模拟贲门的重建。方法:采用肿瘤切除后食管粘膜与胃粘膜吻合和胃浆肌层对吻合口的形包套缝合重建贲门。结果:术后吻合口残端瘘的发生率为1.8%(3/168),无明显吻合口狭窄和胃食管返流发生;死亡率为0.6%(1/168)。结论:模拟贲门的重建可有效地预防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和胃食管返流的发生,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食管粘膜 胃粘膜 胃斜形包套缝合 吻合术 贲门癌
  • 简介:目的观察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治疗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年龄18~65岁的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60例,完全随机分为研究组(33例)和对照组(27例)。研究组应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对照组应用双氯芬酸钠凝胶。根据疼痛部位大小,每次涂抹2—4g,3~4次/a,但总量不超过10g,/d。2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症状和体征的变化情况,测量其颈部活动度,评价疗效及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治疗前及治疗第4、8天的颈部活动度分别为(37.1±8.1)°、(40.4±7.2)°、(43.8±7.7)°;对照组分别为(37.9±8.6)°、(39.3±8.1)°、(42.8±8.2)°。治疗第4天与第8天时与治疗前比较发现,颈部活动度较治疗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起效时间(3.8±1.8)d,早于对照组的(4.6±1.4)d;试验组最佳作用时间也早于对照组[对照组为(7.6±1.8)d,研究组为(6.2±1.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总有效率93.9%(31/33),对照组总有效率88.9%(24/27),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不良反应有3例,表现为局部发红;对照组中1例局部发红,1例局部瘙痒,均未行特殊处理,症状自行缓解,未影响治疗。2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氯芬酸二乙胺盐乳胶治疗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起效较快,能较快达到最佳作用时间,有较理想的疗效和安全性。

  • 标签: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 双氯芬酸钠凝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斜视行水平肌加强减弱术、下肌切断术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20-2到2021-4期间从我院选取斜视患儿一共100例展开分析研究,分组方法选择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其中对照组实施水平肌加强、减弱术治疗,观察组行水平肌加强、减弱术、下肌切断术联合治疗,将治疗效果、下肌功能恢复情况作为观察指标。结果:治疗总有效率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80.00%、95.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下肌功能正常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斜视行水平肌加强减弱术、下肌切断术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突出,提升了水平斜视的正位率,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水平肌加强减弱术 下斜肌切断术 小儿斜视
  • 简介:目的总结嵌顿性小儿疝应用手法复位后择期行外环外疝囊高位结扎术38例的临床经验。方法对手法复住方法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恢复情况、并发症和复发率等进行观察。结果手术时间平均9.4min;切口长度〈1cm.不需缝合、不需拆线、疼痛小;术后清醒后即可进流质饮食、可自由活动;阴囊血肿3例,无1例复发。结论将急诊手术转变为择期手术.并行外环外疝囊高住结扎术.是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 标签: 腹股沟 嵌顿 疝囊高位结扎术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在进行临床输血检验的过程中进行卡式微凝胶试验的作用。方法 结合对比评估的形式展开探究,选择我院2021年7月至2022年5月进行输血治疗的患者60例为对象,并计算机随机进行排序1至60,任意选取其中的30例,开展常规输血检验,作为对照组,剩下患者在进行输血前则进行卡式微凝胶试验,作为观察组。分析效果。结果 结合对两组反定型符合率、正定型符合率对比,观察组均存在有一定优势,P

  • 标签: 卡式微柱凝胶试验 输血检验
  • 简介:目的探讨卡式微凝胶试验在临床输血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0月于我院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100)与对照组(n=100),对照组输血患者采用盐水凝集法进行输血检验,研究组输血患者采用卡式微凝胶试验进行输血检验,比较两组检验结果。结果研究组输血患者的正定型(100%)、反定型准确率(99%)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正定型(86%)、反定型准确率(86%)(P<0.05)。结论卡式微凝胶试验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准确性高,灵敏度及安全性较强,操作简便,重复性较好,结果易于观察,是一种理想的临床输血检验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输血检验 卡式微柱凝胶试验 盐水凝集法 应用价值
  • 简介:本文使用Pirkle型SumichiralOA-2500手性,研究了正相和反相色谱直接分离阿折地平对映体的流动相条件。使用正相体系,阿折地平在正己烷–乙醇(90:10,v/v)流动相条件下获得了很好的分离(分离度Rs达到4.0),而使用推荐的流动相正己烷–乙醇(60:40,v/v),则可以在更短的13分钟内获得分离(分离度Rs为2.7)。使用反相的甲醇和含有0.05mol/L醋酸铵的甲醇做流动相,仅能获得部分分离。用同样的实验条件研究了氨氯地平和尼莫地平的拆分,并在正相条件下获得了部分分离。

  • 标签: 手性拆分 阿折地平 氨氯地平 尼莫地平
  • 简介: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复方牛磺酸滴眼液中三种功效成分牛磺酸、氨基己酸、门冬氨酸的含量的方法。方法:以2,4-二硝基氟苯为衍生化试剂,采用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为C18,以0.05mol·L-1乙酸铵溶液-乙腈(850:150)为流动相A,以乙腈-水(500:500)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温40℃;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360nm。结果:复方牛磺酸滴眼液中三种功效成分牛磺酸、氨基己酸、门冬氨酸可有效分离,门冬氨酸在0.0003~0.3m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牛氨酸在0.002~2.03m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氨基己酸在0.002~2.0m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门冬氨酸、牛磺酸、氨基己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8%(RSD=2.3%,n=9)、97.8%(RSD=1.6%,n=9)、99.3%(RSD=1.9%,n=9)。测定样品5批,检测结果分别为门冬氨酸102.8%、103.1%、102.1%、102.4%、103.4%,牛磺酸102.1%、99.8%、102.6%、104.3%、103.1%,氨基己酸98.8%、99.4%、98.9%、104.2%、105.5%。结论:所建方法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牛磺酸滴眼液中三种功效成分牛磺酸、氨基己酸、门冬氨酸的含量测定。

  • 标签: 复方牛磺酸滴眼液 牛磺酸 门冬氨酸 氨基己酸 柱前衍生
  • 简介:目的:探讨髋关节脱位合并髋臼后(壁)骨折手术患者的护理,减少并发症的方法。方法:自2002年1月~2008年1月收治髋关节后脱位合并髋臼后(壁)骨折33例患者,对其进行手术治疗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并评定其治疗效果。结果:33例髋关节后脱位合并髋臼后(壁)骨折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和整体护理,均获随访12—72个月,平均42个月,未发现股骨头坏死。其中优26例、良4例、可3例,优良率91%。结论:髋关节脱位合并髋臼后(壁)骨折手术患者,通过采取围手术期的护理,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髋关节后脱位 髋臼骨折 手术治疗 护理
  • 简介:目的建立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血清中左卡尼汀浓度的方法。方法血清样品乙腈(内含100k甲醇)沉淀蛋白,加入衍生剂,60℃恒温水浴2h后进样5μl。色谱为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100k异丙醇的甲醇.水(内含1.6mmol·L^-1柠檬酸和4mmol·L^-1三乙醇胺),体积比(80:20),流速0,85ml·min^-1,紫外检测波长260nm。结果在上述色谱条件下,血清左卡尼汀分离良好,回归方程为Y=41713X+1E+06,r=0.9999,线性范围为15~250μmol·L^-1。结论通过加入衍生剂,建立了HPLC法测定血清中左卡尼汀浓度的方法。HPLC法测定血清左卡尼汀浓度灵敏、可靠、简便,适用于检测血透病人芹卡尼汀缺乏症的临床工作,

  • 标签: 左卡尼汀 血清 HPLC衍生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