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5 个结果
  • 简介:(1)目的对手术室护理路径在腹腔镜手术护理中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分析;(2)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的100例在我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病患,采取回顾分析的方式,将其进行分组,主要分成研究组和常规组,两组病患各有50例,对研究组的病患而言,除了要实施常规护理,还要采取手术室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两组病患的护理疗效进行对比;(3)结果研究组中产生了1例并发症,并发症产生率为2.00%左右,病患护理满意度为90.00%左右;常规组中产生了10例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0%,病患的护理满意程度是70%左右,两组病患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结论对腹腔镜手术病患在治疗过程里进行手术室护理路径,可以对并发症发生概率有效减少,手术从而可以顺利开展,提升病患的护理满意程度,十分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术室护理路径 腹腔镜手术 满意度
  • 简介:目的分别运用小切口手术法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法对临床甲状腺肿瘤进行治疗,对其治疗结果进行比较。方法选取我院录入甲状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方法分别应用小切口手术法和传统甲状腺手术法。对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除两组患者在肿瘤直径方面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患者均显著降低,存在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方面较对照组患者均显著降低,存在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简介:目的比较开颅手术与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当阳市人民医院2015年4月—2016年9月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76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92例与试验组8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开颅手术治疗,试验组患者实施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临床疗效、术后血肿量与血肿清除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81.52%(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血肿量低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优于开颅手术,其对患者创伤性较小,患者预后恢复速度较快。

  • 标签: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微创手术 开颅手术 疗效比较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手术室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2月来我院手术室进行治疗的96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方式,观察组给予手术室细节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设备管理显著、消毒措施、安全管理以及专业技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手术室护理上应用细节护理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对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采用系统自动生成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行手术室细节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评价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性。结果观察组临床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数据之间具有明显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手术室 细节护理 护理安全性 护理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手术室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2月来我院手术室进行治疗的96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方式,观察组给予手术室细节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设备管理显著、消毒措施、安全管理以及专业技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围手术期限制性输液对高龄胃肠手术患者肝肾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130例择期接受胃肠手术的高龄患者按照围手术期输液方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限制性输液组和常规输液组,各65例。比较两组液体出入量、肝肾功能变化、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限制性输液组总输液量、尿量较常规输液组明显降低(P<0.05)。术后两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均较术前明显升高,其中限制性输液组ALT明显高于常规输液组(P<0.05);与常规输液组比较,限制性输液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限制性输液组总并发症发生率4.6%明显低于常规输液组15.4%(P<0.05)。结论在维持循环稳定与保证器官灌注的前提下,围手术限制性输液对高龄胃肠手术患者有助于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和改善预后,且未对肝肾功能造成明显不利影响。

  • 标签: 限制性输液 围手术期 胃肠手术 高龄 肝肾功能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在手术室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来我院手术室进行治疗的96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质量控制方式,观察组给予手术室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室不良情况发生率(0.00208%)显著低于少于对照组患者(0.0104%),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究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2017年3月到2018年2月医院接收的骨科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性的原则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50例,对照组为50例,对照组使用的是常规护理管理方式,观察组使用的是全面规范化手术室护理管理方式,对比两组的感染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不规范的情况。

  • 标签: 手术室护理管理 对骨科手术患者 医院感染发生率 影响
  • 简介:目的探究在腹部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预防中应用手术室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100例腹部外科手术患者,遵从双盲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参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采取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组切口愈合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与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患者切口愈合效果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773,P=0.0005〈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护理前,且试验组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4%(42/50),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49/50),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829,P=0.0144〈0.05)。结论对腹部外科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能积极预防切口感染,增强切口愈合效果,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生活质量,临床推广价值高。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生活质量 腹部手术 切口感染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与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抗菌药物使用整顿前)与2017年1—12月(抗菌药物使用整顿后)收治的甲状腺手术患者80例(整顿前后各40例)资料,整顿前组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不控制使用抗菌药物,整顿后组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控制使用抗菌药物;比较两组患者整顿前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差异。结果:整顿后组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0%显著低于整顿前组为95.00%(P〈0.05);两组患者医院感染率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感染的部位经组间比较其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规范化控制使用后,抗菌药物在甲状腺手术手术期使用率明显下降,但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并未显著下降,说明存在抗菌药物过度使用的现象,其规范化控制使用仍然势在必行。

  • 标签: 术后伤口感染 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甲状腺手术 围手术期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路径管理对急诊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培训的效果,以期为护理学教育及培训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实际依据。方法68名急诊新护士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培训,比较两组新护士对培训方法的满意度、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高低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士认为培训内容合理占94.12%、培训方式灵活占97.06%、圆满完成任务占94.12%,而对照组分别为76.47%、79.41%、73.53%,两组培训方法在内容、方式及完成培训任务方面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理论和技能成绩提升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临床路径管理培训优于传统培训方法,有利于提升护士综合素质,有效管理护理团队,可以进一步推广。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路径管理 培训
  • 简介:目的探讨选择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进行护理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02月收治的106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随机数表法分组后明确各组护理方法;对照组(53例)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53例)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同对照组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对比,观察组评分结果提升程度明显(P<0.05);同对照组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疾病复发率(15.09%)对比,观察组(1.89%)降低程度明显(P<0.05)。结论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在接受临床护理期间,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的有效应用,对于生活质量改善、疾病复发率降低,效果明显,从而对于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早期康复,奠定基础。

  • 标签: 亚急性甲状腺炎 临床护理路径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分析与探讨局麻技术在开放腹股沟疝修补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6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117例。对照组给予腰麻方式进行手术,观察组采用局部麻醉的方式进行手术。观察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镇痛药应用次数、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不良反应、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镇痛药应用次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局部浸润麻醉技术应用于开放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对患者机体影响较小,显著减少手术及住院时间,有助于患者机体各项生理功能恢复,临床应用效果确切,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局麻 开放 腹股沟疝 修补
  • 简介:目的:了解我院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对其进行合理性评价,并对不合理用药提出解决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收集我院2017年1–12月剖宫产病例,共计318份,从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时机、使用疗程、抗菌药物利用指数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318例患者围手术期均使用了抗菌药物,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头孢唑啉(65.5%);围手术期术前0.5~1h和夹脐带后(术中)给药分别有30例(9.4%)和249例(78.3%)。术后感染率为5.0%,其中以术后当日(12.5%)感染发生率最高;用药持续时间t≤48h共计287例(90.2%);头孢唑啉和头孢唑肟的药物利用指数>1;剖宫产手术预防不合理用药有290例(91.2%)。结论:我院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存在多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预防用药剂量过大、品种选择不合理、疗程过长等,需要进一步有针对性的加强监管。

  • 标签: 剖宫产 围手术期 抗菌药物
  • 简介:目的探析健康教育路径表在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328例孕产妇,采用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健康教育路径表护理。对两组的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和分娩方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孕产妇的健康知识知晓率为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54.2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9.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科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路径表体现了医院优质护理的理念,可提升孕产妇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同时可提高孕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缓解孕产妇的负面情绪,故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健康教育路径表 产科 优质护理服务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肾切除术的护理措施,总结护理经验。方法救治肾癌和巨大肾积水27例,均采用腹腔镜肾切除术治疗,做好术前,术后护理并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结果本组27例患者均获成功,治愈出院,平均住院日4-5天,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

  • 标签:
  • 作者: 杨增娟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8-08-18
  • 出处:《药物与人》 2018年第8期
  • 机构:    【摘 要】目的:探究急诊外伤性肝脾破裂手术的护理体会。方法:将2017年月到2018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外伤性肝脾破裂的患者的36例最为实验对象,全部患者的均实施手术治疗,并与手术室护理积极配合,从而使患者的手术的治疗效果得以保证。结果:1例患者无经过治疗无效,患者的死亡率为2.78%,35例患者的经过有效治疗后,均已好转,经过对患者得护理满意度调查可知,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34例,护理满意度为94.44%(34/36)。结论:针对急诊外伤性肝脾破裂实施手术的患者,应与手术室护理相互配合,从而使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得到保障,能够成功挽救患者的生命。  【
  • 简介: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8例,按照就诊时间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行护理干预前后负性情绪、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2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较干预前均降低,日常生活能力(QLQ-30)评分较干预前升高(P均〈0.01);且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AS、SDS、HAMD等负性情绪自量表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QLQ-30量表评分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1)。结论优质护理干预能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提供有效保障,能帮助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状态,促进其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水平的恢复。

  • 标签: 优质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 负性情绪 生活自理能力
  • 简介:目的评价临床对脊柱创伤手术中应用微创技术的临床现实意义。方法随机抽选于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行脊柱创伤手术患者,依照手术顺序分为两组。研究组(n=39)应用微创技术,对照组(n=39)应用传统技术。评价及对比两组的手术指标参数变化。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操作时长、出血量、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对脊柱创伤手术中应用微创技术具有缩短手术时长、住院时间,且出血量较少的优势,治疗治疗更明显。关键词脊柱创伤手术;微创技术;传统技术随着近年来交通事故、工业事故等事件频频发生,脊柱创伤的发生率也随之不断增多。脊柱创伤属于一种多发伤,指的是脊柱伴有结构性损伤,具有较为复杂的临床表现1。在目前临床中常用外科手术治疗。在不断加大对手术应用的研究后,微创技术也应运而生,且有逐渐替代传统技术的趋势。鉴于此,在本次研究中,评价临床对脊柱创伤手术中应用微创技术的临床现实意义。现将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抽选于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行脊柱创伤手术患者,依照手术顺序分为两组。研究组(n=39)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比例为2514;年龄搜集范围25-76岁,中位年龄(36.82±1.33)岁;对照组(n=39)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比例为2613;年龄搜集范围25-75岁,中位年龄(36.79±1.28)岁。两组的基线资料通过统计学计算结果得出P>0.05,可作对比研究与分析。1.2治疗方法研究组(n=39)应用微创技术,患者在全麻作用下,协助其取仰卧位。借助C臂引导下进行定位操作,选椎弓根外缘处做一个纵切口,分离多裂肌与最长肌,缓慢扩张软组织。随后再进行常规放置工作通道流程,充分显露头侧、尾侧。使用椎弓根探子将椎弓根螺钉拧入,撑开钉棒,复位骨折部位。根据患者的实际创伤状况,行全锥板开窗操作,复位椎体后缘骨折。对照组(n=39)应用传统技术,本组患者的麻醉方式、术位均与研究组患者一致。选正中部位做一个手术切口,紧贴骨膜,并常规剥离椎旁肌。使用自动拉钩将肌肉撑开,安放钉棒,对骨折处进行复位处理。1.3观察指标评价并同步记录两组的手术指标参数变化,包括手术操作时长、出血量、活动时间、住院时间。1.4统计学方法将本次研究所得所有项目数据资料均纳入SPSS21.0软件分析,(±s)记录计量资料,t检验,(%)记录数据率,c2检验,P<0.05可认为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的手术指标参数情况研究组的手术操作时长(122.56±1.58)min、术中出血量(119.68±2.01)ml、活动时间(26.05±1.59)h、住院时间(8.17±1.33)d;对照组的手术操作时长(183.39±1.22)min、术中出血量(300.01±1.85)ml、活动时间(53.97±1.37)h、住院时间(12.66±1.05)d。两组比较,研究组的各项手术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检验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3讨论脊柱创伤具有多样且复杂的临床特征及症状,绝多数患者在就诊时往往处于病情危重阶段,临床上首选外科手术进行治疗2。传统手术虽能改善病情症状,但作为一项应激源,在围手术期极易产生一系列较大的应激性反应,不利于改善预后。随着整体医疗水平日渐改进与完善,微创技术已成为一种医疗发展的重要趋势。该技术由于具有创伤程度较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势而被广泛应用于各大医学领域中。在微创手术中,通过使用特殊手术器械,包括C臂、椎弓根探子等,可清晰观察到椎管内生理功能以及解剖结构,从而进一步避免对椎旁肌及其周围组织造成不必要的损伤,从根本上减少了术后并发症事件的发生3。总之,微创技术用于脊柱创伤手术中可降低损伤程度,对脊柱创伤患者意义重大。微创技术的治疗原则是以最小的损伤以达到最大的疗效,但以目前来看,由于微创手术需要术者具备较高的操作技能,更加熟知并掌握脊柱解剖结构。因此,微创技术仍然还不能彻底替代传统技术。本研究表明,研究组的手术操作时长、出血量、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提示应用微创技术可有效确保手术进程顺利,同时还可避免引发术后并发症,是一种具有较高有效性及安全性的手术方式。综上所述,临床对脊柱创伤手术中应用微创技术具有缩短手术时长、住院时间,且出血量较少的优势,治疗治疗更明显。参考文献1.邢震.微创技术在脊柱创伤手术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35)177-177.2.高彬.微创技术在脊柱创伤手术中的应用探究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6,(11)84-85.3.高彬.微创技术在脊柱创伤手术中的应用初探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6,(10)118-118.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