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8 个结果
  • 简介:2013年6月14日,日本战略会议为复兴经济发出了“三支箭”,其中第三支就是“重振日本战略JapanisBack”。在第四项“创造战略市场计划”中,开篇就提到了“延长国民的健康寿命。”

  • 标签: 健康寿命 产业 日本
  • 简介:近年来,临床实践有许多药物都会导致Q-T间期延长甚至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律失常(TdP)。本文通过对1979年-2013年国内医药期刊公开报道的药物致Q-T间期延长的个案进行统计和分析,总结了56个病例的一般情况、引起Q-T间期延长的药物、发生时间及转归等,致Q-T间期延长药物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抗心律失常药、抗微生物药、抗组胺药。大部分患者在用药后一个月内出现,停药及对症治疗后好转。临床医师应正确地认识药物致Q-T间期延长发生机制和易感因素,才能保证临床安全有效地使用药物。

  • 标签: Q-T间期延长 不良反应 安全用药 文献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延长Harris苏木素染色液使用寿命的方法。方法用三种不同方法独立对切片进行苏木素染色前处理,比较其可染切片数量。结果三种方法每600mlHarris苏木素液分别可染片1500张、1800张、2250张。结论用加入冰醋酸的蒸馏水2%(V/V)对切片进行染色前处理可显著延长Harris苏木素液的使用寿命,此方法值得摊广。

  • 标签: Harris苏木素液 HE染色 方法比较 病理技术
  • 简介:目的观察牙齿残根残冠修复中应用牙冠延长术的效果。方法80例(83颗)残根残冠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42颗)和对照组(41颗),各40例。实验组行牙冠延长术,对照组行牙龈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残根残冠修复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2%,高于对照组的8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龈沟出血指数为(2.1±0.6)、牙周袋深度为(2.8±0.5)mm,优于对照组的(3.4±0.5)、(4.8±0.7)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冠延长术与其他修复术相比,具有修复时间短、牙齿损伤小、修复体稳定等优点,应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使用。

  • 标签: 牙冠延长术 牙龈切除术 残根残冠 效果
  • 简介:牽拉骨生成技術可廣泛的應用于矯形及治療骨缺損,而經過改良的結合Ilizarov外固定架與髓内針技術的方法對肢體相對矮小的畸形及健康人進行肢體延長治療已廣泛的開展。它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與骨折的治療相比較其具有很高的成功率、非常低的骨折不愈合率及畸形率。這有賴于在肢體延長的過程中充分利用了影響骨折愈合的多方面因素及對截骨愈合、骨痂成骨過程的良好控制。

  • 标签: 肢體延長 骨折愈合 比較分析 治療 牽拉骨生成技術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宫颈癌根治术腹膜阴道延长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于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对9例年轻早期宫颈癌(IA1-ⅡA)患者行宫颈癌根治术+腹膜阴道延长术为观察组.取同期相同条件10例行传统宫颈癌根治术为对照组.结果两组病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经济费用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术后4周,观察阴道黏膜均完整、柔软、有弹性,阴道可容2指.观察组阴道长度8~10cm,术后4~6周恢复性生活,随访性生活均满意.对照组阴道长度5~6cm,术后8~10周恢复性生活,随访有4例性生活不满意(满意度为60%).两组相比阴道长度,性生活满意情况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宫颈癌根治术后,腹膜阴道延长术,使患者术后阴道有足够长度,保证了术后性生活质量.

  • 标签: 子宫颈癌根治术 腹膜 阴道延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正畸牵引联合冠延长术后桩冠修复外伤前牙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70例需要进行桩冠修复的外伤前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行正畸牵引联合冠延长术。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牙齿松动度(TM)、龈沟出血指数(SBI)以及牙周探诊深度(PD)。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12个月TM、SBI、PD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在外伤前牙患者桩冠修复中实施正畸牵引联合冠延长术干预效果良好,可改善患者牙齿松动度、龈沟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正畸牵引 冠延长术 桩冠修复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长血液透析时间对患者微炎症状的影响并分析。方法本次研究选取56例维持性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命名为试验组1和试验组2,同时选取10位健康志愿者作为本次研究的正常对照组,其中试验组1的患者每次进行血液透析的时间为6h,试验组2的患者每次进行血液透析的时间为4h,分别测定三组患者在血液透析前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6个月后患者的血浆总蛋白水平,血浆白蛋白水平,体重指数,血浆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结果试验组1和试验组2患者在治疗前血浆细胞因子水平都要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六个月的持续性血液透析后,试验组1患者的各血浆细胞因子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且低于试验组2组患者治疗后的各血浆细胞因子水平,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1和试验组2两组患者经过血液透析后其微炎症状态和患者的营养状况指标明显得到改善。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微炎症状态,但是通过延长血液透析时间能有效清除微炎症细胞因子,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 标签: 延长血液透析时间 微炎症状 影响分析
  • 简介:近日,发表在《英国临床药理学杂志》(BrJClinPharma-col、2006Apr;61(4):464-9)上的一篇研究文章认为,Q—T间期延长可能与服用西布曲明有关。

  • 标签: Q-T间期延长 西布曲明 服用 临床药理学 APR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病例:患者,男,42岁。因“疑人害己、行为紊乱一月,总病程9年”于2016年11月8日第4次住院。入院诊断: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先后尝试氯丙嗪、利培酮、奥氮平、丙戊酸钠等多种药物治疗,效果均欠理想。此次入院前一直服用氯氮平及奋乃静治疗,最大日剂量各为450、26mg。精神检查:存在明显思维属性障碍,表现为关系、被害妄想、被控制感、思维被洞悉感、思维插入,未引出明显幻觉,且存在思维内容怪异。

  • 标签: 氨磺必利 QTc间期延长1 联合用药 思维插入 被害妄想 被控制感
  • 简介:目的对运动平板试验阳性和心电图ST段水平延长进行相关性分析,以评价运动平板试验在现代冠心痛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ST段水平延长(>0.12s)和对照组(≤0.12s)进行运动平板试验,采用Bruce方案。结果ST段水平延长组运动平板试验阳性41例,其中15例ST段水平延长>0.16s;对照组运动平板试验阳性5例;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心电图ST段水平延长>0.12s可作为预测运动试验阳性的参考指标;心电图ST段水平延长>0.16s有症状者,可作为诊断冠心痛的重要指标;运动平板试验是现代冠心痛诊断的重要方法。

  • 标签: 运动平板试验 心电图 冠心病 发病机理 诊断方法
  • 简介:目的分析二尖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停留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方法将2009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施行二尖瓣膜置换术的1144例患者临床资料纳入研究。根据患者术后ICU停留时间是否延长(停留时间延长定义为ICU停留时间≥3d)分为ICU延长组和ICU未延长组。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ICU延长组94例,发生率为8.2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肺动脉高压≥60mmHg、左心室射血分数〈50%、自身瓣膜病变类型、呼吸机辅助时间≥48h、房性心律失常、住院期间再次气管插管、近期心衰、体表面积〈1.5m2、术前左心房直径≥5.0cm、术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7.0cm、术前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5.0cm、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白蛋白、血小板计数、血钾、血钠、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凝血功能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呼吸机辅助时间≥48h、房性心律失常、术前左心房直径≥5.0cm、术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7.0cm、术前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5.0cm为术后ICU停留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临床医生对于具有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早期识别、尽早干预,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

  • 标签: 二尖瓣成形术 ICU停留时间延长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在门诊小儿静脉留置针使用时间上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我院2022.1-2022.6期间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给予常规以及加强护理,每组各39例,观察其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护理 门诊小儿静脉留置针 延长使用时间 效果观察
  • 简介:近日,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胡夕春教授带领其科研团队展开的历时4年临床研究证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的化疗方案,可显著延长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

  • 标签: 乳腺癌患者 化疗方案 生存期 顺铂 阴性 附属肿瘤医院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李佳琪,女性,13岁,汉族,未婚,患者于7年前不幸车祸伤及右大腿,软组织损伤严重,股骨干骨折手术治疗。后患侧下肢发育不等长,明显短于健侧,走路陂行,右下肢关节活动尚可。右大腿外伤后大面积植皮瘢痕,站立位身体向患侧倾斜,膝关节外翻畸形20度,大腿长度短于健侧8cm,髋膝关节活动无障碍。末梢感觉和循环存在。

  • 标签: 股骨干骨折 短缩畸形 固定治疗 固定架 膝关节活动 护理
  • 简介:目的研究环维黄杨星D对分离的大鼠心室肌细胞内向整流钾电流(IK1)、瞬时外向钾电流(Ito)、L-型钙电流(ICa-L)和动作电位时程(APD)的影响.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大鼠心室肌细胞IK1、Ito、ICa-L和APD.结果1和10μmol@L-1环维黄杨星D明显延长分离大鼠心室肌细胞APD50和APD90,10μmol@L-1可明显降低静息膜电位(RP).环维黄杨星D对IK1内向电流和外向电流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当指令电压为-100mV时,1和10μmol@L-1环维黄杨星D分别使IK1电流密度从给药前的(-8.0±1.1)pA/pF降至(-4.1±0.7)pA/pF和(-3.4±0.8)pA/pF;当指令电压-30mV时,分别使IK1电流密度从(1.10±0.24)pA/pF降至(0.61±0.18)pA/pF和(0.36±0.11)pA/pF;在钳制电位从0到+60mV之间,环维黄杨星D明显抑制Ito,当指令电压40mV时,1和10μmol@L-1环维黄杨星D分别使Ito电流密度从给药前的(8.9±2.0)pA/pF降至(5.5±1.2)pA/pF和(4.9±0.9)pA/pF.环维黄杨星D浓度依赖性抑制ICa-L,在指令电压为10mV时,1和10μmol@L-1分别使ICa-L电流密度从给药前的(-9.9±1.8)pA/pF降至(-6.4±1.4)pA/pF和(-4.2±0.6)pA/pF.结论环维黄杨星D明显延长大鼠心室肌细胞APD,抑制IK1、It.和ICa-L,对IK1和Ito的抑制作用是其延长大鼠APD的主要分子机制.

  • 标签: 环维黄杨星D 动作电位时程 内向整流钾电流 瞬时外向钾电流 L型钙电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泵注美罗培南延长给药时间治疗ICU重症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我院于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所收治的重症感染患者136例,将136例重症感染患者随机且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给药时间、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延长给药时间。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ICU的住院时间及死亡率。结果:通过观察组与对照组两个小组的对比分析得知,观察组不论是在临床治疗有效率、细菌清除率还是在患者生存率方面都展现了优于对照组的结果,除此之外,观察组患者在ICU重症监护病房的停留时间也短于对照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泵注美罗培南延长给药时间在治疗ICU重症感染方面有着显著的临床效果,不仅仅可以缩短重症感染患者在ICU停留的时间,同时在降低重症感染患者的用药不良反应方面也展现了特有的优势,所以美罗培南在ICU重症感染的临床治疗方面更具价值与优势。

  • 标签: 泵注美罗培南 延长给药时间 ICU重症感染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