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正确选择股骨骨折的固定方法。方法对68例股骨骨折病人使用动力髋螺钉(DHS)固定。结果本组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平均22个月,除1例发生髋内翻畸形外,其余病人均恢复良好,骨折愈合时间11~23周,平均14.6周。结论DHS是目前治疗股骨骨折最好的内固定方法之一,能有效地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DHS 股骨粗隆间骨折 内固定治疗 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在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从2005年10月~2007年2月收治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26例.PFNA组:6例,DHS组:20例.从手术时间、平均失血量、内置物理想位置、术后引流量、行走能力作对比研究.结果PFNA组在上述各方面均优于DHS组,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FNA具有创伤、设计合理、允许病人早期活动,是理想的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物之一.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 骨折内固定术DHSPFNA
  • 简介:股骨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之一,患者普遍存在疼痛,疼痛是不舒适最常见而严重的形式。随着社会及医疗条件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及交通事故的不断上升,股骨骨折的发生率逐年增高。骨折后,因卧床时间长,极易发生并发症,通过实施舒适护理,取得满意效果。

  • 标签: 股骨粗隆间 骨折 舒适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2种股骨近端髓内钉InterTAN与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股骨骨折行InterTan和PFNA内固定,其中InterTAN组38例,PFNA组40例,比较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术后Sanders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PFNA组在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方面优于InterTA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Sanders髋关节功能评分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nterTan与PFNA髓内钉在治疗股骨骨折均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但PFNA内固定手术操作较简单、创伤较小。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PFNA InterTan 内固定
  • 简介:骨折是股骨部位骨折中最常见的一种骨折,发生率几乎与股骨颈骨折相同,而患者的平均年龄则稍高于股骨颈骨折的患者。主要与老年人骨质脱钙、骨质松有关,治疗不当常常引起畸形愈合,导致残废,降低生活质量。因此老年骨折越来越多地采用手术治疗。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3月到2009年1月间采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60岁以上的老年骨折160例的临床资料,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老年粗隆间骨折 动力髋螺钉 治疗不当 疗效分析 股骨颈骨折 股骨粗隆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 60例老年股骨骨折纳入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常规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予以综合护理干预。结果:常规组与研究组干预后,研究组患者SAS、SDS 评分、术后疼痛程度、髋关节功能评分较干预前,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护理干预,股骨粗隆骨折,术后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股骨骨折患者行中医骨伤护理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限定骨折患者为样本,共计88例;病例选取时间:选录时间为2022年2月到2023年6月,分为两组后,分析对照组与护理组的基本资料,评价中医骨伤护理方案的应用价值。结果: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生理疼痛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中医骨伤护理方案的实施后,股骨骨折患者的生理状态恢复效率、生理疼痛体感以及生活质量均有着显著的优化与改善,更好的促进患者预后的提升,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中医骨伤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1月份至2014年12月份期间收治的60例老年不稳定股骨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的临床研究对象,并将其进行计算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每组各有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DHS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取PFNA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愈合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较对照组更有优势(P<0.05)。结论针对老年不稳定股骨骨折患者,使用PFNA治疗的效果较为明显,且治疗效果好,疗效高。

  • 标签: PFNA 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对老年股骨骨折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展开治疗,比较分析其疗效。方法本研究在2016年4月至2018年10月这个时间段内选取我院120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进行随机平均分为四组,展开不同的手术治疗,其中采取保守治疗的为A组,采取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的为B组,采取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的为C组,采取关节置换措施为D组,将四组患者手术时长、骨折愈合所需时长、BC两组手术出血量进行对比,并分析三组患者对于髋关节Harris的满意度。结果结果数据表明,①在治疗时长、骨折愈合所需时长方面,B组用时最短,A组用时最长,四组间差异P<0.05;②B组手术出血量比C组少,p<0.05;②在髋关节Harris评分方面的满意度,四组间不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对老年股骨骨折采取治疗措施时可以优先选择股骨近端骨折治疗,其创伤性比较小,且手术时间比较短,治疗效果又比保守治疗好,可以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

  • 标签: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髓内钉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 保守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股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复位固定治疗。随访12~18个月,记录比较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结果观察组Harris评分优良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为(83.4±9.3)min,短于对照组的(95.0±10.3)min;观察组切口长度为(4.3±1.3)cm,短于对照组的(8.2±1.2)cm;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300.8±74.5)ml,少于对照组的(350.8±76.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相对于DHS治疗股骨骨折具有明显的优势,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失血量及创伤,保护软组织,利于术后康复以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恢复能力差以及手术耐受能力差的患者是首选。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经皮加压钢板治疗老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的28例老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骨折情况进行分级,并掌握患者的合并症情况。首先对患者进行股常规的胫骨结节骨牵引,随后对患者进行检查并评估其手术耐受性。麻醉后对患者进行手术操作,结合经皮加压钢板内固定(LCP)进行治疗。采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术后服用葡萄糖酸钙等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状。对患者进行6-14个月的跟踪访问,观察记录患者的术后愈合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28例患者的骨折均得到愈合,巨物并发症。对患者进行Harris功能评分,其中20例优秀,8例良好。优秀率为71.43%。结论经皮加压钢板治疗老年骨折具有创伤、手术时间短以及固定简单的特点,且患者的术后愈合效果好,并发症少,能够减轻老年骨折患者的痛苦。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股骨骨折患者运用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股骨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实验组采用循证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治疗费用及住院时间分别为96%(24/25)、(3056.5±456.5)元、(10.32±2.75)d,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治疗费用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72%(18/25)、(4927.3±745.6)元、(18.54±3.28)d,两组护理满意度、治疗费用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提升股骨骨折患者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其治疗费用,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循证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用于股骨骨折手术的价值。方法:2020年1月-2022年1月本科接诊股骨骨折手术病人60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采取手术室护理,而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手术耗时等指标。结果:从手术耗时和骨折愈合时间上看,试验组分别是(59.21±7.84)min、(100.35±9.46)d,和对照组(78.32±10.65)min、(123.67±10.28)d相比更短(P<0.05)。从VAS评分上看,干预后:试验组(0.99±0.17)分,和对照组(2.53±0.48)分相比更低(P<0.05)。结论:股骨骨折手术用手术室护理,疼痛感更轻,手术耗时更短,骨折愈合速度更快。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效果 手术室护理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ENA对于不同类型股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从2019年9月-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61例股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Evans分型将患者分成II型19例,III型31例,IV型6例,V型5例。各组均接受PFNA(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针)进行治疗,比较不同类型患者包括牵引时间、手术时间、出血力量、下地负重时间、住院天数以及愈合时间等治疗相关情况,以及各组的治疗优良率和并发症率等情况。结果:不同类型股骨骨折患者经PFNA治疗,均取得理想的效果,在牵引时间、手术时间、出血力量、下地负重时间、住院天数、愈合时间、各类常见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优良率方面,II型、IV型均为100%,III型为96.77%,V型为60.00%。V型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低于其余类型,P均0.05。结论:严重的V型患者的PFNA治疗预后相对较差,因此建议骨质疏松的老年人群要加强钙质补充,做好日常防护,避免出现严重的V型股骨骨折。总体来看,PFNA对于不同类型股骨骨折都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具有显著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PFNA 股骨粗隆间骨折 Evans分型 髋关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