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索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81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利巴韦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免疫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6%,高于对照组的8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咽部红肿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免疫球蛋白(Ig)A、IgG、IgM、IgE指标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观察组患儿IgA、Ig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Ig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两组Ig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采用利巴韦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效果确切,有助于促进患儿临床症状的缓解,改善免疫功能,促进患儿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布地奈德 利巴韦林 雾化吸入 免疫功能
  • 简介:收集2015年至2017年我院成人下呼吸感染患者81例,检测PCT水平,并进行CURB65、PSI评分。根据PCT水平将患者分成A、B两组,比较CURB65、PSI评分差异性,分析PCT水平与CURB65、PSI评分相关性。结果显示,CURB65评分,PCT≥0.05ng·mL-1组为(0.959±0.634)分,PCT〈0.05ng·mL-1组为(0.531±0.37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I评分,PCT≥0.05ng·mL-1组为(88.29±25.5)分,PCT〈0.05ng·mL-1组为(71±33.1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水平与CURB65、PSI评分相关性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系数(r)分别为0.460、0.344,均呈正相关。血清PCT检测有助于判断成人下呼吸感染患者病情的程度。

  • 标签: 降钙素原 下呼吸道感染 CURB65 PSI
  • 简介:目的:比较阿奇霉素与红霉素对呼吸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1月-12月期间门诊收治的呼吸感染患者86例,依照门诊单双号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乳糖酸红霉素粉针剂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5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为83.72%(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65%低于对照组为11.63%(P〈0.05)。结论:阿奇霉素用于治疗呼吸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红霉素,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

  • 标签: 阿奇霉素 乳糖酸红霉素 呼吸道感染
  • 简介:目的探讨匹多莫得辅助治疗小儿呼吸反复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广元市妇幼保健院2013年8月—2016年1月收治的呼吸反复感染患儿15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抗生素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得治疗,持续治疗2个月,治疗结束后随访4个月,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临床症状以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同时比较随访期间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儿咳嗽、发热、扁桃体发炎以及肺部哮鸣音消失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有所升高(P〈0.05),其中治疗组患儿升高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T细胞亚群CD3~+、CD4~+、CD8~+以及NK细胞相对活性都明显升高(P〈0.05),且CD4~+/CD8~+相对含量同样升高(P〈0.05),同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各细胞水平,统计结果表明治疗组患儿改善情况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患儿随访期间感染复发的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且复发持续时间明显较短(P〈0.05)。结论匹多莫得联合抗菌药物治疗小儿呼吸反复感染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减少感染复发次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匹多莫得 免疫功能 反复呼吸道感染 儿童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舒他西林治疗呼吸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CBM,VIP,CNKI和万方数据库,同时追溯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查找舒他西林治疗呼吸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6年1月,采用RevMan5.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9项RCT研究,886例患者,其中儿童132例。舒他西林与阳性药物(包括头孢拉定、氨苄西林、青霉素)相比,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4,95%CI(0.89,1.21)],细菌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7,95%CI(0.88,1.31)];亚组分析显示,舒他西林有效性均优于氨苄西林,和头孢类、阿奇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针对儿童的2项RCT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舒他西林的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优于氨苄西林,与青霉素组无差异。舒他西林主要不良反应为轻度反应,大多数可耐受,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舒他西林能有效治疗成人和儿童呼吸感染,由于纳入研究质量的限制,尚需开展高质量的RCT研究来进一步验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 标签: 舒他西林 呼吸道感染 有效性 安全性 系统评价
  • 简介:目的:评价头孢曲松与头孢克肟序贯疗法对下呼吸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下呼吸感染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参照组10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退热、补液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参照组患者给予头孢曲松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头孢克肟序贯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治疗费用。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治疗费用、发热复常时间和咳嗽消失时间明显少于参照组(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率为7.00%略高于对照组患者为6.00%,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曲松与头孢克肟序贯疗法对下呼吸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头孢曲松的疗效,其起效迅速,抑菌能力强,治疗费用低且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 标签: 下呼吸道感染 头孢曲松 头孢克肟 序贯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呼吸标本白色念珠菌培养阳性时,定植与感染的判断手段及抗真菌治疗的合理使用。方法:结合1例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呼吸标本中白色念珠菌阳性的社区获得性肺炎病例,通过文献检索与复习,为合理的抗真菌治疗寻找证据。结果与结论:尽管该患者呼吸标本中白色念珠菌呈阳性,但通过临床预测规则及念珠菌定植指数判断其定植可能性大,停用抗真菌治疗并未对其疾病转归产生影响。对于呼吸标本白色念珠菌阳性的患者,基于证据、利用多种手段及时判断其为定植或感染,不仅能避免过度治疗,也能保证抢先治疗的及时开展,促进抗真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 标签: 白色念珠菌 抗真菌治疗 定植
  • 简介:目的观察新型鼻塞持续气正压呼吸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64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呼吸治疗,观察组采用新型鼻塞持续气正压呼吸治疗,观察2组患儿治疗24h后血气分析情况(pH值、PaO2、PaCO2、SpO2)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7%,高于对照组的87.50%(P〈0.05)。观察组患儿pH值、PaO2、PaCO2、SpO2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呼吸衰竭新生儿采用新型鼻塞持续气正压呼吸治疗,可提高治疗有效率,恢复正常呼吸功能,使血气指标能更快恢复至正常水平。

  • 标签: 持续气道正压呼吸 呼吸衰竭 新生儿
  • 简介:目的研究呼吸衰竭老年患者应用机械辅助通气治疗的气护理方法。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呼吸衰竭老年患者10例,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并强化人工气的管理,包括选择合适的气管导管、对人工气进行湿化、保证有效吸痰和防止感染。采用PoRtEx囊上吸痰式高容低压气管将导管切开,保持适当的导管气囊充气量。对患者接受治疗前和治疗后24,48,72h的心率、呼吸频率、氧合指数(PaO2/FiO2)和动脉血氧分压(PaO2)进行监测。结果接受机械辅助通气治疗后,患者的通气情况有效改善,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缩短。结论机械辅助通气治疗老年呼吸衰竭能明显减少患者机械通气和住院时间,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机械辅助通气 老年 呼吸衰竭 气道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阻滞联合喉罩保留自主呼吸全麻与神经阻滞联合基础麻醉在小儿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6年8月行断指再植手术的患儿60例,根据麻醉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实行神经阻滞联合喉罩保留自主呼吸全麻方案,对照组采用神经阻滞联合基础麻醉方案。记录2组麻醉前、插入气管导管或置入喉罩时、麻醉后心率、平均动脉压(MAP)和血氧饱和度(SpO2),观察2组疼痛情况和术后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置入喉罩和麻醉后心率高于麻醉前,对照组插入气管导管和麻醉后HR、MAP均高于麻醉前(P〈0.05);观察组置入喉罩和麻醉后心率、MAP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苏醒时间和不良反应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阻滞联合喉罩保留自主呼吸全麻应用于断指再植术中镇痛效果较好,术后不良反应消失快。

  • 标签: 神经阻滞联合喉罩 断指再植 视觉模拟疼痛评分
  • 简介:目的探讨喉罩保留自主呼吸全麻联合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6年10月收治的行上肢手术的患儿90例,根据麻醉方法分为联合组、喉罩全麻组与气管插管全麻组,每组30例。联合组给予喉罩保留自主呼吸全麻联合臂丛神经阻滞,喉罩全麻组和气管插管全麻组分别给予喉罩全麻和气管插管全麻。比较3组术前(T0)、插入气管导管或置入喉罩即刻(T1)、切皮时(T2)、手术开始后0.5h(T3)、术毕时(T4)血流动力学指标、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用药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喉罩全麻组T1、T2、T4心率及T1-4平均动脉压均明显低于气管插管全麻组(P〈0.05)。联合组苏醒时间均短于气管插管全麻组和喉罩全麻组,联合组疼痛出现时间晚于气管插管全麻组与喉罩全麻组,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少于喉罩全麻组与气管插管全麻组(P〈0.05)。联合组和喉罩全麻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气管插管全麻组(P〈0.05)。结论喉罩保留自主呼吸全麻联合臂丛神经阻滞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快、麻醉药物用量少、并发症少等特点。

  • 标签: 外科手术 麻醉 全身 麻醉和镇痛 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在小儿肺炎合并呼吸困难类型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河北省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收治的396例小儿肺炎中确诊为心源性呼吸困难40例,非心源性呼吸困难39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40例作为对照组。对3组均进行血清NT-proBNP检测,观察3组血清NT-proBNP水平,分析心源性呼吸困难患儿血NT-proBNP水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间的相关性。结果小儿肺炎合并心源性呼吸困难组血清NT-proBNP水平高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源性呼吸困难组患儿血清NT-pro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0.697,P〈0.05)。结论NT-proBNP可作为鉴别小儿心源性呼吸困难和肺源性呼吸困难的客观指标,其方法简单、迅速。

  • 标签: 肺炎 N末端脑钠肽前体 呼吸困难 小儿
  • 简介:目的探讨经鼻双水平正压通气(nBiPAP)应用于极低体质量早产儿呼吸暂停(AO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6例极低体质量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经鼻持续气正压通气(nCPAP)组和nBiPAP组,每组43例。观察患儿经治疗后的呼吸缓解情况及并发症,包括颅内出血、气胸、鼻压伤,同时比较各组的气管插管率、用氧时间、住院时间。结果nBiPAP组呼吸暂停缓解率为53.49%,高于nCPAP组的3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78,P=0.029)。总用氧时间、住院时间及气管插管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BiPAP组的颅内出血、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及气胸发生率略低于nCPAP组,而鼻压伤发生率略高于nCPA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BiPAP在治疗极低体质量AOP时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相当,治疗上可优先考虑。

  • 标签: 早产 极低体质量 呼吸暂停 正压通气 双水平正压通气
  • 简介:目的:评价阿奇霉素与八正散加减对女性泌尿生殖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间收治的女性泌尿生殖支原体感染患者9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八正散治疗;治疗时间15d,随访患者1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及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55%高于对照组为77.78%(P〈0.05),复发率为4.44%低于对照组为17.78%(P〈0.05)。结论:采用阿奇霉素与八正散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泌尿生殖支原体感染患者,疗效较为显著,复发率低。

  • 标签: 阿奇霉素 八正散 女性 泌尿生殖道 支原体感染
  • 简介: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274例老年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有无肺部真菌感染分为YES组(n=55例)与NO组(n=219例),将可能导致患者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量化赋值,先后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病程(OR=10.414)、抗生素使用时间(OR=4.593)、糖皮质激素(OR=5.227)、低蛋白血症(OR=4.426)可能是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临床对病程长、长时间使用糖皮质激素及抗生素的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进一步提高其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警惕。

  • 标签: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呼吸衰竭 肺部感染 真菌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在抢救急诊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收治且符合标准的重症哮喘患者中选取48例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24例接受常规性治疗,观察组24例在此前提下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评估该2种方案对患者病情的改善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的PaO2,PaCO2等指标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h后,观察组除pH值与对照组相差无异(P〉0.05)外,上述其余指标比较对照组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哮喘患者实施无创呼吸机救治,效果确切,能迅速有效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减轻哮喘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哮喘 呼吸衰竭 无创呼吸机 对比分析
  • 简介:曾经有一句很火的广告语:腰酸背痛腿抽筋得补钙!这说得有道理吗?当然有。腰酸背痛,其实是骨质疏松症的表现之一。骨质疏松症是啥?简单来说,就是骨骼中钙、蛋白质等物质含量减少,导致骨结构破坏,骨的脆性增加,可能“咯吱”一下就骨折了。看看下面的对比(图A、B),也许更直观。最近的研究表明,我国4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发病率为24.62%,约1.4亿患病人群,数量相当惊人。那么,骨质疏松症更偏爱哪些人?我们如何为骨骼守住防线?

  • 标签: 骨骼 骨质疏松症 腰酸背痛 患病人群 物质含量 腿抽筋
  • 简介:目的:评价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与美洛西林联用对小儿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及其炎症因子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3月-2017年2月间收治的小儿感染性腹泻患者46例,将其随机分为单一组与联用组(每组23例);单一组患儿给予美洛西林治疗,联用组患儿在单一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用药后的大便次数与性状复常时间、大便止泻时间及其他症状痊愈时间,以及治疗总有效率与治疗前后炎症因子各指标值。结果:联用组患儿用药后大便次数与性状复常时间、及其他症状痊愈时间均明显优于单一组(P〈0.05),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一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炎症介质指标值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用组患几的炎症介质指标值明显低于单一组(P〈0.05)。结论: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与关洛西林联用对小儿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美洛西林的疗效,加速了大便次数与性状的复常时间,以及大便复常时间及其他症状痊愈时间,改善了炎症因子各指标值。

  • 标签: 美洛西林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 小儿感染性腹泻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研究小儿感冒宁颗粒(XRG)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炎模型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以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中ERK途径和核转录因子(NF-κB)途径的影响。方法以流感病毒FM1株及PR8株分别感染小鼠,治疗组给予小儿感冒宁颗粒28、14及7g·kg^-13个剂量组,利巴韦林为阳性药对照。感染病毒后5天取材,采用酶联免疫技术,测定流感病毒PR8株感染的小鼠肺炎模型血清中的MCP-1表达;采用Westernblot技术,测定流感病毒FM1株感染的小鼠肺炎模型肺组织中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和NF-κB的蛋白表达。结果小儿感冒宁颗粒可降低流感病毒感染后血清中MCP-1的含量,3个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小儿感冒宁颗粒中剂量可降低流感病毒感染后肺组织中p-Erk蛋白表达降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小儿感冒宁颗粒3个剂量均有降低肺组织中NF-κB蛋白表达的趋势。结论小儿感冒宁颗粒可通过抑制MCP-1炎症因子表达、抑制ERK和NF-κB信号通路激活的方式,来增强机体的免疫作用,控制流感病毒在体内的增殖,从而缓解炎症反应,达到药物的抗病毒作用。

  • 标签: 小儿感冒宁颗粒 流感病毒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核转录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