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1型糖尿病是一种具备遗传倾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此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该病的发病机制相对复杂,目前临床上还未有明确的阐明。近几十年来,免疫干预临床试验逐渐进行,其中包含免疫调节药物,、调节性T细胞等。即便此类试验经抑制自身免疫应答以及胰岛β细胞替换,能够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减退予以延迟。本次对1型糖尿病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1型糖尿病 胰岛β细胞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探讨1例肺癌终末期伴有癌性伤口患者运用安宁疗护的理念、知识和技能进行护理,通过充分评估患者身体、心理、社会、精神方面的困扰,并予以疼痛护理、癌性伤口护理、静脉血栓的护理、心理及精神支持,同时对患者家属予以死亡教育及支持性照顾,缓解患者家属的悲伤情绪。

  • 标签: 肺癌 癌性伤口 终末期患者 安宁疗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某医院收治了一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愈后复阳患者,再次接受医学隔离观察共48天,长时间的隔离,在心理上会有哪些变化?在护理复阳患者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本研究小组采用访谈法了解患者在隔离期间的心理状况,通过这例患者,经过积极治疗以及精心护理,患者最终治愈出院。

  • 标签: 新冠肺炎 复阳 心理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企业深入研究节能减排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经济效益,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相关技术在制药企业的应用可以提高设备的制药效率,充分利用原材料,同时使部分资源可回收利用,或者通过清洁处理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 标签: 制药 机械设备 节能减排 改进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调查核实南川区1起中学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疫情。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开展病例对照调查分析危险因素。结果 此次疫情共报告临床诊断病例30例,罹患率1.15%(30/2617),临床特征以眼红、眼刺痛为主,疫情持续时间为10天;与类似病例接触、共用体育用具、共用学习用具、无良好洗手习惯、不知晓防病知识、揉眼习惯为此次疫情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论 此次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疫情考虑生活密切接触传播可能性较大;早期病例隔离措施落实不到位、学习用具/体育用具等公共用具未及时规范消毒、学生健康知识匮乏、无良好个人卫生习惯/洗手习惯是疫情发生的危险因素。

  • 标签: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暴发调查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血清TK1、AFP、CEA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20年3月~2021年3月为研究时间区间,从我院共计选取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检测血清TK1、AFP、CEA水平,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清TK1、AFP、CEA水平和血清TK1、AFP、CEA阳性率。结果:较对照组,观察组血清TK1、AFP、CEA水平均显著较高,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TK1、AFP、CEA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联合检测血清TK1、AFP、CEA水平可为诊断原发性肝癌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继而为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提供了重要依据,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乳腺癌 保留乳腺手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在非急性期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中痛风1号方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018年1月到2020年7月随机抽选的90例非急性期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做分组(抽签法)研究,分甲组与乙组,两组患者均45例。乙组碳酸氢钠片、非布司他片治疗,甲组在乙组上加痛风1号方治疗,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中医证候评分、疗效、血尿酸水平。结果:乙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甲组(P<0.05)。乙组与甲组治疗前的中医证候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乙组与甲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乙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评分高于甲组治疗后(P<0.05)。乙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甲组(P<0.05)。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后,乙组与甲组的血尿酸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乙组与甲组治疗后血尿酸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给予非急性期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痛风1号方治疗可显著降低中医证候评分、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 标签: []非急性期 痛风性关节炎 痛风1号方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1例肝衰竭患者行双重血浆分子吸附+血浆置换术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 根据1例行双重血浆分子吸附+血浆置换术治疗的患者的病程特点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及时准确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以及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措施,根据病程进展,更改相应护理措施,并保证护理措施落实的有效性。结果 实施上述有效的护理,患者顺利行双重血浆分子吸附+血浆置换术治疗,治疗后患者胆红素较前下降,精神明显好转,皮肤黄染较前改善。结论 通过制定个性化护理措施,保证血浆置换术+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治疗肝衰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才能够有效的缓解不良症状,最终提升患者的健康水平。

  • 标签: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联合血浆置换术 肝衰竭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HLPP1在喉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我院耳鼻咽喉科的70例喉鳞癌患者的病理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过手术切除后经病理科诊断证实。所有研究对象中,17例发生过癌转移的患者将其作为研究组,而剩余的5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20例正常喉黏膜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PHLPP1的表达情况,同时分析 PHLPP1在喉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PHLPP1的表达主要在细胞质,细胞核略有表达,主要是呈现为黄色或者是棕黄色的颗粒。PHLPP1的阳性表达率为44.29%,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100%;PHLPP1在转移组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3.53%,明显低于观察组50.94%,组间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PHLPP1与临床分期及是否发生过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表明PHLPP1可能在喉鳞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

  • 标签: 喉鳞癌 临床病理特征 癌转移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101车间1ml共有 3 个品种需充二氧化碳气(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重酒石酸间羟胺注射液)

  • 标签: 二氧化碳气 瘪头率 注射剂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Galectin-3及PD-1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 选取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2016年1月~2020年7月确诊为UC的患者63例作为UC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行肠镜检查正常者4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Galectin-3及PD-1在两组肠粘膜中的表达,探讨两个指标在两组中的表达情况、在不同 UC分级中的表达情况及两个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Galectin-3在对照组中高表达(P<0.05);PD-1在UC组中高表达(P<0.05)。Galectin-3在UCⅠ级与Ⅱ级、Ⅲ级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1在UCⅠ级与Ⅲ级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C组中Galectin-3和PD-1的表达具有关联性(P<0.05)。结论:Galectin-3、PD-1通过对炎症的双向调节及负性调节作用共同参与了溃疡性结肠炎发生、发展的过程。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Galectin-3 PD-1
  • 简介:摘要:对本院1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在PICC置管后伴大量淋巴漏展开护理的经验做出总结,包含的护理内容为选取适宜的创口敷料、准确评估、预防感染等。共计210日,6周期化疗顺利完成,有效控制淋巴漏,且无任何感染问题的发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显微镜辅助Quadrant通道(M-Q)与经皮椎板间入路内窥镜(PEID)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5/S1)的疗效。方法:将2019年因单节段LDH(L5/S1)于我院行微创治疗的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M-Q组及PEID组。分别行显微镜辅助Quadrant通道与经皮椎板间镜L5/S1髓核摘除术。分别与术前2天,术后1周(T1)、3月(T2)、6月(T3)对患者进行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130名患者手术顺利。M-Q组及PEID组手术时间及术后初次下床时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而M-Q组术后住院天数及手术切口长度明显长于PEID组(P

  • 标签: 显微镜Quadrant通道 椎板间镜 腰椎间盘突出症(L5/S1) 髓核摘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