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用蜈蚣治疗“腰龙”(带状疱疹)早有报导,我院于1967年1月至1990年12月用蜈蚣糊治疗腰龙7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科70例中,男65例,女5例,年龄7岁3例,17~45岁67例,病程平均5天,主要症状为患部皮肤疼痛,烧灼感,继之出现大小不等的疱疹,约黄豆、

  • 标签: 串腰龙 带状疱疹 疮疹 皮肤疼痛 流黄 雄黄粉
  • 简介:整个夏天,青岛的海滩都人满为患。人群中,不时会出现一些身穿各色装束的蒙面人,她们的头套只露出嘴、鼻子和两只眼睛。另类的造型,不但让海滩增添了许多神秘色彩,更是让她们瞬间爆红网络——人们给头套起了个名字叫"脸尼"。

  • 标签: 青岛 海滩 头套
  • 简介:目前田黄均为野生,分布于山坡、草地、田边湿润处。而近年来,由于山坡、草地被大面积开垦发展经济作物生产和稻田大量使用除草剂,使得田黄分布的地域也逐年缩小,上市量也渐减,因此成为市场上的走畅品种,目前正处销季,医疗单位和零售药店在购入配方用药,厂家也在吸纳生产所需的原料,市上销量增多,走俏价扬,销价从每公斤2.8~3.2元升至每公斤3.7~4元。

  • 标签: 田基黄 价格 市场 中药材 野生
  • 简介:目的:验证美国药典用大豆-酪蛋白消化物培养能否替代中国药典无菌检查用的真菌培养.方法:参照灵敏度试验,比较试验菌在两种培养中的生长情况.结果:试验菌在真菌培养生长优于大豆-酪蛋白消化物培养.结论:大豆-酪蛋白消化物培养不能替代中国药典无菌检查用的真菌培养,真菌培养也不完全具备适合细菌生长的特性.

  • 标签: 无菌检查 真菌培养基 大豆-酪蛋白消化物培养基 比较试验
  • 简介:  近年来,自由(FreeRadical,FR)在医学中的意义日益受到重视,逐渐形成了由自由化学与生物医学交叉的一门边缘学科--自由医学.……

  • 标签: 自由基心血管疾病
  • 简介:癌症,是目前医疗界还未攻克的难关。一些癌症患者往往会病急乱投医,相信各种抗癌广告,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所谓“癌症新药”上。“英肽”就是其中的一种。

  • 标签: 特效药 癌症患者 医疗界 基英肽
  • 简介:摘要: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提出:“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和走向世界,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更好保障人民健康提供有力支撑”,而中药的高质量发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确定中药的原问题。由于诸多因素目前中药原尚存在较多问题,非常有必要加强管理。

  • 标签:   高质量   中药基原   发展
  • 简介:目的对6种方法提取蛹虫草固体培养中的虫草素进行比较。方法以各法提取虫草素的的含量为考察指标,优选虫草素的提取工艺。结果渗漉提取率较高,而微波法提取则具有提取时间更短的优点。结论两法的提取率均明显高于其它方法,可在研究中进一步扩大规模。

  • 标签: 蛹虫草培养基 虫草素 提取方法
  • 简介:药材源准确是确保药品质量的首要条件,为此,《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以下简称《药典》)在附录Ⅲ中对成方制剂中本版《药典》未收载的药材及饮片进行了补充说明,这是完全必要的,但这一补充还不够完善,遗漏品种较多;有的药材名称与《药典》正文【处方】中使用的不一致;有些品种并未在制剂【处方】项出现,应予增补、修订或删除。

  • 标签: 《中国药典》2005年版 成方制剂 药材基源 中药材 饮片 《药典》
  • 简介:目的:应用现代细胞学技术研究本地区妇女宫颈病变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液细胞学(LCT)技术和国际通用的TBS分类标准,筛查2005例妇女的宫颈情况。对宫颈上皮的ASCUS者定期随访复查,对LSIL、HSIL、AGUS者进行宫颈多点活检,依据病理学结果进行临床处理。结果:宫颈病变检出率48.28%(968/2005),感染性病变检出率45.44%(911/2005)。上皮内病变检出率2.84%(57/2005),经宫颈活检病理学诊断宫颈癌14例,检出率0.69%,包括宫颈腺癌2例、鳞癌12例,其中35岁以下3例。结论:感染是本地区妇女宫颈病变的主要原因;本地区宫颈癌的发生已出现年轻化趋势,应用LCT技术及TBS分类结合宫颈活检,在宫颈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上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液基细胞学 宫颈病变 宫颈癌
  • 简介:【摘要】 目的:大肠埃希菌显色培养(ECM)的研制与性能评价。 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择胆盐、乳糖、显色底物三因素,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筛选最佳工艺参数;对ECM进行显色时间、生长率及特异性评价。 结果:通过单因素实验结合响应曲面法(RMS)筛选出ECM的最优工艺为:琼脂15g/L,蛋白胨15g/L,氯化钠5g/L,乳糖11.4g/L,胆盐1.1g/L,显色底物0.5g/L;评价结果显示:1.大肠埃希菌在ECM上的显色时间为18-24小时;2.与NA相比,ECM生长率达(90.6±12.8)%,且与EMB的生长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3. ECM对大肠埃希菌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且与同类产品相比无明显差异。 结论:本研究开发的ECM性能良好,能够用于大肠埃希菌的快速检测,值得推广。

  • 标签: 大肠埃希菌 显色培养基 响应曲面法 生长率 特异性 一致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