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与C反应蛋白水平的联合检测对急性呼吸感染患者的诊断价值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9月间收治的急性呼吸感染患者79例资料为感染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78例资料作为非感染组,分析两组资料中经SSJ-2-2型多功能免疫检测仪检测的血清PCT水平和经散射比浊法联合测定的血清CRP水平的变化情况,并将其结果与CRP、PCT单一检测的急性呼吸感染的结果相比较。结果:感染组患者血清CRP水平测得值为(37.56±9.04)mg/L高于非感染组(7.43±2.93)mg/L(t=28.018,P〈0.05),感染血清PCT水平测得值为(0.84±0.07)ng/mL高于非感染组为(0.07±0.02)ng/mL(t=93.452,P〈0.05);联合检测急性呼吸感染特异度与单一检测的特异度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对急性呼吸感染患者的灵敏度、准确度均高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CRP、PCT水平,可显著提高急性呼吸感染患者诊断的准确度和灵敏度。

  • 标签: C反应蛋白 血清降钙素原 联合检测 单一检测 急性呼吸道感染
  • 作者: 王俊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8-11-21
  • 出处:《药物与人》 2018年第11期
  • 机构:【摘要】目的:分析呼吸道感染护理中持续质量改进方法的干预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8例呼吸道感染患者视为调查对象,以任意编号的模式纳入常规组与改进组(n=39)。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改进组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95%,改进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56%,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患者护理工作满意率为79.49%,改进组护理工作满意率为97.44%,差值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道感染护理中持续质量改进,能够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适合于临床推广。
  • 简介:目的探究三伏贴在小儿反复呼吸感染当中的实际干预效果,并对其进行分析。方法本次实验主要是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医院接收的68名患儿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性的原则将这些患儿平均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名患儿。对照组患儿实行常规性的治疗方式,实验组患儿采用“三伏贴”进行治疗。实验结束后对比两组患儿的实际效果,分析“三伏贴”治疗的实际效果,对比两组患儿家属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结束后,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所改善,但是改善的情况是不相同的,实验组患儿的实际治疗效果明显的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采用“三伏贴”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在治疗之后,患儿呼吸感染次数明显的降低,实际的治疗效果极好。患儿家属对两种治疗方式的满意程度是不相同的,实验组患儿家属对治疗方式的满意程度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实验的结果可以看出采用“三伏贴”治疗患儿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的效果,并且可以有效的降低患儿感染的次数,患儿家属对其的满意程度更高,所以说这种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治疗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三伏贴 反复呼吸道感染 小儿 随机对照研究
  • 简介:目的探究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小儿上呼吸感染的疗效。方法以我院所接收的患儿为例,患儿均存在急性上呼吸感染问题。患儿的选择时间为2017年3月——2018年3月,本研究共选取患儿120例,根据家属意愿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人,分别给予其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和利巴韦林治疗,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实验组患儿和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67%和83.33%,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更好,其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表示为P<0.05。实验组患儿的服药不良发生率为6.67%,对照组患儿的服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实验组较低,对其数据差异进行比较,统计学结果为P<0.05,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热毒宁注射液在急性小儿上呼吸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热毒宁注射液 急性小儿上呼吸道感染 治疗效果
  • 简介:本研究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脑病科和康复科脑卒中住院患者下呼吸感染分离的病原菌,对其菌株分布特点和耐药特性进行分析,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本院已经确诊的541例脑卒中伴发下呼吸感染的患者的标本分离的菌株。并采用WHONET软件对药敏结果统计分析。

  • 标签: 病原菌 大肠埃希菌 下呼吸道感染 鲍曼不动杆菌 肺炎克雷伯菌 铜绿假单胞菌
  • 简介: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与炎症性皮肤病伴细菌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皮肤科收治的炎症性皮肤病患者82例资料,将其分为感染组40例和非感染组40例;分析和比较其发生细菌感染血清PCT、hs-CRP水平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感染组患者治疗前的血清PCT、hs-CRP水平测得值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P〈0.05),治疗后感染组患者的血清PCT、hs-CRP水平测得值均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PCT、hs-CRP水平测得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感染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PCT水平测得值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血清hsCRPR水平测得值低于治疗前(P〈0.05),发生细菌感染血清PCT、hs-CRP水平的变化具有相关性。结论:炎症性皮肤病合并细菌感染患者血清PCT水平变化对临床诊断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价值,血清hs-CRP水平的变化在皮肤病早期细菌感染诊断中的价值较低。

  • 标签: 血清降钙素原 高敏C-反应蛋白 炎症性皮肤病
  • 简介:目的:评价硬膜外阻滞麻醉对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腹腔镜手术后呼吸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7年10月间收治的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148例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4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而对照组患者手术采用气管插管全麻,观察组患者手术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结果:观察组麻醉用药后苏醒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术后躁动的发生率为6.76%和呼吸感染的发生率为1.35%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8.92%和10.81%(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腹腔镜手术,苏醒时间较为理想,减少了术后躁动,并降低了呼吸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腹腔镜手术 硬膜外阻滞麻醉 呼吸道感染
  • 简介:目的:评价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下呼吸感染患者的疗效及其对临床各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1月间收治的下呼吸感染患者62例资料,按照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曲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差异,以及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百分率(CR)、白细胞计数(WBC)水平测得值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为77.42%(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下呼吸感染的CRP、CR以及WBC水平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RP、CR以及WBC水平值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下呼吸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头孢曲松,有效改善了临床各指标水平。

  • 标签: 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 头孢曲松 下呼吸道感染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利巴韦林联合孟鲁司特钠片对急性上呼吸感染患儿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80例急性上呼吸感染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片治疗。治疗10d后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以及炎性因子、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3+,CD4+和CD4+/CD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D8+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TNF-α,IL-4及IL-5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巴韦林联合孟鲁司特钠片明显提高了急性上呼吸感染患儿的治疗效果,缩短了患儿症状改善时间,降低了炎性因子水平,提高了免疫能力,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重视。

  • 标签: 呼吸道感染 利巴韦林 孟鲁司特钠片 炎性因子 免疫功能
  • 简介:目的:探究血清降钙素(PCT)和C-反应蛋白(CRP)检测水平的变化对老年患者脑卒中相关肺炎治疗中与抗菌药物使用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4月间接收治疗的脑卒中相关肺炎患者7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根据临床体征、症状决定抗菌药物的使用,观察组患者根据监测PCT与CRP水平变化情况决定抗菌药物的使用,治疗1周后,比较两组患者PCT、CRP、WBC水平测得值的变化差异,以及两组患者临床指标、耐药菌的检出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CT、WBC和CRP水平测得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各临床指标(培养结果、肺部阴影)复常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耐药菌的检出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根据PCT与CRP检测水平的变化,调整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抗菌药物的使用,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 标签: 血清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卒中相关性肺炎 抗菌药物 相关性
  • 简介:目的分析异丙托溴铵与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的联合治疗对上呼吸感染后慢性咳嗽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疗法,给予研究组患者行异丙托溴铵与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疗法,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免疫功能变化。结果①研究组中显效患者有30例,占总例数的60%;有效患者有18例,占总例数的36%;无效患者有2例,占总例数的4%;总有效率是96%;对照组中显效患者有10例,占总例数的20%;有效患者有29例,占总例数的58%;无效患者有11例,占总例数的22%;总有效率是78%;②研究组中,除CD8+(24.82±3.05)显著低于对照组外,CD4+(40.01±3.07)、CD3+(62.95±3.24)及CD4+/CD8+(1.61±1.0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经数据分析,差异存在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托溴铵与布地奈德混悬液的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对上呼吸感染后的慢性咳嗽患者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的广泛推广。

  • 标签: 异丙托溴铵 布地奈德混悬液 雾化吸入 上呼吸道感染 慢性咳嗽
  • 简介:目的:评价热清与阿奇霉素联用对患者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11月间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104例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52)与对照组(n=52);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氨溴索与阿奇霉素联用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热清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差异,以及治疗后脱机时间的差异和临床症状(肺部啰音、咳痰、咳嗽、体温)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后的各症状的复常时间早于对照组(且脱机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热清与阿奇霉素联用治疗呼吸衰竭患者疗效较为确切,有效改善了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提高了细菌清除率。

  • 标签: 痰热清 阿奇霉素 呼吸衰竭
  • 简介:目的探讨对老年呼吸内科患者进行医院感染预防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院呼吸内科所收治老年患者146例,按照时间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联合医院感染预防性护理,对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护理质量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性护理、心理护理、生活护理三项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可有效强化对老年呼吸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有利于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 标签: 预防性护理干预 老年呼吸内科 医院感染 预防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气高反应的效果.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儿科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2例,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治疗,持续1个月.对比2组患者1个月后咳嗽、咳痰、发热、关节疼痛、肝脾肿大情况和皮疹症状遗留率,治疗前、1个月后CRP水平,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情况,重症肺炎发生率,3个月后小儿肺功能检测异常发生情况.结果:1个月后,观察组咳嗽率、CRP、肺功能异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气高反应效果肯定,可发挥抗炎作用,改善症状.

  • 标签: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感染 孟鲁司特钠 气道高反应
  • 简介:目的:评价头孢唑林与左氧氟沙星联用对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伴产褥感染的疗效及其对降钙素原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5月间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伴产褥感染孕产妇84例资料,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唑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血液中性粒细胞计数(GRAN)、中间细胞(MON)、淋巴细胞(LYM)、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等生化指标和白细胞(WBC)计数、降钙素(PCT)等感染指标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液中的GRAN、MON、LYM、NE%、WBC计数和PCT等指标水平的测得值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5.23%高于对照组为78.57%(P〈0.05)。结论:采用头孢唑林与左氧氟沙星联用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产褥感染的疗效较显著,有效改善了血液生化指标和PCT水平。

  • 标签: 头孢唑林 左氧氟沙星 妊娠期糖尿病 产褥感染
  • 简介:目的研究新喹诺酮类药物加替沙星在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7年6月-2018年9月本院接诊的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患者60例,并将之按照数字抽签法分成实验和对照两组(n=30)。实验组应用加替沙星,对照组应用左氧氟沙星。分析两组的治疗情况,比较细菌清除率等指标。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细菌清除率为86.67%,同对照组的86.67%、83.33%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加替沙星具有抗菌活性强、药物副作用轻以及抗菌谱广等特点,将之合理用于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中,可取得显著疗效,建议临床推广。

  • 标签: 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 加替沙星 应用价值 细菌清除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创呼吸机治疗肺间质病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从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接受的肺间质病合并感染患者中,抽取82名,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肺间质病合并感染 护理满意度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应用鲑降钙素+基础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98例骨质疏松症患者,按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9例,对照组单纯给予钙剂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鲑降钙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腰椎骨密度值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腰椎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采用基础药物联合鲑降钙素治疗,效果突出。

  • 标签: 骨质疏松 鲑降钙素 老年人
  • 简介:目的探讨细菌性血流感染致脓毒症患者血清降钙素(PCT)、C反应蛋白(CRP)及内毒素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上海市浦东医院2014年6月—2016年12月就诊的108例脓毒症,按细菌培养结果分为革兰阳性菌(阳性组)38例和革兰阴性菌(阴性组)70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血清PCT、CRP及内毒素水平变化,并分析脓毒症患者中三者的相关性。结果阳性组和阴性组血清PCT、CRP及内毒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阳性组低于阴性组(P<0.05)。脓毒症患者血清PCT、CRP及内毒素间均存在正相关性(P<0.05)。PCT对脓毒症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均相对较高,CRP次之。血清PCT、CRP及内毒素诊断脓毒血症的临界值分别是2.05μg/L、87.35mg/L、16.12ng/L。结论血清PCT、CRP及内毒素水平在革兰阴性菌中高于革兰阳性菌,对于诊断细菌性血流感染致脓毒症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 标签: 血流感染 脓毒症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内毒素
  • 简介:目的:比较阿奇霉素与红霉素对呼吸系统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间收治的呼吸系统感染患者60例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红霉素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临床症状(肺部啰音、体温)复常时间的差异,并分析阿奇霉素用药的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肺部啰音、体温)复常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为63.33%(P<0.05)。结论: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呼吸系统感染患者的疗效优于红霉素,有效促进了患者临床症状的复常。

  • 标签: 阿奇霉素 呼吸系统感染 临床效果 药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