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糖尿是一种累及全身的代谢性疾病,对机体肺部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就糖尿合并间质改变的三个方面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如药物、转化生长因子 -β1、肺结核,以期填补糖尿并发症危险因素研究领域的空白。

  • 标签: 糖尿病 肺间质改变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创呼吸机治疗间质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从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接受的间质合并感染患者中,抽取82名,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肺间质病合并感染 护理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皮肌炎合并间质损害患者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4年 1月 ~2017年 1月收入的 25例皮肌炎合并间质损害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和(或)家属知情同意下对其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并对护理效果进行比对观察。结果:护理前 25例皮肌炎合并间质损害患者焦虑评分( 68.79±1.41)分、抑郁评分( 69.12±1.50)分,护理后焦虑评分( 50.37±1.23)分、抑郁评分( 49.38±1.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给予皮肌炎合并间质损害患者中西医结合护理有助于消除其负性心理,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皮肌炎 肺间质损害 焦虑评分 抑郁评分
  • 简介:摘要肺癌(LC)的发病率近些年逐渐上升,与间质疾病(ILD)尤其是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密切相关。氧化应激是恶性肿瘤以及间质的共同病理生理因素之一,近年来,关于抗氧化剂应用于LC-ILD患者的疗效一直倍受学界关注,本文对氧化应激在肺癌和间质病中的作用机制进行汇总,探讨抗氧化剂应用于LC-ILD治疗的潜在价值及可能的矛盾性,以期探索该类患者的治疗方案,并为后续研究方向提供部分理论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特发性间质纤维化(IPF)与继发于结缔组织间质(SPF)的临床表现以及治疗预后的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50例IPF和50例SPF病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结果结缔组织间质病患者病程明显短于特发性间质纤维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为咳嗽、气短,并且IPF比SPF症状和体征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发性肌炎较早出现SPF,SPF常见发病原因为干燥综合征、多发性肌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硬化症;SPF多为胸膜受累,IPF多为网状阴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诊断间质疾病时,应该重视影像学和功能检查,以免耽误病情。对于胸膜受累者,应该首先考虑SPF。

  • 标签: 肺间质病 结缔组织 纤维化
  • 简介:【摘要】目的 检测表面活性蛋白D(surfactant protein-D,SP-D)在炎性肌(idiopathic inflammatory myopathy,IIMs)合并间质病变患者外周血的表达水平以探讨SP-D在炎性肌合并间质病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定量方法测定46例炎性肌病患者及40名健康对照组血清SP-D水平,并分析血清SP-D水平与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等相关性。结果 炎性肌合并间质病变组血清SP-D水平(4.19±1.65)ng/ml高于健康对照组(2.36±1.18)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炎性肌合并间质病变组血清SP-D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SP-D可能参与了炎性肌合并间质病变的发病机制,可能作为炎性肌病患者发生间质病变的早期检测指标。

  • 标签: 炎性肌病 肺表面活性蛋白D 肺间质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CT用于慢阻合并间质纤维化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受不同因素的作用,增加了肺部疾病发生率,特别是间质性疾病,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其是出现于肺泡、肺泡之间的一种慢性炎症,会引起患者无法吸氧。且间质性疾病属于一大类疾病,包括了特发性的间质性疾病、矽肺、全身疾病引起的肺部表现等,临床症状多,影像学表现多,故治疗方法也不同。肺癌是支气管肺癌,其是出现于气管、支气管、的一种肿瘤,以胸痛、咳嗽、咳血表现,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一定的威胁。临床统计,间质性疾病患者肺癌发病率较高,约在10-40%左右,且在分析间质性疾病时,不仅可以检出较高的癌标志物,还可以检出异常表面的基因。目前,临床采用CT检查判断间质性疾病,有助于早期判断肺癌。故本次研究,针对间质性疾病合并肺癌的CT进展展开综述。

  • 标签: 肺间质性疾病 肺癌 CT
  • 简介:摘要相比较普通人,间质纤维化者存在更高的肺癌患病率,大约为9.8%至38.0%,在分析肺纤维化者中不但能够将高表达的癌标志物检出,也可将异常表达的标志基因检出。依据影像学表现能够准确判断间质性疾病,有利于早期肺癌的判断,充分了解间质纤维化合并肺癌CT表现,有利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 标签: 肺间质性疾病 肺癌 CT表现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间质疾病急性加重(AE-ILD)是指慢性纤维化性间质疾病患者呼吸功能的迅速恶化(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明显增加),同时伴有新的、广泛的肺泡损伤,并且影像学表现在原有纤维化病变基础上新发弥漫性、双侧磨玻璃样改变,病情迅速恶化,致呼吸衰竭甚至死亡,在临床上并不少见。AE-IL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诊断标准尚未统一,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但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感染与AE-ILD具有密切的关系。本文就感染在AE-ILD中的作用、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治疗进行综述,以提高对AE-ILD的认识。

  • 标签: 肺疾病,间质性 特发性肺纤维化 感染 急性加重
  • 简介:摘要目的整理我院糖尿合并侵袭性曲霉菌感染患者的药物治疗资料,探讨伏立康唑序贯治疗糖尿合并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30例糖尿合并侵袭性曲霉菌感染患者,对患者采取伏立康唑序贯治疗,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不良反应。结果患者平均住院时间(25.34±3.94)天,显效13例,有效12例,无效5例,其中死亡2例,肝功能衰竭死亡1例、呼吸衰竭死亡1例,治疗有效率83.33%,不良反应发生率23.33%。结论糖尿合并侵袭性曲霉菌感染属糖尿并发症的一种,采用伏立康唑序贯治疗的效果显著,现已成为糖尿合并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主要治疗手段。

  • 标签: 糖尿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 伏立康唑 序贯疗法 效果探究
  • 简介:摘要近年来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呈快速增长趋势,不同真菌引起的肺部感染各有特点,明确其好发人群对于疾病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意义重大。糖尿是常见的慢性疾病,因其免疫力下降,易合并感染,但与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关系尚不明确。本文综述了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研究进展,探讨糖尿在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对预后的影响。

  • 标签:
  • 简介:摘要间质疾病(ILD)合并肺癌越来越受到关注,ILD是肺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有共同的促纤维化和促癌的病理生理机制,因此不只是共。本文对间质疾病合并肺癌的流行学、发病机制、治疗(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后的获益、急性加重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等进行了综述。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间质疾病合并肺癌的认识及诊疗水平,加强个体化管理,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慢性阻塞性疾病(COPD)合并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特点。方法将我院于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48例COPD合并间质纤维化患者纳入本次研究(观察组),取同期48例单纯COPD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临床特点进行对比评价。结果在混合性呼吸困难及临床特征上不明显,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在重度呼吸困难及肺部可闻velcro音上,观察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CT影像检查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弥漫性点状结节状影、纹理增多紊乱以及网格状蜂窝状影与对照组相比更为突出,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合并间质纤维化患者兼顾了两种疾病的临床特点,对两者合并的患者,需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COPD 肺间质纤维化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慢阻合并间质纤维化的临床诊断。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01月至2015年01月期间诊断为慢阻合并间质纤维化并进行治疗的患者10例作为研究组,再随机选取被诊断为慢阻并进行治疗的患者1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实验室检查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用力肺活量(63.2±7.1)%pred,一秒用力呼气量(58.4±7.9)%pred,一秒率(79.4±9.3)%。对照组患者用力肺活量(74.8±8.6)%pred,一秒用力呼气量(67.3±6.1)%pred,一秒率(61.4±8.1)%。两组进行比较,用力肺活量、一秒率,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间质纤维化与慢阻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呼吸系统疾病,一旦患者同时患有以上两种疾病,会表现出自身不同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不尽相同,能够帮助临床诊断对疾病进行有效区分。

  • 标签: 慢阻肺 肺间质纤维化 临床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1例间质纤维化合并感染呼吸衰竭患者误吸后导致缺血缺氧性脑的临床资料和护理过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呼吸科收治 1 例间质纤维化合并感染呼吸衰竭患者误吸后导致缺血缺氧性脑的患者住院诊治过程。结果:本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后病情稳定,意识逐渐清醒,能完成简单指令,取得了满意效果,其护理要点包括机械通气的护理、病情观察、用药护理与预防各种并发症的护理。结论:对于病情危重,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在整体护理的基础上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护理任务复杂繁重,需要护理人员提高护理技术,减少护理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误吸导致的缺血缺氧性脑病 机械通气的护理 个案护理。
  • 简介:摘要包虫(echinococcosis)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流行性寄生虫疾病,人感染棘球绦虫的幼虫致病,也称棘球蚴(hydatid disease),肝脏和肺脏是最易被侵犯的器官。曲霉菌是一种腐生性真菌,曲霉菌感染常见于免疫缺陷的患者,包虫合并曲霉菌感染在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中非常罕见,在中外文献中均为个案报道。现将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1例免疫功能正常、无其他伴随疾病的双侧孤立性包虫合并曲霉菌感染病例报道如下,并结合中外文献进行文献复习,为这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标签: 肺包虫病 包虫囊肿 曲霉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