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血清肿瘤标志细胞质胸苷激酶也称为胸苷激酶1(thymidinekinase1,TK1)、癌胚抗原(CEA)、糖蛋白抗原19-9(CA19-9)、糖蛋白抗原72-4(CA72-4)及糖蛋白抗原242(CA242)联合检测对胃癌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印迹发光法分别检测45例胃癌患者、40例良性胃病患者以及40例健康人血清中TK1、CEA、CA19-9、CA72-4和CA242的水平,比较三组间的差异.结果胃癌组患者血清中TK1、CEA、CA19-9、CA72-4和CA242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良性胃病组及对照组(P<0.05).5项标志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82.1%,与单项检测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TK1、CEA、CA19-9、CA72-4和CA242对胃癌具有较高的辅助诊断价值,5项标志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胃癌诊断的敏感性.

  • 标签: 胸苷激酶1 癌胚抗原 糖蛋白抗原19-9 糖蛋白抗原72-4 糖蛋白抗原242 胃癌
  • 简介:目的:探讨检测血清CA125、CA19-9、CEA、CA72-4、AFP对结节性肝占位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98例发现结节性肝占位的患者,按照肝穿刺后的结果和临床诊断分为肝硬化代偿期组27例;肝硬化失代偿期组26例;肝转移癌组21例;原发性肝癌组24例;17例慢性病毒性肝炎乙型患者作为肝区无占位的对照组。后回顾性分析各组患者的血清CA125、CA19-9、CEA、CA72-4、AFP与结节性肝占位病灶良恶性的关系。结果CA125在肝硬化失代偿的患者中明显增高,这种增高与肝硬化代偿和慢性肝炎的患者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与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癌的患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CEA在肝转移癌和原发性肝癌患者中显著高于各组(P〈0.05);AFP在原发性肝癌中显著高于各组(P〈0.01);CA19-9、CA72-4在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发现肝占位的患者中病灶为恶性的患者普遍出现CEA的增高,原发性肝癌出现AFP与CEA的共同增高,CA125的单纯增高主要出现在肝硬化失代偿的患者中。该研究对于辅助医师决策肝穿刺的时机和肝穿刺前病情的告知具有意义。

  • 标签: 血清肿瘤标志物 结节性肝占位 鉴别诊断
  • 简介:目的采用核磁(1H.NMR)代谢组学技术初步探讨四氯化碳(CCl4)致大鼠急性肝损伤后血清代谢变化规律。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模型两组,模型组ip40%CCl4植物油溶液造成急性肝损伤模型,空白组注射等体积的植物油,造模24h后股动脉取血,常规肝脏病理切片,取血前12h禁食不禁水。比色法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含量,600MHzNMR波谱仪分析血清中小分子代谢代谢轮廓,并对数据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模型组中ALT的含量显著升高,肝脏病理切片显示模型组大鼠的肝组织内形成很多空泡,肝细胞变大,坏死严重,有出血和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血清1H-NMR代谢图谱中共鉴定了20个代谢,并确认了6个与CCl4致肝损伤相关的标志。结论常规血生化指标和肝病理切片结果与代谢组学的多元统计分析结果相一致,且代谢组学可发现引起肝损伤的代谢标志

  • 标签: 四氯化碳 肝损伤 NMR 代谢组学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 简介:身体负荷过大时,即使没有出现明显的体力不支,我们的身体和大脑也会发出多种信号。美国“奥普拉生活网”载文,总结了“身体超越极限的6个暗号”。

  • 标签: 老年人 养生 心理健康 心理卫生 医学心理学
  • 简介:目的研究探讨小分子化合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进展后与化疗交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服用小分子化合吉非替尼治疗后再继续服用原药,给予治疗组患者服用小分子化合吉非替尼治疗,停药行三代化疗药物进行全身化疗,2周期后再服用小分子化合继续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总生存期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78.79%)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51.52%);治疗组患者的总生存期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生存期;同时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9.39%)明显高于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发应发生率(12.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分子化合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进展后与化疗药物交替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较好,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期。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小分子化合物 化疗 交替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建立桃红四丸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桃红四丸苦杏仁苷的含量,以DiamonsilC18色谱柱(150mm×4.6mm,5μm),甲醇-0.5%磷酸水溶液(20︰80)为流动相进行洗脱,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10nm;柱温为25℃。结果苦杏仁苷在2.01~20.10μg/ml范围内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平均回收率为99.49%,相对标准偏差为1.07%。结论HPLC简便、灵敏、重复性好,可用于桃红四丸的质量控制。

  • 标签: 桃红四物丸 苦杏仁苷 色谱法 高压液相 质量控制
  • 简介:1病情简介患者2010年7月15日因外伤诊断为左桡骨远端骨折,急诊在外地某医院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恢复良好,骨折愈合。为取出骨折内固定于2011年12月13日到我市某医院住院,2011年12月15日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左桡骨远端内固定取出术。术中取出4枚螺钉,因1枚螺钉出现“滑丝”现象,未能将1枚螺钉及钢板取出,出现1枚螺钉及钢板留在体内现象。患者以其来院做钢板取出手术而未能将钢板取出,医院存在不足,对其造成伤害提起医疗事故鉴定。

  • 标签: 骨折内固定物 医患纠纷 手术 桡骨远端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 简介:天然产物的结构鉴定主流手段是核磁共振波谱法,与结构相似模型化合的核磁数据进行比较,确定未知化合结构是一种重要的方式。论文从结构鉴定过程中有机分子可分拆解析,如何寻找相似模型化合和实例例举3个方面,探讨相似模型化合对于未知图谱结构鉴定的作用和意义,并建议在平时的结构分析过程中注重模型化合数据的收集和积累。

  • 标签: 天然产物 结构鉴定 结构相似模型化合物 黄酮类
  • 简介:目的研究凌霄花提取抗凝血作用,确定凌霄花抗凝血活性部位。方法通过血浆复钙实验测定小鼠血浆复钙时间(PRT)和断尾法测定小鼠出血时间(BT)实验,比较凌霄花不同提取的药效活性。结果凌霄花水提、醇提及水提醇沉上清液均具有抗凝血活性;醇提萃取后正丁醇层药效最显著;水提醇沉上清液过大孔树脂后10%乙醇部位药效最显著。结论凌霄花抗凝血活性主要存在于极性较大部位。

  • 标签: 凌霄花 有效部位 血浆复钙时间 出血时间 黄酮
  • 简介:目的研究益母草注射液浸膏及其提取部位对大鼠流产子宫的作用。方法采用化学提取分离方法由益母草注射液中提取分离得到益母草生物碱部位(LH-1-B)、非生物碱部位(LH-1-A)。早孕大鼠ig米非司酮(8.3mg/kg)和米索前列醇(100μg/kg)造成不完全流产,24h后颈椎脱臼处死动物,迅速剖取子宫,用BL-420E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的收缩活动:采用累积给药方式,分别给予益母草注射液浸膏(37.5、37.5、150.0uL)或LH-1-A、LH-1-B(75.0、75.0、150.0μL),每次给药后记录10min收缩曲线,比较给药前后收缩张力、频率和活力的变化。结果益母草注射液浸膏可使流产大鼠离体子宫的活力和收缩张力增强(P〈0.01);LH-1-A使流产大鼠离体子宫收缩活力、张力及频率降低(P〈0.05、0.01):LH-1-B高剂量具有增加流产子宫收缩张力最小值作用(P〈0.05)。结论益母草注射液浸膏可显著增强流产后大鼠子宫收缩活动,但其内含有促进流产子宫收缩和抑制流产子宫收缩的活性部位,其中水溶性生物碱部位是其缩宫的主要部位,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益母草注射液 流产子宫 生物碱 非生物碱
  • 简介:目的制备并鉴定黄丝郁金-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Ⅰ-HP-β-CD)。方法以挥发油平均利用率和收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挥发油(Ⅰ)与HP-β-CD的比例、包合时间、温度和搅拌速度对包合工艺的影响;采用薄层色谱(TLC)、差示扫描热量法(DSC)结合光学显微对包合相进行鉴定。结果最佳包合工艺为:挥发油(Ⅰ)-HP-β-CD(1:12),包合温度为40℃,搅拌速度1000r·min^-1,包合时间5h,挥发油平均利用率为82.67%,包合收率为88.54%。结论HP-β-CD对黄丝郁金中的挥发油成分形成分子包合,可为改善黄丝郁金挥发油溶解度和增加稳定性提供依据。

  • 标签: 黄丝郁金挥发油 HP-β-CD 包合物
  • 简介:目的探讨强负荷训练对新兵心肌的影响和可能的机制。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月某部入伍1个月健康男性新兵200名,随机分为A组(5km越野跑)和B组(仅参加日常的队列和一般强度训练),每组100名。两组分别于训练当日晨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清肌钙蛋白T(cTnT)、B型钠尿肽(BNP)、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C反应蛋白(CRP),并于训练后即刻检测BNP和CRP,训练后次日晨检测cTnT和H-FABP。结果两组新兵运动前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A组运动后cTnT、BNP、H-FABP和CRP较运动前明显升高,且明显高于B组,B组仅cTnT运动后高于运动前(P〈0.01,P〈0.05)。结论新兵入伍后首次5km越野跑可导致心肌微损伤,其原因可能与首次强负荷训练导致心肌炎症和心脏室壁张力增高有关。

  • 标签: 军事人员 肌钙蛋白T B型钠尿肽 C反应蛋白质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红参中间体对普罗帕酮所致大鼠急性心力衰竭的作用,研究红参中间体抗心力衰竭的作用。方法:股静脉注射盐酸普罗帕酮致大鼠急性心力衰竭。用BL-420E生理记录仪系统观察记录红参中间体对心力衰竭大鼠的作用。结果:红参中间体可迅速(5min内)恢复心力衰竭大鼠的心率,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和左心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红参中间体对普罗帕酮所致的大鼠急性心力衰竭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标签: 红参中间体 急性心力衰竭 大鼠 心率
  • 简介:目的通过对血根碱离子对化合、白屈菜红碱离子对化合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寻找具有潜在开发价值的抗菌药物。方法将血根碱、白屈菜红碱与多种有机酸制备成离子对化合,采用试管稀释法和琼脂平板扩散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合抑菌圈实验,比较制备前后化合的抗菌效果。结果血根碱与苯甲酸、乳酸、富马酸等有机酸形成离子对化合之后抗菌活性增强,白屈菜红碱与乙酸、丙酸形成离子对化合之后抗菌活性增强。结论一些结合小分子有机酸形成的离子对化合显示出良好的抗菌效果,将生物碱制备为离子对化合的方法为寻找新的抗菌药物提供了一种思路。

  • 标签: 离子对化合物 体外抗菌活性 血根碱 白屈菜红碱
  • 简介:两性霉素B因其强大而广谱的抗真菌效果成为抗真菌治疗的金标准。由于两性霉素B的水溶性有限,最早上市的静脉给药制剂采用去氧胆酸钠增溶(即普通两性霉素B,简称AmB)。在临床上,AmB的严重不良反应,尤其是肾毒性,限制了它在真菌感染患者中的应用。

  • 标签: 两性霉素B 临床研究 复合物 硫酸钠 胆固醇 抗真菌治疗
  • 简介:目的研究非诺贝特(FNB)-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包合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及生物利用度。方法大鼠分别灌胃给予FNB原药及其HP-β-CD包合,采用HPLC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并采用3P97药动学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FNB及其HP-β-CD包合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符合开放一室房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tmax分别为(6.67±3.50)h和(3.17±2.62)h,Cmax分别为(6.31±3.04)μg.mL^-1和(39.82±16.25)μg.mL^-1,AUC0~t分别为(81.36±51.00)μg.h.mL^-1和(462.74±196.68)μg.h.mL^-1,AUC0~∞分别为(90.34±51.72)μg.h.mL^-1和(483.90±260.92)μg.h.mL^-1,2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FNB包合的相对原药生物利用度为535.6%。结论FNB与HP-β-CD形成包合后,其在大鼠体内的吸收速度明显加快,生物利用度显著提高。

  • 标签: 非诺贝特 羟丙基-Β-环糊精 包合物 药动学 生物利用度
  • 简介:目的采用HPLC-TOF/MS技术对青风藤不同提取部位及给药后大鼠血浆中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别,以探索青风藤可能的药效成分。方法色谱分离采用SHISEIDOMGC18(100mm×3.0mm,3μm)液相色谱柱,以乙腈-水(含0.1%的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20℃,流速0.3mL.min-1。质谱定性采用飞行时间质谱,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模式,质量数扫描范围m/z100~1000。结果体外各部位共鉴别出青风藤中23个化学成分,大鼠血浆中共鉴别出6个入血成分。结论该方法可用于青风藤体内外成分的鉴别,本研究为青风藤进一步的药效试验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 标签: 青风藤 化学成分 血浆 鉴别 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
  • 简介:目的考察一种新型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聚乙二醇(PEG)/B谷甾醇双接枝壳聚糖(Psc)在水中自组装形成的纳米粒的性能及组织分布,为作为抗肿瘤药物载体的可行性进行理论探讨。方法采用芘荧光探针技术测定PSC的临界聚集浓度(CAC);用香豆素-6为模型药物,透析法考察胶柬的体外释放度行为;考察载香豆素-6的PSC纳米粒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结果CAC为0.02g/L,载药量为3.3%,包封率为75%。较长链PEG的纳米粒比修饰短链PEG的纳米粒在脑部的分布有所增加;两种载药PSC纳米粒在肺部浓度较高;修饰PSC纳米粒在肾、心中分布均较少。结论PSC胶束可作为香豆素的载体,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聚乙二醇 β谷甾醇双接技壳聚糖 壳聚糖 体外释放 组织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