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湿疹临床疗效,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湿疹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虹膜睫状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0例虹膜睫状体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医疗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中医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0%高于对照组为7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复发率5.0%低于对照组的1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西医治疗虹膜睫状体炎,可取得良好效果,但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进行治疗,效果将会更为显著,有效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虹膜睫状体炎
  • 简介:目的探讨口腔护理结合饮食干预对口腔溃疡患者的影响。方法101例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1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口腔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饮食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进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进食率、临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口腔溃疡患者采取口腔护理结合饮食干预方式,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进食率及临床有效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口腔护理 饮食干预 口腔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4例盆腔炎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规范使用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抗生素治疗的同时结合中药保留灌肠。比较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情况、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71.88%(x2=5.379,P<0.05);抗生素使用时间、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t=7.841、6.917,P<0.05),随访6个月,复发率3.13%低于对照组18.75%(x2=4.010,P<0.05)。结论抗生素结合中药保留灌肠能有效改善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症状,缩短抗生素使用时间,降低复发率。

  • 标签: 盆腔炎性疾病 抗生素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刺结合中药熏蒸治疗风寒袭络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诊治的84例风寒袭络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仅采用针刺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采用中药熏蒸法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面神经功能评分情况。结果治疗组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面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结合中药熏蒸治疗风寒袭络型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明显,能够显著改善患者面神经功能,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药熏蒸 针刺 风寒袭络型 周围性面瘫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课题采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并同时设立了康复组、针刺组,观察不同治疗方案对疾病的疗效。并总结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优势,以便于临床的推广应用。方法本研究将符合纳入符合标准的6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康复组、针刺组,每组20例,进行临床观察。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治疗组采用金津穴、玉液穴点刺放血,针刺廉泉穴结合康复训练,康复组采用单纯康复训练,针刺组采用金津穴、玉液穴点刺放血,针刺廉泉穴,洼田饮水测试评估和吞咽困难量表作为观察指标,每组治疗前后的结果观察,并进行治疗后每组之间的疗效比较。采用SPSS17.0对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对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结果将三组患者资料的性别、年龄、病程进行比较之后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前洼田饮水测试评级,吞咽困难分级量表得分比较后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间具有可比性。治疗组、康复组、针灸组治疗后每组洼田饮水测试评级,吞咽困难分级量表得分比较后较治疗前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疗效对比结果示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针刺组、康复组。

  • 标签: 脑卒中 吞咽障碍 针刺疗法 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照研究探讨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治疗躁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躁狂症患者100例,采取国际通用随机字母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包含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口服碳酸锂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小剂量口服碳酸锂结合中医辨证疗法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8.0%和70.0%,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其BRMS评分均逐渐降低,但是在治疗2周后开始,观察组患者的BRMS评分降低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1周时的TESS评分无明显变化,组间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的TESS评分均有显著增加,且在治疗2周时,观察组患者的TESS评分逐渐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治疗躁狂症不仅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整体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能够减少患者碳酸锂的用量,且具有更加良好的临床治疗安全性。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辨证分型 躁狂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肺性脑病的疗效是否优于单一西医疗法。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Data)、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Pubmed数据库,纳入所有关于肺性脑病的随机对照试验,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数据统计分析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结果共纳入20个随机对照试验(RCT),患者共计1442例,治疗有效人数在实验组(n=780)和对照组(n=662)分别为652例和440例;Meta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中医和西医联合治疗肺性脑病的疗效优于西医单一疗法。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肺性脑病的疗效优于单一西医疗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CBL结合PBL教学法在社区医师培训中的研究,以供临床参考。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从2014年8月~2015年2月于我社区骨干医师心电图培训学员中选取44例,44例学员均在第一阶段接受传统教学心电图模式培训,之后在第二阶段采用CBL(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结合PBL(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模式)进行培训,探究采第一阶段以及第二阶段授课后学员的考试得分以及授课满意度的差异性。结果通过本文研究中可以看出,针对44例学员第一阶段以及第二阶段考试得分以及授课满意度的结果进行对比,采用CBL结合PBL授课方法的结果明显优于采用传统教学的结果,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BL结合PBL教学法在社区医师培训中具有较好的作用,可在临床教学中应用推广。

  • 标签: CBL PBL 社区医师培训 应用研究
  • 简介:痛经是妇产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该病的主要表现是月经前后或月经中出现的小腹疼痛,痛引腰骶部,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因疼痛造成晕厥。根据现代医学的理论可将痛经主要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其中因生殖器官有明显病变者,如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肿瘤等造成的痛经称为继发性痛经。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原发性痛经 疗效 回顾 穴位注射
  • 简介:医学伦理学作为医学生人文素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对医务工作者提出的更高层次的要求,加强医学伦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是必然选择。通过分析医学伦理学教育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必要性,提出两者结合的教育方法,即系统育人法、热点结合法、隐性教育法、实践促进法"四位一体",以此提高医学伦理学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 标签: 医学伦理学 思想政治教育 结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护理在重症肝炎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64例重症肝炎患者,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各为32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中医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护理后,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通过对比,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症肝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法,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病情,减少恢复时间,降低死亡率。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护理 重症肝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急诊抢救重症哮喘结合小剂量肾上腺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之间急诊科收治的重症哮喘患者40例,根据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20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如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临床表现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组间比较。两组患者进入急诊后测量血压、脉搏对生命体征进行监护,呼吸困难的患者给予面罩吸氧,同时建立静脉通路,严密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变化。对照组患者给予氨茶碱静脉注射,同时给予甲强龙肌肉注射。观察组患者给予小剂量肾上腺素皮下注射,对于临床症状无缓解的患者可重复注射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的使用量不超过1mg。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心率等生命指标变化情况,在患者症状得到控制后给予常规哮喘巩固治疗和抗炎治疗。结果在治疗前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指标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心率无差异,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临床指标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心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好转,观察组的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心率好转程度要优于对照组患者指标,且P<0.05统计学差异显著。治疗后对照组20例患者,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16例,总有效率80.0%,观察组20例患者,显效16例,有效4例,无效0例,总有效20例,总有效率100%。观察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的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重症哮喘发作急诊抢救过程中给予小剂量的肾上腺素,可快速缓解患者病情,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药通腑理气方灌肠结合针灸治疗癌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随机收集癌性肠梗阻住院患者共114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采用中药通腑理气方灌肠结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肠梗阻恢复的时间和程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癌性肠梗阻有效率提高,恢复时间缩短,手术率降低。结论中药通腑理气方结合针灸对癌性肠梗阻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 标签: 癌性肠梗阻 中药灌肠治疗 针灸
  • 简介:目的:采用直接肤段结合方法(DPRA)考察两种中药注射剂的过敏反应,评估该方法在中药注射剂过敏反应检测中应用的可能性。方法:运用HPLC法,通过测定两种中药注射剂对半胱氨酸多肽和赖氨酸多肽的消耗,来推测其产生过敏反应的可能性。结果:两种中药注射剂对半胱氨酸多肽和赖氨酸多肽均有不同程度的消耗,预示有潜在的致敏性。结论:该方法可以作为中药注射剂过敏反应的预测方法。

  • 标签: 直接肽段结合方法 中药注射剂 过敏反应 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viralmyocarditis,VM)的临床效果,为治疗VM患者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方法选取在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VM患者临床资料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39例。对照组应用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平均治疗疗程。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37/39),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4.62%(33/39),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平均治疗疗程为(29.41±3.25)d,对照组的平均治疗疗程为(46.23±4.47)d,观察组的平均治疗疗程远远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VM患者的临床效果更为理想。

  • 标签: VM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