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常光化学法建立一个新的和临床病理机制相似的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entralretinalarteryoclusion,简称CRAO)模型.方法家猫静脉内注入光化学药物,激光照射视网膜动脉后形成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动脉模型,经眼底荧光素造影检查证实并进行病理切片检查.结果成功地建立了CRAO模型,病理切片也证实阻塞的血管内有血栓形成.结论光化学法可建立和临床病理机制相的CRAO动物模型,此法操作简单,为临床研究CRAO的治疗提供了较好的动物模型.

  • 标签: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光化学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影响肺结核患者产生多药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的方法,选取研究对象为1291例肺结核患者,所有患者按照其是否产生多药分为产生多药组(43例)、未产生多药组(1248例)。单因素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而筛选影响肺结核患者产生多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年龄4个均为影响肺结核患者产生多药的危险因素。结论:导致肺结核患者产生多药的危险因素众多,因此,临床可采取相应措施防治肺结核患者产生多药,以改善预后。

  • 标签: 肺结核 耐多药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药肺结核用左氧氟沙星的价值。方法:2019年8月-2021年7月本科接诊多药肺结核病人72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用左氧氟沙星,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对比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关于总有效率,试验组数据97.22%,和对照组数据77.78%相比更高(P<0.05)。关于不良反应,试验组发生率8.33%,和对照组30.56%相比更低(P<0.05)。结论:多药肺结核用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疗效提升更为迅速。

  • 标签: 耐多药肺结核 不良反应 左氧氟沙星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于多药结核病例中引入延续护理干预所取得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12月收治于我院的多药结核病例42例为观察样本,以随机数字表法将42例多药结核病例划归为两个组别,试验组对照组皆计21例,对照组遵多药结核常规模式施护,试验组于此基础之上加用延续护理干预,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多药结核病例药疗依从率、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于多药结核病例中引入延续护理干预,可使其药疗依从率与护理满意度有所提升。

  • 标签: 耐多药结核 延续护理 研究
  • 简介:目的:证明不锈钢搅拌桶配制呋喃西林溶液的准确度及均匀,并确定呋喃西林溶液的配制工艺条件.方法:测定桶内液面和桶底呋喃西林溶液的含量,以相对偏差大小验证溶液的均匀;用相同的工艺条件配制3批呋喃西林溶液,以样品含量对标准含量的相对误差大小验证配制方法的准确.结果:选取设备的最大容许配制量,配制数批呋喃西林溶液,搅拌10min,桶内液面和桶底呋喃西林溶液含量相对偏差为0.2347%,与标准含量的相对误差均小于l%.结论:用本套不锈钢搅拌桶配制的呋喃西林溶液含量准确、均匀.因此,可将其正式用于配制呋喃西林溶液,满足临床所需.

  • 标签: 验证 不锈钢搅拌桶 呋喃西林溶液
  • 简介:高血脂具有高致病。本文通过比较中药发酵前后降血脂变化来探讨6味中药功效的变化。6味中药采用白菌灵芝发酵,分成不同动物实验组,采用洛伐他汀为阳性对照药。小鼠在连续用药15天后,腹腔注射Triton3393,然后检测血清总胆固醇和总甘油三酯,并对部分中药发酵前后的HPLC指纹图谱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益母草发酵前,桑枝和藤金银花发酵后,苦参发酵前后均能降低甘油三酯,而桑枝和益母草发酵前可以降低胆固醇含量。同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发现一些新成分在发酵后产生。因此,白菌发酵提高了部分中药降血脂功效,并产生一些新的物质,表明中药通过一些药用真菌发酵提高或改变功效的方法值得进一步探讨研究。白菌发酵中药功效变化研究值得进一步探索。

  • 标签: 降血脂 白腐真菌 发酵 中药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丁基胶塞对柠檬酸耐受。方法将不同厂家的丁基胶塞放置在不同浓度的柠檬酸溶液中,定时取出观察丁基胶塞的外形及其重量变化。结果丁基胶塞有明显被腐蚀痕迹,重量逐步减轻。结论丁基胶塞柠檬酸差。

  • 标签: 丁基胶塞 柠檬酸 耐酸试验
  • 简介:目的:探讨肺炎克雷伯菌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机理。方法:采用NCCLS推荐的K—B法测定50株肺炎克雷伯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并初步筛选出环丙沙星菌株。试管稀释法测定环丙沙星菌株对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对此23株菌GyrA的基因(gyrA)进行PCR扩增和基因序列的分析比较。结果:23株环丙沙星肺炎克雷伯菌中,20株存在gyrA变异:Ser83(TCC)→Phe(TTC)、Tyr(TAC),Asp87(GAC)→Asn(AAC)、Ala(GCC)。结论:肺炎克雷伯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机理主要与药物作用靶位gyrA基因的突变有关,并且gyrA基因突变位点越多其耐药程度越高。

  • 标签: 肺炎克雷伯菌 耐药 氟喹诺酮类 基因突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通痹汤对弥漫冠状脉狭窄患者左心功能及活动量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临床资料查证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9年8月间收治的136例弥漫冠状脉狭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中药通痹汤治疗,临床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94.12%(64/6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73.53%(50/68),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中药通痹汤 弥漫性冠状脉狭窄 左心功能
  • 简介:肺炎链球菌性疾病是导致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位原因,已经成为世界的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研究发现,青霉素不敏感的肺炎链球菌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本文综述肺炎链球菌性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以及其抗菌药物的选择。

  • 标签: 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 耐药性 感染 儿童
  • 简介:通过HIS系统调取2008年1月-2010年12月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患者的资料,统计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和治疗结果。共检出鲍曼不动杆菌427株,其中亚胺培南菌株234株,三年来有逐步升高的趋势,尤以2010年升高更为显著。234例感染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患者,10例死亡,72例未愈,15例放弃治疗,占41.45%。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必须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延缓耐药菌的产生。

  • 标签: 鲍曼不动杆菌 临床分布 耐药性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 简介:摘要:目的:在探究中对三代头孢菌素沙门菌的耐药基因进行分析,对其分布的特征以及在对相关疾病的防控治疗等深入的研究,为临床的诊断以及治疗等提供更多的价值。方法:在此次的研究中一共选取了157株的沙门菌,这些沙门菌都是进行特定头孢噻肟以及头孢他啶临床分离所获得的菌株,在对这些沙门菌检测与实验当中,所使用的是血清学分型与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方法进行的试验。结果:通过试验检测了解到,157株沙门菌中一共有血清型20种,并且在检测中检查出有耐药基因的一共127株,其中包括有103株的blaTEM、79株的blaCTX-M、9株的blaOXA-10以及1株的blaSHV,但是在检测中对于这些耐药基因却并没有检测出blaPER和blaCMY等。一共有80株ESBLs阳性和77株ESBLs阴性。在检测中,对于CAZ耐药性的沙门菌与不耐药性之间对比并没有多大的差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CTX的耐药性沙门菌与不耐药性之间的对比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研究分析中发现三代头孢菌素沙门菌中,所带有的耐药基因主要是blaTEM、blaCTX-M ,且具有着多样与一定复杂的,并且还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继续进行监测与研究。

  • 标签: 耐三代头孢素沙门菌 耐药基因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 简介:目的探讨贯叶连翘缺氧及其抗氧化作用。方法20只昆明种小白鼠随机分成正常组(10只)和贯叶连翘组(10只),灌胃给药30min后,应用常压缺氧实验观察2组小鼠存活时间,考察贯叶连翘对小鼠缺氧耐受的影响;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和贯叶连翘组,每组10只,应用D-半乳糖制造大鼠亚急性衰老模型,采用贯叶连翘灌胃给药30d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脂质过氧化代谢产物丙二醛(MDA)含量,评价贯叶连翘对模型大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贯叶连翘能明显延长小鼠存活时间,增强CAT、SOD及GSH-PX活性,减少模型大鼠血清MDA含量。结论贯叶连翘具有提高小鼠缺氧耐受及明显的抗氧化能力。

  • 标签: 贯叶连翘 衰老大鼠 抗氧化作用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左氧氟沙星应用于多药肺结核病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医院的多药肺结核患者80例,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为A组提供常规抗结核治疗,为B组增加左氧氟沙星的使用,对比两组的疗效情况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B组的临床疗效情况比A组要强,P<0.05;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A组要好,P<0.05。结论: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多药肺结核患者,相对于常规药物来说疗效更好,安全更高。

  • 标签: 耐多药肺结核 左氧氟沙星 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左氧氟沙星辅助治疗多药肺结核的药理学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接收的48例多药肺结核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予以分组。对照组行常规医治,观察组在上述医治上加入左氧氟沙星辅助医治。对比疗效。结果 观察组痰菌阴转率与空洞闭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对照组相近,差异不具有显著(P<0.05)。结论 在常规医治基础上加入左氧氟沙星辅助医治多药肺结核,具有较高的安全,能够显著促进患者的痰菌阴转与空洞闭合情况。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多药肺结核 痰菌阴转率 空洞闭合率 不良反应
  • 简介:结核病仍是目前威胁人类的三大感染性疾病之一,耐药结核菌的流行则导致更加严重的危害。乙胺丁醇(ethambutol。EMB)是一线抗结核药物,被广泛应用于结核分枝杆菌、鸟分枝杆菌和堪萨斯分枝杆菌等多种非结核分枝杆菌的治疗,但近年来EMB的耐药率有上升趋势,在一些国家获得EMB耐药率已达13.7%。因而,进一步研究结

  • 标签: 结核分枝杆菌 乙胺丁醇 分子机制 检测方法 耐药性
  • 简介:目的分析液相芯片技术检测多药结核分枝杆菌的临床价值。方法以tG315、rpoB526和rpoB531的耐药突变基因位点模拟性质粒为实验材料,使用液相芯片技术,开展多药结核分歧杆菌检测。结果此法能够检测出最低的质粒浓度为1ng/mL,灵敏度较高。5次检测可判断出katG315、rpoB526以及rpoB531位点基因型,结合相关结果,计算SD值和荧光值。阴性对照的MFI为(37±9.95),质粒样本变异系数为6.73%-13.75%,证实此法稳定性强。结论该项技术在检测结核分支杆菌的灵敏、重复性较好,可靠高,能够精准的检测出各个基因位点突变情况,值得说明的是,液相芯片技术经济强,操作简单,快速,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液相芯片技术 耐多药结核分歧杆菌 准确性 重复性 特异性 价值分析
  • 简介:在抗生素选择压力等因素影响下,全球细菌耐药情况日益严峻。作为主要的临床耐药菌之一,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发生率呈现逐年快速增长趋势。因此,在抗生素以外寻求其它MRSA感染的防治措施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将对机体免疫状态与MRSA的关系、尤其是巨噬细胞和粒细胞数量和功能在抗MRSA感染中的作用进行系统回顾,探索临床可能的、以免疫调节为目标的、针对MRSA感染的有效预防与治疗措施。

  • 标签: MRSA 宿主 免疫
  • 简介:近年来,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问题日益严重,因其耐药性高、病死率高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本文旨在对目前临床上各种抗MRSA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药动学特点以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比较,为临床治疗药物选择提供参考。

  • 标签: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感染 药物疗法 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