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5 个结果
  • 简介:根管治疗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使更多患者受益,但与此同时,随着治疗病例数量增加,根管治疗操作缺陷(endodonticmishaps)也成为牙髓治疗专家们面临的更具挑战的问题。为了使读者便于理解和掌握,我们按照根管治疗的操作顺序对髓腔入路和根管机械预备这两部分操作产生的失误和缺陷分别加以讲解。本讲主要讨论髓腔入路建立过程中产生的失误和缺陷。

  • 标签: 根管预备 缺陷 入路 髓腔 机械 根管治疗
  • 简介:目的:建立一种种植义齿手术误差测量分析方法。方法:14例患者,男性5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40.9岁,24颗种植体。利用快速成型技术加工患者工作模型进行模拟手术,植入种植体安装愈合基台,制作手术导板并进行种植手术,整合模拟手术和种植手术术后CT图像数据。计算拟合生成愈合基台中心线作为术前设计种植体的轴线,轴线与愈合基台顶面的交点,然后向根方分别截取愈合基台和种植体的实际长度,交点是术前设计种植体的根尖点和进入点。计算术后实际植入种植体中心线确定为术后实际种植体的轴线,轴线与种植体尖端平面的交点是实际植入种植体的根尖点,由此点向冠方截取种植体的实际长度,交点是实际植入的种植体进入点。相对应标志点间的空间距离为手术距离误差,轴线间夹角为手术轴向误差。结果:工作模型图像与CT图像准确整合,种植体上缘中心点误差为0.54±0.43mm,尖端中心点误差为1.58±0.74mm,轴向误差小于10°。结论:图像拟合准确,使用数学计算方法找出的标志点是唯一的,此方法重复性好,适于评价种植手术前后之间的误差。

  • 标签: 种植义齿 导航手术 手板 误差分析
  • 简介:目的:建立大鼠即刻再植牙动物模型,观察再植牙的愈合过程与牙根外吸收的表现.方法:30只6周龄SPF级Wistar雄性大鼠,分为6组,每组5只.单侧上颌第一磨牙脱位后即刻再植,对侧同名牙为自身对照.分别于术后1、3、7、14、21、28d处死,分离上颌骨;拍根尖X线片,应用图像分析系统测量近中根根尖周阴影面积;标本切片、HE染色,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近中根根尖周阴影面积随时间延长而增大,近中根牙根表面吸收陷窝增多,牙周膜局部宽度变窄,新生骨样组织增加.结论:本法成功建立再植牙动物模型,该模型稳定可靠,能完整反映再植牙愈合方式,为进一步研究再植牙愈合机理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模型.

  • 标签: 再植牙 动物模型
  • 简介:目的借鉴现有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RTOM)动物模型,探讨放射性舌炎(RTG)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自行设计和制作锥形铅质罩装置及附件,在SD大鼠舌背舌尖部位形成1cm×1cm的照射区域,实施单次、单剂量(30Gy)X射线,吸收剂量率为100.75cGy/min,每次照射6只的方法,制作RTG大鼠模型。观测RTG大鼠的体重、口腔黏膜炎指数、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照射后3~4d,舌黏膜上皮层完整;5~6d,肉眼可见受照射的舌背、舌腹黏膜出现红色斑点和成片变红(黏膜下出现充血),镜下见上皮变薄,部分黏膜上皮坏死脱落;7~8d,出现肉眼可辨的散在点状溃疡;镜下见鳞状上皮脱落形成溃疡,大量炎症细胞浸润,毛细血管扩张充血;9~12d,点状溃疡逐渐融合,上皮剥脱;12~14d,溃疡面有纤维渗出,形成连贯一致的溃疡,镜下见上皮完全脱落,纤维性渗出覆盖溃疡表面,其内有大量炎症细胞,固有层胶原纤维断裂;21d,溃疡的周边开始出现愈合;镜下见溃疡底出现肉芽组织,炎症细胞较照射后5d时明显减少,可见少量胶原纤维组织及大量新生毛细血管;28~35d,受照射的1cm×1cm范围的溃疡由周边向内收缩愈合。镜下可见上皮结构重新出现,但上皮层明显变薄,黏膜下层仍有炎症细胞浸润,黏膜下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基底细胞呈梭状,排列紧密成栅栏状。结论成功建立了大鼠RTG模型,为研究RTOM的病理机制提供了新的技术平台。

  • 标签: 放射治疗 口腔黏膜炎 舌炎 动物模型
  • 简介:目的探讨下颌第二双尖牙不同程度冠根折后行牙冠延长术并冠修复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方法。方法通过螺旋CT扫描获得原始数据.将获得的二位图像数据输入Mimics软件建立三维图像.将三维图像数据导入ANSYS软件.运用ANSYS软件对模型进行修改并划分网格形成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建立6个下颌第二双尖牙不同程度冠根折行牙冠延长术并桩冠修复的三维有限元模型:M0、M1、M2、M3、M4和M5。结论用此方法建模方便快捷,所建立的模型具有良好的几何相似性和生物相似性。

  • 标签: 双尖牙 冠延长 牙折断 有限元分析
  • 简介:目的:建立CAD/CAM系统中标准牙冠及牙列的三维数据库.方法:利用探针式扫描仪扫描全牙列28颗标准牙冠模型,处理数据,重建各牙冠的三维图形,并结合国人牙冠平均值进行校正.结果:扫描仪所测数据处理、校正后,重建了国人28颗标准牙冠的数据库以及标准牙尖交错(牙合)全牙列.结论:单个标准牙牙冠以及标准牙尖交错(牙合)全牙列数据精确可靠,为CAD/CAM系统的开发打下基础.

  • 标签: 牙列 标准牙冠 牙颌 牙尖 错HE 重建
  •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基于普通Windows平台的牙冠三维演示模型建立的方法.方法:通过获取牙冠石膏模型三轴外形轮廓及(牙合)龈向层面截面外形,在windows98下,利用3Dmax软件重建牙冠三维模型.结果:寻求了一套简单、价廉、易操作的牙冠三维教学演示模型建立的方法.结论:该牙冠建模方法简单易行,可应用于实验课教学;建立的牙冠模型可供教学演示,网络教学,多媒体制作,为修复体设计三维预览奠定基础.

  • 标签: 牙冠 三维演示模型 3Dmax软件 计算机 建模方法
  • 简介:与癌症治疗相关的口腔黏膜炎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放化疗急性并发症。一般来说,头颈部癌症放疗或放化疗引起的口腔黏膜炎发病率较高,也较为严重;单纯化疗引起的口腔黏膜炎发病率较低,程度较轻。严重的口腔黏膜炎造成病人疼痛、吞咽困难、继发感染、营养障碍,影响癌症的治疗,给病人造成了极大的痛苦。本文对国内外口腔黏膜炎动物模型建立情况和新近的各种防治方法进行综述。

  • 标签: 口腔黏膜炎 放疗 化疗 动物模型 防护
  • 简介:目的建立能用于细胞增殖诱导研究的涎腺放射性损伤细胞学模型。方法对离体培养的大鼠颌下腺细胞分别采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照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形态,MTS法检测其细胞的增殖率。结果与未照射组相比,3Gy以下剂量,细胞增殖率未见明显改变,5Gy以上的剂量,细胞仍有部分增殖,但增殖率明显下降(P〈0.01),而7Gy以上的剂量照射则表现为细胞的大范围死亡。结论一次性大剂量照射对离体培养下的大鼠颌下腺细胞的形态和增殖率均造成一定的影响,5Gy剂量照射下的鼠颌下腺细胞可用于细胞增殖诱导研究的放射性损伤细胞学模型。

  • 标签: 颌下腺 放射性损伤 细胞模型
  • 简介:目的:探讨运用CAD软件模拟制作有限元义齿模型,为简化有限元建模提供一种方法.方法:在CT扫描方法建立的下颌骨及基牙牙根的三维有限元基础模型上,用CAD软件在计算机上分别模拟套简冠及"O"型圈附着体两种覆盖义齿制作.结果:建立了"O"型圈附着体义齿与套筒冠义齿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结论:运用CAD软件在计算机上直接制作有限元义齿模型,方便可行,可以为临床上修复体优化设计提供实验基础.

  • 标签: 覆盖义齿 辅助 附着体 初步研究 CT扫描方法 修复体
  • 简介:目的:探讨利用螺旋CT原始数据建立包含牙列的颅面复合体三维几何模型的数字化方法,建立一个高精度的包含牙列的颅面复合体三维实体模型。方法:采用多排螺旋CT对恒牙早期骨性安氏Ⅲ类患者行常规头部平扫及三维数字影像重建,利用原始DICOM数据,自编程序,以及ANSYS和Solidworks软件,建立颅面复合体三维几何模型。结果:建立完整的颅面复合体三维实体几何模型,包含22块骨骼和28颗牙齿。探索出一条适用于活体的颅面复合体三维几何模型的建模方法。结论:应用螺旋CT薄层扫描,ANSYS和Solidworks软件,建立包含牙列的颅面复合体三维几何模型是一种准确、有效的方法。

  • 标签: 颅面 复合体 计算机 模拟
  • 简介:目的:建立口腔颌面计算机术前规划软件系统并进行初步应用。方法:将患者的三维CT数据输入计算机,经空间几何算法、计算机图形学方法及专用语言处理和分析,建立颅颌面骨三维可视化模型,并以VisualC++6.0和VisualizationToolkit(VTK)(Kitware)为平台,开发牙列缺损、缺失以及颌骨缺损后应用计算机进行术前评估和种植体植入模拟的应用软件系统。结果:根据临床各种功能需求,建立了针对口腔种植和颅颌面缺损种植修复的系统规划程序。结论:该系统能够实现口腔种植和颌骨缺损种植的术前评估以及各种类型种植体的植入设计与修复,为临床种植提供指导,并为后续基于CT数据的精确导向奠定了基础。

  • 标签: 计算机辅助术前设计 三维可视化 影像引导 牙种植体
  • 简介:目的:建立兔下颌骨垂直及斜行骨折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为开展生物力学试验仿真提供平台。方法:采用雄性新西兰大白兔为标本,将用CT所获得的下颌骨DICOM数据通过CAD软件直接建立三维模型,并设计接骨板三维模型:将接骨板和下颌骨的三维模型进行装配,最终在FEA软件中设计骨折线的方向和间隙大小,并划分网格。结果:建立了包括骨折线方向、接骨板、骨折间隙大小等信息在内的兔下颌骨骨折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结论:建立了具有高度几何相似性的兔下颌骨骨折模型,为骨折愈合的生物力学研究奠定了基础;所采用的DICOM数据直接建模法,具有准确高效的特点。

  • 标签: 有限元 下颌骨 骨折
  • 简介:目的建立实验性正畸牙移动保持期的动物模型,以利于研究保持期骨改建规律。方法于2008年4月在吉林大学口腔医院动物实验室,选用36只8周龄雄性Wister大鼠,以上颌前牙为支抗牵引第一磨牙向近中移动,加力21d后去除加力装置。以每只大鼠的左侧牙弓为实验侧,右侧牙弓为对照侧。在实验侧安装保持装置,分别保持1、3、7、14、21、28d;对照侧不做任何处理。在加力结束后和保持结束后即刻制取上颌石膏模型,测量所有模型的第一磨牙面近中沟与第二磨牙面远中沟的距离,计算加力结束后与保持结束后的距离,比较实验侧与对照侧的牙齿移动距离,评价保持装置的有效性。结果实验侧在保持结束后第一磨牙复发距离明显小于对照侧,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Wister大鼠为实验对象,采用正畸结扎丝结扎法建立的正畸牙移动保持期动物模型是有效的。

  • 标签: 正畸 牙移动 保持 动物模型
  • 简介:目的:通过CT结合逆向工程软件建立含完整牙列的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为进一步生物力学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选择健康成年志愿者1名,X线检查无颌骨疾患,取得其下颌骨CT资料,利用Mimic及Geomagic软件建立成年人含牙列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建立的含完整牙列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精确反映了下颌骨外形及内部解剖特点,实现了对下颌骨不同结构的精确区分,共得到80047个单元,模型加载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结论:该模型的建立,可有效实现对下颌骨的生物力学研究,更加接近临床实际要求。

  • 标签: 下颌骨 牙列 有限元 生物力学
  • 简介:目的:创建羊髁突囊内B型骨折并同期行坚强内固定术的实验动物模型,观察髁突囊内骨折固定术后的愈合情况。方法:12只6个月龄山羊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8只,一侧关节手术造成髁突囊内B型骨折并用两孔钛板+钢丝固定,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术后3、6个月各处死6只,术后即刻及3、6个月行螺旋CT扫描,手术前和处死前测量实验动物的体重和最大开口度,采用SAS6.12软件包对数据进行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自身术后3、6个月体重和术前体重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术前及术后3、6个月体重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前及术后3、6个月最大开口度自身比较和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螺旋CT显示骨折固定良好,固位钉稳固,骨折愈合良好。结论:髁突囊内B型骨折后施行恰当的坚强内固定术,可以促进骨折愈合。

  • 标签: 髁突囊内骨折 颞下颌关节 坚强内固定
  • 简介:目的:探索建立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正颌手术模拟研究方法。方法:将颌面畸形患者CT断层图像利用Simplant软件行颅颌面骨组织三维重建,截骨,构建颅颌面骨树状结构模型。在虚拟环境碰撞模型上行上颌骨LeFortⅠ型截骨、双侧下颌支矢状劈开及颏成形的手术模拟。结果:该系统形成的三维立体虚拟影像,可从任意视角观察,清晰逼真。运用系统工具进行骨组织的旋转、平移等手术模拟操作,实现了操作者与模型的交互作用,图像及触觉感知实时反馈,沉浸感强。应用该方法实现了正颌手术设计、虚拟操作及术后效果预测。结论:颅面三维虚拟正颌手术系统可以行正颌手术模拟及手术操作训练,在虚拟环境下实现图像反馈和力、触觉感知的手术模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虚拟现实 正颌外科 手术模拟 可视化 触觉感知
  • 简介:目的建立生长发育期大鼠的间歇性双侧完全鼻阻塞的动物模型.方法30只3周龄SD大鼠,分为3组,A组:对照组,B组:单侧鼻阻塞组,C组:双侧鼻阻塞组(张口呼吸组),每组各10只.用特制的阻塞器阻塞大鼠鼻腔,阻塞的时间为8:00am至4:00pm,4周后处死30只大鼠.结果A组、B组大鼠以鼻呼吸为主;C组表现为张口呼吸.A、B、C三组的呼吸频率分别为(96.8±5.91)次/min、(92.8±2.98)次/min和(48.6±4.38)次/min,C组的呼吸频率较A组与B组明显减慢(P<0.001).建模4周时,A、B、C三组的体重分别为(276.60±20.17)g、(236.80±19.46)g和(127.33±24.8)g,C组的体重较A组和B组明显的降低(P<0.001).结论本研究通过间歇性的双侧完全阻塞大鼠的外鼻初步建立了一个存活率高、重复性较好与人类张口呼吸较相似的大鼠的间歇性张口呼吸模型.

  • 标签: 鼻阻塞 大鼠 动物模型
  • 简介:目的:建立正常下颌骨及后牙固定桥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为其生物力学的研究提供数学模型基础.方法:利用头面部螺旋CT扫描,数字影像传输与转录以及UG和MARC软件相结合的方法.结果:建成后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与实体组织具有良好的几何相似性,共有单元4740个,节点5697个,模型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进行旋转、缩放、透视、剖开等多种方式观察,还可以按照不同的研究目的和要求删除和添加材料或组织.结论:将CT扫描技术与有限元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建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能较真实地模拟实际情况,为口腔生物力学的研究与优化修复体设计提供了研究手段.

  • 标签: 三维有限元模型 固定义齿 下颌骨 生物力学 CT扫描
  • 简介:跟踪口腔医学的发展趋势,建立老年口腔医学专科,研究老年口腔组织结构、哀老发生机制、发展规律,开展老年口腔病防治工作,培养老年口腔医学研究人才。创直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是:在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培养与提高的基础上,培养创新精神及形成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学科建设、研究生培养均取得显著成绩,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 标签: 老年口腔医学 研究生 培养 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