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上颌快速扩弓(rapidmaxiIlaryexpansion,RME)通过打开腭中缝来矫正上颌宽度不足以及增大牙弓周长。本研究的目的是使用CBCT来评价牙槽骨结构在用Hyrax扩弓器快速扩弓的即刻变化。方法:28位(女性19位.男性9位)需要进行上颌扩弓治疗的患者(平均年龄141岁.范围13~20岁).在T1(扩弓前)和T2(扩弓即刻)拍摄cBCT作为临床记录。测量第一前磨牙和第一磨牙处的上牙弓宽度、后牙段倾斜度、颊侧骨厚度。使用配对t检验检测统计学差异(P〈O05)。结果:上牙弓扩宽量在第一前磨牙处为4.7788±28474mm.第一磨牙处为46943±3.2198mm。上颌左右第一前磨牙和左上第一磨牙的腭根均发生了明显倾斜。片子上能显示颊侧骨板的所有牙根在扩弓其颊侧骨质厚度均减小。结论:RME.前磨牙间和磨牙间宽度均明显增加。牙根倾斜角度增大说明牙齿的移动是一种倾斜移动而非平行移动。颊侧骨板厚度在扩弓即刻测量时减小。因此.我们应严格监测炎症水平以避免牙周破坏。有必要建立一个标准参考平面和有可比性的测量方法以使不同研究的结果大体一致。

  • 标签: CBCT 牙槽骨 上颌扩弓
  • 简介:目的探讨单侧颧骨骨折在手术治疗中既保持面部美观,又能达到良好复位固定的方法。方法对17例患者行上颌前庭沟切口+颧骨颞骨头钢丝牵引复位固定,在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时行临床检查,3个月时加作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T)检查及定位X线片头影测量双侧外侧缘高度、眶下缘宽度、双侧颧骨长度,并对计量资料作t检验。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软组织均I期愈合,术后1年内定期复查未见明显复发,复位颧骨无移位、变形现象.3个月时CT示颧骨对位对线良好,头影X线片测量分析:双侧眶外侧缘高度、双侧眶下缘宽度、双侧颧弓长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简单颧骨骨折手术进路与固定术改进方法.是一种在术后面部不留瘢痕、手术复位与固定效果稳定、功能修复良好的手术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颧骨骨折 手术进路 术式改进 面部美观外科
  • 简介:目前适合测试正畸弓丝这种小力值的力学实验装置比较少,为此,笔者在参考美国牙科协会有关弓丝实验的ADANo.32弯曲试验,以及我国有关金属材料弯曲实验方法国家标准和相关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制作了正畸弓丝点弯曲实验装置,现介绍如下。

  • 标签: 正畸弓丝 三点弯曲 机械性能
  • 简介:目的:本实验对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印模不同石膏模型的尺寸变化作一研究。方法:在牙列缺损的标准模型上制取藻酸盐印模,消毒处理灌注石膏模型,石膏模型硬固脱模,用高精度电子数显卡尺对石膏模型和标准模型的特定位置进行尺寸测量。整个实验分为印模消毒处理组(流水冲洗组[对照组,冲洗lOsec],1:100含氯消毒液组[浸泡10min]);石膏模型组(普通石膏组和超硬石膏组)。每个实验重复6次,数据记录为均数±标准差,采用SPSS17.0软件行成对样本t检验分析(α=0.05,Chicago,IL,美国)。结果:流水冲洗普通石膏组尺寸变化最小(-O.207mm),超硬石膏组的变化量大于普通石膏组的变化量。统计分析显示流水冲洗处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含氯消毒液处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普通石膏模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超硬石膏模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含氯消毒液消毒印模会导致灌注的石膏模型尺寸收缩。

  • 标签: 模型 印模 消毒 尺寸
  • 简介:近年来无牙颌种植支持固定义齿的应用得到了极大的普及。但是由于受到上颌骨的解剖形态、上颌骨吸收形式、种植区牙槽骨的质量、上颌骨在发音中的重要作用、上前牙在面部美学中的重要作用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医生在进行上颌无牙颌种植支持固定义齿的诊断和设计时需要非常谨慎。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关于上颌无牙颌种植支持固定义齿牙颌面部美学诊断、设计的文章,通过对牙颌面部进行垂直向美学分析,为需要进行上颌无牙颌种植支持固定义齿修复的患者提供美学设计基础。

  • 标签: 无牙颌 种植 美学
  • 简介:本文报道了一例根尖切除出现根尖周炎、但无自觉症状的下颌第二前磨牙的非手术再治疗。X线检查显示髓室充填不足,根管欠填.根端充填及根尖透射区。治疗包括清理和塑形根管、超声波与连续;中洗法去除根管倒充填物、根管内暂封氢氧化钙、以及用MTA(矿物氧化物凝聚体)充填根管。在35年的随访中.该牙无症状.影像学检查显示根尖状况良好。

  • 标签: 根尖切除术 根管再治疗 MTA 根端充填物的去除 手术失败
  • 简介:目的:研究江苏地区正常青少年上唇形态并建立上唇维方向相关测量值。方法:选择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受试者104例拍摄锥形束CT和正面相照片。上唇的厚度应用MIMICS10.0软件直接测量,上唇的高度、宽度及唇红高度用数码照相一计算机辅助测量法测量。选择30个测量标记点,对被研究者的18个线距进行测量。数据由统计软件SPSS17.0分析。结果:上唇指标的维正常参考值男性组与女性组相比大部分有统计学差别,且男性组的所有测量指标都高于女性组。不同年龄组相比表明上唇的高度、宽度及上唇基部厚度的测量指标有随年龄增加趋势,但上唇游离处的厚度却有变薄的趋势。对称性研究发现,左、右唇宽度的差值为2mm,唇峰处唇红高左右差别均值仅为0.4mm。按差值比例计算得到上唇在横向的不对称程度最大,其次为厚度,最小的为高度。结论:建立了上唇维方向的正常参考指标,所有指标的均值男性大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除唇游离处的厚度有变薄趋势外,上唇的高度、宽度及上唇基部厚度均有增加趋势;上唇的不对称主要表现在水平向。

  • 标签: 上唇 软组织 对称 厚度
  • 简介:下颔后牙区萎缩重建的治疗方案之一即是游离下牙槽神经同期植入种植体。但是,关于血管神经束游离的功能.不同的研究.结果也不尽相同。各种原因既包括测试方法(典型测试需要患者主观回答).也包括手术本身(与术者水平密切相关)。本文报道了10例采用专用于简化骨手术的器械进行下牙槽神经游离的病例.应用该器械.口腔外科医师可以利用更小的骨窗和器械的倾斜来抓住血管神经束.从而减少对神经的过度拉扯。通过为期36个月的神经外科功能测试.结果显示经过短时间的神经感觉障碍,所有患者都恢复了正常感觉。患者在问卷上的主要回答也确定了这一结果。种植体成功率为100%。

  • 标签: 下牙槽神经 神经障碍 感觉障碍 病例分析 超声骨刀 游离
  • 简介:目的:探讨锥形束CT(conebeamCT,CBCT)在下颌阻生第磨牙(impactedmandibularthirdmolar,IMTM)拔除术前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在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口腔科门诊就诊,根尖片或曲面平展片检查显示下颌管(MC)与IMTM根尖相邻或相重叠的病例55例(60颗牙),行CBCT检查,根据CBCT所提供的影像资料,判断IMTM周围组织情况,采用涡轮钻分牙拔除IMTM。结果55例患者均未出现下牙槽神经损伤情况。结论CBCT较传统影像学检查方法成像更清晰,定位更准确,尤其有利于颊舌向位置关系的显示。对于中低位的IMTM应行CBCT检查以避免拔牙过程中损伤相邻组织结构。

  • 标签: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 拔除
  • 简介:目的研究正颌外科手术中常用软硬组织维头影测量标志点的可重复性,为精确的正颌外科维头影测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59名颅颌面骨骼及咬合关系正常的志愿者拍摄螺旋CT,并维重建.由同一研究者选取54个头影测量标志点进行定点测量,共3次,每次间隔一周.共定点3186个,每个点包括x,y,z个坐标数据,共获取数据9558个.采用组间相关系数(InterclassCorrelation,ICC)进行一致性检验,研究每个标志点测量的可重复性.结果86.5%的标志点ICC值大于0.9,其中硬组织标志点与软组织标志点分别为86.4%和87.0%.软硬组织标志点在各个轴向定点的可重复性最好的是上下方向,最差的是前后方向.结论计算机维头模上软硬组织标记点的确定具有较高的可重复性,能准确地反映头颅软硬组织的真实情况.

  • 标签: 三维头影测量 标志点 可重复性 正颌外科
  • 简介:目的:通过分析种植体颈部螺纹结构,以及Von-Mises应力和应变分布情况,为种植体结构设计提供生物力学实验数据和理论参考依据。方法:本文通过运用维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设计建立颈部有螺纹和无螺纹维种植体模型,利用CT扫描数据重建下颌骨维模型,牙齿咬合面与上颌骨长轴面形成的倾角为45。,沿此方向施加120N的力作用在牙冠顶部,以模拟实际咬合状态受力。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即刻负荷(即骨一种植体之间摩擦系数0.3)和骨愈合后期(即骨一种植体之间为绑定接触)两种加载情况下种植体与周围骨组织之间Von-Mises应力和应变峰值大小及分布状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在即刻负荷的条件下,Von-Mises应力、应变在颈部光滑的种植体与皮质骨之间分布均匀,峰值分别为28.654MPa、0.01334mm;而颈部有螺纹种植体与皮质骨之间的Von-Mises应力、应变峰值分别为52.630MPa、0.015864mm。在骨愈合后期,颈部光滑的种植体,在相同咬合力作用下,皮质骨Von-Mises应力、应变峰值分别为36.975MPa、0.010272mm;而具有颈部螺纹设计的种植体所引起的Von-Mises应力、应变峰值分别为35.857MPa、0.010234mm。在骨愈合后期,增加种植体颈部的螺纹设计使得皮质骨所受Von-Mises应力减小1.118MPa、应变峰值也有减小的趋势。结论:即刻负载种植时,增加种植体颈部螺纹结构,在种植体一骨愈合后期,颈部的微螺纹结构可使种植体一骨接触界面的Von-Mises应力和应变峰值有所减小,并且有效改善了接触界面的应力分布状况,有助于其长期稳定性及种植成功率的提高。

  • 标签: 种植体 颈部 螺纹 有限元分析(FEA)
  • 简介:目的:即刻负重技术在口腔种植中已有广泛报道。本研究旨在报道使用不翻瓣技术的即刻负重治疗方案.追踪10年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材料与方法:将上颌需要即刻负重种植治疗的46名患者.共97颗MkiV机械制作表层的种植体(NobeIBiOCare)纳入本研究。术前.为每名患者的软组织及其下方的牙槽骨解剖创建维模型并制作外科导板。使用黏膜环切刀在黏膜上钻5mm的孔以避免翻瓣。在手术当天和手术后1、2、3、6、8和10年进行对照检查。结果:所有种植的部位都有完整的颊腭侧骨壁。预先制作的临时修复体与种植体精密适合。负重8周内,有9个种植体失败,10年负重的累积生存率为91%。种植支持的固定桥生存率为94%,种植支持的单牙修复的生存率为81%。边缘骨吸收平均值在第1年内为1mm.第2年为04mm.第3年和10年后为01mm。结论:稳定的生存率和10年低的平均骨量丧失证实:在上颌骨应用不翻瓣技术进行即刻负重的种植治疗是可行的。

  • 标签: 牙种植体 不翻瓣手术 即刻负重 机械制作表层 骨质欠佳
  • 简介:目的:评估及比较部分覆盖与全腭板覆盖的上颌微型种植体支持覆盖总义齿种植体周围骨吸收水平。方法与材料:将19位上颔固位不良的无牙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第1组(n=10)接受上颌全腭板覆盖总义齿修复.第2组(n=9)接受上颌部分腭板覆盖总义齿修复。通过非埋入不翻瓣手术方法共植入114颗微种植体(每位患者6颗).并进行即刻加载的上颌覆盖总义齿修复。每位患者分别在义齿修复初期.修复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进行评估。通过影像学检查测定垂直及水平骨吸收情况。运用动度测量仪测定种植体动度(Periotest动度值),并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标尺了解患者的满意度。结果:2年.第1组和第2组垂直骨吸收量分别为538mm和6.29mm,水平骨吸收量分别为152mm和193mm,两组患者的骨吸收大多数出现在覆盖义齿修复6个月后。记录显示第2组患者垂直骨吸收程度明显高于第1组,并且动度值在任何观察期均高于第1组。第1组与第2组微型种植体存活率分别为784%和538%。所有患者都满意上颌覆盖义齿的固位性咀嚼能力。结论:由于边缘骨过多吸收及高于预期的微型种植体失败率,所以不建议采用非夹板连接的孤立型微型种植体支持覆盖总义齿联合部分腭板来修复无牙上颌。

  • 标签: 骨缺失 即刻加载 上颌 微型种植体 覆盖义齿
  • 简介:目的:通过拔牙植入4颗(all-oR-4)种植体并即刻负重18个月.评价拔牙后进行下颌无牙耠跨牙弓固定义齿修复的疗效。材料和方法:平均年龄623岁的47位患者(52~78岁).拔牙植入4颗种植体并进行即刻跨牙弓固定义齿修复。共植入188颗种植体。术后48h内.采用含有金属支架的临时固定义齿修复,6个月后进行永久性修复。植入时以及植入第6、12、18个月的随访检查中,对患者进行临床和影像学评估。结果:在植入第18个月的随访检查中.未发现种植体失败.且所有修复体都保持稳定。植入第6、12、18个月时种植体周围骨水平量分别为031±0.12mm、0.58±0112mm、07±0107mm。研究发现在轴向和倾斜植入的种植体之间.在植入第6个月(0.6mm.P=0115)、第12个月(012mmjP=O062)和第18个月(0.08mm;P=O146)期间骨丧失量并无显著性差异。在整个研究期间,有3位患者出现临时修复体折断.但所有患者的永久性修复体都保持稳定.并未发现任何并发症。结论:本研究认为.拔牙植入4颗种植体并即刻负重进行跨牙弓固定义齿修复是可行的,但此结论仍需更大样本量及更长随访期的研究来加以论证。

  • 标签: 全牙弓修复体 即刻负重 拔牙后种植i倾斜种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