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氧化锆预成桩和树脂或瓷修复无患牙数年后的情况。材料和方法用氧化锆预成桩对87例患者,共145颗经完善根管治疗后的患牙进行全冠修复前的桩修复:87颗患牙采用直接法堆塑树脂,58颗患牙采用间接法作Empress铸瓷。对其中52例(79颗患牙)采用树脂修复的患者(平均使用57.7个月)以及19例(34颗患牙)采用瓷修复的患者(平均使用46.3个月)成功进行了复查。结果两组患牙的牙周探诊深度均维持在正常范围,多数患牙的美观程度也很高。采用直接法树脂修复的79颗患牙未发现失败的情况:采用间接法瓷修复的患牙有3颗分别在修复42、43和55个月后因为脱位而失败。对失访病例进行最好情况为全部成功,最坏情况为全部失败的假定后,直接法的成功率分别为100%和91%,而间接法组分别为95%和53%。结论氧化锆预成桩和树脂直接修复的临床成功率显示这个方法是有前途的;而氧化锆预成桩和瓷的修复方法其失败率明显高,且有相当高的失访率,无法得出类似结论。

  • 标签: 桩核修复 功率显示 树脂核 氧化锆 患牙 临床
  • 简介:腔固位冠是根管治疗牙修复的一种方式。它包括一圈对接式的冠边缘和位于腔中的固位体,而没有根管内的固位桩。本文介绍腔固位冠修复的基本原理和临床指导要点。在这个病例中.2个曾用银汞合金充填的下颌磨牙经过牙髓、牙周治疗后改用热压铸瓷(Empress2.Ivoclar)制作的腔固位冠修复。预备前先用复合树脂材料充填倒凹,确保基牙预备形态良好,这样有利于保存牙体组织。修复后的情况显示这种修复方法可以保证功能和美观效果,尤其适用于后牙区生物力学特性和结构受损的根管治疗牙。因为修复体的边缘位于龈上.也可以预防牙周疾病。该项技术的基础是粘结.利用腔获得保证修复体固位和稳固的粘接面积。基牙预备时要保证有足够的剩余牙冠组织。这项技术为后牙区根管治疗牙的修复提供了一种除全冠修复以外的能够更多保存牙体组织的选择。

  • 标签: 后牙粘结修复 EMPRESS 2 髓腔固位冠 死髓牙 热压铸瓷
  • 简介:年轻恒牙活保存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冠部或根部剩余牙髓组织的活性和功能,促进牙根生理性发育。传统观点认为,活保存只适用于牙髓正常或可逆性牙髓炎、无根尖病变的患牙,以保留患牙剩余未被感染的健康牙髓组织。但迄今为止,并没有可靠的手段能准确判断牙髓状态。此外,多个研究显示龋源性露髓、伴有不可逆性牙髓炎及根尖周感染的患牙活保存治疗成功。临床上应充分利用年轻恒牙牙髓组织再生修复能力强的组织学特点,对年轻恒牙牙髓治疗采取更为保守的方法,以期获得更好的预后。

  • 标签: 年轻恒牙 牙髓治疗 活髓保存
  • 简介:前牙修复经常是一项高要求的任务。患者对前牙区的期望值普遍较高,使得主观情感因素在治疗中尤为重要。对于根管治疗后变色的中切牙,长久以来人们还未能在其治疗方法上取得共识。在所有方法中,漂白和复合树脂直接充填修复无疑是最保守的选择.但后期常需要继续维护治疗(补漂和修复).从长远来看,这对成人患者而言是一个不小的问题。而粘接瓷贴面则代表了一种更为高端的选择.因其能恢复完整牙所具有的生物力学性能.能遮盖牙体基底色.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并且和全冠修复相比生物学代价更为合理。本文将以一个临床病例对以上治疗策略进行解释说明。治疗计划以仿生学理念为基础.同时考虑现有材料、技术,结合患者的个人需求,并在牙本质封闭过程引入一个创新的步骤——微吸管技术。所有技工室工作均通过“口腔远程医疗“完成.即牙科技师与患者没有直接接触。

  • 标签: 根管治疗后 中切牙 变色 成人患者 生物力学性能 前牙修复
  • 简介:保存是通过间接盖髓或直接盖髓保存牙髓的活力,刺激剩余牙髓形成牙本质-牙髓复合体的治疗方法。这种治疗方法需要有良好的盖髓材料隔绝感染组织,促进成牙本质细胞分化,形成修复性牙本质。本文对临床使用的活保存材料,具有应用前景的材料研究动向进行了综述。

  • 标签: 活髓保存术 活髓保存材料
  • 简介:目的评价聚合瓷纤维桩与玻璃纤维桩的抗折强度.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广东医学院附属深圳南山医院口腔科门诊因牙周病拔除的20颗根长相似的上颌中切牙,随机分为聚合瓷纤维桩组和玻璃纤维桩组,每组各10颗.根管治疗后切除牙冠,聚合瓷纤维桩组采用牙周固位纤维增强的Adoro聚合瓷纤维桩修复,玻璃纤维桩组采用ParaPostTaperLux玻璃纤维桩修复.两组样本进行抗折强度测试,记录折断模式及所加载的最大负荷.结果聚合瓷纤维桩组牙齿折裂时负荷为(593.0±71.01)N,玻璃纤维桩组为(645.4±63.63)N,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37,P>0.05).两组的折裂位置大部分发生于牙根颈1/3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5,P>0.05).结论聚合瓷纤维桩系统与玻璃纤维桩系统的抗折强度和折裂位置分布相似,聚合瓷纤维桩系统应用于临床的修复效果尚有待进一步观察.

  • 标签: 聚合瓷 玻璃纤维 桩核 抗折强度
  • 简介:目的观察玻璃纤维桩加树脂和铸造镍铬金属桩修复上颌前磨牙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5年3月至2007年7月在北京市通州区新华医院口腔科行上颌前磨牙桩冠修复的143例患者的176颗患牙,随机分为A、B两组,各88颗。分别使用玻璃纤维桩加树脂和铸造镍铬金属桩制作桩,然后用烤瓷全冠进行修复,随访2年,观察比较临床效果。结果A组成功86颗,失败2颗,成功率97.7%;B组成功85颗,失败3颗成功率96.6%。两组修复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纤维桩加树脂和铸造金属桩修复上颌前磨牙,临床效果基本相同。但玻璃纤维桩在失败后的再次修复方面具有铸造桩不能比拟的优势,因此在上颌前磨牙的桩修复方面首选玻璃纤维桩。

  • 标签: 上颌前磨牙 桩核技术 玻璃纤维桩
  • 简介:全瓷修复材料具有一定的透明性和透性,能够再现天然牙的半透明度和色深度,是目前最接近天然牙美学特征的修复材料。本文就全瓷修复材料透性的测定方法、影响因素及与天然牙透明度的匹配等方面做一综述。

  • 标签: 全瓷修复体 半透性 透射性
  • 简介:目的探讨青少年恒牙龋病保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对2007年2月至2009年8月沈阳市皇姑区牙病防治所收治的15~24岁青少年恒牙深龋患者278例(328颗患牙),采取保留部分近腐质,用3MVitrebond护剂双层垫底等综合方法治疗。结果275例(325颗患牙)治愈,治愈率98.8%。结论3MVitrebond护剂双层垫底充填是保治疗青少年恒牙深龋的有效方法。

  • 标签: 青少年 恒牙龋病 护髓剂 充填修复
  • 简介:良好的封闭性是施行高质量的桩修复要求之一。充填、修复材料和牙体组织间的微渗漏与修复远期效果密切相关。目前国内外关于桩微渗漏的研究众多,研究提示桩修复过程中桩道预备时机、桩道预备器械、剩余根充物长度、桩材料的选择及桩预备时机都可能与微渗漏的发生相关,本文就桩修复过程中微渗漏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微渗漏 桩核 桩道预备
  • 简介:目的研究铸造镍铬合金桩、黏接银汞桩、传统银汞桩和纤维树脂桩的冠向微渗漏情况。为临床桩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择60颗新拔除的人上颌磨牙,随机分为6组,其中4组分别制作铸造镍铬合金桩、黏接银汞桩、传统银汞桩和纤维树脂桩,另2组分别为阳性和阴性对照.然后浸入印度墨水中1周,评价不同桩的冠向微渗漏情况。结果4个实验组微渗漏明显小于阳性对照组(P〈0.05):纤维树脂桩组和黏接银汞桩组微渗漏明显小于传统银汞桩组和铸造镍铬合金桩组(P〈0.05)。结论各种桩修复都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微渗漏.其中黏接银汞桩和纤维树脂桩修复更为有效。

  • 标签: 银汞桩核技术 纤维树脂桩核 冠向微渗漏
  • 简介:残根、残冠在临床上非常多见,传统方法是由成品桩或螺纹钉固位,用树脂套冠或光固化树脂等修复,由于成品桩与根管不密合,易脱落,多次桩冠或多次光固化导致牙体继发龋,使牙体组织缺损越来越大,最后导致牙缺失.我们自1998年以来采用金属桩修复残根、残冠共50例70颗牙,并随访1—2年,无一例脱落及牙根折断,仅二例出现崩瓷,临床效果较为满意.

  • 标签: 残根 残冠 金属桩核 根管制备 桩核 FX玻璃离子
  • 简介:目的观察采用金属烤瓷全冠修复早期隐裂牙以保存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7年7月至2010年1月泰州市口腔病防治院门诊收治的26例患者的30颗来治疗早期活隐裂牙,随机分为两组,Ⅰ组15颗患牙采用综合治疗,Ⅱ组15颗患牙直接行金属烤瓷全冠修复。对两组牙随访观察2年并对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Ⅰ组的治疗成功率为73.3%,Ⅱ组的治疗成功率为9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隐裂牙应进行仔细检查,明确诊断及分类,保存活的直接金属烤瓷全冠修复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 标签: 早期隐裂牙 金属烤瓷全冠 活髓
  • 简介:目的:研究咬合创伤大鼠三叉神经脊束尾侧亚(vc)内骨形成蛋白-2(BMP-2)mRNA的表达变化。方法:于大鼠右上第一磨牙粘结方丝,抬高咬合0.5-0.8mm,建立1、3、7、14、28d组咬合创伤模型,通过拍摄X线片及HE染色观察牙周组织的损伤程度,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观察各大鼠Vc内BMP-2mRNA的表达及变化。结果:咬合创伤第1天BMP-2表达下调,第3、7、14dBMP-2表达持续上调,28d组BMP-2表达量下调趋于正常水平,14d组表达量最高(P〈0.05)。结论:BMP-2mRNA在咬合创伤大鼠Vc内表达,表达量的高低与牙周组织的损伤程度相一致,即牙周损伤程度重时Vc内BMP-2高表达,牙周损伤程度轻时Vc内BMP-2低表达。

  • 标签: 骨形成蛋白-2(BMP-2) 咬合创伤 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Vc)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显微超声技术行牙切术的临床疗效,为临床进一步推广提供依据。方法选择30例一侧基本完好,一侧病变严重的患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5颗。对照组行传统的牙切术,实验组应用显微超声技术行牙切术,术后1、3年后复诊评估其成功率以及边缘性牙龈炎的发生率。采用PearsonChi-Square检验统计牙切术的疗效,当频数少于5时则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水准α=0.05。结果两组术后1年和3年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1,P3=1),实验组术后3年边缘性牙龈炎发生率低(P=0.035)。结论显微超声技术行牙切术可以有效的保存一侧基本完好,一侧病变严重的患牙,可有效降低术后边缘性牙龈炎的发生。

  • 标签: 牙半切术 显微根周手术 超声技术 边缘性牙龈炎
  • 简介:临床上常采用二段式桩加全冠的形式修复经过牙髓治疗的牙齿.因材料和制作方式不同,现有多种类型的桩系统,但各存在优缺点.近年来,不少学者对粘结银汞桩进行了研究,它不仅能有效的防止微渗漏,还可以保留较多的牙体组织,而且能有效的避免侧穿,是一种前景广阔的修复形式.

  • 标签: 粘结银汞桩核 后牙 修复 临床应用
  • 简介:上颌前牙龈上残根残冠的修复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应用也很普遍,但是,当由于外伤、龋齿等原因造成前牙的残根位于龈下时,尤其当残根位于龈下1mm-3mm时,修复后常常并发牙根折裂、牙周炎、牙龈炎等。从2003年以来,我们开始探索进行前牙龈下残根的修复治疗,其特点是:甲冠排龈,根据不同的断面形式进行不同的根面预备,并采用不同肩台设计来避免修复后的并发证。

  • 标签: 残根 桩核 桩冠 排龈
  • 简介:目的:探讨中老年急性细胞白血病患者与牙周炎的相关性。方法:共选取102例研究对象:AML组49例,对照组53例,每组按年龄又分中年组和老年组。所有研究对象均使用Florida探针进行全口牙周检查。记录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牙龈出血指数(BI)、菌斑指数(PLI)、余留牙数、中性粒细胞(NEUT)、血小板(PLT)、C-反应蛋白(CRP),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中年组中,AML组的PD、CAL、BI、PLI、CRP及牙周炎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NEUT、PL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余留牙数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中,AML组的PD、CAL、BI、CRP明显高于对照组,NEUT、PL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的PLI、余留牙数及牙周炎检出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L组牙周临床指标与相关血液指标之间不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中老年急性细胞白血病与牙周炎关系密切,急性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牙周状况更差。

  • 标签: 中老年 白血病 牙周炎 牙周指数
  • 简介:目的:探讨后牙残根残冠的分体插入式铸造桩冠修复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对68颗后牙残根残冠应用分体插入式铸造桩冠修复,观察患者自我感觉、临床使用效果等.结果:68颗后牙修复后随访2年至3年,所有患者均使用良好.其中2颗根管预备中发生意外侧穿,早期有轻度胀痛;2颗根管超填者,偶有不适感.结论:后牙残根残冠插入式铸造桩冠修复,既方便、简洁,义解决了共同就位道的问题.

  • 标签: 核冠修复 后牙 分体插入式 铸造桩核
  • 简介:目的:比较两种桩-冠(预成螺纹型金属桩和螺纹钉树脂桩桂)修复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近3年修复的113例前牙残根残冠的单冠患者,采用两种不同的桩--冠修复治疗方法。并经过2年的随访观察。结果:两种桩--冠修复方法在冠钉松动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防止牙根折裂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预成螺纹型金属桩-冠组,在防止冠钉松动方面明显优于螺纹钉-复合树脂-冠组(P〈0.05)。

  • 标签: 预成桩核 螺纹桩钉 复合树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