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neurotrophicfactor,CNTF)是神经保护因子中被研究的最多的因子之一,细胞包囊技术(encapsulatedcelltechnology,ECT)为CNTF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安全有效的给药途径。大量的研究证据表明,CNTF对视网膜色素变性、青光眼、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视神经损伤等眼部疾病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本文就CNTF与眼病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睫状神经生长因子 细胞包囊技术 视网膜色素变性 青光眼 全色盲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软壳技术在玻璃体切割术后并发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玻璃体切割术后并发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29例(29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应用改良软壳技术保护角膜内皮及晶状体后囊膜,观察术中并发和术后视力改善情况、眼压及角膜情况。结果29眼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进行顺利;无瞳孔缩小、巩膜塌陷、后囊膜破裂、晶状体坠入玻璃体腔及爆发性脉络膜出血发生;术后视力较术前改善22眼(78.9%),视力不变7眼(21.1%);术后1周内8眼(27.6%)出现一过性高眼压,5眼(17.3%)出现轻度角膜水肿;后囊膜混浊4眼(13.8%),行YAG激光治疗;术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9.81±3.07)%。结论玻璃体切除术后并发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改良的囊袋内软壳技术可有效保护角膜内皮及晶状体后囊膜,提高手术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改良软壳技术 玻璃体切割术 并发性白内障 超声乳化术
  • 简介:目的为了进一步了解永康市常见致盲眼病情况,更好的开展防盲治盲工作,为政府部门制订防盲计划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从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我院采用流行病描述性研究的方法,按1979年全国第二届眼科学术会议提出的WHO标准进行。对象当地城乡常住人口60岁以上不特定人群为主要对象,随机对永康市两个街道、四个乡镇、80余个行政村(自然村)、两所中学、八所小学、两个养老院共一万人次的致盲眼病,进行了流行病抽样调查研究。结果第一位致盲眼病是白内障;第二位是外伤性陈旧性角膜病变;第三位是全身性基础性疾病引起的眼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性眼病变。结论以上眼病是我市当前主要的致盲眼病,是现阶段防盲治盲的重点所在。

  • 标签: 眼病 流行病学 防盲治盲 公共卫生
  • 简介:目的观察球后注射山莨菪碱联合高压氧治疗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皮质激素、血管扩张剂、营养神经类药物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山莨菪碱球后注射联合高压氧,15天后除了停止球后注射山莨菪碱,其余治疗不变,30天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视力、视野的改变。结果视力治疗组治愈13眼,显效4眼,有效10眼,无效3眼。对照组治愈6眼,显效12眼,有效8眼,无效4眼。两组对比经ridit分析Z=-3.074,P=0.002。视野治疗组治愈15眼,显效9眼,有效3眼,无效3眼。对照组治愈3眼,显效8眼,有效14眼,无效5眼,两组经ridit分析Z=-3.504,P=0.000。结论球后注射山莨菪碱联合高压氧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疗效较好。

  • 标签: 山莨菪碱 高压氧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