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硬化症治疗中各种术式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1964~2003年资料完整的部分硬化症病例,分别统计术手术前后0.25k、0.5k、1k、2kHz频率平均骨气导差,按不同术式(镫骨撼动术、镫骨足板切除足弓复位术、镫骨切除Teflon小柱植入术及镫骨活塞术)统计手术前后平均骨气导差的缩小值,t检验分析各术式间的差异,x2检验分析各术式再次手术率的差异,随访手术远期效果.结果经t检验发现,镫骨足板切除足弓复位术及镫骨活塞术听力提高明显优于镫骨撼动术及镫骨切除Teflon小柱植入术,镫骨撼动术及镫骨足板切除足弓复位术再次手术率明显高于镫骨切除Teflon小柱植入术及镫骨活塞术;镫骨活塞术术后远期效果较好.结论四种术式中镫骨足板切除足弓复位术听力提高最佳,其次为镫骨活塞术,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明显高于镫骨撼动术及镫骨切除Teflon小柱植入术组;镫骨活塞术是治疗硬化症最理想术式,术后近期及远期效果较佳且再次手术率最低.

  • 标签: 耳硬化症 镫骨手术 手术治疗 镫骨撼动术 镫骨足板切除术 镫骨活塞术
  • 简介:手术治疗是硬化症患者恢复和提高听力最有效的措施。镫骨手术已成为治疗硬化症名乎其实的“微创、高成功率手术”。本文将对硬化症手术治疗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 标签: 手术治疗 耳硬化症 镫骨手术
  • 简介:硬化症(otosclerosis)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内耳迷路包囊骨海绵样变性为病理特征的内耳疾病,又名海绵化症(otospongiosis)。其颞骨病理表现为骨迷路包囊灶性骨质吸收,髓腔扩大,血管增多,呈海绵样变,破骨、成骨现象可同时存在。

  • 标签: 耳硬化症 CO2激光 手术治疗 镫骨 海绵样变性 径路
  • 简介:硬化症由Valsava于1704年首次发现,而AntonvonTroltsch于1872年首次使用了硬化症(otosclerosis)一词,以区别于鼓室硬化症(tympano—sclerosis)。正常情况下,人类囊自发育完成后即不再改变,

  • 标签: 耳硬化症 中国 治疗 鼓室硬化症
  • 简介:目的通过使用两种不同的真测试方法对开放助听器选配效果进行评估,以确定两种测试方法所得结果是否存在差异,为开放助听器真测试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20名听力正常青年人在佩戴右侧开放助听器时,分别在传统和开放式方法下用3f#刺激强度(50、65、80dBSPL)行真介入增益(real-earinsertiongain,REIG)测试,分析比较两者所得结果差异。结果在3种刺激强度下,两种方法各频率的REIG差值范围为(4.65,-4.95),其中50dBSPL下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的频率有250、1000、2000、3000、4000、6000Hz;65dBSPL下250Hz处无统计学差异,3000Hz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频率两者间均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80dBSPL下,1000Hz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50、500、750、1500Hz处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开放助听器REIG测试时需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校准及测试方法,以获得准确的测试结果。

  • 标签: 真耳测试 开放耳助听器 效果评估
  • 简介:目的观察双层筋膜覆盖Medpor支架一期再造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5月在上海东方丽人医疗美容门诊部就诊的先天性小畸形269例,Medpor支架由美国PARK大学Porex3l,科医疗公司生产,雕刻好的外耳轮支架上覆盖游离筋膜瓣,翻转颞顶筋膜瓣覆盖整块支架,游离皮片覆盖筋膜瓣一期完成全耳廓再造术,术后2周,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随访,观察再造耳廓的成活情况及形态。结果269例患者再造均成活,术后随访6~12个月未出现排异、过敏及其他不良反应。262例再造耳廓形态逼真,质感柔韧,立体感强,颅角与健对称,有3例出现支架外露,有4例因为瘢痕体质导致术后瘢痕增生,耳廓形态不佳。结论双层筋膜覆盖Medpor支架一期再造弥补了单层筋膜瓣覆盖Medpor支架植入质地偏硬的缺点,降低了外耳轮支架外露的缺点,是目前有效的应用Medpor支架一期再造的方法。

  • 标签: 双层筋膜 一期耳再造 MEDPOR
  • 简介:本文系统的介绍义种植传统的手术方式、基本结构及义赝复体制作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两段式义种植及无支架义种植的不同方法和结构。对于义赝复体制作和粘贴方法的应用,也根据不同类型的病例进行了描述。

  • 标签: 小耳畸形 义耳种植 治疗
  • 简介:效应是由于外耳道被封闭而造成的骨导听阈变好的现象.这一效应在纯音测听中会造成低频骨导听阈下降,还会对护耳器的配戴效果产生影响.在助听器配戴中堵效应会造成配戴者耳部闷胀、感觉自己说话的声音空洞不适或者响度过大.如何将通过骨传导方式到达道的低频声音能量有效地降低或通过道发散出去是助听器技术面临的一大课题.本文将就堵效应的原理、测量以及助听器选配中消除堵效应的方法等作概括性阐述.

  • 标签: 助听器 堵耳效应 护耳器 配戴效果
  • 简介:声发射(OtoacousticEmissoionOAE)是一种产生于耳蜗,经听骨链及鼓膜传导释放入外耳道的音频能量[1].早在1948年Gold即猜测到内耳存在有正反馈作用特性的生物力学过程,以加强基底膜的运动,并认为可能在外耳道记录到这种活动信号.1978年Kemp首次在健康人外耳道记录到由短声刺激诱发的声发射信号[2],随后又记录到自发性声发射,证实了Gold的假设.

  • 标签: 发射研究进展 耳发射
  • 简介:面神经大部分在颞骨内行走,经内耳道进入中耳乳突,从茎乳孔出颅。因此中耳病变或手术均可能导致面神经的损伤而出现面瘫。面瘫的时间长短、病损的性质和程度及治疗方法不同与疾病的结局有密切关系。中耳炎手术即发性面瘫与迟发性面瘫的预防与治疗始终是神经外科研究的重点与难点,本文就近年相关进展作一述评。

  • 标签: 面神经麻痹(Facial Paralysis) 中耳炎(Otitis Media) 手术后并发症(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 简介:带状疱疹又称Hunt综合征,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多发颅神经炎症,典型表现为头痛、耳痛、耳部疱疹、面瘫、耳鸣、耳聋及眩晕等,有的出现咽喉疱疹.本病临床表现复杂,易被漏诊、误诊,重者预后较差.现结合文献复习,对本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讨论.

  • 标签: 耳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HUNT综合征 临床表现 鉴别诊断 实验室检查
  • 简介:患儿男,7岁。因左耳道钮扣电池异物3天,伴有漏、疼痛,于2008年12月就诊。在异物掉入耳道的第2天,患儿因耳痛告知家长,遂被带到当地县医院就诊,在门诊试图取出未能成功。在第3天时耳痛明显加重并有分泌物流出.阻塞感明显,转来我院治疗。查体:患儿痛苦貌,体温37.6℃,左耳廓无红肿,道口有铁锈色血水样分泌物流出,

  • 标签: 耳道 异物 电池 钮扣 医院就诊 患儿
  • 简介:我科自1992年至2004年2月共完成前瘘管切除145例,其中11例系复发病例,经再次手术治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11例中男4例,女7例,年龄在10~42岁,平均年龄23岁。左耳7例,右耳4例,术后平均复发时间8.2月。10为第二次手术,1为第4次手术。其中非专科医生手术9例。局部复发情况:破溃肉芽形成5例。脓肿形成4例。囊肿形成2例。

  • 标签: 耳前瘘管 复发原因 再次手术 平均年龄 第二次手术 瘘管切除
  • 简介:闷塞感(auralfullness)表现为耳部阻塞感、胀满感、压力感,常伴随听力模糊、听力下降、耳鸣、耳痛或头晕,是最常见的耳科症状之一。闷塞感的发病率约为1-4%[1],女性多于男性,高发年龄为40-45岁人群。然而在国内外耳鼻咽喉科学教科书中尚未见闷塞感的确切定义。同时,关于闷塞感的客观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仍未系统建立。

  • 标签: 诊断方法 耳闷 治疗 耳鼻咽喉科学 听力下降 高发年龄
  • 简介:目的探索内镜在桥小脑角(CPA)手术中的应用.方法自2002年11月以来采用内镜结合显微镜开展CPA微创手术12例,手术均采用全麻下乙状窦后入路,并行面神经肌电位和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术中监测.听神经瘤7例,桥小脑角面神经肿瘤2例,三叉神经鞘瘤1例,对肿瘤病例内镜主要用于检查内耳道底部有否残留病灶,探查面神经位置和走行,分离残留瘤体.舌咽神经痛1例,内镜下显露CPA和内听道口,显露后组颅神经,并确认舌咽神经,将其游离,用微型剪将之切断.半面痉挛1例,用30°内镜观察内听道口的解剖和后组颅神经的位置,在不牵拉小脑的情况下寻找对面神经形成压迫的责任血管.面神经功能按House-Brackmann分级标准评价.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无死亡病例,无并发后组颅神经损伤.听神经瘤7例,6例全切,1例绝大部分切除,残留脑干表面和内听道内的少许囊壁;均保留面神经解剖结构完整,术后一周面神经功能Ⅰ级2例,Ⅱ级3例(术后3个月Ⅰ级),Ⅲ级2例(术后3个月分别为Ⅰ级和Ⅱ级).面神经鞘瘤2例,肿瘤均全切,1例保留面神经解剖结构完整,术后面神经功能Ⅲ级,术后3个月Ⅱ级,另1例面神经连同肿瘤一起切除,一期面神经-舌下神经吻合,术后1年面神经功能Ⅱ级.三叉神经鞘瘤1例,肿瘤全切,术后一周面神经功能Ⅲ级,术后3个月Ⅱ级.听神经瘤7例术前有残余听力4例,术后有1例保存术前听力;面神经肿瘤2例,术后保存残余听力1例;其余肿瘤病例术后均未保存听力.舌咽神经切断术后症状完全消失,随诊6个月未复发.面神经微血减管压并梳理术后症状明显好转,间断轻度抽搐,面神经功能Ⅱ级,随访1年仍只为轻度抽搐.结论内镜与手术显微镜有机结合,达到桥小脑角手术微创的目的,既可清除病变,又能最大限度地保存功能.但内镜目前还只是一种辅助的手段,仍有一定局限性,需进一步完善.

  • 标签: 桥小脑角手术 内镜辅助 面神经功能 2002年11月 听性脑干诱发电位 后组颅神经损伤
  • 简介:一个好医生面对患者会提出四个问题:是什么病?危险吗?病因是什么?如何治疗?如何快速找到病因,作出准确诊断,需要不断学习。很多医生期望学到某种特效疗法,提高手术技术,其实相对于这些技术方法而言,临床思维更重要。现代医学发展,专业逐渐细化,各专业的专家多了,但像我国消化内科的鼻祖,协和医院张孝骞这样的名医大家逐渐少了。

  • 标签: 临床思维 内科医生 特效疗法 手术技术 医学发展 消化内科
  • 简介:目的分析研究中耳乳突根治术后不干的主要原因,研究再次手术为了获得干应该注意的问题。方法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于2001—2009年间收治入院的资料完整的60例乳突根治术后不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再次手术均采用乳突再根治术及开放式鼓室成形术。随访6月~8年,60例患者均获得干,干率为100%。在手术中发现60例乳突根治术后不干患者中,外耳道口狭窄者53例(占88%),胆脂瘤残留者48例(占80%),术腔内肉芽增生者44例(占73.3%),面神经嵴高者40例(占66.7%)。结论乳突根治术后不干的主要原因为病变清除不彻底和手术缺陷。乳突根治术后要想获得干,术中彻底清除病灶,保证术腔的通风和引流是干的基本条件。

  • 标签: 乳突根治术 胆脂瘤 感染 再次手术
  • 简介:鼓室硬化是指中耳黏膜下层或鼓膜固有层中弹性纤维透明样变性,是中耳黏膜慢性炎症或反复急性炎症的终末反应。早在1869年Troltsch首先描述了该病,其病因不清,有研究发现可能与遗传、动脉粥样硬化、高钙血症等有关。鼓室硬化的发病机制也不甚清楚,但有一点是达成共识的,即鼓室硬化是中耳慢性炎症非特异性的不可逆结果。按组织学特点鼓室硬化可以分为硬化型黏膜炎和破骨型黏膜炎,后者可破坏骨质,累及听骨链。也有学者主张根据手术中所见硬化斑块的范围来分型,可分为鼓膜钙化型、锤砧骨固定型、镫骨固定型及全鼓室硬化型,认为这种分型更有治疗指导价值。目前的争论热点在于如何更有效的治疗鼓室硬化,尤其是镫骨固定的病例。本文主要对鼓室硬化的治疗进行论述。

  • 标签: 耳硬化病(Otosclerosis) 镫骨(Stapes) 鼓室成形术(Tympanoplas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