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氯喹那多-普罗烯阴道片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2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疗萎缩性阴道炎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数形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1例,其中对照组予以甲硝锉阴道泡腾片与己烯酚进行治疗,观察组予以氯喹那多-普罗烯阴道片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31/31),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0.65%(25/3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喹那多-普罗烯阴道片能够有效治疗萎缩性阴道炎,安全可靠,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氯喹那多-普罗雌烯阴道片 萎缩性阴道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氧气雾化吸入硫酸沙丁胺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0年9月--2011年10月收治的12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加用庆大霉素、a-糜蛋白酶、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用水氧气雾化吸入;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加用硫酸沙丁胺、a-糜蛋白酶、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用水氧气雾化吸入,氧流量3-4L/min。结果治疗一段时间后,观察组患儿显效38例,好转1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1.7%(55/60)。相比对照组为80.0%(4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在咳嗽、气喘、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氧气雾化吸入硫酸沙丁胺治疗小儿哮喘临床效果较好,可明显缓解症状,提高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儿支气管哮喘 硫酸沙丁胺醇 氧气雾化吸入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分析并总结甲亢患者接受硫氧嘧啶以及甲疏咪唑进行治疗的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5月收治的60例甲亢患者,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分组,给予对照组硫氧嘧啶治疗,给予研究组甲疏咪唑治疗,对比两组接受不同药物治疗后临床总体有效率和不良反应情况,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接受不同药物治疗之后,临床治疗总体有效率对比不具备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接受不同药物治疗之后,产生不良反应几率对比不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甲亢患者采取硫氧嘧啶及甲疏咪唑治疗具有一定治疗效果,两种药物都会引发一定的毒副作用,临床在对药物进行选择期间需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开展合理选择。

  • 标签: 甲亢 丙硫氧嘧啶 甲疏咪唑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方聚乙二电解质在术前肠道准备中的效果。方法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期间,本院共收治了34例需要行术前肠道准备的患者,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7例,对照组患者实施的是肥皂水清洁灌肠法,观察组患者则服用复方聚乙二电解质,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17例患者肠道清洁有效率为94.12%,相较于对照组76.47%,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明显要低于对照组,其治疗依从率要高于对照组,各项数据都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给予需行术前肠道准备的患者复方聚乙二电解质治疗,能够增强清洁肠道的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增强患者治疗依从性,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 肠道准备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一清胶囊联合卡泊三擦剂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8例头皮脂溢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治疗组口服一清胶囊,每日3次,每次2粒,外用卡泊三擦剂,每日两次;对照组仅外用卡泊三擦剂,治疗4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在治疗4周后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清胶囊联合卡泊三擦剂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 标签: 一清胶囊 卡泊三醇擦剂 头皮脂溢性皮炎
  • 简介:摘要目的顺铂联合紫杉方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临床观察。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08月~2015年04月收治的66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纯放疗治疗,治疗组采用紫杉加顺铂方案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一年生存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结果治疗组的一年生存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是84.85%以及24.24%对照组的一年生存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是51.51%以及15.45%,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采用紫杉加顺铂方案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疗效高,同时患者不良反应能耐受,有效提升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顺铂方案 同步放疗 中晚期食管癌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术结合运动训练对咽肌失弛缓吞咽障碍的患者的作用机制。方法3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经吞咽造影诊断为咽肌失弛缓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球囊扩张术结合运动训练,对照组仪给予常规吞咽康复训练,治疗终点为恢复经口进食或治疗已满4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终点采用视频吞咽造影检查、进食功能评价进行测评。结果治疗组患者经球囊扩张术治疗lO一25次后,15例患者中有13例进食功能改善,对照组5例进食功能有改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视频吞咽造影检查分析发现,治疗组13例咽肌开放情况改善,而对照组中仅5例有所改善;视频吞咽造影检查中咽通过时间比较,治疗组中治疗前平均0.24s,治疗后为0.15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球囊扩张术咽肌失弛缓症所致吞咽障碍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咽期及食管期症状。

  • 标签: 球囊扩张术 运动训练 环咽肌失弛缓症 吞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