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9 个结果
  • 简介:助听器虽小,但是从设计到生产,均具有很高难度.可谓麻雀虽小,五脏齐全。纵观助听器硬件技术发展,从1939年第台晶体管式助听器面世,到1958年集成电路应用,再到1996年第台商业化数字助听器推出,

  • 标签: 助听器验配 数字助听器 硬件技术 集成电路 晶体管 商业化
  • 简介:处于言语发育期儿童,听力损伤将直接影响其语言能力发展。感音神经性听力损伤是不可治愈,助听器人工耳蜗可以进行有效听力补偿或听力重建,为听障儿童带来了福音。但助听器人工耳蜗与人耳功能仍有差距,听障儿童配戴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后还需要接受专业听觉言语康复训练。康复训练过程,不可以忽略FM无线调频系统,它可以帮助听障儿童听得更清楚,听障儿童只有“听清楚”基础上,才能“说明白”。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于2008年开始为训聋儿提供FM无线调频系统服务,笔者通过临床使用及文献学习.对该系统有了进一了解,现介绍如下。

  • 标签: 系统 临床应用 调频 FM 感音神经性听力损伤 聋儿康复研究中心
  • 简介:1977年,个名叫汉弗莱斯美国大学生在其毕业论文中,杜撰了个英文单词“audism”,借以表达健听人士对聋人持有的高人态度.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注意。但在1992年,这个单词成为聋教育聋文化领域部经典著作核心主题.

  • 标签: 释义 毕业论文 英文单词 经典著作 大学生 聋教育
  • 简介:内质(endoplasmicreticulum,ER)是真核细胞所特有的亚细胞器结构.参与内分泌性蛋白及膜蛋白翻译后加工修饰、正确折叠新生蛋白转运过程。然而,多种生理、生化以及系列细胞毒因素,如基因突变或机体状态改变包括缺血、缺氧、营养不足、病毒感染、钙平衡失调等各种内质刺激因子均可干扰蛋白质合成,

  • 标签: 内质网应激 耳聋 翻译后加工 钙平衡失调 内分泌性 亚细胞器
  • 简介:由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联合主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第二届"同气道,同疾病"(Oneairway,Onedisease)专题学术论坛将于2012年7月26~28日长春举行。本次论坛将就近年儿童与成人中耳炎、变应性非变应性鼻炎、鼻窦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疾病及其对下呼吸道炎性疾病影响等临床基础研究最新进展进行交流,

  • 标签: 炎性疾病 征文通知 论坛 气道 学术 专题
  • 简介:语音数据库已初步应用于言语障碍儿童康复治疗,为便于全面了解语音数据库技术对儿童言语障碍康复影响意义,更好地言语功能客观评估与康复训练利用技术,本文就其对儿童言语障碍治疗成效.言语障碍儿童康复应用特点以及目前研究存在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

  • 标签: 语音数据库 言语障碍康复 儿童声道 语音识别
  • 简介:目的观察钛人工听骨慢性中耳炎患者进行Ⅰ期听力重建鼓室成形术应用情况,为钛人工听骨临床使用提供参考。方法2008年9月至2010年6月南昌大学第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手术慢性中耳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299例(耳)使用钛人工听骨进行I期听力重建鼓室成形术疗效,对患者进行纯音听力检查,比较术前术后气骨导差变化。手术方法均为开放式鼓室成形术,视上鼓室外侧壁(桥)保留与否植入人工听骨类型不同,将术后听力结果随访完整112例病例分为三组:组:留桥鼓室成形术,植入PORP;组二:断桥鼓室成形术,植入PORP;组三:断桥鼓室成形术,植入TORP。结果:术后随访3月至1年,术后气骨导差≤20dB者共43例,其中植入部分人工听骨(PORP)42例,植入全人工听骨(TORP)1例。组与组二比较,术后气骨导差无统计学意义,但各组之间术前与术后气骨导差改善均有统计学意义,植入PORP组比植入TORP组术后气骨导差改善更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所有病例无胆脂瘤复发,3例人工听骨排出。结论手术方式与术后听力改善无关,植入方式与术后听力改善有关。

  • 标签: 听小骨假体 鼓室成形术 听骨链重建 慢性中耳炎
  • 简介:家长、小龄听障儿童为教学主体,亲子互动游戏为主要形式教育教学活动。可以让听障儿童家长建立良好亲子关系,将听障儿童语言学习生活化,发展听障儿童认知能力,让听障儿童学会沟通交流。同时,亲子互动游戏使家长成为听障儿童语言发展伙伴促进者。

  • 标签: 亲子游戏 听障儿童 康复
  • 简介:目的通过比较受试者噪声环境下使用蓝牙传输系统无线调频系统(FM系统言语识别率改善情况,了解蓝牙传输系统无线调频系统听觉辅助作用上差异。方法选择听力正常青年人40名,信噪比为5dB室内分别测试受试者不使用听觉辅助装置、使用蓝牙传输系统、使用接收方式为FM接收器FM系统使用接收方式为感应线圈FM系统言语识别率,并记录受试者感受。结果受试者使用蓝牙传输系统、使用感应线圈接收方式FM系统使用FM接收器接收方式FM系统3情况下言语识别率分别是78.3%。82.2%、88.1%,均好于未使用听觉辅助装置时44.3960言语识别率。使用FM系统言语识别率好于使用蓝牙传输系统,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蓝牙传输系统FM系统均具有良好听觉辅助作用,FM系统助听效果更好,但从经济角度来看蓝牙传输系统优势。

  • 标签: 听觉辅助系统 蓝牙 言语识别率
  • 简介:目的使用耳聋基因芯片技术对耳科门诊耳聋患者进行病因诊断。方法收集26例明确为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聋病患者,使用基因芯片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26例患者先天性耳聋者10例,检出率为40.00%;成年感音神经性耳聋者13例,检出率为23.08%;突发性耳聋者3例,检出率为66.67%。结论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试剂盒对于明确聋病患者致聋原因有帮助,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耳聋基因芯片 耳聋 病因诊断
  • 简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最常见前庭外周疾病,其特点是头动引起强烈位置性眩晕。本文介绍了1例地面发生HC--BPPV海军飞行员病例,并对有关航空医学评估与鉴定进行了讨论。

  • 标签: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医学鉴定 病例报告
  • 简介:2010年4月.《Nature》杂志在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10周年之际发表社论,“基因组测序完成了.人们原本期望测序结果能够很快地运用于医疗实践.但是我们希望破灭了。”基础与临床脱节,已严重阻碍了医学应有的快速发展传统分类,基础学科属于自然科学.目的是认识世界,其表达方式是发表学术论文。临床学科属于应用科学,目的是服务于人群,改善其生存质量,表达方式为诊治、预防疾病。两者各有发展轨道,最终产生了距离鸿沟,有人甚至称之为“死亡谷”。

  • 标签: 转化医学 耳科学 《NATURE》 人类基因组计划 基因组测序 医疗实践
  • 简介:为深入贯彻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意见》{中办[2006]15-8-).进一提高卫生行业听力康复技能人才素质、规范从业人员听力语言康复服务行为、推动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由卫生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与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联合举办届全国卫生行业听力康复职业技能竞赛于2011年11月5日在京举办。自竞赛开展以来.在行业内形成了广泛影响,经过北京、杭州、重庆分赛区初赛选拔,最终68名选手进入决赛。

  • 标签: 卫生行业 职业技能 听力康复 竞赛 中共中央国务院 人才发展规划
  • 简介:目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分离鉴定距今已70多年,对治疗严重革兰阴性菌感染,如肠球菌结核杆菌感染有着强大功效。然而,随着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用药疗程延长或()剂量增加往往导致。肾毒性耳毒性,阻碍了其临床上广泛应用。由于非耳毒性抗生素也具有较广抗菌谱,用于许多系统感染性疾病治疗,使得曾经作为优先选择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逐渐被取代。然而现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处于个潜伏复兴时期,正逐渐用于治疗对大多数线抗生素耐受生物所引起严重性感染,如多重耐药结核、复杂性院内获得性急性尿路感染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使用增加,再次向科学家和医生提出挑战,即。肾毒性耳毒性问题,尤其该类抗生素导致耳聋对于具有遗传易感性患者往往是极重度且不可逆转。基于这个原因,在过去二十年里,科学家提出很多种分子治疗策略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导致耳毒性副作用相抗衡。本文主要概述了:①氨基糖苷类药物杀菌分子机制,②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何导致具有遗传易感倾向患者发生耳毒性,③到目前为止,临床实验,或临床上已被证明能阻止调节氨基糖苷类耳毒性药物化合物,④减少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剂量来减少耳毒性发生率。

  • 标签: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耳毒性 非综合征型耳聋 链霉素 巴龙霉素 庆大霉素
  • 简介:目的探讨区角活动对听障儿童学习能力发展影响。方法选取30名4~5岁听障儿童(教改班非教改班各15名),在教改班开展4个月区角活动,非教改班不开展区角活动。区角活动前后,对所有听障儿童进行内学习能力评估摆方木、折纸看图联想3项测试。随机选取15名4~5岁健听儿童,同样进行上述3项测试。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同时通过访谈法对被试家长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参与区角活动听障儿童摆方木、折纸看图联想3个方面与未参与区角活动听障儿童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未参与区角活动听障儿童与健听儿童存在极为显著差异(P〈0.01)。结论开展区角活动对提升听障儿童学习能力有明显作用,有助于逐渐缩小听障儿童与健听儿童差距。

  • 标签: 听障儿童 区角活动 学习能力
  • 简介:目的探讨音乐节拍器辅助治疗痉挛性构音障碍作用。方法对12例痉挛性构音障碍患者常规构音障碍训练基础上加入音乐节拍器进行辅助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治疗3个月后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音乐节拍器辅助治疗可以提高痉挛性构音障碍患者呼吸功能及言语清晰度。

  • 标签: 痉挛性构音障碍 音乐节拍器 言语康复
  • 简介:目的考察音乐教育对3-4岁听障儿童听觉能力、言语能力发展影响。方法将40名3-4岁语前聋儿童随机分成实验组对照组,每组20人。5个月内,实验组持续参加每周1次、每次1小时音乐教育课程;对照组只接受常规康复教育。采用《听障儿童听觉、言语能力测试表》测试两组被试实验前后听觉能力言语能力。结果①听觉能力、言语能力测试总分上,实验组对照组前测、后测成绩均没有显著差异;②听觉能力测试,实验组各项后测成绩均显著高于其前测成绩,包括声母识别率(t=-4.736,P〈0.01)、韵母识别率(t=-3.603,P〈0.01)、双音节识别率(t=-3.432,P〈0.01)、短句识别率(t=-4.228,P〈0.01)、总分(t=-5.067,P〈0.01)。对照组只声母识别率(t=-2.877,P〈0.05)、韵母识别率(t=-2.779,P〈0.05)及总分(t=-2。393,户〈0.05)3项上后测成绩显著高于其前测成绩;③言语能力测试,实验组对照组各项后测成绩均显著高于其前测成绩,且实验组主题对话部分后测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t=-2.076,P〈0.05)。结论音乐教育是听障儿童康复训练可以选择使用康复方式,对听障儿童听觉能力、言语能力发展帮助。

  • 标签: 听障儿童 音乐教育 听觉能力 言语能力
  • 简介:目的建立术利用探测电极施行电刺激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electricallyevokedauditorynervecompoundactivepotentials,ECAP)检测方法,植入人工耳蜗装置前评估患者耳蜗听神经功能状况。方法选择20例人工耳蜗植入患者,其中耳蜗形态发育正常12例,5例双侧前庭导水管扩大,3例双侧耳蜗Mondini畸形。测试完成后全部使用Cochlear人工耳蜗。全麻后常规人工耳蜗手术进路,行标准耳蜗鼓阶开窗,将自制测试用多通道试验电极置入鼓阶。电极连接Cochlear公司体外言语处理器及自制电刺激发生器。连接电脑,采用CustomSoundEP2.0软件,调整优化刺激参数进行神经反应遥测(neuralresponsetelemetry,NRT)初步了解听神经功能状态;刺激强度5CL为步长递减或递增至反应阈值给予电刺激脉冲。同时自动记录ECAP波形阈值。植入人工耳蜗后常规进行NRT检测,记录ECAP波形阈值;术后1个月患者开机后采集T、C值,将两电极测试所得阈值开机C值进行相关性研究,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电极ECAP引出率为90%,商业电极ECAP引出率为90%,平均阈值分别为(160.50±15.12)CL(160.00±11.27)CL,两者经统计学检验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开机后C值(177.40±10.61)有明显相关性(R2=0.844,r=0.919)。结论成功建立了术植入人工耳蜗装置前ECAP检测方法,为内耳和/或听觉通路发育异常及无残余听力患者提供有效听神经反应信息,对了解听觉系统发育程度及初步预测术后患者康复情况提供客观依据。

  • 标签: 人工耳蜗植入 电刺激 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