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强脉冲光联合夫西酸乳膏治疗中度痤疮的疗效。方法:将80例中度痤疮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强脉冲光联合夫西酸乳膏治疗,对照组单用强脉冲光治疗,每2周治疗1次,5次为1疗程,共治疗1疗程。每周复诊1次,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2、4、6、8、10周时的疗效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强脉冲光联合夫西酸乳膏治疗中度痤疮安全、有效,可作为治疗中度痤疮的选择方案。

  • 标签: 强脉冲光 夫西地酸 中度痤疮
  • 简介: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18和IL-33在慢性荨麻疹(CU)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免疫吸附试验(ABC-ELISA),检测60例CU患者和50名正常人外周血IL-18和IL-33表达水平,同时分析其差异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CU患者IL-18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经枸氯雷他定治疗28d后,患者IL-18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33水平在治疗前、后分别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U患者在使用枸氯雷他定治疗前、后IL-18的浓度变化与其临床疗效呈正相关(r=0.620,P<0.05)。结论IL-18可能参与了CU发病的病理过程,而IL-33是否参与有待进一步研究。枸氯雷他定对参与CU发病的细胞因子具有调节作用。

  • 标签: 荨麻疹 慢性 白细胞介素-18 白细胞介素-33 枸地氯雷他定
  • 简介:为端正学术风气,保护科研原创成果和强化作者版权意识,提升学术修养,本刊已启用“学术不端文献(期刊)检测系统(AMLC)”。该系统由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提供权威技术支持,实现在线检测各类学术文献,可以多维度统计分析雷同文字的比例和详细来源。望广大作者秉承严谨治学的态度,坚守学术底线,避免重复发表、自我抄袭、随意摘用、东拼西凑等行为,事实求是发表学术成果。本刊检索到学术不良行为时,将向作者提出警告及修正意见、记录科研诚信档案。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来保护原创作者著作权,促进学术期刊的健康发展。

  • 标签: 学术成果 检测系统 学术期刊 文献 公告 不良行为
  • 简介:目的探讨氯雷他定联合丙酸氟替卡松乳膏及丝塔芙润肤霜治疗青少年特应性皮炎(AD)的临床疗效,评价联合治疗方案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2年10月确诊的63例特应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试验组采用口服氯雷他定联合丙酸氟替卡松乳膏及丝塔芙润肤霜外擦患处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丙酸氟替卡松乳膏及丝塔芙润肤霜外擦患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皮损和瘙痒状况,统计分析临床疗效和特应性皮炎评分标准(SCORAD评分),每周复诊1次,连续治疗4周.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皮肤病学生活质量指数量表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价.结果治疗后1~4周试验组临床体征与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分别为3.466,8.054,9.553,15.272;均P<0.05);试验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4.8%vs.63.3%,P<0.05);治疗4周后试验组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及症状、休闲等各方面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氯雷他定联合丙酸氟替卡松乳膏及丝塔芙润肤霜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显著改善青少年特应性皮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地氯雷他定 丙酸氟替卡松 特应性皮炎
  • 简介:目的:分析女性生殖系统淋巴瘤的超声表现和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8例女性生殖系统淋巴瘤患者的超声和病理特征。结果:对28例女性生殖系统淋巴瘤患者进行超声检查,结果显示28例患者共发30个病灶,其中12个病灶位于宫颈,12个病灶位于卵巢,6个病灶位于子宫体。其中20个病灶内部回声均匀,10个病灶为极低回声,且所有的病灶均为后方回声增强,26个病灶边界比较清晰,10个宫颈病灶表现为叶状,10个卵巢的病灶表现为椭圆形,所有子宫内膜均完整,且病灶宫体表现为弥漫性增大,其中26个病灶血流信号比较丰富。其中28例患者的病理结果表现为弥漫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结论:对于女性生殖系统淋巴瘤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其主要特征为后方回声增强、极低均匀性回声,且患者最终的诊断需要结合病理和临床。

  • 标签: 女性生殖系统淋巴瘤 超声检查 病理特征
  • 简介:目的了解我科采用中西医综合分期疗法治疗系统性硬皮病(SSc)的远期疗效。方法对2002年至2011年曾在我科住院治疗的529例SSc患者做了随访。经常住院者117例,出院后坚持门诊者276例;出院后未继续治疗者136例,其中接受随访者61例。结果总体疗效:67例显效,195例好转,112例稳定,23例加重,37例死亡。有效率60%,稳定率86%,病死率8.15%。5年生存率97%,10年生存率94%。经常住院及坚持门诊组有效率62.5%,稳定率90.6%,疗效显著优于放弃治疗组。结论中西医综合分期疗法对系统性硬皮病患者疗效显著能使86%的患者保持长期稳定。坚持长期治疗者疗效显著优于放弃治疗者。5年生存率和10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国外文献报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系统性硬皮病 中西医结合 疗效
  • 简介:目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北医系统皮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部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此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建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对北医系统三家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皮肤科的52名住院医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回收完整填写表52份,回收率100%。待遇、工作负荷等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住院医在培训过程中收获颇丰,需要克服诸如医患矛盾、经济压力等困难。培训期间可开展出国交流、新技术等活动。结论应加强对住院医规范化培训过程中客观影响因素如经济压力大、工作负担重等的关注,开展出国交流、新技术、公益等辅助活动,丰富完善北医系统皮肤科住院医规范化培训制度。

  • 标签: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影响因素 收获 困难
  • 简介:目的:探究常山县妊娠期女性生殖系统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预防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我院接收治疗的100例生殖系统感染的妊娠期女性患者,以及同期无生殖系统感染的健康孕妇100例。对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测定其血清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以及体重指数。采集患者阴道分泌物标本做细菌培养,观察患者生殖系统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结果:文化程度较低、有分娩史、流产史、年龄≥35岁、以往有生殖系统感染、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和贫血均为妊娠期生殖系统感染的高危因素。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年龄≥35岁、以往有生殖系统感染史、流产史、分娩史、文化程度在高中以下、贫血和合并妊娠期糖尿病是患者妊娠期生殖系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例生殖系统感染患者在细菌培养中,排除培养基污染情况,一共分离出89株病原菌,其中大肠埃希菌占67.42%,数量最多,肺炎链球菌占2.25%数量最少,其余分别为6.74%的肺炎克雷伯菌,6.74%的粪肠球菌,4.49%的变形菌属和3.37%的屎肠球菌。结论:妊娠期生殖系统感染的因素是复杂多变的,因此在治疗发生生殖系统感染孕妇时应当顾及到胎儿的安全,并对孕妇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

  • 标签: 女性 生殖系统感染 妊娠期 危险因素 预防对策
  • 简介:目的:利用Meta分析系统观察盐酸坦索罗辛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Embase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NKI数据库,VIP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纳入盐酸坦索罗辛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随机对照治疗(RCT),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发表偏倚评估和敏感性分析。结果:最终有10篇RCT文献纳入本项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盐酸坦索罗辛在IPSS/Boyarskysymptomscore,Qmax/MFR以及QoLscore[SMD=-0.34,P〈0.00001;WMD=1.10,P〈0.00001;WMD=-0.39,P=0.0007]效果方面明显优于安慰剂组(P〈0.01),但该药的某些副作用较安慰剂相比亦有显著差别(RR=1.12,P〈0.0001)。结论:盐酸坦索罗辛在治疗前列腺增生症中疗效确切,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有效方法,但需注意其潜在的副作用。

  • 标签: 盐酸坦索罗辛 前列腺增生症 循证医学 荟萃分析 系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