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前列与精液延迟液化的相关性。方法:根据收集257例前列患者的精液常规分析结果,比较其与正常育龄男性精液延迟的发生率。结论:慢性前列可引起精液延迟液化。

  • 标签: 慢性前列腺炎 精液 液化
  • 简介:目的:研究比较前列汤和舍尼通对大鼠气滞血瘀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的治疗作用.方法:将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空白药物组、模型前列汤组、模型舍尼通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大鼠去势后,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0.25mg/kg,连续给药30d后予以声光电等联合刺激4周,建立气滞血瘀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模型,假手术组仅行睾丸部切口及缝合.建模后,假手术组给予10mL/kg生理盐水灌胃,其他各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连续给药4周后观察大鼠一般状况、前列指数、EPS中白细胞、全血黏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前列汤降低了大鼠气滞血瘀型前列EPS中白细胞数和前列指数,能够降低全血黏度(与模型空白药物组比较,P<0.05),舍尼通可以降低白细胞数及前列指数,但不能降低全血黏度.结论:前列汤可以改善SD大鼠气滞血瘀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炎症状况,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

  • 标签: 气滞血瘀 慢性前列腺炎 前列腺汤 UPOINT 个体化治疗
  • 简介:目的:对前列Ⅰ号进行分析评判,以分析曾庆琪教授治疗慢性前列的特点,供临床参考.方法:简要介绍曾庆琪教授对慢性前列的认识,对前列Ⅰ号进行辨析,并介绍典型病案.结果:前列Ⅰ号的适应证与慢性前列的主要病因病机相符,组方合理,疗效确切.结论:前列Ⅰ号在慢性前列的治疗上具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前列腺炎Ⅰ号 慢性前列腺炎 方药组成 配伍特点 曾庆琪教授
  • 简介:近年来,在男性性病患者的治疗中,部份患者经治疗后,临床体征消失,各种检验如涂片、培养阴性,但病人仍然自诉有各种类型的不适,自觉会阴不适,尿道灼热、灼痛,尿频尿急,下腹胀痛睾丸坠胀,晨起尿道口有乳白色分泌物等。针对这类病人的主诉,结合前列肛检和化验,发现他们绝大多数都具有慢性前列的典型表现,据此进行前列的专科性治疗,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非淋菌性 慢性前列腺炎 诊治体会 前列腺注射 男性性病 衣原体
  • 简介:本文从经尿道电解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的机理出发,介绍了该手术方法以及术后疗效,认为该疗法安全、有效、无痛苦,患者易接受。

  • 标签: 尿道 电解治疗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 简介:目的:观察仪一受体阻滞剂加抗抑郁药治疗ⅢA、ⅢB型慢性前列的疗效,探讨α-受体阻滞剂加抗抑郁药在缓解ⅢA、ⅢB型慢性前列症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66例ⅢA、ⅢB型慢性前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92例口服仅一受体阻滞剂特拉唑嗪、抗抑郁药阿米替林、抗生素左氧氟沙星、维生素E、维生素C;对照组74例口服左氧氟沙星、维生素E、维生素C。两组各治疗6周,观察前列症状指标(NIH—CSPI)与前列液常规变化。结果:抗生素舍用α-受体阻滞剂、抗抑郁药较单用抗生素更为有效。结论α-受体阻滞剂加抗抑郁药可明显改善ⅢA、ⅢB型前列患者的症状。

  • 标签: 前列腺炎 受体阻滞剂 抗抑郁药 改善症状
  • 简介:目的观察祛邪补肾活血法中药灌肠联合射频治疗性病后前列的疗效.方法120例病人随机分为3组.A组给予中药保留灌肠,1次/天,10天为一疗程.B组给予射频治疗,隔天1次,10天为一疗程.C组给予中药保留灌肠联合射频治疗,中药灌肠1次/天,射频隔天1次,10天为一疗程.观察3个疗程.结果C组给予中药保留灌肠联合射频治疗疗效明显好于其它两组,有效率为85.0%,与另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药保留灌肠联合射频治疗性病后前列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射频治疗 中药保留灌肠 联合 性病后 前列腺炎 疗程
  • 简介:目的:分析慢性前列(CP)伴性功能障碍临床资料,探讨慢性前列对性功能障碍的影响及治疗。方法:对我院门诊116例CP伴性功能障碍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6例经心理、行为和药物治疗,治愈35例,显效29例,好转29例,无效33例,总有效率71.6%。结论:CP伴性功能障碍主要由生理、病理、心理等因素造成,标本兼治,治疗前后辅以心理指导尤为重要。

  • 标签: 慢性前列腺炎 性功能障碍
  • 简介:目的:评价宁泌泰胶囊联合左氧氟沙星片对慢性前列患者前列液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的影响。方法:选择于2010年12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前列患者1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片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左氧氟沙星片联合宁泌泰胶囊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0%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前列液中SIgA水平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是观察组在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治疗后6周以及治疗后8周的前列液中的SIgA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宁泌泰胶囊联合左氧氟沙星片在慢性前列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显著降低前列液中的SIgA水平,同时能够大幅改善缓解患者的症状,临床意义显著。

  • 标签: 慢性前列腺炎 左氧氟沙星片 宁泌泰胶囊 前列腺液 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
  • 简介:目的:探讨盐酸坦索罗辛对慢性前列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慢性前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盐酸坦索罗辛胶囊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白细胞计数、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炎症因子水平和尿动力学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白细胞数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白细胞数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IgA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SIg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L-8和TNF-α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MFR显著高于对照组,RVU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坦索罗辛治疗慢性前列的效果显著,能明显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的尿动力学,提高患者免疫力。

  • 标签: 盐酸坦索罗辛 慢性前列腺炎 炎症因子 免疫力 尿急
  • 简介:目的:探讨他达那非应用于慢性前列(CP)合并勃起功能障碍(ED)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0例CP合并ED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5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ɑ1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前列疏通以及抗生素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加用他达那非10mg,隔天1次,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CPSI评分以及IIEF-5评分,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PSI评分以及IIEF-5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加明显,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2.73%(51/55),对照组为72.73%(40/5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SDS和SAS量表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SDS和SAS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达那非联合传统治疗方法应用于CP合并ED患者能够显著改善慢性前列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勃起功能,提高自信,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他达那非 慢性前列腺炎 勃起功能障碍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应用在慢性前列合并性功能障碍患者中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各因子的影响。方法:对我院就诊的78例慢性前列合并性功能障碍患者开展心理干预措施,采用SCL-90量表进行调查,观察心理干预对患者的影响。结果:患者治疗后症状自评量表评分其中躯体化(1.66±0.19)分,强迫症状(1.44±0.17)分,人际关系(1.41±0.18)分,焦虑(1.81±0.34)分,抑郁(1.69±0.25)分,恐怖(1.13±0.21)分,偏执(1.24±0.16)分,敌对(1.01±0.11)分,精神病性(1.34±0.22)分,其他(1.43±0.23)分,同治疗前比较统计学分析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9.8748、6.2428、6.4291、12.0147、11.7154、5.1469、10.1706、9.3522、11.7451、10.4746;P〈0.05)。患者治疗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47.28±3.0)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43.76±3.17)分,NIH-CPSI评分(10.32±2.08)分,IIEF-5评分(18.37±1.45)分,同治疗前比较统计学分析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5.4093、16.4215、8.2473、24.7599,P〈0.05)。结论:采用心理干预应用在慢性前列合并性功能障碍患者中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减轻患者负性心理压力,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前列腺炎 性功能障碍 心理干预
  • 简介:慢性前列发病慢、易反复,病情顽固、缠绵不愈,病因复杂。针对本病尚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中医药在治疗慢性前列中显示了独特的优势,孙建明教授擅长另辟蹊径,运用疏风解毒胶囊治疗难治性前列疗效显著。现报道验案两则分享如下。

  • 标签: 疏风解毒胶囊 慢性前列腺炎 孙建明教授 验案
  • 简介:目的:观察应用少腹逐瘀颗粒联合提肛运动治疗Ⅲ型前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0例患者均采用少腹逐瘀颗粒联合提肛运动治疗,一个月为一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慢性前列症状积分指数(NIH—CPSI)评分和EPS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临床治愈22例,显效31例,有效2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1.25%。结论:少腹逐瘀颗粒联合提肛运动是治疗Ⅲ型前列的有效组合,安全可靠。

  • 标签: 少腹逐瘀颗粒 提肛运动 Ⅲ型前列腺炎
  • 简介:目的:研究前列增生病并发急性尿潴留与前列梗塞的高危因素分析,并探讨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间入院治疗的前列增生并发急性尿潴留的患者53例设为实验组及前列增生无尿潴留的患者41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空腹血脂、髂内动脉粥样斑块检出情况,分析其与发生前列梗塞危险性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在前列大小、平均年龄、IPSS评分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实验组的PSA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在高密度脂蛋白和胆固醇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但在同型半胱氨酸、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方面,实验组患者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甘油三酯、同型半胱氨酸、低密度脂蛋白异常率及髂内动脉斑块检出率分别为50.94%、77.36%、56.60%、71.70%,对照组分别为19.51%、12.19%、19.51%、19.51%。实验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增生急性尿潴留患者发生前列梗塞的风险因素高于前列增生无尿潴留的患者。合理的饮食、体育锻炼及心理干预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急性尿潴留 前列腺梗塞 危险因素 干预措施
  • 简介:目的:研究舒利通颗粒治疗阴虚湿热夹瘀型慢性前列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用舒利通颗粒治疗80例阴虚湿热夹瘀型慢性前列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慢性前列症状评分(NIH—CPSI)变化情况。动物实验研究采用二甲苯、醋酸等致剂,观察舒利通颗粒对由此产生的小鼠耳廓肿胀及扭体的镇痛作用、大鼠棉球肉芽肿形成的影响。结果:舒利通颗粒治疗80例阴虚湿热夹瘀型慢性前列,痊愈14例,显效52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93.8%。治疗后患者NIH—CPSI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实验研究:舒利通颗粒对小鼠醋酸扭体反应次数有显著性降低(P〈0.01);舒利通颗粒对二甲苯的致作用有显著性减轻(P〈0.05);舒利通颗粒对本鼠棉球肉芽肿形成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结论:舒利通颗粒对阴虚湿热夹瘀型慢性前列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慢性前列腺炎 舒利通颗粒 抗炎 消肿 镇痛
  • 简介:目的:探讨宁泌泰胶囊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慢性非细菌性前列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各56例。对照组:应用甲磺酸左氧氟沙星片联合盐酸坦洛新治疗。观察组:应用甲磺酸左氧氟沙星片联合盐酸坦洛新治疗,同时口服宁泌泰胶囊。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7.5%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FR(18.69±2.22)mL/s高于对照组患者MFR(14.58±1.49)mL/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RVU(6.13±1.65)mL低于对照组患者RVU(10.12±2.48)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CPSI量表的疼痛或不适症状(5.72±1.12)分、生活质量(3.22±0.82)分、排尿症状(3.08±0.73)分都低于对照组患者NIH-CPSI量表的疼痛或不适症状(9.46±1.33)分、生活质量(4.51±1.13)分、排尿症状(4.34±1.2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L-1β(52.61±19.45)ng/L、IL-2(93.61±19.72)ng/L、IL-10(3.28±1.07)ng/L都低于对照组患者血清IL-1β(69.75±17.31)ng/L、IL-2(104.32±21.03)ng/L、IL-10(3.91±1.28)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宁泌泰胶囊联合盐酸坦洛新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疗效确切,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尿动力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改善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 标签: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宁泌泰胶囊 盐酸坦洛新 尿动力学 生活质量 炎症因子
  • 简介:目的:探讨前列增生症患者急性尿潴留的临床诊治及护理干预对其影响性。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5月~2012年7月75例前列增生症急性尿潴留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并分析运用护理前后的效果情况,分析影响前列增生症患者急性尿潴留的相关因素。结果:前列增生症患者急性尿潴留以膀胱高度膨胀和下腹部胀痛为主,以药物为主要的诱因,尿频、尿急、尿不尽是主要的临床体征,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后临床效果满意,而年龄、PV、TZV、TZI、fPSA、tPSA均是前列增生症患者急性尿潴留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前列增生症患者急性尿潴留有明显的临床症状,经过中西医结合诊治以及护理干预后临床效果满意。

  • 标签: 前列腺增生症 急性尿潴留 临床诊治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