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排卵,一般发生在下次月经来潮前14天左右,一月一行者,发生在两次月经中期.排卵,是正常排卵之外发生意外排卵的现象.王淑贞[1]指出:"临床有周期第7天前后性交而怀孕,是性交引起排卵,还是精子存活时间延长,尚不清楚."夏桂成[2]也谈到"在不孕症中……月经干净第1天开始连续3天同房,……在无锡某厂试验2人有效."得以怀孕.王淑贞根据这一临床事实推论为"排卵".细分析之,排卵,有排卵排卵排卵两种.王淑贞的推论当为期外排卵中的排卵即泡发育早期的意外排卵.用临床实践检验这一理论,完全符合循证医学的内涵,对不孕症的调治和研讨安全避孕有重要临床意义.笔者自1995年以来,在妇科不孕症的调治中研讨了这一理论.

  • 标签: 临床 探研 前期 月经来潮 月经中期 发生意外
  • 简介:目的观察妊娠特异性皮肤病(SDP)患者的转归情况.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4月在我院皮肤科及妇产科就诊的SD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SDP组男婴52例,女婴38例.新生儿平均体质量(3.22±0.06)kg,孕妇剖宫产率52.63%,妊娠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31.58%,新生儿总的不良生转归发生率为22.11%,与非SDP生孕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青海地区SDP患者胎儿平均体质量高,妊娠并发症多,不良的生结局发生较多,需要进一步增加SDP中少见的临床亚型样本含量进行观察.

  • 标签: 皮肤病 特异性 妊娠 妊娠并发症 围生期转归
  • 简介: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58例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患者,以益肾健脾、活血化淤中药为主,结合西医药促排卵(口服溴隐亭或氯米芬),3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治疗1—2个疗程,显效36例,占62.1%;有效15例,占25.9%;无效7例,占12%,总有效率88%。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疗效可靠。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排卵功能障碍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炔诺酮治疗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通过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医院收治的146例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决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炔诺酮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8.63%,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79.45%,两组临床有效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经期天数、周期和血红蛋白水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两组患者血性激素水平,结果显示治疗前血性激素水平指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E2、FSH、P和LH四项指标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炔诺酮治疗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月经周期、血清性激素指标和血红蛋白指标,临床指导意义重大。

  • 标签: 炔诺酮 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绝经妇女激素替代治疗(HRT)后生命质量的变化。方法:选择绝经有明显症状和不同程度心理症状的病人80例,采取HRT进行治疗,疗程为3个月,选用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价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并做统计学处理。结果:所有患者治疗3个月后,生理、心理、环境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社会功能方面并无明显的改善(P>0.5),总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短期HRT能安全、有效改善绝经期妇女生理、心理相关症状,明显提高生活质量,患者依从性高。

  • 标签: 围绝经期 激素替代治疗 生命质量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男,46岁。主因右侧鼻腔外侧缘赘生物15d,于2010年8月就诊。患者15d前右侧鼻腔外侧缘出现赘生物,逐渐增大,无明显自觉症状。1个月前双足跖曾出现红斑、脱屑,自行外用抗真菌制剂治疗无明显好转。随后双手出现类似皮损,未消退。患者既往体健,否认输血史、介入治疗史等,有数次冶游史。其配偶未来我科就诊。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右侧鼻腔外侧边缘见一蚕豆大小扁平丘疹(图1a),双手掌、双足跖可见铜红色圆形、弧形斑疹,边缘附黏着性鳞屑,似领圈样(图1b,1c)。肛周可见2枚黄豆大小粉红色扁平丘疹,边界清晰,基底无明显红晕,表面湿润呈细颗粒状,无糜烂、渗液,质地较柔软(图1d)。鼻部及肛周皮损行醋酸白试验颜色改变不明显。实验室检查: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阳性,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1∶32;血清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检测阴性;钳取右侧鼻翼及肛周皮损行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阴性。患者拒行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二梅毒。治疗:长效青霉素240万U分两侧臀部肌内注射,每周1次,连续3次。3个月后复诊,RPR滴度1∶4,临床症状基本消退。随访至2012年9月,复查RPR阴性,TPPA阳性。

  • 标签: 梅毒 扁平湿疣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女,22岁。主因肛周、外阴、腋下、颈部扁平丘疹2个月于2011年1月来我院皮肤科就诊。患者缘于2个月前肛周出现数个绿豆大小扁平丘疹,皮损渐增大、增多并扩展至外阴,无明显自觉症状。1个月前腋下出现类似皮损,起初为数个扁平丘疹,后丘疹扩大融合,中央渐愈合形成一环状皮损。同时颈部出现环形斑丘疹,少许鳞屑。患者一般情况可,

  • 标签: 梅毒 扁平湿疣
  • 简介:45岁男性患者。外阴及股部红斑、丘疹1个月,曾被当地医院误诊为湿疹及股癣且治疗无效。血清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胶体金法(TP-Ab)123.45COI,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1:64。确诊为二梅毒,给予苄星青霉素240万U两侧臀部肌内注射治疗,每周1次,共治疗3次后皮损消退。

  • 标签: 梅毒 二期 误诊
  • 简介:报告1例以环状皮损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二梅毒。患者,男,阴茎、阴囊多个环状红色斑疹。梅毒血清学检查:快速血浆反应素实验(RPR)阳性,滴度1∶32;TPPA阳性。诊断为梅毒。4周规范治疗后皮损消退。

  • 标签: 梅毒 二期 环状皮损
  • 简介:目的观察急性湿疹住院患者临床特征及治疗周期。方法对175例急性湿疹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75例患者中男81例,女94例,平均发病年龄(45.98±21.79)岁。其中首次发病者57例占32.55%,属慢性湿疹急性发作者118例占67.45%。其中19例(10.86%)认为有明显的诱发因素。有25例患者(14.28%)曾患有其他过敏性疾病。渗出物细菌培养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复方甘草酸苷的总体治疗周期与糖皮质激素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起效时间相对较慢。结论急性湿疹患者常有慢性湿疹病史,多无明显诱因,常伴随皮肤细菌感染。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急性湿疹疗效确切,患者住院时间与糖皮质激素相比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小,可以作为急性湿疹的治疗方法之一。

  • 标签: 急性湿疹 临床分析 疗效
  • 简介:妊娠特异性皮肤病的命名及分类一直存在争议,最新的分类将其分为妊娠性类天疱疮、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疱疹样脓疱病、妊娠性多形疹、妊娠丘疹性皮肤病(包括妊娠痒疹、妊娠瘙痒性毛囊炎及妊娠特应性皮肤病)五类。本文主要介绍妊娠特异性皮肤病的分类、临床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预后及对胎儿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 标签: 皮肤疾病 妊娠
  • 简介:43岁男性患者,双手多发结节20余天,全身泛发性斑疹5d。曾于当地医院误诊为化脓性肉芽肿、血管瘤、寻常疣。液氮冷冻治疗无效。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1:128,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最后诊断:二梅毒。注射用苄星青霉素钠240万U分两侧臀部肌内注射,3周后皮损基本消退。

  • 标签: 梅毒 二期 误诊
  • 简介:青春是从儿童到成年期的过渡阶段,在青春后期,性成熟已经完成,而社会成熟却远远滞后,容易出现性相关问题。我国青春性教育存在不足,青少年性知识非常缺乏,青少年婚前性行为、非意愿妊娠、多次流产等现象日益增多。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对青春妊娠患者进行有效的性健康教育,指导其采取防范措施,促进其心身康复。

  • 标签: 青春期妊娠 性健康教育
  • 简介:英语"青春"(puberty)一词来自拉丁语"pubeffas",其含义是"具有生殖能力",是指儿童逐渐长大为成年人的一个过渡,是根据第二性征的出现和生殖器官功能逐渐发育成熟而指称的一个特定阶段.世界卫生组织(WHO)将青春的年龄范围定为10岁~20岁,是少男少女从小学生到中学生的成长期.伴随身体迅速发展的是心理急剧变化.

  • 标签: 青春期教育 性教育 重要性 性健康
  • 简介:目的:分析宫腔镜子宫内膜射频消融术应用于妇女绝经期出现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绝经期功血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患者行宫腔镜子宫内膜射频消融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与对照组患者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降低,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有效患者64例,有效率为98.46%,对照组治疗有效患者61例,有效率为93.85%,两组对比,观察组有效率虽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1例发热患者,发生率为1.54%,对照组出现3例术后出血、6例发热患者,发生率为10.77%,两组对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行子宫内膜射频消融术对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出血治疗具有显著疗效,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宫腔镜 子宫内膜射频消融术 围绝经期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 简介:41岁女性患者,头面部、躯干及四肢泛发红色结节1个月。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梅毒血清快速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1:64。诊断:二梅毒。予以苄星青霉素240万U深部肌内注射,每周1次,共3次。3周后复诊,皮损明显消退;3个月后复查RPR1:8,再次予苄星青霉素240万U深部肌内注射,每周1次,共3次,第2疗程结束后皮损基本消退。

  • 标签: 梅毒 二期
  • 简介:<正>INJUNE,2002,a58-year-oldmancametoourhospitalforpustulesofhispalmsandsoles.Halfayearearlier,erythemaappealedinbothhispalmsandsoleswithoutobviouscause,scales,painsoritches.Thengrain-sizedpustulesappearedwithoutdryingupandscabformation.

  • 标签: Ⅱ期梅毒疹 脓疱型 掌跖 ERYTHEMA 误诊误治 sized
  • 简介:目的观察祛毒胶囊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EE)缓解的疗效。方法SLE缓解患者180例,分为治疗组150例,以祛毒胶囊治疗为主,对照组30例,应用西药治疗,3个月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缓解率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临床症状、实验室各项化验指标、自身抗体指标的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值分别〈0.05及0.01)。结论祛毒胶囊治疗SLE缓解疗效显著。

  • 标签: 红斑狼疮 系统性 中医药疗法 祛毒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