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瘢痕疙瘩(Keloid,K)形成的中医体质基础。方法应用《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对124例K患者进行体质类型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比较K患者与正常对照、痤疮患者间体质类型的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比较,K患者属气虚、阴虚、痰湿、湿热、瘀血、特禀质的百分比增加;男性K患者、女性K患者及17~45岁K患者属湿热质的百分比增加;此外,男性K患者、36~45岁K患者属阴虚、痰湿、瘀血、特禀质的百分比增加,17~25岁K患者属阴虚、痰湿质的百分比增加。与痤疮患者比较,与痤疮相关K患者属阴虚质的百分比增加(P〈0.05)。结论K形成与某些中医体质类型的偏颇有关。

  • 标签: 瘢痕疙瘩 体质类型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中文版皮肤病生活质量(DQOLS)和Cardiff痤疮伤残指数(CADI)在国内的适用性。方法对120例成年女性痤疮患者进行生存质量的调查,分析信度、效度、反应度。结果两量表的信度、效度均较好,反应度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量表均具有较好的信度及效度,进行部分修改后能作为我国痤疮患者生存质量的测评工具,但是量表的反应度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痤疮 生存质量 信度 效度 反应度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精神科评价量表对痤疮患者生活质量评价的临床价值。方法重度痤疮患者140例(重度痤疮组,n=140)作为研究对象,健康体检人员140例(健康对照组,n=140)作为对照。分别采用睡眠自测量表(AIS)、焦虑自评量表(SAS)、Hamilton焦虑量表(HAMA)、Hamilton抑郁量表(HAMD)、生活质量评分量表(PAC-QOL)和生活质量评分量表SF-36相联合的精神科评价量表对重度痤疮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吸烟史和嗜酒史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数据有可比性(P〉0.05)。重度痤疮组在AIS评分、SAS评分、HAMD评分方面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在PAC-QOL评分、SF-36评分方面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AIS评分、SAS评分、HAMD评分、PAC-QOL评分、SF-36评分在重度痤疮患者不同临床特征中(性别、年龄段、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吸烟史和嗜酒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痤疮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焦虑及抑郁情绪,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重度痤疮患者在性别、年龄段、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吸烟史和嗜酒史方面受疾病影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重度痤疮 生活质量 评价量表 精神科
  • 简介:目的:探讨银屑病患者所生育新生儿低体质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54例孕产妇临床资料,对影响银屑病患者所生育的新生儿体质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新生儿低体质发生率为66.6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银屑病患者的年龄、妊娠前BMI、孕期增重、PASI评分、存在被动吸烟、TC、TG、Alb和Hb对新生儿低体质存在影响。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银屑病患者的妊娠前BMI(OR=0.311,P=0.001)、孕期增重(OR=0.561,P=0.000)、PASI评分(OR=2.785,P=0.002)、Alb(OR=0.432,P=0.001)和Hb(OR=0.521,P=0.002)是新生儿出生低体质的风险因素。结论:银屑病患者的妊娠前BMI、孕期增重、PASI、Alb和Hb是影响新生儿出生低体质的重要因素。

  • 标签: 银屑病 新生儿低体质量 单因素分析 多因素分析
  • 简介:在中国老一代排球运动员中,有一个难解之谜:获得“五连冠”殊誉的中国女排宿将,生育的大多数是女儿;而当年男排队员的后代则大多数是男孩。本文试对这一现象进行核实并加以探讨。1.方法1.1.从10年来公开发行的报刊中截取有关排坛宿将的信息报道、加以整理。1.2.凡情况不明或孩子性别在不同报道中有矛盾的不予收录。1.3.配偶是运动员的必须注明,未注明的均为其他行业。2.结果2.1.女排宿将生育状况

  • 标签: 体质 胎儿性别 性比例
  • 简介:目的:临床观察阴虚体质患者行ICSI助孕技术的妊娠结局,探讨男性不育症的中医诊疗新思路。方法: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2009年4月实施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ZYYXH/T157-2009)对66例不育男性行ICSI助孕技术患者进行体质辨识,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阴虚体质不育患者的正常受精率显著低于平和体质正常受精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平和体质优质胚胎率明显高于阴虚体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获卵数、成熟卵数、受精率、移植胚胎个数、胚胎形成率、临床妊娠率、生化妊娠率方面,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阴虚体质不育人群男性生育能力与行ICSI助孕技术相关指标较平和体质不育人群低下。

  • 标签: 男性不育症 体质 ICSI 妊娠结局
  • 简介:根据长期的临床研究,归纳总结了白癜风的核心病机以及常见中医证型,并相应提出了治法和方药。明确指出风、寒、湿、热、瘀、虚、气滞、肝肾不足等都可以导致气血失和,引发本病。文中还论述了辨证治疗体会,附验案三则。

  • 标签: 白癜风 中医辨证 治疗
  • 简介:指出:"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这里所谓"任物"者,是指心神对人体自身的行为有支配作用.而这种支配作用,又是通过具体的"意念"去实现的.在中医性学范畴中,性行为由心神通过性意识去支配的.

  • 标签: 中医 心神 意识 相关性 心理学
  • 简介:关于痤疮(Acne)的分类目前国际上还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认识。美国《安德鲁斯临床皮肤病学(10版)》[1]将痤疮(Acne)分为寻常性痤疮、聚合性痤疮、暴发性痤疮、SAPHD综合征、热带痤疮、夏季痤疮、表皮剥脱性痤疮、革兰阴性菌毛囊炎、痤疮样皮疹、疤痕疙瘩性痤疮、反向性痤疮、头部脓肿穿掘性毛囊周围炎、坏死性粟粒性痤疮、玫瑰痤疮(酒渣鼻)。

  • 标签: 反常性痤疮 中医 治疗
  • 简介:本共识由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组织相关专家讨论起草制定。牵头讨论起草的专家有(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列)白彦萍、刁庆春、范瑞强、刘巧、李元文、李斌、宋坪、沈冬、杨志波、张苍、张理涛、周小勇、周冬梅。

  • 标签: 白癜风 中医 专家共识
  • 简介:瘢痕疙瘩是皮肤科常见的良性皮肤肿瘤,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中医药治疗瘢痕疙瘩具有悠久的历史,本文通过对近年有关中医药治疗瘢痕疙瘩的方法及作用机制分类综述,认为中医药治疗瘢痕疙瘩简便易行,安全有效,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不仅可以提高疗效,还能降低复发率。

  • 标签: 瘢痕疙瘩 中医药 治疗
  • 简介:目的银屑病属于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病种,对于银屑病的治疗,临床报道甚多,大多从热、瘀、燥、虚方面论治,辨证趋于程序化和简单化。银屑病临床征候多变,文中从扶阳角度以温阳和通阳疗法对中医药治疗银屑病进行探讨,强调辨证论治的重要性。

  • 标签: 温阳 通阳 银屑病 中医药辨证治疗
  • 简介:从辨证分型、专方专药、针灸疗法、治疗进展、外用制剂和心理等方面,综述了早泄的中医药治疗进展情况。

  • 标签: 早泄 中医药治 治疗进展
  • 简介: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中医美容分会是由国家卫生部、民政部登记注册批准的,由中医美容相关行业个人和单位自愿组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的群众性行业团体。于2015年6月27日在北京举办了成立大会,并召开了第一届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中医美容学术研讨会。

  • 标签: 中医美容 整形美容 协会 中国 相关行业 国家卫生部
  • 简介:中医养生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倡导人们注重修身养性以及情志、饮食、起居的调节。“驻颜美容”以中医养生理论为指导,是一种安全、持久、自然、健康、廉价的美容方法,养生理论的渗透是追求“内外兼修”的必经之路,最终才可达到阴阳平衡、气血调和的健康之美。

  • 标签: 中医养生 驻颜美容 健康
  • 简介:皮肤病中医外治法主要指不经口服给药,而从体表皮肤及黏膜等途径用中草药进行敷、贴、浴、封、熏、洗、灸、扑、点、涂、擦等,以及使用器械或针灸叩刺来治疗皮肤科疾病的方法。其应用广泛,疗效确切,使用简便,易于掌握,安全可靠,副作用小,既可单独外用,亦可结合内服药治疗,目前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现将主要的方法简述如下。

  • 标签: 皮肤病 中医 外治法
  • 简介:追溯中华医史,探循医美历程,不难发现,人类对美的追求与其历史共长短。起源于远古和先秦时期,《山海经》和《五十二病方》就有关于美容中药和方剂的记载;萌芽于秦汉和三国时期,《黄帝内经》是中医美容的理论源泉,《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了100种与美容相关的药物;形成于两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时期.

  • 标签: 中医美容 传承创新 《五十二病方》 《神农本草经》 《黄帝内经》 先秦时期
  • 简介:通过对《理瀹骈文》的补法深沉思考后得出“寓攻于补、泻即是补、宣即是补、升降即是补等”结论,进而阐明“外治者,气血流通即是补”的实质内容。次而挖掘出“外补仍需药补”的隐藏之意。最后指明其应用。

  • 标签: 外治 气血流通 补法
  • 简介:为推动中医美容、中医养生、中医保健及中医药美容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相关产业和学术界的交流,展示中医美容相关临床技术性成果,由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中医美容分会主办、北京京沪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协办的、以”传承创新·整合发展”为主题的中国中医美容大会,暨2018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中医美容分会年会将于2018年4月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具体事宜如下。

  • 标签: 中医美容 整形美容 中国 协会 年会 中医药美容
  • 简介:1范围本《共识》规定了皮肤瘙痒症的诊断、辨证、治疗、预防与调护。本《共识》适用于皮肤瘙痒症的诊断、辨证、治疗、预防与调护。本《共识》适合中医皮肤科、中西医结合皮肤科、中医科、中医外科等相关临床医师使用。

  • 标签: 皮肤 瘙痒症 专家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