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人工辅助生殖技术(ART)迅猛发展,使得大部分不孕家庭拥有属于自己孩子愿望已不是梦想,但代理孕母出现引发许多伦理争议。如果女性合法权益得不到维护,将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伦理和法律问题,进而会影响社会和谐与安定。本文在概述当今一部分学者和女权主义者对代理孕母支持和反对观点基础上,提出以女性主义关怀伦理视角来看待代理孕母这一问题,并阐述了其相关意义。

  • 标签: 代理孕母 女性伤害 女性主义关怀伦理 视角
  • 简介: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索蠕形螨与酒渣鼻关系.方法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国内发表7篇蠕形螨对酒渣鼻致病性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酒渣鼻患者毛囊虫感染率比无酒渣鼻者感染率高(率差RD=0.32,P=0.02).结论酒渣鼻患者毛囊虫感染率比无酒渣鼻者感染率高,提示可应用杀蠕药物治疗酒渣鼻。

  • 标签: 酒渣鼻 蠕形螨
  • 简介:目的:研究银屑病与血脂水平之间关系。方法:系统检索1980-2017年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PubMed中公开发表关于银屑病与血脂水平之间关系文献,筛选出符合评价标准文献,采用Stata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制作森林图并计算合并标准化均数差(SMD)及95%可信区间(95%CI)。结果:银屑病患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敏感性分析显示结果稳定,Egger检验结果显示无明显发表偏倚。结论:银屑病患者比健康人群更多表现为血脂异常,上述血脂水平改变可能对银屑病发展和并发症发生具有一定影响。

  • 标签: 银屑病 血脂水平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为探索个体性生活质量与家庭关系、幸福感之间存在关系及对幸福感影响。方法:以广州市为例,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3477名广州居民进行了性生活质量、家庭关系与幸福感指数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对性生活评价普遍较好,40.6%仍存在性生活困难烦恼。与伴侣同住者性生活质量较好,影响其幸福感因素分别是家庭支持、性需求满足程度、我爱家人、家人关系、性生活满意度以及家庭摩擦;影响不同住者幸福感因素分别是家庭支持、对性生活评价、家人关系、性生活烦恼程度、爱家人及性生活满意度;两组存在差异。结论:提高个体幸福感水平途径之一在于建立良好家庭关系,离婚人群尤其需要家人关注。

  • 标签: 性生活 家庭关系 幸福感 回归分析
  • 简介:目的:深入研究婚姻质量与偏见这一个性特征之间关系,为婚姻家庭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对3对在婚夫妻和2对离婚夫妻进行一对一半结构式访谈,重点了解婚姻质量与偏见关系,并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中偏见量表做问卷调查。结果:离婚组和在婚组夫妻双方都至少有一人偏见分较高;个性偏见直接影响夫妻交流和解决冲突方式;在婚夫妻找到了彼此能接受相处方式,离婚夫妻正与此相反。结论:偏见这一个性特征本身不是影响婚姻稳定因素,对偏见应对不当才是造成离婚原因,找到了彼此能接受相处方式可以维系婚姻。

  • 标签: 婚姻质量 个性 偏见
  • 简介:脉管畸形是较为复杂病种,其治疗在近年来进展迅速。针对不同类型脉管畸形,多样化、针对性治疗方式能为患者带来更好治疗效果,也为专科医生提供了更多选择。针对葡萄酒色斑(portwinestain,PWS)可采用激光、光动力及手术治疗;静脉畸形可采用硬化、激光及手术治疗;动静脉畸形可采用介入、注射及手术治疗;淋巴管畸形可采用硬化、药物及手术治疗。不同类型脉管畸形,如何选择最为恰当治疗方法是专科医生需要思考问题。脉管畸形虽然是一种良性疾病,但具有终生持续生长特性,对于病变“去”和“留”,需要综合多种因素进行评估。因此评估患者治疗风险及疗效,掌握治疗效果和可能产生并发症之间平衡,才能做出最有利于患者选择。

  • 标签: 脉管畸形 治疗策略 评估 毛细血管畸形 静脉畸形 淋巴管畸形
  • 简介: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不仅给患者带来难以忍受瘙痒感,而且皮损往往伴有渗出倾向,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多篇关于AD流行病学报道显示,AD发病率出现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在婴幼儿和儿童,给家庭、社会带来重大负担。因此AD防治已经成了我们不可忽视问题。然而,目前AD发病因素尚不明确,大量研究表明遗传、免疫失衡可能导致AD发病。近年来,各个国家和地区AD发病率不同突出了环境因素在AD发病中重要作用,包括气候、微生物、空气污染和吸烟、水质、饮食、维生素D含量、接触动物、压力等均是引起AD发病危险因素,本文就AD发病环境因素进行综述。

  • 标签: 特应性皮炎 气候 微生物 污染 饮食
  • 简介:目的:比较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与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IL-38mRNA表达量及血清IL-38水平差异,分析血清IL-38水平与主要病情评价指标的关系。方法:用RT—PCR检测30例SLE患者及20例对照者PBMCs中IL-38mRNA表达量,用ELISA法测定72例SLE患者以及63例对照者血清IL-38水平,比较SLE患者与对照者IL-38mRNA及血清水平是否具有差异,分析血清IL-38阴性(血清IL-38〈31.2pg/mL)与IL-38阳性(血清IL-38I〉31.2pg/mL)患者主要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SLE患者IL-38mRNA表达量、血清IL-38阳性率以及血清IL-38水平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者(Z=-2.34,P=0.019;X^2=10.19,P=0.002;Z=-4.04,P〈0.001)。血清IL.38阳性患者抗dsDNA抗体水平均为阴性,且其SLEDAI评分低于IL-38阴性患者(t=-2.76,P=0.020)。结论:SLE患者外周血中IL-38降低可能参与了SLE发病及病情活动过程。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IL-38 抗DSDNA抗体 SLEDAI评分
  • 简介:目的检测点滴型银屑病患者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水平及外周血单一核细胞Toll样受体2(TLR2)mRNA表达,探讨链球菌感染与点滴型银屑病关系。方法采用胶乳凝集法检测血清ASO水平;采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外周血单一核细胞TLR2mRNA表达。结果银屑病组ASO阳性率和TLR2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银屑病患者ASO阳性者TLR2mRNA表达水平高于ASO阴性者(P〈0.05)。结论链球菌感染可能通过1u也基因表达上调参与了银屑病发生和发展。

  • 标签: 银屑病 TOLL样受体2 抗链球菌溶血素“O”
  • 简介:目的:了解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和婚恋观关系,为高校婚恋价值观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使用生命意义感和婚恋观量表对42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现场调查。结果:在择偶条件、性爱道德、情感需求和夫妻地位四个维度上,女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男大学生(P〈0.05);高生命意义感大学生在婚恋价值、情感需求、性爱道德和婚姻本质维度上,显著高于低生命意义感者(P〈0.05);除了择偶条件外,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和婚恋观其它五个维度存在不同程度正相关(P〈0.05);回归分析表明,生命意义寻求能够显著预测大学生婚恋观(P〈0.05)。结论: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和婚恋观存在不同程度相关,高校可以通过生命意义教育,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婚恋观。

  • 标签: 大学生 生命意义感 婚恋观
  • 简介: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时限与子宫下段肌层厚度关系研究。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8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剖宫产后至再次妊娠时限不同分为A组19例(间隔时限≤3年),B组26例(间隔时限3-6年),C组20例(间隔时限6-9年),D组15例(间隔时限〉9年),分析比较各组患者子宫下段肌层厚度值和阴道试产成功率,及不同方法对子宫下段肌层厚度测量。结果:通过对各组患者子宫下段肌层厚度检测发现,四组患者子宫下段肌层厚度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各组患者采用阴道试产成功例数发现,四组患者在阴道试产成功率比较上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各组采用阴道试产失败患者再采用剖宫产手术,发现在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和缩宫素用量比较上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子宫切口愈合不佳和新生儿窒息例数上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时限在3年左右患者子宫下段肌层厚度最佳,适合再次分娩,但是时间越长子宫下段肌层厚度越薄,就会降低阴道试产成功率。

  • 标签: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 时限 子宫下段肌层厚度
  • 简介:Thl7和Treg细胞是不同于Thl、Th2细胞CD4+T细胞亚型,两者在分化及功能上相互调节。Thl7细胞主要参与炎症反应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Treg细胞在维持免疫耐受及防止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中有重要作用。本文就Thl7和Treg细胞作用和调节及其与银屑病关系作一综述,期望可以对银屑病发病机制有更进一步认识。

  • 标签: TH17细胞 TREG细胞 银屑病
  • 简介:随着当今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快速发展,大气污染情况日益加重,各种空气污染物如烟尘、悬浮颗粒物(particulatematter,PM)、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臭氧、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不断威胁着人类健康;尤其是PM2.5,因其容易沉积于细支气管和肺泡,并可进入血液循环,引发人体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最终导致疾病.近年来大多数研究关注PM2.5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影响,针对PM2.5与变态反应性疾病研究也逐渐增多.该文对PM2.5与变态反应性疾病关系以及新认识进行综述.

  • 标签: PM2.5 变态反应 特应性皮炎 PM2.5
  • 简介:目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PVL1壳蛋白表达,并进一步分析研究其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关系。方法:选取我院妇科就诊患者宫颈脱落细胞标本529例,所有患者进行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同时行宫颈活检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PVL1壳蛋白表达,并且分析其与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相关性。结果:在慢性宫颈炎、CINⅠ、CINⅡ、CINⅢ和宫颈鳞癌中,HPVL1壳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6.16%、60.76%、30.98%、16.54%、0%,CINⅠ组与CINⅡ组、CINⅢ组和宫颈鳞癌组HPVL1壳蛋白阳性表达率之间差异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NILM、ASCUS、LSIL、HSIL、SCC中,HPVL1壳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15%、35.29%、63.63%、18.39%、0%,HSIL组与LSIL组HPVL1壳蛋白阳性表达率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HPVL1壳蛋白表达随宫颈病变程度加重而降低,表明HPVL1壳蛋白表达检测对癌前病变筛查和预防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免疫组织化学法 HPV L1壳蛋白 宫颈病变
  • 简介:目的:探讨口服盐酸普萘洛尔治疗中、高风险婴幼儿血管瘤疗效和可行性。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我科门诊确诊中、高风险血管瘤患儿,给予口服普萘洛尔治疗:首日剂量为0.50mg/(kg·d),分2次口服;第二天剂量增加至0.75mg/(kg·d),分2次口服;第三天剂量调整为1.00mg/(kg·d),分2~3次口服;服药1周后复诊观察患儿皮损变化情况及对药物敏感程度,酌情加量至每日1.50~2.00mg/(kg·d)维持治疗,每天分2~3次口服,连续服用6~12个月。服药期间每月复诊1次,复查血常规、血糖、血压、心电图、B超,每2~3个月复查心肌酶谱、肝肾功能、电解质等。撤药时逐渐减量,每月减量0.50mg/(kg·d)。患儿治疗前均完善影像学、生化检查,治疗过程中进行多普勒超声检查并观察皮损大小等,观察临床疗效及转归情况。结果:共168例中、高风险血管瘤患儿接受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其中159例完成了所有的治疗和随访,完成率为94.64%。患者平均首诊年龄为(2.29±0.84)月龄,平均给药持续时间为(13.67±4.43)个月,平均最大给药剂量为(1.86±0.35)mg/(kg·d)。其中未完成治疗和随访9例患者中,2例(1.19%)因心脏方面的副作用停药,5例(2.98%)治疗6个月及以上无效后行手术切除治疗,2例(1.19%)散发型血管瘤患儿(肝脏受累)在服药4个月肝脏血管瘤完全消退后自行停药脱失。完成治疗和随访患者中,男女患者、多发与单发血管瘤患者、节段型与散发型与局灶型、溃疡型与非溃疡型治疗效果间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值均>0.05)。结论:口服普萘洛尔对各类型中、高风险血管瘤有明显疗效,与血管瘤分型无明显差异。

  • 标签: 普萘洛尔 血管瘤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研究外周血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和梅毒血清固定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用Ficoll-Paque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血清固定患者与无血清固定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PBMC中IDO。结果梅毒患者IDO蛋白要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血清固定患者IDO蛋白要显著高于无血清固定患者,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显示梅毒患者外周血IDO水平升高与血清固定密切相关。结论IDO可能参与了梅毒血清固定和免疫耐受。

  • 标签: 梅毒 血清固定 外周血 吲哚胺2 3-双加氧酶
  • 简介:性困扰是处于青春期中学生所经常面临问题,而人际关系是一种重要社会支持。为了探讨人际关系对中学生性困扰应对方式影响。本研究对北京市14个地区2438名中学生对性困扰应对方式和人际关系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人际关系对性困扰应对方式有影响。人际关系越好学生,越倾向于使用积极应对方式,其使用消极应对方式倾向越不明显。

  • 标签: 中学生 性困扰 应对方式 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