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在非高血压性ICH病因中,脑血管结构病变如脑AVMs、海绵状血管瘤、reteMCA等可能通过病变局部血管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导致患者ICH风险增加;抗凝药和溶栓药物的应用可能通过改变患者血液凝结状态导致ICH;目前还发现抗抑郁药物等其他药物也有潜在导致患者ICH发生的风险,其机制尚不明确。研究还发现,一些全身性因素如血糖异常、肝功能异常,甚至儿童时期的生长暴露也可能影响患者的ICH风险。

  • 标签: 脑出血 病因学 生物学标志物
  • 简介:目的探讨小脑发育不良性节细胞瘤(Lhermitte-Duclosdisease,LDD)的病理和影像特征;以及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LDD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检查结果;并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8例患者均行手术切除肿瘤。结果MRI表现为病灶多呈T1WI等低信号相间的条纹状或层状结构,T2WI为高信号区域内有低信号的条纹状。病理学检查:小脑叶片增大,板层结构异常,分子层增宽,蒲肯野细胞层及颗粒细胞层内散在分布形态异常、发育不良的神经元。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细胞NSE、Syn、NeuN、CsA阳性,GFAP阳性,Ki-67增殖指数<1。手术肿瘤全切除4例,次全切除3例,部分切除1例;术后症状均改善。结论LDD的影像特征为,MRI上病灶呈条纹状或层状结构的“虎斑纹征”;病理特点为肿瘤与正常组织呈层状结构,发育不良的神经节细胞取代颗粒细胞,使分子层增厚,浦肯野细胞减少或消失。治疗采用手术切除肿瘤,患者的预后良好,术后无需放化疗。

  • 标签: 小脑发育不良性节细胞瘤 MRI 病理学 免疫组化 Cowden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