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清心汤”治疗热扰心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7年1月西昌市中医医院门诊热扰心型失眠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清心汤”治疗,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治疗,观察2组对热扰心型失眠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清心汤”治疗失眠疗效良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失眠 胃热扰心 清胃宁心汤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介绍大脑实质转移性肝样腺癌的组织病理学特点和临床表现。方法对2006年4月20日收治的1例大脑实质转移性肝样腺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既往史以及神经病理学结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表现为左侧颞顶部阵发性胀痛伴双眼视物不清,短暂性失语1月余;MRI检查显示左侧颞后叶肿物,拟诊为转移性脑肿瘤。3年前因贲门部、小弯侧溃疡型低分化腺癌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手术后8个月B超和CT检查发现肝内多发性转移癌,施行肝动脉血管栓塞术。对左侧颞叶转移灶和胃癌手术切除标本存档切片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可见肿瘤呈实性结节状生长、多角形上皮样,有丰富的嗜酸性胞质,细胞核圆,核仁明显,结节间有血窦样裂隙似肝细胞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甲胎蛋白阳性,肝细胞石蜡1单克隆抗体阴性,证实二者均为肝样腺癌。结论首次报告肝样腺癌大脑实质转移病例。提示,对于脑转移癌的组织病理学鉴别诊断需应用成组抗体.避免与肝细胞癌脑转移相混淆;尤其有淋巴结转移、淋巴血管侵袭或转移至其他脏器的患者,应密切注意监测脑转移的发生.

  • 标签: 脑肿瘤 胃肿瘤 肝肿瘤 腺癌 肿瘤转移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卒中患者中超过一半的患者为大血管闭塞,而且其预后差于非大血管闭塞的患者。洛杉矶加州大学的WadeSmith研究发现,发现单纯的大血管闭塞征可能增加其死亡率4.5倍,而未发现此征则预后良好的概率增加3倍。而且,他们的研究还发现影像学上的闭塞征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度提示患者的预后情况。

  • 标签: 血管闭塞 预后差 患者 卒中 征象 独立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之采取利培酮与阿立哌唑的临床治疗价值和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为2022年2月-2022年7月,选取在这个期间在我院收治的5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阿立哌唑)和对照组(利培酮),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整体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优异(P<0.05);实验组整体生活评分较对照组优异(P<0.05)。结论: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之采取阿立哌唑,有效率较高,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利培酮片;阿立哌唑片;慢性精神分裂症;效果评价
  • 简介:牛心包主要由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糖胺聚糖、蛋白聚糖和组织细胞成分组成,经去细胞处理后,主要成分为I型胶原蛋白,经特殊处理后其临床应用广泛。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实验组样品以牛心包为基材,经环氧固定、除抗原、组织材料诱导改性等处理后制成。我们通过动物体内对照实验,评价了材料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这种新型人工硬脑膜补的植入转归过程。

  • 标签: 颅脑手术 人工硬脑膜 家犬
  • 简介:顽固性高血压(resistanthypertension),又称难治性高血压,指足量且合理应用3种或3种以上的降压药物(包括利尿剂),血压仍未达到目标水平。高血压是卒中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在中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然而,中国高血压的知晓率、诊断率、治疗率及达标率均相对较低,高血压的达标率仅为6%。顽固性高血压为何如此"顽固"?主要原因有哪些?

  • 标签: 顽固性高血压 危险因素 卒中 预防 难治性高血压 降压药物
  • 简介:目的探讨解脱性球囊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raumaticcarotidcavernousfistula,TCCF)的技术要点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TCCF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解脱性球囊进行栓塞治疗。结果术后结果显示:1次栓塞成功118例(92.2%);栓塞术后复发10例(7.8%),再次栓塞治疗后达到完全治愈。6例(4.7%)因严重的盗血而闭塞颈内动脉。随访24个月.6例术前失明病人中,好转2例,无变化4例;58例视力下降的病人中,视力恢复正常53例,视力未完全恢复5例;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及死亡。结论解脱性球囊治疗TCCF操作简单、疗效确切。

  • 标签: 颈动脉海绵窦瘘 外伤 球囊 可解脱性 栓塞治疗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19岁,因"头部外伤1年,搏动性突眼1月"于2004年1月6日入院.患者于1年前因车祸致颅脑损伤,伤后昏迷,来院查CT见左颞骨折,硬膜外血肿.手术清除血肿5d后患者意识转醒,治疗23d痊愈出院.1月前患者出现颅内杂音,搏动性突眼,视力渐下降.再次来院以"颈动脉海绵窦瘘"收住院.2004年1月11日行脑血管造影检查见左颈外动脉通过脑膜中动脉与海绵窦形成瘘,"盗血"现象明显,经眼上静脉回流.遂将8F导引管送至左颈内动脉达C2水平,用MagicBD导管将携带的"2"号球囊送至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充盈球囊闭塞颈内动脉,从而增加颈外动脉血流量.再将8F导引管送至左颈总动脉达C5水平,用MagicBD导管将携带的"2"号球囊送至颈外动脉起始部充盈球囊,栓塞后颈外动脉海绵窦瘘消失,患者自觉症状消失,体征明显好转出院.

  • 标签: 患者 颈外动脉 可脱性球囊栓塞 搏动性突眼 海绵窦瘘 治疗
  • 简介:失眠症是指睡眠的始发和维持发生障碍,致使睡眠的质和量不能满足个体正常需要的一种状况。失眠的表现有多种形式,包括难以入睡、睡眠不深、多梦易醒、醒后不适感、疲乏,或白天困倦。失眠引起患者焦虑、抑郁或恐怖心理,妨碍社会功能[1]。患者因夜间睡眠不足,白天易出现精神萎靡、反应迟钝、倦怠乏力、烦恼等,严重者影响身心健康及工作、学习和生活[2]。近年来,笔者用自拟消烦神汤治疗非器质性失眠症患者63例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 标签: 非器质性失眠症 治疗 自拟 睡眠不足 恐怖心理 社会功能
  • 简介:第五届国际脑血管病高峰论坛将于2009年7月17日到19日在南京召开。大会由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京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南京大学医学院和世界卒中组织(InternationalStrokeOrganization,WSO)联合主办。出席本次大会的知名专家有世界卒中组织副主席NatanBornstein教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樊代明院士、湖北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张苏明教授等。

  • 标签: 高峰论坛 脑血管病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国际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简介:目的比较稳态下丙戊酸镁缓释与普通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和药代动力学参数.方法采用气相色谱(GC)法测定人体血中丙戊酸浓度.结果达峰浓度Cmax普通为(69.57±12.80)μg/ml,缓释为(58.45±11.83)μg/ml;达峰时间Tmax普通为(1.8±0.7)h,缓释为(3.9±1.8)h;峰谷浓度普通为(48.91±12.00)mg/ml,缓释为(52.87±11.03)mg/ml,波动系数DF普通为(37±9)%,缓释为(10±4)%,Csavg普通为(57.12±11.93)μg/ml,缓释为(59.16±24.22)μg/ml,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3.97%.结论丙戊酸镁缓释与其普通比较具有缓释特征,血药浓度稳定,其生物利用度与其普通片剂相似.

  • 标签: 丙戊酸镁缓释片 生物利用度 气相色谱法 稳态试验 药代动力学
  • 简介:目的评估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在动脉瘤弹簧圈栓塞后随访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栓塞后3个月同期进行了MR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复查的37例41个动脉瘤,两者时间间隔在3d以内,以DSA为标准,观察有无瘤颈残留以及弹簧圈内有无血流残留.结果41个动脉瘤中,DSA发现有29个完全闭塞,9个可见瘤颈残留,3个动脉瘤内有对比剂.MRA见31个动脉瘤完全闭塞,8个可见瘤颈残留,2个可见瘤内存在血流.本组中假阴性2例,无假阳性.结论MRA是脑动脉瘤弹簧圈栓塞后的一种无创、可靠、快速的影像学随访方法,有助于监测动脉瘤颈残留和弹簧圈内血流残留.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栓塞 电解可脱性弹簧圈 磁共振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 简介:目的:探析黛力新辅助治疗食管反流病及对其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广西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食管反流病患者124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给予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黛力新治疗,比较分析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1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2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PSQI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黛力新辅助治疗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且安全性较高,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黛力新 胃食管反流病 睡眠质量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自拟心益肾汤配合空椅子技术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自拟心益肾汤治疗,治疗组予以自拟心益肾汤配合空椅子技术进行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积分、子人格和谐度量表总分。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PSQI总分及各分量表得分在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在睡眠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等分量表的评分上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子人格和谐度量表上,对照组和治疗组在治疗前后的总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总分高于治疗后的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心益肾汤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有显著疗效。自拟心益肾汤配合空椅子技术不仅能够显著改善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的多种症状,还显著提高患者子人格和谐度,比单独使用自拟心益肾汤疗效更好,提示二种治疗手段间有协同增效作用。

  • 标签: 自拟宁心益肾汤 空椅子技术 心肾不交 失眠
  • 简介:目的探讨首发抑郁症患者注意偏倚特点及盐酸氟西汀分散对其注意偏倚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首发抑郁症患者作为实验组,对实验组治疗8周前后予不同情绪图片刺激的点探测任务测试。选择与实验组性别、年龄及文化程度相匹配的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比较反应时及注意偏向分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平均反应时显著长于正常对照组(F=7.168,P=0.009),经过8周治疗后有明显的缩短(F=5.732,P=0.031),但比正常对照组长(F=5.194,P=0.036);实验组治疗前对负性情绪图片刺激的注意偏向分明显高于对正性刺激的注意偏向分(P=0.001),治疗8周后,该注意偏向分明显降低(P=0.012),但比正常对照组长(P=0.027)。结论抑郁症患者对负性情绪图片存在注意偏倚,盐酸氟西汀分散对这种偏倚可能具有改善作用。

  • 标签: 抑郁症 注意偏倚 点探测任务 盐酸氟西汀分散片
  • 简介:目的:黛力新辅助治疗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观察及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月于我院消化科治疗的120例食管反流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氢氧化铝凝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黛力新治疗。比较2组疗效及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较,明显高于后者;观察组焦虑量表评分(HAMA)和抑郁量表评分(HAMD)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睡眠困难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黛力新辅助治疗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较好,且能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睡眠状况,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探讨和推广。

  • 标签: 黛力新 胃食管反流病 疗效观察 睡眠质量
  • 简介:胰岛素泵又称为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主要特点是机体对胰岛素的吸收稳定,使血药浓度趋于平稳,还可通过患者病情和血糖的变化来调节基础率、临床基础率及餐前大剂量,平稳控制血糖,减少低血糖的发生,胰岛素泵作为糖尿病强化治疗的一种先进手段,正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使用[1].

  • 标签: 糖尿病神经病变 胰岛素泵 保治疗 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 联合 控制血糖
  • 简介:目的探讨三维电解脱式微弹簧圈(3D-GDC)栓塞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3D-GDC作为第1个弹簧圈栓塞治疗的39例40个动脉瘤;动脉瘤大小4~16.7mm;瘤颈宽度2.1~9.5mm,≤4mm18个,>4mm22个;栓塞后所有病人复查造影并随访2~33个月,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结果动脉瘤完全栓塞31个(77.5%),次全栓塞9个(22.5%);22个瘤颈>4mm者完全栓塞18个(81.8%).5例出现栓塞相关并发症,2例轻残,其余病人恢复良好.结论3D-GDC栓塞治疗动脉瘤,特别是较复杂的颅内宽颈动脉瘤近期疗效显著,远期疗效有待观察.

  • 标签: 三维电解可脱式微弹簧圈 颅内动脉瘤 临床研究 血管内栓塞
  • 简介:目的验证安乐与劳拉西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疗效及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60例广泛性焦虑症分为安乐组(30例)、劳拉西泮(30例),疗程4周,用焦虑自评量表(SAS),Hamilton焦虑量表(HAMA)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安乐与劳拉西泮疗效相当(P>0.05).治疗第4周两组SAS、HAMA及HAMA因子分的减分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两者副反应相当,均较轻微,不影响治疗效果.结论琦云安乐治疗广泛性焦虑症有效,副反应轻微.

  • 标签: 安乐片 劳拉西泮 广泛性焦虑症
  • 简介:目的:观察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兴隆县蓝旗营中心卫生院住院的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68例作为观察组,采用阿莫西林、奥美拉唑、枸橼酸铋钾和呋喃唑酮四联疗法进行治疗;另选同期患者68例为对照组,仅应用阿莫西林、奥美拉唑治疗。比较2组治疗4周后的疗效及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及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67例、60例,总有效率分别为98.53%、88.24%,实验组有效率相对较高,且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5.26);治疗4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分别为91.17%、77.94%,观察组相对较高,且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11.23);2组1个月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t=0.00),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2.42)。结论:以PPI为主的四联疗法能有效根除消化性溃疡Hp,且仅有较小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幽门螺杆菌阳性 消化性溃疡 四联疗法 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