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9 个结果
  • 简介: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pluripotentstemcels,iPSC)由特定的转录因子转录已分化的体细胞而来,在生物学功能方面与胚胎干细胞(embryonicstemcel,ESC)类似。实际应用中,iPSC在细胞来源、免疫原性和医学伦理等方面面临较少的困境,从而为疾病提供更多的临床治疗策略。在治疗方面与普通干细胞相比,具有更多的优越性,但iPSC的致瘤性、诱导率低等问题,仍有待进一步解决。本文将重点探讨iPSC治疗缺血性卒中的研究现状、发展制约及未来展望。

  • 标签: 缺血性卒中 诱导多能干细胞 治疗
  • 简介:目的建立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计算机辅助三维立体脊柱虚拟模型,构建出适用于虚拟手术中实时复杂交互的脊柱三维仿真模型。方法对高分辨率的人体64排CT切片数据进行感兴趣区域图像分割和边缘提取,采用面绘制技术对提取的轮廓序列进行三维数据生成,对重建的模型根据实时交互的需要进行优化。结果重建出的脊柱模型保持了较高的几何分辨率和光滑性,读入虚拟手术系统后.在实时交互下能表现出较好的解剖精确性和实时绘制的真实感。结论基于人体切片数据重建出的三维模型可较好地适用于虚拟手术中的复杂交互操作。

  • 标签: 虚拟现实 三维重建 模型 脊柱
  • 简介:目的利用Dextroscope虚拟现实系统定量评价经额入路显露海绵窦区的显微解剖特点。方法根据尸头CT和MRI影像数据,以Dextroscope虚拟现实系统构建海绵窦三维解剖模型,分别选择颅盖和颅底标识点连成三角形模拟手术骨窗和海绵窦不同显露术野(三角面A、B、c)。结果不同术野三角形面积比较,B面术野最大(均P=0.000),但是到达术野前的操作空间和经过脑组织的体积A、B、C三面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C面术野到达海绵窦前所需磨除前床突和显露颈内动脉及其分支的体积,分别大于经B面和经A面术野(均P=0.000);经B面术野进入海绵窦后磨除前床突的体积,以及显露脑神经和颈内动脉的体积分别大于经c面和A面术野(均P=0.000);经A面术野与经B面术野进入海绵窦后显露垂体的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c面术野不显露垂体。结论虚拟现实技术模拟经额显露海绵窦显微手术人路具有快捷、直观、量化、可重复等优势。

  • 标签: 海绵窦 脑肿瘤 计算机 模似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低成本增强现实技术在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微创治疗中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方法采集17例高血压脑出血拟行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患者头颅CT数据,运用3D—slicer免费软件进行虚拟现实重建并设置标记物后,将重建图片导入智能手机,应用相机功能程序进行头皮与重建图片准确融合,精确描画脑内血肿体表投影,实现增强现实技术,个体化选择手术入路,进而在神经内镜辅助下行脑内血肿清除手术。结果运用低成本增强现实技术1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可成功完成脑内深部血肿穿刺,并经神经内镜观察证实到达目标部位。结论低成本增强现实技术可以为高血压脑出血的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提供准确可靠的定位指导。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增强现实 智能手机 神经内镜
  • 简介:目的探讨虚拟现实(VR)技术在颅内静脉窦旁脑膜瘤术前评估中的价值及其辅助手术的疗效。方法连续收集颅内静脉窦旁脑膜瘤患者47例,包括上矢状窦旁脑膜瘤28例、大脑镰脑膜瘤14例、横窦和窦汇区脑膜瘤4例和乙状窦脑膜瘤1例。术前构建VR图像,评估肿瘤对静脉窦的侵袭程度和静脉侧支循环等级,做手术模拟,并对手术相关资料综合分析。结果VR环境下,各组织结构均原位清晰显示,可全方位观察和手术模拟。静脉窦未受累9例、受压13例、狭窄13例、闭塞12例,形成侧支循环者分别占22.2%、23.1%、61.5%、100%。在VR技术指导下制订手术策略,肿瘤获得SimponⅠ级切除37例,Ⅱ级4例,Ⅳ级6例;随访4—18个月,45例恢复良好,远期生活质量评分(KPS)为(88.30±22.392)分,植物生存1例,肿瘤复发并死亡1例。通过统计分析,复发、术中出血及年龄仅影响患者短期预后,年龄不影响患者长期预后。结论利用VR技术对颅内静脉窦旁脑膜瘤与静脉窦、皮质静脉的关系进行术前评估,准确、全面、直观,术前应考虑患者年龄、手术史对预后的影响,对静脉侧支循环要尤其注意评估和保护,这是决定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 标签: 脑膜瘤 静脉窦 显微手术 疗效 虚拟现实 侧支循环
  • 简介:目的在构建虚拟现实解剖模型基础上,量化比较乙状窦后和乙状窦前入路微创显露颈静脉结节的显微解剖特征。方法15例(30侧)尸头行CT和MRI扫描,影像数据输入虚拟现实系统构建颅后窝三维解剖模型。在颅盖和颅底中选择骨性标志点模拟乙状窦后和乙状窦前入路微创路径,观察和测量两种手术路径中解剖结构显露情况,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乙状窦后入路由横窦下方开颅,包含小脑半球和小脑前下动脉,到达颈静脉结节时,路径包含舌咽、迷走、副神经和岩下窦。乙状窦前入路由乳突磨除岩骨,经过颈静脉球下端和颈内静脉,到达颈静脉结节时,包含部分副神经。测量手术路径和后组脑神经体积:乙状窦后入路〉乙状窦前入路;路径中骨性结构和静脉体积:乙状窦前入路〉乙状窦后入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状窦后入路中包含小脑半球体积为(2750.50±123.27)mm3、小脑前下动脉体积为(78.72±1.75)mm3,乙状窦前入路不包含上述结构。结论乙状窦后入路有利于显露后组脑神经,显露过程应注意保护小脑和小脑前下动脉。乙状窦前入路显露颈静脉结节时,受到磨除岩骨操作和保护静脉窦的限制,适于处理累及颈静脉孔的病变。

  • 标签: 乙状窦后入路 乙状窦前入路 颈静脉结节 虚拟现实 解剖模型 三维
  • 简介:脑血管病在我国已成为危害中老年人健康与生命的主要疾病,近年发病率呈上升并有发病年龄提前趋势。在我国,脑血管病已经上升为第一位致死、致残疾病,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综上所述,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对脑卒中的预防和宣传工作势在必行、刻不容缓。2006年9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和全国脑血管病防治研究办公室向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共同起草了申请建立中国卒中教育日(每年11月20日)的建议,获得批准实施。并于2007年11月2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隆重的启动仪式,并且在当天,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作为活动分会场进行了现场咨询教育活动。

  • 标签: 教育活动 脑卒中 中国 疾病预防控制 脑血管病 公共卫生问题
  • 简介:本文是概括性介绍了“单纯禁止性交教育”和“综合性性教育”争论的历史、二者的异同及争论的焦点.

  • 标签: 性教育 教育现状 学校 美国
  • 简介:目的了解大学新生应激性生活事件,以便进行相应教育。方法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S),对300名大学新生的生活事件进行调查。结果大学新生存在的主要应激源在于考试失败,不理想,学习负担重和升学压力,其次为家庭经济困难和被人误会或错怪;除丧失因子外,其他各项因子男女新生之间并无显著性别差异,对相应教育方式进行了讨论。

  • 标签: 大学新生 生活事件 身心健康 健康教育 精神分裂症
  • 简介:笔者通过参加日本友好访问团来我院交流讲学班的学习及浏览日本有关网站、参阅日本相关期刊以及综合曾在日本研修过的资料,将日本护士继续教育状况介绍如下。

  • 标签: 日本护士 教育状况 友好访问
  • 简介:1、临床资料选择2004年6月1日至2004年12月1日的剖官产产妇204例为试验组。取2003同期剖宫产产妇183例为对照组。2组均为足月初产妇。手术方式为于宫下段剖宫产,麻醉方式均为硬膜外麻醉。试验组年龄22-35岁,对照组年龄在21-34岁。经统计学处理,2组年龄、孕周、剖宫产原因、产后出血、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均无明显差异。

  • 标签: 剖宫产产妇 教育护理 Apgar评分 健康 经统计学处理 足月初产妇
  • 简介: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处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社区实施健康教育,应建立完善社区“三级预防”体系,通过讲座,咨询、举办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来实施“三级预防”体系。在社区实施健康教育工作,可提高公众的健康防治知识水平,从而提高其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 标签: 社区 健康教育 三级预防
  • 简介: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与环境危机同时出现并密切相关的是生态心理健康危机,本文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揭示了新时期心理健康生态危机及形成的原因,探讨了心理健康标准的生态学解释,指出了目前心理健康认识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揭示了新时期生态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旨在探求人与环境更为合理与和谐的生态关系模式。

  • 标签: 心理健康 竞争 追求 快乐 环境适应 生态平衡
  • 简介:作者从分析美国关于学校性教育的争论出发,对比中美异同,阐述了对中国学校性教育的一些看法。例如:如何平衡政府行政主导、学术团体科研指导、学校教学和社会民众的适应;什么是传统道德和宗教信仰的作用;全国性教学大纲的编制和实施;争论公平公开化意义等等。

  • 标签: 性教育 单纯禁止性交的教育 综合性性教育 学校 美国 教学大纲
  • 简介:目的:开展死亡教育讲座的护士继续教育实验,为死亡教育讲座在护士队伍中的开展提供基本的讲座指导和实施参考。方法:以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对照研究,对死亡教育讲座对护士所持死亡态度的影响进行实验论证。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死亡恐惧、死亡逃避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自然接受、趋近接受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逃离接受维度得分两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死亡教育讲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护士死亡态度的正向改变,讲座具有必要性和有效性。

  • 标签: 死亡教育 教育实验 护士 死亡态度
  • 简介:目的2003年2月25日某校某教学区某学生坠楼自杀身亡;2003年5月9日284人的大学生作业中,围绕死的伦理观念来写的有5人,其中1人的主题就是自杀,以此为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内省和访谈法等方法,探讨出现某学生自杀现象后的教育与研究。结果大学生自杀原因分析应注意一果多因中起决定作用的原因有可能是外因的。结论对有自杀行为倾向大学生的预防和辅导的难点或重点是要搞清楚哪些大学生是有可能有自杀倾向的大学生;对个别大学生以死为题的作业需要教育和研究,作相关分析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应该注重大学生外部环境的改善;必须采取措施,分清不同情况,重点作好有可能有自杀行为倾向的大学生的工作;必须正面教育,要求大学生任何情况下都不要自杀。

  • 标签: 学生 自杀现象 自杀教育 自杀分析 心理学
  • 简介: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是现代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从军事院校的实际情况和特殊性出发,对军校学员心理素质教育体系的建构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了军校学员心理素质教育申应该遵循的原则、实施的内容和采取的方法等方面的理论体系。

  • 标签: 军校学员 心理素质 素质教育 教育方法 教育内容 心理学